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及对策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章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一、农村建设的现状1.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经过30年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新农村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农村滞后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偏颇的信贷政策成为影响农村消费扩张的体制性障碍。如何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人口对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需求,努力使广大农村的消费市场成为中国经济的强劲动力源之一,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及对策

第七章 新农村建设的动力

一、农村建设的现状

1.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

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经过30年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新农村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1)农业生产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转变。据农业部统计,1978~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由6095亿斤增加至10032亿斤,同时,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业机械化水平取得长足进展,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很大转变。

(2)农民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农民收入从长期停滞不前到持续较快增长。据农业部统计,1978~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特别是近四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300元以上。从2000年逐步展开的农村税费改革,到2006年完全取消了农业四税(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林特产税),在此基础上,国家增加了对农民的直接补贴。一减一补,使全国农民得到约2000亿元的实惠。

(3)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村容村貌和精神文明建设状况得到改善,饮水、供电、道路、沼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显著加快,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电话和电视节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强农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实惠,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2.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相对其他产业发展来讲,农业的发展滞后。虽然近几年我国农村形势持续向好,但农业基础不牢、农业设施和装备落后、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增收困难、向农民提供的教育机会和公共服务还有所欠缺的基本局面依然存在。

(1)农村基础环境差。近几年来,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尽管在不断改善,但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成为制约农村市场开拓与发展的重要障碍。许多地区供水、供电、道路、电视信号接转等问题仍没有解决,抑制了农民对家用电器、农用、机械等的消费。

(2)市场环境弱。农村商业网点少,布局分散而且规模小,再加上通讯设施落后,农民的消费余地不大。而且农民得不到充分的信息,存在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的现象,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权益,使得农民原本十分有限的购买力还要大打折扣,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3)金融环境差。农村滞后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偏颇的信贷政策成为影响农村消费扩张的体制性障碍。 “重生产、轻消费”的信贷政策,使生产力扩张与居民收入增长相差过大,加上农村贷款难,生产挤消费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农产品市场不景气,农民生产经营贷不到款,只好把大量的现金用于生产和扩大投资,造成消费现金紧缺,抑制了消费。

(4)消费品流通市场发展缓慢。尽管农村消费品流通渠道和流通方式已日渐多元化,并且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流通主体经营理念落后,规范化程度低;市场监管薄弱,食品不安全形势严峻;农村商品运输成本高;农村流通企业资金周转慢,机会成本高;现代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规模小、比重低;基础设施投入明显不足,功能不完善,无法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5)农村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事业落后。农村中存在着严重的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的问题,以农村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内展开,发展速度缓慢,农村大多数人还无法享受社会保障。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覆盖率合作医疗覆盖率分别仅为8.2%和24.0%。2006年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43.2%,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为8.3%。2007年,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重要进展,我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范围达到80%以上,但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

表7-1 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 。

二、当前农村消费不足的表现

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不仅要靠投资的支撑,更主要的应要靠国内消费。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来拉动,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严重不足。其主要症结在于居民消费需求不足,而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最大症结在于农民消费水平低下。我国是一个拥有9亿多农村人口的大国,农业的消费需求和购买能力是经济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如何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人口对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需求,努力使广大农村的消费市场成为中国经济的强劲动力源之一,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1.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中国农村消费市场长期启而不动、发展滞后,不仅表现在与自身市场规模极不匹配的消费总量上,还表现在与城市消费市场的巨大差距上。整体水平偏低、消费结构失衡、增长速度趋缓等现象严重遏制了消费市场发展的活力。

