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西石楼县: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果

山西石楼县: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农村建设在山西最贫困的石楼县[1]2007年5月20日今年山西全省县(市、区)发展水平排名中石楼县居于末位。改革开放以来,上级政府累计在石楼县投入扶贫资金2.3亿元。石楼县的干部是廉洁苦干的,县级领导干部1年财政经费每人3万元。二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开发的决定执行以来,石楼县以建电厂为重点的产业开发项目已经批准立项,投资规模在50亿元以上,投资主体已经选定,配套项目先后开工。

山西石楼县: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果

农村建设在山西最贫困的石楼县[1]

2007年5月20日

今年山西全省县(市、区)发展水平排名中石楼县居于末位。在这当年红军东征的根据地仍处于困境的情况下,我于今年5月间再来石楼考察。

2006年石楼县总人口10.3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5亿元,财政总收入20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6元,基本上没有工业收入。

石楼人民历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相信共产党一定能领导他们走向富裕。

改革开放以来,上级政府累计在石楼县投入扶贫资金2.3亿元。派来扶贫工作队累计154支(次)。

石楼县的干部是廉洁苦干的,县级领导干部1年财政经费每人3万元。县长到太原办事住到1天只开支134元的港湾饭店。一位副县长已担任该职务9年,从未开过出差补助。今年换届选举领导人,他全票当选。

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开发的决定执行以来,石楼县以建电厂为重点的产业开发项目已经批准立项,投资规模在50亿元以上,投资主体已经选定,配套项目先后开工。工业建设不走牺牲环境、浪费资源的老路,严格服从国家宏观调控和节能减能排的约束。

特色产业:已有2万公顷(30万亩)枣树、年产枣3000万千克以上,1.33万公顷(20万亩)山杏,0.67万公顷(10万亩)苜蓿,0.33万公顷(5万亩)核桃,50万只家兔,小杂粮也有一定的优势。

如果发展顺利,在三五年之内脱贫进度会显著加快。

山西省政府支持县级政府将各部门下达的支农资金捆绑使用,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www.xing528.com)

石楼县政府深知多年来支农资金存在投入机制过于分散、收效甚微的问题,决心整合资金,扭转困境。从2004年开始已进行了3年试验。3年共整合资金9798万元,适当集中投入到19个中心村,完成了一批民生工程和建设工程,收到明显效益。石楼县在全国整合“三农”资金专题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国家财政部从2007年开始每年给石楼县支持不少于1000万元“三农”引导资金。

石楼县整合支农资金成功经验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各部门延续多年的责权利格局。具体做法叫做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要求各部门支农资金的投放必须服从全县规划。充分爱护各部门的积极性,尊重各自的权、责,共同避免资金投放的随意性、分散性,更好实现大家都为“三农”服务的目标。

石楼县整合支农资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经验,并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石楼县8.9万农村人口分布在506个自然村,山高坡陡,5700条沟壑纵横,有55%的自然村不足百人。在新农村建设中县政府规划建设1个城5个镇81个中心村,在起步实施中已得到不少农民的支持。正建的19个中心村已初步形成框架

农民高兴的是:

移居中心村镇,方便父母带小孩到中心小学读书。现在农村学生向城镇流动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中小村镇有了公共交通,不断增加公共服务,方便农民外出打工,增加了搞服务业的条件,有手艺、有专业能力的人容易找到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可以扩大经营规模。有的中心村农民已组织农民工工会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自我服务。

由于这种模式的并村移民不可能解决土地问题,多数户是把愿意继续种地、造林(特别是经营经济林)的家人(多为老人)留在原地,中心村距离原村一般不太远,可以互相照应。

一个中心村的起步建设,大体上需要筹集资金600万元以上。要积极创造市场运作条件。

【注释】

[1]本文原载《山西农经》,2007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