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理现象的探索:全反射的应用

物理现象的探索:全反射的应用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入射角达到一个临界值的时候,折射角会增大到90°,如果继续增大入射角,折射光就会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称做全反射,对应的临界入射角称为全反射角,如图4。全反射角等于arcsin。光线经过水底的折射到达侧壁时,入射角大于全反射角,发生了全反射,只存在反射光而没有折射光。图7光导纤维以上两组实验,都是基于光的全反射原理。因为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大,所以光在其中传播时,会在内芯和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物理现象的探索:全反射的应用

全反射

Total Reflection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将筷子插入水中,它仿佛变弯曲了;鱼儿在清澈的小溪中游动,渔民将鱼叉瞄准鱼的下方叉去;游泳池注满水后看上去变浅了……从上面看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的物体,会感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那么,水中的物体会“消失”吗?我们来完成一个小魔术——消失的硬币。

实验装置

透明玻璃杯2只、浅底盘1只、硬币1枚,如图1。

img315

图1 所需的实验设备

现象观察

先把硬币放入干燥的浅底盘中,然后用杯子压在上面,从侧面可以看到杯底外的硬币,如图2a所示。接着,用另一个杯子将清水慢慢注入该杯中(图2b),仍然从侧面观察,当水面达到一定高度后,杯子下面的硬币在视野里消失了,如图2c。

怎样才能找回“消失”的硬币呢?很简单,只要按图3a的方法,往浅底盘里也加一些水。如果杯底跟硬币之间有空隙的话,一定要用水将空隙填满,把气泡赶出来,那么消失的硬币就会重新回来了(图3b)。

img316

图2 硬币在杯下消失的过程;(a)没有加水时,可以从侧面看到硬币;(b)向杯子中加水;(c)从侧面看不到杯底下面的硬币

img317

图3 硬币重新出现的过程(a)在浅底盘中注入清水(b)又看到了杯子下面的硬币

现象解密

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面上会反射和折射,入射角i和出射角r满足折射定律,即nisini=nrsinr,其中ni和nr分别为入射介质和出射介质的折射率。如果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中(即ni>nr),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并且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入射角达到一个临界值的时候,折射角会增大到90°,如果继续增大入射角,折射光就会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称做全反射,对应的临界入射角称为全反射角,如图4。全反射角等于arcsinimg318

img319

图4 全反射光路示意

我们能否看见硬币,取决于经它反射的光线有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并在视网膜上成像。在玻璃杯没有注水之前,硬币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硬币与杯底间的空气薄层、杯底玻璃、杯中空气、杯侧壁玻璃、杯侧壁外空气到达我们的眼睛,最后进入眼睛的光线与最初硬币反射的光线平行。(为什么经杯玻璃折射,光线没有改变方向?请读者自行分析。)(www.xing528.com)

若我们往杯子里加水,光线从水底进入水中以及在水面出射时,要发生两次方向的变化,如图5(a)所示。假设水的折射率为1.33,那么从水面出射到空气中的光线的全反射角约为48.8°。如果我们从杯中水面的上方而不是侧方观察,能够看到杯底下面的硬币,因为这种情况下的入射角小于48.8°。根据光路可逆性,我们看到的硬币(其实是硬币经人眼所成的像)要比其实物靠后并接近水面一些。

如果我们继续加入水,仍然从侧面观察,如图5(b)。光线经过水底的折射到达侧壁时,入射角大于全反射角,发生了全反射,只存在反射光而没有折射光。于是,硬币“消失”了。

我们在杯子下面的浅底盘中也注入水,并把硬币和杯底之间的气泡排出,如图5(c)。这相当于把硬币浸入了水中,硬币的反射光不经过空气层的折射,直接射到杯壁上,入射角小于全反射角,有折射光进入人眼,硬币“重现”了,并且其成像位置要比实物稍微靠前一点。

img320

图5 不同条件下观察硬币的示意图。(a)从液面上面观察杯底下面硬币的光路示意图;(b)从液面侧面观察硬币;(c)杯底也注入水后,从侧面观察硬币。

应用拓展

img321

图6 小玻璃杯“隐身”实验。(a)实验所用装置;(b)先向小玻璃杯倒入蓖麻油;(c)小玻璃杯满溢后流入大玻璃杯,小玻璃杯下部已经消失不见;(d)小玻璃杯完全浸没,彻底“隐身”。

除了上述的实验,还有一个类似的“隐身”实验也非常有趣。如图6(a)所示,取小玻璃杯和大玻璃杯各一只(如果没有玻璃杯,也可以用烧杯代替,但由于烧杯上有刻度,演示效果不够完美),一瓶足量的蓖麻油(或菜籽油)。把小玻璃杯放入大玻璃杯中,然后向小玻璃杯里面不断倒入蓖麻油,如图6(b)。小玻璃杯倒满溢出后,会流入大玻璃杯,此时持续倒入蓖麻油,我们就会看到,被外层蓖麻油淹没的小玻璃杯下半部分,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图6(c)。继续倒入蓖麻油,直到小玻璃杯完全被浸没,这时候小玻璃杯就完全隐形了图6(d)。这个有趣实验的原理跟硬币隐形的原理是类似的,大家可以自行思考其隐身的原因。

img322

图7 光导纤维

以上两组实验,都是基于光的全反射原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全反射也有着广泛的重要应用。其中,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就是全反射在现代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光纤通信和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都是基于此原理制成的。实际的光纤是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如图7a,其直径只有几微米到一百微米。因为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大,所以光在其中传播时,会在内芯和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光从光纤的一端进入,经过多次全折射后从另一端出射。利用光纤传递光信号,在通信方面比传统的电缆有更大的优势,如抗电磁干扰、不导电、能保证数据使用安全、承载信息量大、传输距离远等。因为这项伟大的发明,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另外,在光学仪器中,常用全反射棱镜代替平面镜,在军事领域使用的双筒望远镜和潜望镜就是用全反射棱镜来工作的。

思考题

1.如果不是把硬币放在杯子外面用杯底压住,而是将硬币放在杯内底部,杯里注入水后,从侧面观察到的现象一样吗?为什么?

2.试多列举一些全反射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3.解释一下图6中小玻璃杯隐身的原因。设想一下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也许能达到隐身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