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多数差异由遗传因素引起

大多数差异由遗传因素引起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讨论及研究发现的意义这些结果表明,对于相当数量的人类特征而言,大多数差异似乎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在本研究中支持基因占主导地位的第二个论据是,在相同条件下养育的同卵双胞胎,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似乎很小。好,鲍查德和莱肯便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对其研究发现作这种解释的人。每当对这种假设进行研究时,总能发现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这些研究结果仍表明,基因对许多人格特征和行为的影响是很大的。

大多数差异由遗传因素引起

*(选自第226页表4)。
* *l.00意味着WA双胞胎之间的相关植与MZT双胞胎之间相关植极其相似。

设:若个体的差异是由环境引起的,则在相同环境下成长起来并养育在一起的同卵双胞胎与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相比,其个体特征应更相似。正如你所看到的,研究者所发现的并非如此。

将MZA双胞胎间每种特征的相关系数与MZT双胞胎间的相关系数相除,所得数值列在表1.1的最后一列,这列数值表示两类双胞胎在每种特征相似性上的差异。如果两个相关系数相同,则相除以后的结果是1.00;如果它们完全不同,则相除以后的结果会接近0.00。仔细观察表1.1中的第4列数据,就会发现MZA双胞胎和MZT,双胞胎在每种特征上的相关系数惊人地相似,即其比值大多接近于1.00,没有低于0.70的。

讨论及研究发现的意义

这些结果表明,对于相当数量的人类特征而言,大多数差异似乎是由遗传因素(或“基因”)引起的。表中的数据从两个重要方面证明了这一结果。其一是,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特质的人(同卵双胞胎),即便分开抚养且生活条件大相径庭,他们长大成人以后不仅在外表上极为相似,而且其基本心理和人格也惊人的一致。在本研究中支持基因占主导地位的第二个论据是,在相同条件下养育的同卵双胞胎,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似乎很小。鲍查德和莱肯将他们的发现表述如下:

“到目前为止,在调查过的每一种行为特征——从反应时到宗教信仰,个体差异中的重要部分都与遗传有关。这一事实今后不应再成为争论的焦点,现在是该考虑它的意义的时候了。”

当然,对于鲍查德和莱肯的这一观点,仍然有人会提出异议。我们将在下一部分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然而,探讨本项研究及其研究者所做的类似研究的意义是绝对必要的。本文所报告的遗传学发现以何种方式改变了心理学家,甚至改变了我们每个人对人性的看法?正如前面提到的,心理学界和西方文化被环境决定论的思想统治了近50年。过去,我们对于教育、犯罪和惩罚、心理治疗、技巧和能力、兴趣、职业目标、社会行为等许多问题持环境决定论的解释,认为是人的经验而非人的基因塑造了人的人格。很少有人会以“那个人生来就是这样”的想法来理解某人的行为。我们确信,人的行为模式是习得的,因为我们看到父母的不同养育方式造成了孩子人格上的差异,正面的生活经历可以战胜负面的生活经历,不健康的无效行为可以被消除。而“人格是先天的”这样的观点却诱使我们提出一系列以“何必”开头的问题:何必努力成为好家长?何必去帮助那些穷困潦倒的人?何必努力提供高质量的教育?等等。好,鲍查德和莱肯便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对其研究发现作这种解释的人。在这篇文章中,他们对自己那极富挑战性的结论提出了三种解释:

1.显然,智力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智力变化中的70%都可以归因于遗传的影响)。然而,正如作者所明确阐述的:

“这些发现并不意味着像IQ这样的特质是不能提高的…一项覆盖了14个国家的调查表明,近年来IQ测验的平均成绩已有所提高。 因此, 目前的发现并没有规定和限制IQ成绩在理想环境中的提高。”(第227页)

从根本上讲,他的意思是,虽然IQ变化中的70%要归因于先天的基因变异,但仍有30%可归因于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许多我们众所周知的因素,例如教育、家庭条件、有毒物质和社会经济地位等。