首先,我国农村居民总体消费水平偏低。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差距来看城乡消费差距。1990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绝对差距持续扩大,相对差距在波动中略有扩张。自1990年以来,虽然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绝对值在增长,但是其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逐年下降。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24元,比1978年的116元增长26.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997元,比1978年增长31.1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4%。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比值则比较稳定,近几年一直在3.6的水平徘徊。我国农民是城镇人口的3.4倍,然而总体消费水平不及城市的1/3。另外农民消费与城市农民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升级换代时间差,农村消费的内容几乎比城市滞后了差不多10年时间。这既说明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低迷,也预示了其具有充分的发展余地,即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从耐用品消费看城乡消费差距。城乡居民人均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差距经常被作为衡量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标志。由于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一次性支出较大,同时其购买与消费时间不同步、空间分离,所以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更为密切。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一方面导致购买力分布不均,城乡之间、不同收入层农户之间消费链中断,农户消费潜力难以释放;另一方面导致农村市场需求两极分化,与产业供应链不衔接,消费热点难以持续。

其次,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缓慢。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客观现状与市场规模相当不匹配,其市场潜力也没有成为推动动态发展的原动力。农户消费水平的增长率低落、消费结构陈旧,消费市场静态现状滞后、动态趋势平缓,这样的现实使农村消费市场长期僵持于低迷状态,难以得到突破。

从各项生活消费支出项目金额在1990年和2006年之间的年均变动量,可以看出原始的支出结构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合理化速度极为缓慢。其中,由于这些年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技术的发展和使用范围的覆盖,生活消费支出中的交通通讯部分增长相对较快。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也显著增加了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项目的支出,但是农户的娱乐消费意识仍然需要健康的引导。这一方面因为农村地区娱乐设施匮乏、农户接受新鲜事物几率较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农户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

第三,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失衡。目前,中国农户的消费仍集中在食品、衣着、居住等基本生活消费品,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幅度偏小。对于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较高层次的消费刚刚起步,这既不利于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无法带动当地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进而提高务工农民收入。要解决该问题,应着重发掘农户对高层次消费的需求、培养农村市场消费热点。

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虽然呈逐年下降趋势。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47.7%下降到2007年的43.1%。但是与城镇居民36.7%的恩格尔系数相比,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仍然较低。与国外农民的恩格尔系数相比,情况更是严重。2003年美国农民恩格尔系数为14.7%,新加坡为17.1%,加拿大为15.7%,法国为18.3%。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的纯收入不及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1/3,在如此高的恩格尔系数下,用于非食品消费的支出就更加少。因而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需要得到调整,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刻不容缓。

第四,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在波动中降低,边际消费倾向变化剧烈。农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城市高,在经济紧缩时期(如1997~1999年),农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城市低,这说明农民消费支出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农村经济体制、社会制度和市场波动风险极易冲击农民消费。

1990~2006年间中国农户的平均消费倾向稳定中有所下降,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变小,消费意愿削弱。同时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变动剧烈,显示消费支出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导致农户边际消费倾向不稳定的因素众多,主要有政策波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缺失造成的预期收入下降;供水供电不稳定、道路交通条件落后、通讯网络(包括移动电话和电视)覆盖面积窄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缺失导致的消费信贷市场环境欠佳等。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严重滞后于城镇,在农村,上学难、治病难、养老难等现象仍然存在。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农民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大大增加,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即期消费支出。

另外,与城镇居民相比,由于农民住宅和生产工具需要依靠自身解决,农民必须为生产经营进行必要的投资,但这一投资较少获得金融部门的支持,农民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自身储蓄解决,这无疑也强化了农民的储蓄倾向。此外,由于农村公共产品主要由农民自身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农民负担,制约了农村消费。

表7-2 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资料计算。

2.当前制约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几年来,农村市场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把农村市场作为今后市场建设的重点。然而近几年农村市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严重滞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还很低且增幅缓慢。农民的消费行为已从攀附式的消费行为上升到有风险预期的理性消费行为,尽管国家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工作来抓,但是由于主要通过减免税收和增加补贴这两项不可持续的方式进行,因此农民增收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收入依然制约着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政策的制定,应以稳定增加农民的持久收入为出发点,增强农民提高收入的预期[1]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调查可知,农民收入长期低于城镇居民,1999年和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854元和13785.81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只有2210元和4140.36元。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幅已连续七年没有一年超过5%,最高的年份增长4.8%,占全社会人口62.7%的农民,总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还不到20%。到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140元,实际增长9.5%,是1997年以来收入增加最多和增长最快的一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导致城乡消费水平、消费档次差距明显。农民收入的徘徊不前,没有大的突破,农民是不会贸然消费的,农村市场的整体购买力也只能在低水平徘徊。

