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互动规律的研究及其价值

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互动规律的研究及其价值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较广、民族众多的现代多民族国家之一,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解决好国内复杂、多元和利益丛生的民族问题,是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问题。本研究具有以下研究价值:第一,发现了新中国成立至今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的互动规律。

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互动规律的研究及其价值

一、选题及研究价值

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首先是源于笔者对民族政治公共行政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兴趣。对于生活在中国边疆多民族地区的一名学者,在参与各种课题和实地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中国民族关系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中国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对于国内社会关系愈加呈现出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边疆多民族地区更加凸出。中国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较广、民族众多的现代多民族国家之一,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解决好国内复杂、多元和利益丛生的民族问题,是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问题。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探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之道,而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民族政策的实施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舞台。党和国家对民族问题一贯高度重视,中国民族政策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已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在调整民族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出于对这个问题的兴趣,笔者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在民族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民族关系本身的发展规律、阶段性特征和发展态势,对民族政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共同发展的动态关系,而厘清这两者互动的内在逻辑和内在机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为了能够对这个选题进行资料的积累,创造研究条件,2005年,笔者以“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和调适研究”为题,申请到云南省教育厅研究生课题,2006年又以同一题目申请到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为课题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参与了导师周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条件、任务和途径”(课题编号:03AZZ001)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边疆多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课题编号:05JZD00036)的调查和研究,在直接与少数民族群众接触的实地调研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民族关系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也体会到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调整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具有以下研究价值:(www.xing528.com)

第一,发现了新中国成立至今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的互动规律。从目前学者们的研究来看,民族关系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民族政策的研究也已十分系统,而对于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互动的研究还比较鲜见。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发现了二者交互发展的逻辑联系,在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互动研究中建立起了一种有机的联系,推动了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互动研究的发展。

第二,对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和调整民族关系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民族关系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在这个复杂的历史过程中,现代国家运用政策制定、政策实施的过程,有效地避免了一些民族纠纷的发生、民族问题的出现。然而,世界各国的民族问题千差万别,不尽相同,不能够直接套用其他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途径和方式,而必须要依据中国自己的民族关系的特点和民族问题的客观要求出台能够调整民族关系向良性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在这样的要求之下,民族政策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民族政策对民族关系的有效调整,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项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民族政策,实现对民族关系的有效调整提供一定的依据。

第三,构建一个对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互动关系的研究模式。民族关系的发展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广义的民族政策是一个体系,是由一个个处理和应对具体民族问题的政策构成的政策体系,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这两个研究对象都具有动态性。因此,对二者互动关系的研究本身是一个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问题。本项研究,为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关系给出一个研究分析框架,力求找到一些关于二者关系的基本规律,构建起一个对新中国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研究的框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二者的互动提供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