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西十一五新农村建设成果和推进对策

山西十一五新农村建设成果和推进对策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文江张继德闫海旺内容摘要:十一五”时期是山西新农村建设的五年,在这五年时间里,山西新农村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通过农村经济发展、基础度建设、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以工促农、村企共建等几个方面的情况,全面总结了山西“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的若干建议和对策。

山西十一五新农村建设成果和推进对策

高文江 张继德 闫海旺

内容摘要十一五”时期是山西新农村建设的五年,在这五年时间里,山西新农村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通过农村经济发展、基础度建设、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以工促农、村企共建等几个方面的情况,全面总结了山西“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的若干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十一五”新农村建设成就;建设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4-7026(2011)05-0042-54

“十一五”时期,山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完善,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全省新农村建设迈上了新台阶,上升到新水平,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跨越发展,山西调查总队对全省新农村建设五年来的成就、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供党政领导指导新农村建设参考。

一、“十一五”期间山西新农村建设发展成就与经验

五年来,山西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建设新农村的相关要求,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规范操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使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成就喜人。

(一)整个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务实了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新农村建设五年来,整个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表现之一: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36.3元,与2005年的2890.66元相比,增长63.85%,年均递增10.4%。高于“十五”时期年均递增速度0.2个百分点,高于“九五”时期年均递增速度5.2个百分点。农民收入之所以持续稳定增长,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大抓劳动力转移,使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二是大力发展家庭经营,使家庭经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大大提高。特别是粮食补贴政策的落实,使第一产业的收入占到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70%以上。山西从2004年实行农业补贴政策以来,至2010年底,补贴资金累计达到60亿元,其中粮食直补20亿元,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

表现之二: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食总产量平均增长速度高于改革开放三十年平均增长速度。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08.5亿公斤,比2005年的97.8亿公斤增长10.9%。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1%,高于改革开放三十年0.9个百分点。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全省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打破了“以粮为纲”的单一种植业结构,不仅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得到了应有的发展,而且粮食作物内部结构亦顺应市场规律更趋效益化和多元化,如随着玉米市场价格的上扬,玉米种植面积由2005年的1776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2323万亩。五年之内增加了547万亩。与此同时,玉米总产量由2005年61.6亿公斤增加到2010年的76.6亿公斤,增长了24.3%。

表现之三: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2010年,全省机耕地面积达到2559.7千公顷,比2005年的2042.2千公顷增长25.39%;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2181.7千公顷、931.5千公顷,分别比2005年增长43.7%、43.5%。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农田水利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底,全省节水灌溉面积达到818.16千公顷,其中喷灌面积138.63千公顷,低压管灌面积477.4千公顷,分别比2005年增长9.1%、8.l%、19.3%。2007年以来,全省共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32.08亿元。完成工程量7.2亿立方米,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14千公顷,改造中低产田58.67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5.93千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84平方公里,加高加固堤防1122公里,修复水毁工程2002处。

表现之四:农业产业化有了长足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山西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全省上下十分重视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农业产业化有了长足发展。

截止2010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总数达到4068家,与2005年相比增长52.5%,年均递增8.8%;资产总规模达到439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46.3%,年均递增7.9%;销售收入510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78.9%,年均递增12.3%;利润总额达到34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14.3%,年均递增19.4%;销售收入上亿元、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体的产业化经营企业达到107家,与2005年相比增长18.9%,年均增长23.6%;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32360家,增长190%,年均递增23.8%;带动农户138万户,与2005年相比增长4.3倍;占总农户数的比重由2005年的5.1%提高到2010年的21%,提高了15.9个百分点;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75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72.5%,年均递增11.5%。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收入一般高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20%。

(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极大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