2.鲍查德和莱肯研究的基本假设是,人的特性是由遗传和环境的综合影响决定的。所以,当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时,其差异更多地来自遗传;反之亦然。对某些特性而言,如果环境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则遗传的影响就较小。例如,在美国,大多数儿童都有机会学习自行车,这就意味着对所有儿童而言,环境的作用几乎是很相近的,所以在骑车能力方面的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美国,人们在食物偏好上的变化似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多,因为在童年和整个一生中,各人所接触的食物或口味有很大不同。因此,几乎没有给遗传因素留有发挥作用的余地。在此,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即他们认为人格更像是骑自行车而不像是对食物的偏好。

实际上,作者的意思是,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与他所继承的基因相比,其作用是很小的。而大多数家长不愿意听到或相信这些,这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努力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并使孩子快乐成长,成为一名好公民。而惟一能从这些研究结果中得到安慰的,是那些在抚养子女方面已经黔驴技穷的家长,这样的研究结果能使他们少一些自责!然而,鲍查德和莱肯很快又指出,基因不是决定命运的必然因素,那些极富奉献精神的父母仍能从正面影响他们的子女,即使他们在总体变异中所占的百分比很少。

3.鲍查德和莱肯提到的最有趣的一点是,并非环境影响着人的特性,恰恰相反,是人的特性影响着环境。也就是说,实际上是人的遗传倾向塑造着周围环境!有这样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种理论: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具有丰富的情感,人们常认为这是前者的父母对孩子比后者的父母更亲切慈爱的结果。换句话说,情感丰富的孩子来自富于情感的环境。每当对这种假设进行研究时,总能发现这种说法是正确的。确实,情感丰富的孩子从他们父母那儿得到了更多的爱。然而,鲍查德和莱肯认为,事实上“感情丰富性”方面的变异是由遗传决定的,所以有些孩子一出生就比别的孩子情感更丰富。与别的孩子相比,他们这种与生俱来的行为倾向使他们能够对父母的爱作出更主动的反应,这在某种意义上就强化了其父母的行为。正是这种反应引起了父母充满爱心的行为。研究者强调,即便遗传不是决定人的全部特性的因素,它也在绝大部分的人类特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写道:

“绝大多数心理变化的直接原因可能包含着通过经验的学习,这一点也是极端的环境论者所坚信的。然而,有效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自动选择的结果,且这种选择为基因的恒定压力所引导。”(第228页)

批评及相关研究

正如你所想象的,人们以鲍查德和莱肯所得的双胞胎数据资料为基础,完成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结果仍表明,基因对许多人格特征和行为的影响是很大的。通过双胞胎研究,我们需要对一些过去在很大程度上或完全归因于环境的特性进行重新评价,正如双胞胎研究所显现的,遗传因素不仅是变化的重要因素,而且其作用比我们以前所预料的还要显著。

例如,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基因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对职业的选择,甚至当各种职业所要求的生理条件保持恒定时,在人们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道德方面大约仍有30%的变化源于遗传因素(Arvey等,1989; Arvery等,1994)。另有一项研究对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进行比较,这些双胞胎中既有养育在一起的也有分开养育的,研究者把研究内容更直接地指向一些影响人一生的、稳定的人格特质(Bouchard, 1994;Loehlin, 1992)。这些研究和其他一些研究的结果表明,人们在外倾—内倾(开朗大方或腼腆内向)、神经质(承受高度焦虑或具有偏激的感情反应的倾向)和自觉性(个人的干练、负责任和考虑问题的全面程度)等特性上的变异可以更多地(65%)以遗传差异而非环境因素来解释。

当然在科学界,并非所有人都愿意从表面意义上接受这些研究结果。对鲍查德和莱肯研究的批评意见体现在多个方面(见Beckwith等,1991; Billings等,1992)。有些评论家声称,这些研究者并没有尽可能完整地公布他们的研究数据,因此,不能独立地对他们的研究结果进行评价。他们还称,有很多研究报告表明鲍查德和莱肯没能考虑到的一些环境因素对双胞胎确实有重大影响。最后,随着DNA分析技术的准确性的提高,那些对鲍查德和莱肯的研究结果提出质疑的研究者认为,应该使用DNA检验技术来验证双胞胎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近期应用

