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政策的互动研究:恢复成果

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政策的互动研究:恢复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国各族同胞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是多民族中国安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民族宗教文化习俗被破坏而积淀下来的矛盾得到了化解,和谐发展的民族文化关系逐渐得以恢复。

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政策的互动研究:恢复成果

二、新型民族关系的恢复

经过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以后,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趋于稳定,呈现出安定团结的局面,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逐渐得到了恢复。

首先,平等团结的民族政治关系得到恢复。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关系的构成主体就是汉族与55个少数民族,尽管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但是共同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共同的命运已经紧密地联结着汉族与55个少数民族。在中国的领土上,少数民族世代居住的地域分布广泛,且主要居住于中国的边境要塞、边疆地区和内地的山区等,这些地区要么是中国的辽阔疆域和军事战略要地,要么是资源丰富、风光秀丽的山川。全国各族同胞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是多民族中国安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错误批斗和迫害而逃亡境外的少数民族和一些华侨人士,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回归到中国境内,这些人士大多是少数民族的上层人士,在少数民族中影响巨大,号召力很强,在回归以后对民族关系的重建和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没有逃亡的少数民族毕竟占民族关系主体的绝大多数,在民族关系修复和重建期间,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平反、安抚和照顾,使得少数民族经济社会重新回复到安定的状态,对国家政治体系重新建立起信任,这对于改善民族关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民族关系的主体或回归或安定之后,新时期民族政治关系呈现出稳定、团结、互助和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经过民族地区开展的大规模而彻底的右派平反工作,许多冤假错案得以昭雪,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少数民族干部逐渐放下了包袱,继续在管理民族事务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平等、团结的民族政治关系得到了很好的恢复。(www.xing528.com)

其次,团结互助的民族经济关系得到恢复。经过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国家对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分类指导的民族经济政策,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民族地区因争夺生存资料而引起的民族纠纷、民族矛盾甚至民族冲突。各个民族之间恢复了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经济的良性关系。

再次,和谐共存的民族文化关系得到恢复。国家恢复了民族教育政策、民族文化和民族宗教政策之后,少数民族的民俗传统得到了尊重,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正常化,宗教活动和民俗节日活动走上了正常化道路。因此,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民族宗教文化习俗被破坏而积淀下来的矛盾得到了化解,和谐发展的民族文化关系逐渐得以恢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