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跟岗研修:共同发展教师领导力

跟岗研修:共同发展教师领导力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跟岗学习期间,我们开展了6个专题的研修,见表2。这次跟岗研修,我们用两天时间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两次同课异构活动之后,均开展了研讨与评课活动,工作室邀请到了东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赵金国老师和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赵银仓老师参加了同课异构活动,工作室主持人孟胜奇老师、跟岗学习全体学员与东莞一中数学科组的老师参与了听课和研讨活动,参与人员对每节课都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研究,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气氛热烈。

跟岗研修:共同发展教师领导力

2010年3月,广东省教育厅评选出90位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同年5月,东莞市教育局又评选出30位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作为两级工作室主持人,我响应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号召,“集教学、科研、培训于一体”,积极发挥工作室主持人的“示范、引领、指导和辐射作用”,促进省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

工作室成员来自东莞部分学校数学教学骨干,有:况国平(市教研室)、陈青(东莞一中)、王振肃(东莞实验中学)、邹盛光(东莞一中)、陈楚云(东莞中学)、庞进发(东莞中学)、羊仲石(东莞一中)、赵永红(东莞高级中学)、古伯纯(东莞一中),他们学有专长、术有专攻。工作室还聘请了指导专家:广东第二师院许兴业教授、东莞市教研室杨俊瑜主任和东莞一中卢旭昌校长;顾问:张志略(东莞高级中学副校长)、韩银芳(东莞实验中学副校长)和王建(东莞第八中学校长)。在有关专家和顾问的指导下,工作室全体成员以高度的热忱发挥着引领、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在师德方面率先示范积极完善自我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育素养,着力于工作室的特色建设与品位的提升,提炼工作室的教育、教学理念,博采教育精华,拓展教育视野,增强工作室自身的发展力,提高工作室研发能力,通过集体备课、双向听课、说课评课、案例分析、课例开发、课题研究等形式,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探索学科教学优质高效的方法与途径,使工作室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源。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省市级教师培训工作,和学员们一起不懈求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上示范课、举办专题讲座以及组织学员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等形式,引导学员的专业提升,使工作室成为全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2010年以来,我已完成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跟岗研修两批、市级跟岗培训一批,接受外省跟岗培训一批,现在又担任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初中理科类数学科实践导师。我的跟岗培训工作得到学校和数学科组同仁的大力支持。

案例1:孟胜奇教师工作室《2010年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跟岗研修小结》节选

2010年10月10日至10月30日有9名省级高中数学骨干教师来到我室进行为期20天跟岗学习生活,为此,孟胜奇教师工作室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东莞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东莞市教研室、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和东莞市第一中学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省级骨干教师跟岗研修任务。这次跟岗研修的内容主要有:课题研究、课型研究、专题研修、同课异构、专家讲座、汇报课、参加市校两级的教研与科研活动、工作室之间的交流活动。

(1)课型研究

课堂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因此,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成为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课改大环境下,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形式和数学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就成为重要课题。

在这次跟岗研修活动中,我们将课型研究列为核心内容,并将高中数学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分为概念课、复习课、技能课、应用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生成课等课型进行了研究。其形式是,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先由工作室成员或东莞市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研讨课),再由主讲人讲解该类课型的界定、教学原则、教学流程、课堂教学结构,并结合具体的典型案例予以分析;随后,参与人员每节课后都进行了较深入评课与研讨,大家发表自己对该类课型的见解,形成共识。

在课型研究活动中,共上了10节示范观摩课,分别如下,见表1。

表1 示范观摩课表

通过课型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各类课型的具体教学要求,掌握了各类课型的教学要点以及教学环节,领会了各类课型的教育价值。学员龚建兵说,对这些课型的研究,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与任务,那就是,不但要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这些知识所承载的科学探究方法对学生的熏陶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2)专题研修

专题研修内容是针对中学一线教师在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研究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开设的,其目的在于提升骨干教师对这些专题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提高教学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在跟岗学习期间,我们开展了6个专题的研修,见表2。

表2 专题研修表

工作室主持人孟胜奇老师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了课题研究的选题、立项申请书的填写、课题研究的实施、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内容,报告生动详实;东莞市教研室况国平老师主讲的《怎样评课》对学员启迪作用很大;各个专题针对性强,又结合具体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是工作室成员的切身感受,因而特别具有说服力,使学员受益匪浅。学员邓小雁说,专题研修活动针对性强,研修活动主持人既有理论讲解,又通过典型、生动的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与领悟到每个专题的要旨。

(3)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是教学研讨的重要形式,对同一个课题,有两名教师分别执教,从而使听课者引起思维碰撞,在教学内容取舍、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引起讨论,对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形成教学研究氛围具有重要作用。这次跟岗研修,我们用两天时间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分别如下:

2010年10月18日,开展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习题课》同课异构活动,学员龚建兵老师在东莞一中高一(19)班第三节课授课,学员宣泽滔老师在高一(20)班第四节课授课。(www.xing528.com)

2010年10月19日,开展了《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同课异构活动,学员黄志凌老师在东莞一中高二(1)班第六节课授课,学员廖汉准老师在高二(6)班第七节课授课。

两次同课异构活动之后,均开展了研讨与评课活动,工作室邀请到了东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赵金国老师和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赵银仓老师参加了同课异构活动,工作室主持人孟胜奇老师、跟岗学习全体学员与东莞一中数学科组的老师参与了听课和研讨活动,参与人员对每节课都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研究,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气氛热烈。

(4)专家讲座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专家的引领与指导,根据工作室跟岗学习的任务,聘请了三位来自教学一线的专家作了讲座,他们分别是东莞一中卢旭昌校长、东莞市教研室杨俊瑜主任和深圳市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郭惠清(深圳中学)老师。三位专家的讲座意境深远,观点新颖,实效性强,高屋建瓴。学员戴初说,三位专家的讲座,使我们领会到其深远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理念与教育理想使我们受益匪浅。

表3 专题讲座表

(5)参加市校两级的教研与科研活动

组织工作室学员参加东莞市市校两级的教研与科研活动,又是本次研修活动的内容之一,目的在于了解东莞市教学研究活动的组织形式、方式方法,感受东莞市市校两级高中数学教学研究与东莞市教育科研的浓烈气氛,增强学员探索研究的意识。

表4 教学与教研活动表

学员宣泽滔说,通过参加东莞市各级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和教育科研活动,感受到东莞市和东莞一中浓烈的数学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氛围。

(6)汇报课

跟岗研修活动临近结束,研修活动的各项内容圆满完成之际,由学员每人上一节学习汇报课。东莞一中数学科组的老师参与或听了汇报课。

表5 汇报课表

学员邓小雁说:“上了一节汇报课,检验了自己跟岗学习的收获,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缺点,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在听其它学员的汇报课时,确实学到一些很好的优点,这些优点对于完善自己的教学非常有帮助。”

(7)交流活动

10月29日,广东省杨仁宽教师工作室的学员与部分成员一行13人来到东莞一中,与孟胜奇教师工作室进行了交流研讨。交流研讨活动有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参观了校园,浏览了东莞一中校园文化建设的风貌;二是观摩了一节由工作室成员邹盛光上的高三复习课;三是研讨交流。交流研讨会在我校接待室进行,吴运发副校长出席了交流会,参加交流的人员还有孟胜奇工作室的部分成员,交流会由孟胜奇老师主持,会后,我校卢旭昌校长与杨仁宽老师及部分成员进行了交谈。

在2011年至2012年市级跟岗研修活动中,工作室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招收了十名市级跟岗研修学员,按照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内容和要求,每月进行一次研修活动,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培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