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口素质的涵义及分类-西部人口研究中的观点对比

人口素质的涵义及分类-西部人口研究中的观点对比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何金定认为上述观点均未准确、完整地揭示人口素质的内涵。关于人口素质的外延,有“三要素”和“二要素”之争。根据何金定对人口素质含义的诠释,最符合上述人口素质涵义的分类应当是穆光宗提出的“素质即潜能”。但在评价人口素质时,思想道德方面的分析很困难。

人口素质的涵义及分类-西部人口研究中的观点对比

一、人口素质的涵义

中国学者常常将“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等同看待,认为它们没有本质区别,均相当于英文提法“Population Quality”。使用哪一种术语,取决于时代背景或者研究者的偏好。本书采用人口素质的表述。“人口素质”的内涵和外延问题,曾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学者关注的热点,但至今仍没有定论。对人口质量较早给出的定义是:“人口质量是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口质量是人口所具有的各种构成的总和。”穆光宗认为:“所谓的人口素质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的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社会功能和影响力。较高的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一般总是具有较为合理的结构和组合,同时也会产生较强的社会功能和较为积极的影响力。”(于学军等,2000)吴忠观在《人口科学辞典》中指出:“人口质量,亦称人口素质。人口总体的质的规定性,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口在质的规定性方面的发展水平,总是体现为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口具有多方面的质的规定性,一般认为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方面的内容”。何金定认为上述观点均未准确、完整地揭示人口素质的内涵。他基于前人成果,归纳出人口素质涵义:“人口素质是人经由先天自然遗传和后天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实践积淀而成的生理、心理内在的基础条件,其结构是一个稳态的开放系统”。笔者赞同此提法。(www.xing528.com)

关于人口素质的外延,有“三要素”和“二要素”之争。三要素论认为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个方面。“二要素”论认为,“人口素质”只由身体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组成(于学军)。根据何金定对人口素质含义的诠释,最符合上述人口素质涵义的分类应当是穆光宗提出的“素质即潜能”。人口的自然属性规定了人口具有自然素质,社会属性则赋予了人口以社会素质。无论是身体素质或是智力素质都是遗传变异和环境进化两大因素共同决定的。穆光宗指出,虽然人口思想道德素质的客观存在无法抹煞,但从一般人口理论前提出发,非智力素质比思想道德素质更易为学术界所认同。实际上,“三要素”和“二要素”的观点,都反映了人是由生理和心理等组成的复杂的统一体。但在评价人口素质时,思想道德方面的分析很困难。本书在对人口素质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时,考虑数据的易获取性和易操作性,主要选取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相关指标;定量分析情况下也涉及非智力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实证研究中不予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