在1999年的一本论著中,鲍查德评价了明尼苏达双胞胎信息记事本上所有有关“先天—后天”的研究例证(Bouchard,1999)。他总结道,从整体上看,人格中40%的变异和智力中50%的变异都以遗传为基础。在该书中,他又反复强调了前面已经讨论过的观点,即基因驱使你对环境作出选择,或驱使你回避某种特定的环境和行为。

在明尼苏达双胞胎中心进行的研究至今仍很活跃。我们可以访问他们的网站以了解最新的研究结果,网址是:http: // www. psych . umn . edu/psylabs/。其中有些饶有趣味的新研究将人的复杂特性和行为,比如爱情、离婚和死亡等作为研究对象,而以前很少有人会认为这些特性受到遗传的影响[见http: // www. psych. unm.edu/psylabs/mtfs/special.htm (2000) ]。他们还将“坠入爱河”的人们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们对梦中情人或白马王子的选择是否也同样受遗传的预先安排。结果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然而,无论你相信与否,研究者确实发现了一种与离婚有关的基因。如果同卵双胞胎中的一方离婚了,则另一方的离婚几率将达到45%。这个数字明显比明尼苏达整个州的离婚率高20%。

最后,死亡似乎也受到遗传的影响。明尼苏达双胞胎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发现,同卵双胞胎倾向于死于同一年龄(即便是分开养育的双胞胎也是如此),而异卵双胞胎则倾向于死于不同年龄。

Arvey, R. , Bouchard, T. , Segal, N. , & Abraham, L. ( 1989) . Job satisfaction: Environmental and genetic component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74 (2) , 187 -195.

Arvey, R. , McCall, B. , Bouchard, T. , & Taubman, P. ( 1994) . Genetic influences on job satisfaction and work value. Pe 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7( 1 ) , 21-33.

Billings, P., Beckwith, J., &Alper, J. (1992 ). The genetic analysis of human behavior: A new era?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35 (3 ), 227 - 238.

Bouchard, T. (1994) . Genes,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64( 5166) ,1700 - 1702.

Bouchard, T. ( 1999) . Genes,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ity. In S. Ceci et al.(Eds. ) , The nature - nurture debate : The essential readings, pp. 97 -103. Malden, MA: Blackwell.

1)iLalla, D. , Gottesman, I. , Carey, G. , & Bouchard, T. (1996) . Heritability of MMPI personality indicators of psychopathology in twins reared apart.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5 (4) , 491 - 500.

http: //www. psych. umn. edu/psylabs (2000)

http: //www. psych. umn. edu/psylabs/mtfs/special. han (2000)

研究4 小心视崖!

Gibson, E. J., & Walk, R. D. (1960) . The “visual cliff. ” Scientific American , 202, 67 - 71.

在心理学界,人们常常提起一则有关S.B.先生(为了保护他的隐私,用字母代替真名)的趣事。S. B.天生看不见东西,直到他52岁时,一种新出现的先进手术(即现在已很普遍的角膜移植术)才使他恢复了视力。虽然S. B.获得了视力,但并不意味着他自动地获得了和我们正常人一样的视知觉能力。这一点在手术后不久,他的视力还没完全恢复的时候就变得十分明显。当S.B.从医院的窗户向外望时,他十分好奇地发现在下边的地面上移动着一些小东西,于是他爬到窗边,想探出身子用手去接近并仔细观察这些东西。幸亏医院的工作人员及时阻止了他的行动。他当时住在四楼,下面移动着的小东西是汽车!尽管S.B.现在能够看见东西,但他不具有知觉深度。