农村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没有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就难以有较大的提高。五年来,山西新农村基础设施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农村公路建设及街道硬化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0年底,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67.3亿元,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含巷道)11.2万公里。88%的建制村通了油路或水泥路,93%的建制村通了公交客运班车,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10个和5个百分点。9000多个村庄的街巷主干道硬化,实现了“户户通”,比2005年增加了5800个村。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对农村道路的硬化十分热情,一些没有列入试点村的村庄,村民集资大搞道路硬化和街巷整治,他们的口号是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路路通;道路兴,百业兴。二是农村电讯业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10年底,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村村通电和电话普及率达到100%,农民信息化程度达到53.6%,许多农村电脑已成为农民的重要家用电器。农民经纪人通过网络发布农产品信息,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销售。三是通过改水改厕改厨提高了农民生活的舒适化程度。五年累计解决了8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四是通过大力发展沼气,不仅改变了农村能源结构,而且极大地发展了生态农业。如右玉县威远镇威东村搞了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所谓四位一体是指人(住宅)、植物(菜)、动物(猪)、微生物(沼气)一体化经营。房子建在地头,沼气建在大棚里,极大地方便了生产与生活。长治市在改厨改厕中则通过发展集中供气的办法,解决了广大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据统计,截至目前为止,全省有60万户农户使用上了沼气。五是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示范带动效应凸显。2006年全省确定的1098个试点村全部完成了村庄规划、“四化四改”和“五个一”工程建设任务。2007年和2008年确定的4000个重点推进村,3978个村完成规划编制,3819个村实现村内道路硬化“户户通”,3790个村整村绿化率达到35%以上,3909个村完成路灯亮化任务,3834个村实现垃圾统一处理,饮用水达标村数达到3805个,2614个村完成农村沼气建设和“四改”任务。各地在巩固提高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成果的同时,注重整体推进、示范带动和连片建设的作用,共辐射带动11000多个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三)随着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农民投资住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住房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和提高住房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十一五”期间,随着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农民投资住房的积极性和住房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据调查统计,“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全省农村住宅投资完成额达到536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7.8倍,年均递增速度达到54.4%,比“十五”期间的年均递增速度高37个百分点。从住房面积完成情况看,2010年峻工面积达到3183万平方米,与2005年相比增长95.8%,年均递增速度达到14.3%。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整个“十一五”期间不仅大量危旧房、茅草土坯房得到翻新改造,变成了坡顶、隔热、防晒、保暖的砖瓦房。而且通过改水、改厕、新能源的推广应用使农民的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在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二层小洋楼建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丽风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由梦想变成了现实。省委、省政府为了规范和提升二层小洋楼的建筑水平,确定由建设厅牵头,召集和聘请150多家建筑单位的600多名建筑专家和技术人员设计了适应各种地域和多种风格的图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经历方案竞赛、施工图编制、施工图审查、专家统稿等四个阶段,形成了39套方案,三大部分,700多页的巨著。这些设计方案不仅有效果图,而且附有详细的施工图纸,为广大农民朋友进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多个选择方案,很受农民朋友欢迎。经过五年的建设,在全省各市、县产生了一批“别墅村”。比较著名的“小洋楼”村有阳城县的皇城村、左云县的上张家坟村、平鲁县的西易村、长治县的永丰村、永济市的田营村、河曲县的沙畔村。

(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基层民主法制深入推进

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民主政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五年来,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得到全面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杂费,并为贫困地区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进度加快,农村医务教育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全省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5年的7.4年提高到2010年的7.8年。全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不断扩大,补助标准不断提高,目前所有农业县(市、区)全部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090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覆盖90%以上的农村人口,全省87%的乡镇建起了标准化卫生院,79%的村建起了标准化卫生所,农民可以享受就近便捷的就医服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保障范围从2005年的20.4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98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序推进,参保人数从2005年的120万人增加至2010年的250万人。村通广播电视、农家书屋体育健身文体事业扎实推进,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随着整个农村社会物质文明的提高,政治文明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五年来,全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持选好配强以村党组织书记为核心的村级领导班子,并不断培训提高其能力和素质。随着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75.1%的村实现了支书、主任“一肩挑”,一大批素质高、干劲大、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了村委班子。农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村委会工作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满意度达到85%以上的村数由2005年的69%提高到2010年的83.6%。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通过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加强了农村社区建设,政府的公共管理延伸到了农村。深入开展了农村普法教育、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科技文化培训和文明和谐创建等多种活动,农民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形成了乡风文明的良好局面。

