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西水资源管理成果-调查研究与解放思想

山西水资源管理成果-调查研究与解放思想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法强化水资源管理[1]1986年11月1日山西水资源短缺,仍然是被忽视的危机。目前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和水资源建设已严重脱节,这是关系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成败问题。1982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制定《山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 ,经省五届人大常委第十七次会议批准后发布执行,这是我省一项重要的地方性经济法规。几年来,水资源管理工作围绕统一管理,加强保护,重视规划,研究出路的精神,开展工作,作出了可喜的成绩。

山西水资源管理成果-调查研究与解放思想

依法强化水资源管理[1]

1986年11月1日

(1)山西水资源短缺,仍然是被忽视的危机。

山西水资源十分贫乏,人均拥有水量为全国人均拥有量的17.3%,按目前国民经济各部门实际需水量,不同年份缺水已达6~10亿立方米,是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占到总面积的60.8%。

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山西遇到春旱18次,平均1.7年1次;夏旱10次,平均3年1次;秋旱5次,平均6年1次。今年秋季大旱,秋粮大幅度减产,蓄水量大幅度减少,严重加剧着水的危机。

1982年水电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召开了山西水资源评价会议,对山西严重缺水问题取得一致的认识,并指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要同步进行水利建设,要解决水资源保护环境综合治理。此后,本来应该大声疾呼人人借水,人人节水,支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缓和水的危机,但是,由于统一认识的工作做得不够,时过不久,又有人说山西地下水很多,能满足建设需求,以未经证实的轻率议论,掩盖了山西缺水的现实。

目前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和水资源建设已严重脱节,这是关系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成败问题。在认识上更大的问题是:

第一,节约用水并未形成社会舆论。人们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水近乎无代价的错误观念并未变革。大家还在吃水的“大锅饭”,水的浪费严重。

第二,一些同志把工业用水的出路寄托在挤占农业用水上,山西农村仅有人均8.2分有效灌溉面积。近几年,每年净减水地20多万亩,再不能挤这点保命田了。

第三,工业布局上仍有向平川盆地集中的趋势,使缺水和非农业用地的问题更加紧张。(www.xing528.com)

(2)正确估计水资源,正是为了有效保护、开发、利用水资源,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服务。

山西矿产资源丰富,煤电的开发潜力很大。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需要把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得更快更好。山西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对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以最大的积极性扎扎实实保证顺利施工、投产的,是把国家利益同地方利益、群众利益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对待严重供水不足的问题,只要为大家所重视,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订水的长期和近期供求计划,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节约农业灌溉用水,并对现有农田水利设施逐步更新改造;加强工业循环用水并分缓急,兴建必要的供水工程;日常生活耗水量要厉行节约,保证基础用水,保证必要的生态用水,有效控制水质污染。这样就可以使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发挥效益,而且推进建立节水型社会,这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实际行动。

根据我省自然条件,在东西两山,利用边界泉水和山区现有蓄水工程,近水近矿,发展能源重化工工业,大有可为。

引黄入晋是山西人民长期的渴望,再加上沁河、滹沱河丰富水量的开发利用,可以为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建设提供可靠的后续水源。

(3)发挥地方法规作用,加强水资源管理。

1982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制定《山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经省五届人大常委第十七次会议批准后发布执行,这是我省一项重要的地方性经济法规。几年来,水资源管理工作围绕统一管理,加强保护,重视规划,研究出路的精神,开展工作,作出了可喜的成绩。

随着缺水威胁日益严重,大家对水资源统一管理必要性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要求依法管水用水的呼声也高起来。当前应该切实按照《条例》,健全管理机构,使之成为真正有权威的实体管理机构,认真履行其职责。同时,加强调查研究,为完善和充实这一《条例》积累经验,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正在联合组织视察各地对《条例》的执行情况,希望得到各有关部门的支持。

【注释】

[1]本文原载《山西日报》,1986年1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