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应用级别评定1.应用级别评定方式企业应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完成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后,可申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对其应用级别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在中心网站进行公示,为期3年。2.应用级别评定标准企业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过程中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的应用程度共分为五个星级,级别划分的依据是其对《指南》要求披露的指标进行披露的数量和全面性。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

第一篇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介绍

一、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作用

社会责任报告既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也是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工具(如图1-1所示)。

作为沟通和交流平台,社会责任报告具有以下三个主要作用:

(1)向社会公开说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

(2)有助于利益相关方判断企业的履责表现;

(3)通过企业和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共同推动企业履责行为。

作为内部管理工具,社会责任报告具有以下三个作用:

(1)促进管理者和员工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内部形成责任文化

(2)重新审视公司经营的理念、制度和方针,规避社会责任风险,发现新的增长机遇;

(3)进行内外部对标,发现企业经营短板,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图1-1 社会责任报告的作用

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介绍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研发,旨在为中国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提供一个完整的框架和指导。

(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研发技术路线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既继承与发展了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及信息披露的最新成果,又考虑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及信息披露现状。其研发路线如图1-2所示。

图1-2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研发技术路线

(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的理论基础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的理论基础是三重底线观和利益相关方理论。三重底线观认为,企业行为要满足经济底线、社会底线与环境底线,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追求利润目标,而且要对社会、环境负责(约翰·埃尔金顿,1997)。社会责任研究与实践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利益相关方理论。利益相关方理论认为,利益相关方是“能够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受企业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Freeman,1984),企业社会责任实质是企业对股东、客户、员工、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和环境的责任。

基于上述理论,本书构建了一个新的社会责任理论模型(如图1-3所示)。居中的是责任管理,这是每个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原点,企业责任管理包括责任治理机制、责任推进工作、责任沟通机制和守法合规体系。市场责任居于模型的下方,企业是经济性组织,为市场高效率、低成本地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服务,取得较好的财务绩效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市场责任包括客户责任、股东责任和合作伙伴责任等与企业业务活动和市场责任密切相关的责任。社会责任居于模型的左上方,包括政府责任、员工责任、安全生产和社区参与。环境责任居于模型的右上方,包括环境管理、节约资源能源、降污减排等内容。整个模型围绕责任管理这一核心,以市场责任为基石,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为两翼,形成一个稳定的闭环三角结构。

图1-3 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理论模型(www.xing528.com)

可以看出,本书发展了三重底线理论,将经济、社会、环境改进为市场、社会、环境,其优越性在于:首先,将与企业经营业绩直接相关的股东、客户、商业伙伴责任区别于与经营业绩相关性相对较小的政府、员工、社区责任,逻辑更加清晰;其次,改变了传统的三重底线理论中社会责任内容过重而经济责任内容过轻,有利于各责任板块间内容的平衡。

(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的创新与突破

(1)突出了责任管理的重要作用。本书认为,责任管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原点与重要保障,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2)对“三重底线”原则进行重新组合,将客户责任纳入市场绩效,同时用“市场、社会和环境”取代原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使新“三重底线”的内涵更加丰富。

(3)除以制造业为蓝本建立通用指标体系外,研发了37个行业补充指标体系,以突出不同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特殊性。

(4)每个议题的指标设计均按照“管理指标+绩效指标”的形式呈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责任议题的表现更加丰富。

(5)为提高《指南》的可操作性与易懂性,在关键指标后面加入“指标解读”与“示例”。

(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的应用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为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提供了基本框架,企业在应用《指南》进行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其在披露《指南》要求的基本内容之外进行创新,以期编制一份内容详实、特点鲜明的社会责任报告(如图1-4所示)。

图1-4 企业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的灵活应用

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应用级别与优秀报告报评

企业应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完成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后,为便于读者了解其报告对《指南》的应用程度,我们鼓励企业进行应用级别自评以及申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对其评定。应用级别评定是对企业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过程中对《指南》应用程度的简单声明,评定结果并不代表我们对其报告质量及报告价值的态度。

(一)应用级别评定

1.应用级别评定方式

企业应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完成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后,可申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对其应用级别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在中心网站进行公示,为期3年。

2.应用级别评定标准

企业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过程中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的应用程度共分为五个星级,级别划分的依据是其对《指南》要求披露的指标进行披露的数量和全面性。具体级别划分标准如图1-5所示。

图1-5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应用级别评定标准

(二)优秀报告报评

企业使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后,应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中心提交电子版或印刷版(中心邮箱:cass_csr@sina.com),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数据库进行登记。

对于申请应用级别评定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负责进行应用级别审定或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