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对历史必然性的否定及失误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对历史必然性的否定及失误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由此把历史选择性同历史必然性对立起来,以前者的存在否定后者的存在却是错误的。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对历史必然性的否定及失误

4.现代西方历史哲学对历史必然性的否定及其失误

从总体上看,现代西方历史哲学是从三个方面否定历史必然性的:

第一,以历史事件的单一性否定历史必然性。

按照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见解,只有反复出现的东西才能形成必然性或规律性,在自然界中,相同的事件反复出现,因而存在着必然性;在历史中,一切都是“单纯的一次性东西”,历史事件都是个别的、不重复的,因而不存在历史必然性。文德尔班指出:“在自然研究中,思维是从确认特殊关系进而掌握一般关系,在历史中,思维则始终是对特殊事物进行亲切的摹写。”“前者追求的是规律,后者追求的是形态。”[150]李凯尔特断言:“‘历史规律’这个概念是用语的矛盾。”[151]

历史不同于自然,历史事件的确都是独一无二的,法国大革命明治维新戊戌变法西安事变等都是非重复性的存在。但由此否定历史必然性却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戊戌变法是“一”,但改良、改革作为历史现象在古今中外并不罕见,是“多”;法国大革命是“一”,但资产阶级革命作为历史现象在近、现代历史上却重复可见,是“多”;等等。这表明,要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必然性三个概念加以区分。历史事件是“一”,历史现象是“多”,在这“多”的背后存在着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会重复起作用的历史必然性。

历史必然性是历史的深层结构,隐藏在历史事件单一性的后面;而自然事件的差异性却深藏在其相似性的后面。在观察自然时,应从事件的相似中看到相异;在研究历史时,应从事件的相异中看到相同,从事件的单一性中透视出必然性。这样,才能走向历史的深处。而现代西方哲学却恰恰停留在历史的表层结构,并且混淆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的区别。

历史必然性的重复性不等于历史事件的重复性。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其中的偶然性使历史事件各具特色,不可重复,必然性重复的只是同类历史事件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不是也不可能是重复其中的偶然因素。因此,历史必然性的重复性正是在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中体现出来的。1640年的英国革命、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1911年的中国辛亥革命……这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的出现,体现的正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实际上,任何事件,包括自然事件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在严格的意义上说,自然事件也是不可重复的。自然必然性也是在一个个不可重复的自然事件中体现出来的,现代西方哲学夸大了自然事件与历史事件的差异,并把历史必然性的重复性等同于历史事件的重复性。当他们用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来否定历史必然性时,恰恰说明他们并不真正理解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不理解可重复的历史必然性和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以历史选择性否定历史必然性。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否定历史必然性的又一论据就是,人的历史活动具有选择性,不同的民族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了不同的社会制度,从而使历史发展具有多线性,因而不存在历史必然性。在萨特看来,“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可能的”,关键在于人的自由选择。胡克认为,全部人类历史就是人们不断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表现的并不是客观必然性而是人的自由,“是他自己本质的一个独特的和不可还原的表现”[152]

选择是人类创造历史活动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当一个民族的历史处在一个转折点时,历史的进一步发展往往显示出多种可能的途径;在这多种可能性中,哪一种可能性能够成为现实,则取决于这个民族的自觉选择及其内部的阶级力量的对比。但是,由此把历史选择性同历史必然性对立起来,以前者的存在否定后者的存在却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历史选择的前提——“可能性空间”的形成具有必然性。历史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既定的“可能性空间”中,一定的“可能性空间”的形成是人们历史选择的前提;而一定的“可能性空间”的形成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力的状况从根本上决定着“可能性空间”的状况。人们在原始社会不可能选择资本主义社会。如果人们能够自由选择,那么,西方为什么曾经选择一个“黑暗的中世纪”?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都走过专制主义道路这一事实说明人们的历史选择是有既定前提并受历史必然性制约的。(www.xing528.com)

同时,历史选择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历史选择可以使一个民族超越某种社会形态,以“跳跃”的发展形式进入到世界历史的先进行列,从而使历史发展呈现出多样性。但是,这种选择性、多样性并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进程及其一元性——经济必然性。从人类总体历史来看,“五种社会形态”的确是依次更替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没有也不可能早于封建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的出现没有也不可能先于资本主义社会,相反,前者的产生正是后者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制度在东方某些较为落后的国家首先建立,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通过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对东方社会冲突、影响和渗透的必然结果。

第三,以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否定历史必然性。

以历史认识的相对性来否定历史必然性,这是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特征在克罗齐的历史哲学中得到了集中体现。按照克罗齐的观点,只有现实生活的兴趣才能促使人们去研究过去,人们又总是根据当代意识去认识、评价历史的,因此,“当代性”是一切历史的内在特征。克罗齐由此认为,这种“当代性”使得人们只能知道与现实生活有关的有限的、特定的历史,“那种‘下余的’历史是关于‘物自体’的永恒幻想,它既不是‘物’,也不是‘自体’,它只是我们的行动与知识的无限性的想象的具体化而已”[153];在打上了“当代性”烙印的有限的、特定的历史中去寻找“普遍史”,“永远不会成功”,历史“无任何规律可循”,必须抛弃历史必然性观念

克罗齐的确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人们认识历史的特殊性问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合理之处就在于,它揭示了历史认识总是从现在出发,由后向前追溯的逆向过程。如前所述,马克思也认为,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从事后开始,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但克罗齐毕竟走得太远了,他把一切都相对化、主观化了,以至否定了客观历史及其必然性。

认识论的角度看,克罗齐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割裂了现实与历史的关系。系统是过程的集合,历史往往平铺在一个社会截面上。这就是说,历史虽属过去,但它并没有消失,而是以一个浓缩或萎缩的形式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现实社会是历史的延续、缩影,因而提供了认识历史的钥匙。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资产阶级社会借这些社会形式的残片和因素建立起来,其中一部分是还未克服的遗物,继续在这里存留着,一部分原来只是征兆的东西,发展到具有充分意义,等等”[154]

当然,我们也不能抹杀现实社会形式与过去社会形式的历史差别,不应当把它们等同起来。“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只是发展的一种对立的形式,所以,那些早期形式的各种关系,在它里面常常只以十分萎缩的或者歪曲的形式出现。”[155]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只有在现实的社会形式“能够进行自我批判”时,才能对过去的社会形式“作客观的理解”,否则只能“作片面的理解”。

从时间上说,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先于克罗齐的“从当代出发思索法”而产生;从逻辑上看,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高出克罗齐一筹的地方就在于,它借助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揭示了现实与历史的内在联系,既说明了从现实出发认识历史的可能性,又指出了达到“客观理解”历史的必要条件——现实社会“进行自我批判”。

第二,割裂了有限和无限的关系。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必然性就可以在无限的事物中发挥作用,重复出现。在这个意义上说,必然性的确是无限的形式。但必然性的这种无限性却不需要它现实地在无限多的事件中得到证明,在一定的有限事件中证明了必然性也就是在无限的同类事件中证明了必然性的存在及其重复有效性。要求从无限的历史事件去验证历史必然性实际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要求。它表明,克罗齐割裂了有限和无限的内在联系,重归黑格尔早已批判过的“恶无限”观念,并在这条道路上走到了逻辑终点。

对历史必然性的否定,使现代西方历史哲学陷入泥潭并在其中辗转,无法自拔。这种理论失误从反面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即唯物史观的历史必然性观念是我们时代的真理,回到马克思,并在现代实践和科学的基础上深化、重构和发展唯物史观的历史必然性观念,这才是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真正出路。

(杨 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