实验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领域之一,是我们用视觉感知和解释周围世界的能力。由此产生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种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在后面的文章中会提到,特恩布鲁(Turnbull)关于巴布提(BaMbuti )部落俾格米人肯格(Kenge)不能从远处知觉物体的真实大小的研究。肯格本身具有知觉深度的能力,但由于一直生活在茂密的丛林中,他没有发展“大小恒常性”知觉能力的必要经验。特恩布鲁的发现对科学研究有启示作用,但他的自然观察法不适合对视知觉进行系统的研究。为了确定这种知觉能力是习得的还是天生的,必须把研究移到实验室中进行。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最重要的视觉能力就是深度知觉。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如果没有深度知觉能力,其生存将变得多么困难和痛苦。你会撞上东西,不能判断猛兽离你有多远,或者从悬崖上掉下来。因此,从逻辑上可以假设人对深度的知觉能力是一种天生存在的机制,是不需要经验来发展的。然而,正像埃里诺·吉布森(Eleanor Gibson)和理查德·沃克(Richard Walk)在他们文章中写到的那样:“婴儿在爬行和蹒跚学步阶段,很容易从或高或低的地方跌下来。大人们必须很警惕,以防止婴儿爬到儿童床的床栏边或楼梯口。当婴儿的肌肉协调能力成熟后,他们开始能自己避免跌落。通常人们认为,孩子是从经验中学会认识容易摔跤的地方的,即从有过自己跌落和受伤的经验中学习”(第64页)。

研究者想在实验室里科学地研究深度视知觉能力。为此,他们构思并设计出了一种叫做“视崖”的实验装置。

理论假设

如果你想找到动物或人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深度知觉的关键点,一种方法是把他们放在悬崖边上,看他们能否让自己不掉下去。这个建议十分可笑,因为从伦理上说,这可能伤害到无法知觉深度(特别是高度)的被试。“视崖”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它能造成视觉上的视崖,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悬崖存在。他们是如何做的,将在后面详细介绍。这种装置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把婴儿或小动物放在视崖上,观察他们是否能知觉这种悬崖并进行躲避。如果他们不能这样做,并从“悬崖” 上跌下来,他们也并没有真正落下的危险。(www.xing528.com)

吉布森和沃克在这篇文章中持有“先天论”的观点,他们相信深度知觉和避免从高处跌落的能力是自动生成的,是我们生理机制的一部分,因此,它们不是经验的产物。经验主义者持相反的观点,认为这种能力是在学习中得到的。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允许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人或动物在发展的哪个阶段才能对深度和高度刺激作出有效的反应?对不同种类和生存环境不同的动物,这种反应出现的时间是否相同?

方法

视崖装置的组成:一张1.2米高的桌子,顶部是一块透明的厚玻璃(图1.5和图1.6)。桌子的一半(浅滩)是用红白格图案组成的结实桌面。另一半是同样的图案,但它在桌面下面的地板上(深渊)。在浅滩边上,图案垂直降到地面,虽然从上面看是直落到地的,但实际上有玻璃贯穿整个桌面。在浅滩和深渊的中间是一块0.3米宽的中间板。使用这种装置对婴儿施测的过程十分简单。

图1.5 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

(引自 J.Dworetzky, Introduction to Child Development. 5th edition.1993.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of Wadsworth, an imprint of the Wadsworth Group,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ming.Fax (800) 730-2215)

图1.6 视崖测试情景

(引自E.J.Gibem and R. D. Walk. “The visual cliff”, Scientific American, April 1960, 65. Photo by William Vandivert.)

这项研究的被试是36名年龄在6~14个月之间的婴儿。这些婴儿的母亲也参加了实验。每个婴儿都被放在视崖的中间板上,先让母亲在深的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然后再在浅的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

为了比较人类与小动物的深度知觉能力,对其他种类的动物也进行了视崖实验(当然没有母亲的招手吸引)。这些动物被放在视崖的中间“地带”,观察它们是否能区别浅滩和深渊,以避免摔下“悬崖”。你可以想象一下,将许多种小动物汇集到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实验室做实验,是一个多么独特而有趣的情景。这些动物包括小鸡、小海龟、小老鼠、小绵羊、小山羊、小猪、小猫和小狗。有人可能会问:“这些动物是否是同一天接受测试的?”