(五)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

五年来,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围绕做好“三个坚持”,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一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利用经济增长较快、财政增收较多的有利时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把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切实加大支农惠农的力度。五年来,省级财政投入“三农”的资金分别达到51.57亿元、61.46亿元、99.43亿元、150.3亿元、201.7亿元,2010年与2005年相比增长3.8倍,年均递增速度达到31.1%,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省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运城市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2000多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对每个重点推进村配套补助7万元。二是坚持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在“资金整合”上下功夫,“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石楼县采取捆绑项目、整合资金、统筹安排、重点倾斜的办法,集中捆绑资金投向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了支农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充分肯定。三是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积极促进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阳泉市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实际出发,出台了《关于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意见》,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有机结合,一体化布局、分阶段推进,加快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左权县和平鲁区从本地实际出发,提出以扩张县城为核心,整合资源,重点建设中心村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六)示范带动、重点突破,实施了“千村试点、万村推进”工程

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全省按照“试点起步、重点突破、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思路,重点部署实施了“千村试点、万村推进”工程。2006年全省选择了产业上有代表性、类型上有典型性、干群有积极性的1098个村作为试点村,要求“一年起步、两年完善,三年取得明显示范效应”。从2007起,全省每年确定2000个重点推进村,通过集中财力、整合资源的方式,加快建设发展。作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树立了示范典型,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各地注重整体规划,开展连片建设,提升规模效应。临汾市从2007年起共规划了51个新农村建设连片发展区,按照不同类型片区推进新农村建设,辐射带动了405个行政村,进一步提升了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水平。目前,全省形成了640多个新农村建设连片发展区。在抓点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于2007在晋城召开全省以县规划、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对整体推进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29个经济发展强县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相结合,与发展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相结合,与实施重大项目相结合,率先编制县域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拉开了全省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序幕。

(七)发挥优势、村企共建,积极开展资源型企业和农村结对帮建工作

五年多来,全省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积极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组织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对口支援和结对帮扶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坚持从省情出发,注重发挥省内工矿企业尤其是资源型企业数量多、实力强、发展快的特色和优势,引导和鼓励工矿企业按照一企帮一村、一矿扶一村的形式进行结对帮扶,逐步摸索出一条机关帮扶、企业帮建、社会支持的新农村建设路径,成为全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创举,一大亮点。省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及时出台了《关于组织工矿商贸企业结对帮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帮建的原则、任务和要求。省委省政府于2007年11月在中阳县召开了全省机关、企业结对帮建新农村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认真总结了柳林、乡宁、高平等县(市)结对帮建的典型经验,探索交流了村企一体型、资源置换型、回报帮建型、项目带动型、基金统筹型、结对帮建型等多种帮建模式和类型,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帮建新农村工作的积极开展。为了切实解决结对帮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吕梁市制订了“一冠名、二减免、三优先、四鼓励、五扶持”的优惠激励政策,为全市企业积极参与帮建新农村打开了“绿色通道”。全省各地还充分发挥在外工作人员优势,广泛发动、积极引导能人志士回乡创业、捐资投资参与新农村建设。目前,全省机关企业结对帮建村达10242个,帮建单位累计投入资金64亿元,其中企业帮建投入40.3亿元。社会帮建新农村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帮建内容越来越丰富,帮建效果越来越明显。