第二,农民的非消费支出增多。近些年来,虽然国家一再强调对农民要“多予,少取” ,但不少地方仍存在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的现象,有的甚至采用非法手段,向农民收取各种费用。目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维持、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开支、计划生育、城镇建设等费用大多数需要由农民来负担。再加上其他负担也有增加的趋势,主要包括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据调查显示,有40%左右的农村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占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20%的家庭一年的收入还不够支付子女教育的费用。另外就医疗卫生来说,由于农村医疗保健制度不健全,农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长较快。这些都成为农民头上的巨大经济压力

第三,农村市场基础设施条件差,消费环境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路、电、通讯设备等设施的不配套,影响了农村的消费市场。从目前来看,很大一部分农民已具备了购买耐用消费品的经济支付能力,而且有强烈的消费需求,只是缺乏相应的消费硬件设施,另外当前农村消费的制度环境对农民来说也非常不利。一是从费用征管方面来看,农村不仅存在乱集资、乱摊派等行政性收费的混乱现象,而且在水、电等商业性收费方面也很混乱。二是售后服务不到家,由于农民在信息、交通等方面处于劣势,农民在购买大件耐用品时存有顾虑。三是农村流通秩序混乱,缺乏有力的执行机构和经常日常性的监管,致使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农民不敢消费,也不愿消费。

第四,农民消费结构和商品供给结构失衡。一方面,虽然农民在吃住方面的支出比重在逐年下降,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的支出比重在增加,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农村居民生活仍未摆脱以必需品为主的生存型消费模式,消费结构水平仍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是: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仍偏重于物质,生存资料的支出比重大大高于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支出比重。2005年在农民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中,除食品、居住支出比重高于城镇居民外,其他各类消费支出比重都低于城镇居民。农民消费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另一方面,同城市居民相比,农民消费最大特点是不仅要购买生活资料,而且要购买生产资料。就生活资料而言,真正适合农民消费的商品很少。在生产资料方面,工业品结构也存在着不适应农村消费需求的倾向,品种单调,质量低下。

第五,农村实际人口老龄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对农村消费市场建设和农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一定制约。首要的问题是农村登记人口老龄化。我国200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水平已经超过了城镇,达到7.4%,而城镇则为6.3%。在农村人口日益老龄化的条件下,年轻人口负担加重,储蓄意向趋高,农村养老体系不健全,消费意向趋低。另一个问题是农民外出务工分流农业人口和农村消费。年青一代的不断外出和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导致农民工增加城市消费。

第六,相关的制度措施跟不上,流动性约束较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流动性约束具有极强的敏感性,目前制约农民消费的突出问题有:农村没有建立有效的担保体系,农民很难获得贷款;商业银行逐渐远离农村;农村储蓄资金向非农业、非农村方面流失;农业保险滞后,金融机构的贷款缺乏有效保障[2]

三、新农村建设拉动作用的经验估计

新农村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启动农村居民的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

1.新农村建设投资拉动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整个“十五”时期,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明显增加。“十五”时期,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达11300亿元,年均增长17%,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分别达到2975亿元、3397亿元和3917亿元,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进行,水、电、路、气等方面的投资有显著增加。我国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2007年开始,国家每年投入超过50亿元对病险水库进行加固除险,对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投资每年增加到60亿元。此外,国家还将投资30亿元左右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农村公路投资比重持续加大,2007年交通部车购税投入30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加32%。当年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423万公里,使乡镇通公路率达98.54%,建制村通公路率达88.15%。农村沼气设施是农业部主抓的农民生活补贴项目。农业部2007年出台了《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试行) 》 ,对沼气设施建设工作做了具体规定。截至2006年底,全国农村使用沼气的农户达到2200多万户,受益人口约7500万。 “十一五”期间,全国适宜地区县级沼气技术服务覆盖率要力争达到100%,乡村沼气技术服务的覆盖率要力争达到70%以上。计划完成以后,国家投资将达100亿元左右。1998年6月以后,国家实施了两期大规模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累计投资达3800亿元,超过新中国成立50年以来农网投资的总和,使我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农村电网,乡、村、户通电率分别达到98.56%、98.53%和98.40%[3]