请注意,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检测深度知觉是后天习得的还是天生的。这个实验方法之所以巧妙,是因为可以回答或至少开始回答这个问题。毕竟,我们无法向婴儿或小动物询问他们是否知觉到深度,而且,就像上面提到过的那样,他们也不能在真正的悬崖上进行试验。心理学上很多问题是由于新的实验方法的进步而得到答案的。吉布森和沃克早期研究的结果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结果和讨论

在研究中,9名婴儿拒绝离开中间板。虽然研究者没有解释这个问题,但这可能是因为婴儿太过固执。当另外27位母亲在浅的一侧呼唤她们的孩子时,所有的孩子都爬下中央板并穿过玻璃。然而当母亲在深的一侧呼唤他们时,只有3名婴儿极为犹豫地爬过视崖的边缘。当母亲从视崖的深渊呼唤孩子时,大部分婴儿拒绝穿过视崖,他们远离母亲爬向浅的一侧;或因不能够到母亲那儿而大哭起来。婴儿已经意识到视崖深度的存在,这一点几乎是毫无疑问的。“通常他们能透过深的一侧玻璃注视下面的深渊,然后再爬向浅滩。一些婴儿用手拍打玻璃,虽然这种触觉使他们确信玻璃的坚固,但还是拒绝爬过去”(第64页)。

这些研究结果能证明人类知觉深度的能力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吗?明显不能!这是因为这项研究中所有婴儿至少已经有了6个月的生活经历,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可能通过尝试和错误而学会了知觉深度。然而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不具备自主运动的能力,所以不能接受试验。这也是吉布森和沃克用各种动物作为实验参照的原因。众所周知,大部分非人类的动物获得自主运动的能力比人类婴儿要早得多。动物测试的结果很有趣——不同种类动物知觉深度能力的发展与它们的生存需要有关。

例如,小鸡出壳后就必须马上开始自己觅食。当研究者把出生不足24小时的小鸡放在视崖上接受测试时,它们从不会犯跌下深渊的错误。

小山羊和小绵羊在出生后很快就可以站立、行走。从能站立的那一刻起,它们对视崖的反应和小鸡一样准确而可预测,一次错误也没有。当研究者把1只出生仅一天的小山羊放在深的一侧玻璃板上时,它变得惊恐呆滞,表现出防御性姿态。随后,如果把它推向浅的一侧,它则变得轻松自在,并跳向看似坚实的表面。这说明视觉起着完全的控制作用,动物虽然能感觉到在深的一侧上面有坚实的玻璃,但这种感觉没能影响它们的反应。

而对于小老鼠则是另一回事了。它们对浅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好。你认为这一不同为什么会存在呢?在你得出“小老鼠比较愚蠢”这样的结论以前,先来看看吉布森和沃克的解释:小老鼠对视觉依赖性不大。实际上,它们的视觉系统不够发达。它们在夜间活动,因而它们靠嗅觉寻找食物,在黑暗中运动时靠鼻子上坚硬的触须感知物体。所以当一只小老鼠被放在中间地带时,它不被视崖所欺骗,因为它不是用视觉来决定走哪条路的。对小老鼠的触须而言,深侧和浅侧的玻璃在感觉上没有区别,所以小老鼠离开中间地带走向深侧的几率与浅侧相同。

你可能会猜测小猫也有同样的结果。它们主要在夜间活动而且也有触须。然而,猫是食肉动物,不是像老鼠一样是食腐动物,因而它们更加依赖视觉。相应地, 自从它们能自主运动起(约在出生后4周),小猫便具有极好的深度知觉能力。