(八)部门联动、合力协作,形成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和良好氛围

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有关部门尽职履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建的工作推进新格局。省新农村建设领导组五年来召开数次领导组会议,就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政策、补助资金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协调落实;每年对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并制订了具体的考核办法,年底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不断强化重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政策导向。组织部门积极推进入才储备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对县乡干部的培训,选派两万多名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抽调省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各县指导帮助新农村建设工作;宣传部门在加强宣传报道工作、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舆论氛围的同时,组织1000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结对帮建1000个新农村;纪检部门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点,加强新农村建设资金监管,杜绝加重农民负担现象的发生;农、林、中小企业等部门突出生产发展,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发改委、财政及有关基础设施建设部门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加强农村水、电、路、沼气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教育、文化、卫生及社会保障等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省国资委、经委、煤炭工业局等单位积极组织相关企业结对帮建新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力量;省电力、移动、网通等国有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供电和信息化建设。(www.xing528.com)

(九)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充分发挥了农民的主体地位与基层干部的带头作用

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十分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征求农民意见、维护农民利益,把农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检验新农村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真正使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成果、实现价值的过程。各地通过集中办班讲课、专家入户指导等形式,广泛开展新农村建设、劳动力转移、种养技术等各类培训,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正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运城市在进行村镇规划时,加强农民的规划意识教育和知识培训,吸收村民代表充分参与规划的设计和决策,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民主意识和管理能力,提高了执行规划的自觉性。

农村基层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五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全面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推进“人才储备”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加大对县、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认识、明确思路、坚定信心,增强执政能力,增强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省新农办每年对全省2000个重点推进村的支书、主任和会计进行新农村建设培训,统一教材,集中授课。从2006年起,全省连续三年选聘近2万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干部,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全部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的目标。太原市积极探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机制,开展选派新农村建设特别助理工作,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水平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大同市开展以争做市场经济领路人、科技推广带头人、文化教育热心人、生态建设创业人和树立新时期农村干部和党员新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四争一树”活动,一大批有能力、有实力、有魄力、有魅力、能带头致富、带群众致富的基层干部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当中,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排头兵。

二、“十一五”期间山西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主体,因此,农民收入的增长情况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十一五”以来,全省农民收入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与中部省份相比,增幅较小,排名后移。2010年山西在全国排位为第22名,在中部六省排第6名。从城乡收入差距看,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63.3元,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5647.7元相比相差10884.4元;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看,“十一五”期末与期初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长63.8%,而城镇居收入则增长了75.5%,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比农村居民收入高11.7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一是农业投入仍然偏小,2010年全省财政支农资金虽然高达201亿元,但这201亿元里面包含了全省农口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据专家测算,农口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一般占财政支农资金的75%左右,以此推算2010年全省的实际财政支农资金大约只有50来亿元,相对于庞大的农业投资需求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二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省乡镇企业产品出口受阻,减少了农民增收渠道。据调查,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定襄县的法兰加工企业已有50%处于停产状态。三是受极端气候的影响,严重影响农产品的优质高效增产,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

(二)少数县乡领导认识不到位,行动有偏差,个别乡村把新农村建设搞成了盖“小二楼”运动

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县、乡领导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存在着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同时也存在搞形式主义、政绩工程的问题。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理解不全面,工作推进中存在重村容村貌建设、轻产业发展的行为,抑制了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县乡干部甚至把新农村建设搞成了盖高层房工程,有的乡村干部在进村公路旁划出宅基地,让群众盖小二楼,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盖不起来,就没收宅基地。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多,资金需求大,新农村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突出,在一些地方存在举债建设的现象,一些工程建设完工之后缺乏日常维护和运转资金。

(三)历史文化名村未得到很好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新农村建设缺乏历史传承和地方特色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三晋大地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村。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调查,山西拥有3500个古村落,其中保护完好的古村落为500个,已经被文化部和建设部确认的历史文化名村达70个。这些历史文化名村是山西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遗产,但在新农村建设中,全省上下没有把这些历史文化名村的开发与保护列入议事日程。一些重点村、示范村在新村建设中缺少历史传承,一个村子里,一边是历史民居,另一边则是西式小洋楼,新村旧村两张皮,没有浑然一体的感觉。还有的建筑缺少乡村特色,与农民生活习惯不够协调。特别是一些有价值的四合院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