(2)农业生产投资。在过去几年里,国家对农业生产投入明显增加,并产生了积极效果。

①粮食直接补贴。这项政策2003年在安徽和吉林搞试点,2004年在29个省推行,当年安排116亿元,2005年132亿元,2006年142亿元,2007年增加到151亿元,2008年151亿元。

②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接补贴。2006年开始实行,当年中央财政共安排125亿元,对种粮农民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实行综合直补。2007年增加到276亿元,2008年综合直补猛增到734.5亿元(年初确定为482亿元,而后追加252.5亿元)。农资补贴是现在最大的补贴政策。

③良种补贴。2006年补贴的品种由高油大豆扩大到优质专用小麦水稻、专用玉米和高油大豆四大粮食作物,补贴面积3.73亿亩;补贴资金规模由1亿元提高到41.54亿元;补贴范围由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扩大到目前的13个粮食主产省(区),山西、陕西、新疆、甘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区;惠及农户由53万户扩大到5800多万户,仅小麦良种补贴一项,农民年可直接增收50亿元以上,有效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科技水平、粮食优质化率、良种覆盖率和粮食产业化水平,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达到了“一补多效”的良好效果,成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政策。2007年良种补贴增加51亿元。

④农机补贴。2006年,中央补贴资金规模6亿元,实施范围1126个县,带动地方各级财政投入11亿元,农民和基层农机服务组织投入45亿元,补贴购置大中型拖拉机、水稻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各类农机具30多万台,受益农户35万户。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农机市场产销两旺,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总产值预计达到1300亿元,同比增长25%,产销率达98%以上。2007年中央补贴11亿元。2008年覆盖全国,补贴资金达到40亿元。从农垦的经验看,农机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对提高亩产作用很明显。

⑤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补贴。2006年在全国600个项目县实施面积达2.6亿亩,全年免费为4000多万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减少不合理施用化肥50万吨(折纯)左右,化肥利用率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亩均节本增效25元以上。明显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提高,农民收入得到了增加,是一项“一增一减、效果明显”的支农好政策。2007年补贴9亿元。

⑥对产粮大县直接进行奖励。2005年中央财政安排55亿元奖励资金,2006年又安排了85亿元奖励资金,主要是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即除了调动农民积极性外,还要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

⑦最低收购价政策。2004年开始对南方5省水稻实行该政策,2005年开始对小麦主产省实行该政策。2006年,收购小麦807亿斤,农民增收45亿元。

表7-3 2004~2008年农业生产投资

(3)模型一:试图建立农业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探讨农业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①一般模型的设定:将农业投资所提供的服务看作一种生产要素,与其他资本服务和劳动等要素一起纳入总量生产函数。以此三要素生产函数为分析框架,可以探讨农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般地,包括农业投资的三要素生产函数可以写作:

其中Yt为实际GDP,Lt为总就业人数,Kt为非农业投资,Gt为农业投资。At是全要素生产率,表示技术水平。假定生产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技术,则:

其中α、β、γ分别为劳动投入、非农村投资、农村投资的产出弹性。对式(1)两边取对数,可得:

生产技术具有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可变(递增或递减)两种。以下分两种假设分别给予验证。首先假定生产技术对所有的投入要素具有规模报酬不变性质,这时α + β + γ = 1,把α = 1 - β - γ带入方程(3) ,可得:

其中可以假定非农业投资的规模报酬不变,而全部投入要素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特性。这种情况下,α + β = 1,把α = 1 - β带入方程(3) ,可得:

对于方程(5)和方程(6) ,可以将其中lnAt表示为常数项和时间趋势变量(这是常用的处理方式),另外再加上正态分布的随机扰动项,就得到了本章所要估计的完整的回归方程。至于实际规模报酬特性状况,则依据回归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

②数据说明。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是1996~2007年中国GDP、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从业人员、非农业投资、非农业从业人员等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经网:www.cei. gov.cn。

③模型检验和结果分析。利用EVIEWS4.1对上述模型进行OLS回归。做了四种不同情况下的模拟,其中有两种情况为了消除残差的自相关,回归中加入了AR(1)项,这样调整后的样本空间为1997~2007年。模型中应用的数据是经过指数平减后的实际数据。(www.xing528.com)

相对而言,在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下,估计的结果比较理想,解释变量的符号和大小都比较合理,方程的拟合优度都很高,相关统计量都能通过检验,说明是比较理想的估计结果。而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条件下,模型结果的检验更为理想。经过等式变换,具体回归的结果见表7-4。

表7-4 农业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模型结果整理

以上回归结果表明,无论哪种情况下,我国1996~2007年间农业投资的产出弹性(农业投资每增加百分之一,总产出的增加比率)要高于非农产业产出弹性。也就是说,农业投资的产出弹性高于其他固定资产的产出弹性,具有一定的经济增长效应。

(4)模型二:试图建立农村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探讨农村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①一般模型的设定。我们将新农村建设投资所提供的服务看作一种生产要素,与其他资本服务和劳动等要素一起纳入总量生产函数。由于新农村建设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资料无法得到,因此希望借分析整个农村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侧面反映用于新农村建设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现实的情况应该差异不大,可以作为一种方向性的反映。

我们将国民经济的增长分解为新农村建设投资、农村从业人员、城镇投资、城镇从业人员,其中每种投入的贡献是由该投入的增长率乘以其在总投入中的份额。以此四要素生产函数为分析框架,可以探讨新农村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般地,包括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四要素生产函数可以写作:

其中以份额作为权重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增长率也被定义为其对产出的贡献。其中Yt为实际GDP,Lkt为城镇从业人员,LGt为农村从业人员,Kt为城镇投资,Gt为农村投资。At是全要素生产率,表示技术水平。WKt,WGt,WLKt,WLGt分别表示城镇投资、农村投资、城镇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的平均权重。

②数据说明。所采用的数据是1996~2007年中国GDP、城镇投资、农村投资城镇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等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经网:www.cei.gov.cn。

③模型检验和结果分析。经过等式变换,具体回归结果为:

从模型的检验结果来看,生产率的增长率和以份额作为权重的城镇投资增长率的t检验不理想。从模型的拟合结果来看,我国1996~2007年间以份额作为权重的农村投资增长率的产出弹性,要高于以份额作为权重的城镇投资增长率的产出弹性。也就是说,农村投资增长的产出弹性高于城镇投资增长的产出弹性,具有一定的经济增长效应。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份额作为权重的农村劳动力增长率的产出弹性为负,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2.通过启动农村居民的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

(1)中国农村消费的市场规模和潜力。

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投资与出口,对消费需求的重视不足,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增长原动力的倾斜。因此,打破农村消费市场启而不动的僵局是中国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增长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意义不仅体现于庞大的市场规模,更体现于巨大的市场潜力。

农民消费水平增长慢于人均GDP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事实上,在最近十年间(1996~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仅为4.8%,远落后于同期人均GDP 8.2%的增长率。正是由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导致农村居民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处于很低水平。这种状况与我国庞大的农村人口所应产生的消费经济效应是不相适应的。

农民消费水平低下将极大制约我国经济增长。一方面,农民消费水平低下会直接影响总消费需求的增长,进而影响商品的销售,影响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农民消费层次低下,使产业结构优化转型滞后。因为消费结构及其变化直接决定着生产结构及其变化。由于农民收入低下且增长缓慢,消费升级速度不快,导致生产技术优化受阻,生产效率难以快速提高。所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应成为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也理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