(四)集体经济薄弱,导致新农村建设缺少资金来源

在新农村建设中,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决定了农民必须成为投资的主体。但大多数农村由于集体经济力量十分薄弱,对于巨大的资金需求显得力不从心。重点村、示范村、推进村由于受到重点扶持,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除此以外的不少村则变化不大。调查发现,凡是集体经济搞得好的地方,新农村建设就搞得好,并且早已超越了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如阳城县的皇城村,平鲁区的西易村,永济县的田营村,左云县的上张家坟村等,都是集体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村;凡是集体经济搞得差的村,新农村建设就进展缓慢和变化不明显。平鲁区有两个村,一个是西易村,一个是东易村。两个村都有大型煤矿,但由于西易村走的是集体经济道路,村民人人持有相同的股份,因而新农村建设搞得有声有色,如今“西易小区”被称为雁北的“华西村”,家家有楼,户户有车。东易村由于走的是“承包制”道路,村子面貌如旧,但煤老板却身家几个亿,在朔州市城区盖起了“四星级”宾馆,在北京买了豪华别墅。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妥善处理村办煤矿问题,在保证煤炭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产权单位和开采承包人的利益关系,支持和鼓励集体、国有资本对煤炭开采的主导权,特别是村办煤矿要还权于民,还利于民。

三、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开拓思路,完善措施,切实把新农村建设做为深化农村改革的突破口。

(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从根本上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是要加强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新农村建设不是孤立的单打一的建设,而是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以县(市、区)一级为单位搞好县属范围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各县的规划重点,应充分发挥县城和城镇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作用,以村镇体系建设规划为基础,按照扩张县城、发育集镇、建设中心村思路,规划好大县城的核心布局、小城镇的片区布局和中心村的基础布局。按照县域产业布局,规划农村产业布局,形成城乡互补融合,相互促进的产业格局。其次,要完善县城公共事业建设布局,推进城镇公共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如农村公交、有线电视的发展要充分体现城乡一体化的布局。第三,要健全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新农村建设是整个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共山西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确保各级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设立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资金,逐步打破全省一个模式、一个标准的补助方式。加大对重点推进村建设和“五个全覆盖”工程投入力度,确保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县为平台,以项目为重点,以新农村重点推进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为载体,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扩大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和省直管县范围,把现代农业示范区覆盖的县纳入省级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把优势农产品基地县纳入省直管县范围。第四,要创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投入机制,加大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办法,逐步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三社联动,加大农信社支农惠农计划实施的力度。落实国家有关奖励政策,充分调动县域金融机构增加“三农”投入的积极性,不断扩大涉农服务范围。第五,要健全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机构。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推进机制。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成立负责“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协调部门,核定编制、保证经费,强化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继续抓好典型示范,总结一批建设模式,树立一批学得来、易见效的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掀起新农村建设的新高潮。同时,要严格新农村建设目标责任制的考核,把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二)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农业生产十年九旱,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二五”期间,全省水利建设要以保障转型跨越发展用水需求为首要任务,紧紧抓住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有利机遇,以蓄水保水、节约用水、用好黄河水、涵养地下水为方略,以构建“两纵横、六河连通”大水网为主线,以实施农田灌溉、饮永安全、河流整治、病险库加固、淤地坝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东山调水、西山引黄、百河整治、百库加固等重点工程,全面落实灌区渠道建设与农村供水补贴等惠农政策,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由“水瓶颈”向“水支撑”的转变。根据以上思路,未来山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是要大力改变整个自然生态环境,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高地表涵养水源的能力。事实表明,森林就是水源,我省的一些河流发源地如汾河、滹沱河的发源地都是有大片森林的地方。二是要大搞平田整地,提高土地的保水能力。现阶段全省的坡地面积仍然很大,这些坡地保水、保肥能力十分差,严重影响粮食的稳产高产。解决的办法就是大搞平田整地,改坡地为梯田。三是要大力创新旱作节水载培技术。因为干旱,全省每年有数百万亩农田不能适时播种,因为干旱,平均每年减产粮食近20亿公斤,但在一些推广了“旱作节水栽培技术”的地区,粮食产量都大幅度上升。阳曲县凌井乡河村村民朱天仓按照专家的指点,玉米亩产量高达851公斤,比以前提高近50%。寿阳县经过对20亩采用节水栽培技术的玉米田进行现场测产,亩产达到929公斤。四是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不仅要大搞渠道防渗,低压管道等节水工程,而且要大力发展各种实用性的节水技术,如喷灌、滴灌、微灌以及化学、农学、生物学等保水技术。五是要兴建一批大型水利工程,进一步加快大型灌区建设步伐和一些应急水源工程。要对现有的病险水库进行全面加固,对部分作用不大的小水库则按照生态修复的原则进行降等和报废。

(三)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加强集体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必须深化集体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农村合作社建设,努力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经济。只要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工业反哺农业的目标就能够实现。发展集体经济一是要政策支持,各种新闻媒体和舆论工具要大张旗鼓地宣传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现阶段集体经济存在、发展壮大的法律依据和现实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法律规定,农村集体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敢大张旗鼓地发展公有企业,以为公有企业多了,就是走了回头路。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前提是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没有集体经济,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投资的主渠道。因此,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既有法律依据,又有现实根据和要求。二是要把农村第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重塑乡镇企业与农业的关系。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一个创举,曾是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乡镇企业与农业应该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核算单位,但目前乡镇企业“反哺”农业都成效不大。为改变乡镇企业与农业关联度越来越低的现状,首先要坚决制止乡镇企业私有化。防止少数人借“改制”之机,廉价拍卖和少数人持股。其次要象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那样,把乡镇企业改为农民户户持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农民通过从乡镇企业分得的股红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和非农产业对农业的反哺。因此,对于一些资源性质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法律规定重新收归集体所有。第三要大力发展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把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利润切实返还到农民手中。针对目前山西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与农户不是利益共同体的现状,必须通过制定政策和措施来维护农民的利益。借鉴国外经验,为确保农产品加工利润能够留在农村,返还到农民手中,必须建立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也就是说一些大型龙头企业的股东必须是农民自己,而不是投资商。因此,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式的龙头企业最符合广大农民的利益。第四要采取多种办法壮大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除了农民投资入股的形式外,采取以地入股的办法也是较为可行的办法。即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不在于属于集体的成员办了多少集体经济,只要在属于集体的土地上办起了企业,不论企业归谁所有,集体经济组织都能任借土地所有权获得收益。据对河曲县蚰蜒茆村的调查,该村有7个企业,都属于私人经营,但村集体以地入股占有10%的股份,从而使村集体可以获得100万元的年收入。