表7-5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历年可比价格计算。

扩大农民消费不仅可以有效化解和消除当前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是当前处于经济转轨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

当前中国有7.4亿农民、1.82亿农户,占中国人口的56.1%、世界人口的11.32%。虽然这些数字一直趋于下降,但是最终必将稳定在一个仍旧可观的水平上。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4)预计,中国总人口将于2033年前后达到峰值15亿左右,2050年时下降至14.2亿左右。以2050年中国人口14亿、城市化水平70%计算,中国的农村人口规模达到4.2亿。从届时趋零的人口增长率和成熟的城市化率来看,农村人口将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4亿人的规模[4]。卢东宁(2004)在《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机制研究》中指出,目前农民每实现1000亿元最终消费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2356亿元的消费需求。曹泽华(2004)在《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大思路》中推算,如果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由3∶1缩小到2∶1,仅2003年就可以增加农民消费需求5400亿元,这不仅基本可以消化目前所积压的工业消费品,而且能拉动经济增长至少5个百分点。

(2)农民收入—消费函数模型。在这里,根据持久收入假说理论建立农民收入—消费函数模型,拟合农村持久收入消费函数,希望据此可以推算农民收入的增加,尤其是持久收入的增加对扩大内需的拉动作用。

按照弗里德曼的观点,收入由两个部分组成: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消费者对不同类型的收入变动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果收入的变动是永久性的,那么人们就可能消费掉所增加的大部分收入。另一方面,如果收入的变动具有明显的暂时性,那么增加的收入中相当大的部分就会被储蓄起来。在各种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中,持久性收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根据持久收入的假定,收入很不稳定的个人通常具有较低的边际消费倾向,其边际消费倾向大大低于建立在持久性收入基础上的平均消费倾向。而收入非常稳定的个人通常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如果暂时性收入在农户的可支配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暂时收入则用于消费的部分较少,大部分用于储蓄。有一部分是以现金的形式储蓄,其目的是平衡不同年景的收入水平,保持消费的稳定性,另外较大的一部分则是以建房的形式实物储蓄。

表7-6 1996~2007年农村居民的持久收入、暂时收入、消费倾向

从表7-6中可以看出:①2000年之前农村居民的持久收入一直呈上升趋势,2001年之后,持久收入比重持续下降。②2000年之后农村居民的暂时收入绝对值和比重都在上升。③从2001年之后,总体的平均消费倾向要小于边际的消费倾向,根据两者的内在关系,平均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目前农民的持久收入的比例呈不太稳定的增长态势,而且存在下滑的可能性,这必然会影响农民现期的消费行为。

根据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以及从1996~2007年消费者的现期消费和现期的持久收入部分和暂时收入部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和对数散点图看,它们之间的关系基本呈对数线性关系,因此,建立双对数持久收入计量模型(为消除非线性因素的影响):

其中ct表示消费者的现期消费,ypt和ytt分别是现期的持久收入部分和暂时收入部分。这个模型是检验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对消费的不同影响。

因为很难得到与持久收入、暂时收入相对应的实际统计数字。例如,农民农闲时打工挣得的劳动收入很不稳定,具有典型的暂时收入的特征,但很难在农村居民基本收入中将这部分收入分离出来。这里采用的是弗里德曼的估计方法(1957),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第t时刻的持久收入ypt为:

弗里德曼在对模型估计的过程中采用不同λ的值进行估计,选取R2最高的作为消费函数,此时相对应的λ值为0.333。故可采用收入的三阶段移动平均值来近似表示持久收入,暂时收入为现期实际收入与持久收入之间的差值。

从估计的结果得出结论:①农民消费对持久收入的敏感性较强,弹性为0.8398,即两者的相关程度高。②农民消费对暂时收入的敏感性较弱,弹性为0.1177。③农民现期消费主要取决于持久收入的变化。