(四)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现阶段,山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抓紧抓好示范区建设和全省区域化、规模化的布局。通过项目、资金倾斜,科技、信息、社会化服务,发挥示范区在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比较效益、培养新型农民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优势农产品布局区域化,构建优势区域、特色基地、示范园区衔接配套的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体系。加大力度实施粮食高产创建、规模健康养殖、高效园艺建设和农产品加工增值“四大工程”。抓好玉米、小麦丰产方建设,采取综合措施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推进种植业向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标准化示范果园,利用3-5年的时间实现100万亩设施蔬菜的目标,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养殖场建设力度,促进饲养方式转变,加强市场调控和疫病防控,稳步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实施2000万亩高产稳产旱作农田和2000万亩水浇地工程,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大灌区节水改造、排涝泵站更新改造等建设,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确保全省农产品生产的稳定增长。第二是要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正成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土地规模经营不仅可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尽快增加农民收入。定襄县崔家庄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把2000亩土地通过组建5个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实现了股份合作制下的规模化经营,实行规模化经营以后,农民不仅可以放心外出打工挣钱,还可以凭借土地股份在年底分得红利。目前,在全省6000万亩耕地中,属于集体化管理的耕地大约只占总耕地面积的15%左右。一些从事规模经营的农民大多为承包大户。因此,从全省来看还不能算真正的社会化大生产。当前,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1)完善法律条文,促进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存在的隐患问题主要是利益纠纷。因此,法律应明确规定出让方和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可以制定适合本地流转的条例和办法。(2)大力培养农村土地市场,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农村土地市场,一方面要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为土地流转提供政策咨询、法律介绍及市场调研的中介组织。另一方面要建立市场调节机制,防止土地使用过于集中和垄断,从而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公平性竞争机制。(3)充分发挥政府和村集体的职能。在发挥市场调节职能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政府和村集体的职能。因为市场机制有其自身的盲目性,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政府在土地流转中应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即要建立计划控制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因此,在土地流转过程当中要完善产权登记制度,建立科学的农地资产评估体系,同时要严格监视土地规模化经营以后的使用问题,凡是从事非农产业经营的行为,政府和村集体有权收回其承包权。

(五)把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开发与发展农村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的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既定的目标和国策,但是新农村并不等于洋农村,也不等于“小二楼村”。一些有价值的古民居和古村落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不能加以破坏,而且要给予保护和维修,从而使历史的文脉得以传承。但是由于许多有价值的古村落分布在偏僻的贫困山区,改造和维护这些古民居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这就要求各地要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一方面,农民收入的提高可以为古民居的维修提供必要的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古民居的维修、翻新、扩建等形成新的庄园经济,如左权县发展庄园经济的作法和经验可供借鉴。

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的新农村,不仅是发展农村旅游产业的需要,而且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发展方向。从山西的情况看,首先要做好古民居和古村落的普查登记,凡是有保护价值的村庄都要纳入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范围。目前入选的71个历史文化名村远远不能满足发展旅游业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大普查入选登记范围。其次,要加强保护规划,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使新村和旧村有浑然一体的感觉,从建筑色彩到风格特点都要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不能搞成两张皮。一些质量较好的民居在内部装修上可以是现代化的,但从外观上看又是古色古香的,要坚决防止把新农村的建设搞成盖小二楼的运动。要切实注重农村特色和农民的生活习惯,不论是传统的四合院还是窑洞,都应当推陈出新,发扬光大。第三要把古村落当作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来看待。农村民居从产权来说它是属于农村居民个人所有,但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看,它又是全社会的共同财产。因此,保护民居是居民和政府的共同职责。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保护、利用、开发、继承之间的关系,这些古民居就会成为我们发展农村旅游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源。第四要建设一批有地方特色的移民新村。移民新村是山西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工程。由于一切从零开始,非常便于设计和规划,便于体现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许多移民新村没有体现出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因此,今后的移民新村要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搞好规划和设计,如在西部吕粱山区可以建设一批“窑洞宾馆”式的移民新村,在东部太行山区,可以建设一批传统的“四合院”式的移民新村。

(六)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把新农村建设做为一项战略任务长期搞下去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十分繁重的任务,不是靠搞几个“重点村”,和“推进村”就可以把全省新农村建设任务搞好的,也不是热起来一阵子,过几年冷下去就能把新农村建设搞好的,从目前全省的情况看,存在明显的“任务性”、“阶段性”的现象,为克服这种状况,必须建立健全全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一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新农村建设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把新农村建设长期搞下去,不仅可以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且可以尽快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巩固工农联盟,进一步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的水平。二要加强组织领导。从目前的情况看,新农村建设的牵头单位是农业厅,难以协调交通、水利、卫生、教育等部门。解决的办法就是成立高规格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各级政府要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农村工作的副省长、副市长、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各级政府办公厅(室)内,并抽调精兵强将作为办公室成员。三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真正使广大农民群众平等参与到现代化进程中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