目前农民持久收入所占的比重不稳定,且有下滑的倾向,这直接影响农民的现期消费。目前激励农民消费的政策因素,往往只是从刺激消费本身出发,而未从影响农民消费心理,尤其是未从稳定增加农民的持久收入预期的思路出发,其效果极可能会不尽如人意。

四、新农村建设,拉动内需的政策建议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5]

由于市场调节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因此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其次,继续增加对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改造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网、邮政通讯网、信息网、公路网、医疗卫生网等设施。同时还要兴修农田水利,改造中低产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和适用技术推广。

第三,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加强农村市场建设,改善消费环境。要突破传统的集市贸易的方式,建立农村的流通网络,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连锁经营、代理配送制、直供等新的营销方式,增设家电、农机维修服务网点。

第四,实施经济社会综合宏观调控。在条件成熟和许可的情况下,适当打破农村居民小农经营格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扩大农村人均再生产规模,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坚持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和多予少取等各项“三农”政策,加大财政对“三农”的转移支付力度,从根本上解除农业税费负担;保持农副产品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

2.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

经过30年的持续发展,中国农村初步具备了以社会保障制度替代家庭保障制度的条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降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从而抑制过高的储蓄。继续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其重要的经济社会保障作用,解除农村居民即期消费和信贷消费的后顾之忧;加大农业人口城镇化转移力度,完善农业富余人员在城镇务工经商政策及生活,制定子女入学等相关配套政策。

3.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购买力

首先,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①调整农、林、牧、渔业结构,提高其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其发展必然会在人们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增加农民非粮产业收益的比重;②调整好种植业的内部结构,加快农产品品种技术更新,大力发展名、优、特、新农产品的生产,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农业从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和效益型,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尤其是稳定增加农民的持久收入预期。这是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关键。要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深入挖掘农业增收的各项潜力。国家不仅应长期坚持重视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而且要探索通过组织创新,逐渐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推动土地规模化生产。根据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向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今后应注重从制度方面推动城乡二、三产业发展,保护农民各项利益,增强农民非农产业收入的能力。

4.优化农民消费结构,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首先,调整产业结构,为农村消费市场开发和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生产企业要转变观念,深入农村市场调查、认真研究农民的消费心理、消费特点、消费习惯、消费结构,根据农村即期需求和潜在需求调整产品的品种结构,加快适宜农村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发,提高产品在农村市场的适销率。

5.加大农村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也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针对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必须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

中国农民的整体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新型农民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还较低,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劳动技能还不强。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6.推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建设,不断完善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发达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普遍做法,也是中国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对于促进中国农业的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发展以及提高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7.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力度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持。因此,在保证原来的生产资料信贷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向农民提供生活资料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改革,使农民的潜在需求变成现实需求。

应把发展消费信贷作为当前刺激农民消费的重要途径,针对农村市场的消费热点,积极引导农民的消费需求,银行可以从贷款方式、利率、期限等方面开发出适应农村的消费信贷品种。

参考文献:

王宏伟: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趋势及制约农民消费行为的基本因素分析》 , 《管理世界》2004年第3期。

安毅、张青: 《扩大农村消费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年第8期。

《农村投入政策分析:支农投入总水平/机制与效率》 ,中国发展门户网,2008 年5月16日。

来信凯: 《中国农村消费市场:撬动世界经济的杠杆》 , 《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27期。

陈义军: 《从经济学视角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 《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8期。

(本章执笔人:王宏伟)

【注释】

[1]郭金龙、王宏伟: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趋势及制约农民消费行为的基本因素分析》 , 《管理世界》2004年第3期。

[2]安毅、张青: 《扩大农村消费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 ,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8期。

[3]《农村投入政策分析:支农投入总水平/机制与效率》 ,中国发展门户网,2008年5月16日。

[4]来信凯: 《中国农村消费市场:撬动世界经济的杠杆》 , 《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27期。

[5]陈义军: 《从经济学视角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 《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