尽管有时这篇研究文章(特别是讨论部分)听起来好像是给孩子讲的动物故事,但还要说明的是,各种生物中在视崖上成绩最差的是海龟。研究者选择的海龟是水栖类生物,因为研究者猜测由于海龟自然生活的环境是水,它们可能更喜欢深的一侧。然而,事实证明,聪明的海龟知道它们并不是真的在水里,它们中的76%都爬到浅的一侧,但是也有24%的小海龟“越过边界”。“数量相对较多的小海龟选择了深侧,这一事实可能表明这种海龟的深度知觉能力比其他动物要差,也可能是它的自然生活环境使它较少‘害怕’跌落的状态”(第67页)。很明显,如果你生活在水中,在防止跌落方面,深度知觉能力对于你生存的价值将会减小。

吉布森和沃克指出,他们所有的观察结果和进化论完全一致。也就是说,所有种类的动物,如果它们要生存,就必须在能够独立行动时发展感知深度的能力。对人类来说,这种能力到6个月左右才会出现;但是对于鸡、羊来说,这种能力几乎是一出生(一天之内)就出现了;而对于老鼠、猫和狗来说,大约在4周时出现这种能力。因此作者得出结论: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因为,如果通过尝试错误而获得这种能力,可能会带来过多潜在的、致命的危险。

那么,如果说我们在生理上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能力,为什么仍会有那么多的儿童摔跤呢?吉布森和沃克解释说,这是因为婴儿的深度知觉能力比他们的行动技能成熟得早。实验中,许多婴儿在中间带转身时,会借助深侧玻璃转换支撑点,当他们开始转向浅侧爬向母亲时,有的甚至倒在深的一侧。如果那儿没有玻璃,一些婴儿会真的摔下悬崖。

批评与后续研究

对于研究者所得结论,受到批评最多的一点是,它们是否能证明人类天生具备深度知觉。前面已经提到,当婴儿在视崖上接受测试时,他们已经学会了避免这种情况。后来有研究把年龄在2~5个月之间的、更小的婴儿放在视崖深侧的玻璃上,这时所有的婴儿都表现出心率变慢。这种心率变慢是感兴趣的信号,而不是恐惧的信号,恐惧应伴随着心率加快(Campos, Hiatt, Ramsay, Henderson & Svejda, 1978)。这表明这些婴儿还没有习得对落差的害怕,稍后,他们将学会躲避落差的行为。这些发现与吉布森和沃克的结论恰恰相反。

然而,应该注意到,对于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能感知深度这一问题,学术界仍在继续争论(先天论者对经验论者),有许多为寻找这一问题答案的研究都使用了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装置。此外,另一使用视崖的相关研究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由索兹等人(Sorce, Emde, Campos , & Klinnert, 1985)进行的研究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把1岁的婴儿放在视崖上,落差不深也不浅,大约76厘米。当儿童爬向视崖时,他会停下来向下看。在另一边,与吉布森和沃克的研究一样,母亲在那里等待。有时母亲根据指令在脸上做出害怕的表情,有时则看起来兴高采烈和兴趣盎然。当婴儿看到母亲害怕的表情时,他们会拒绝再向前爬。然而,当看到母亲高兴的表情时,大部分婴儿会再次检查悬崖并爬过去。当落差被变得很浅时,婴儿不再观察母亲的表情而径直向前爬。婴儿这种通过非语言交流以改变行为的方式叫做“社会参照”。

近期应用

吉布森和沃克发明的视崖装置,在如今研究人类发展、认知、情绪甚至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阿道弗和爱波勒(Adolph & Eppler)最近的一项研究引用了吉布森和沃克的早期研究,他们关注初学走路的儿童从爬到走的过程中是如何获得根据不同地形而作出不同反应的能力(Adolph & Eppler, 1998)。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这些儿童是被迫做出探索性的行为的,特别是在面对具有不寻常表面的物体时,如石头、沙滩或(最好是)泥巴。阿道弗和爱波勒声称,这就是人的视觉系统习得不平整地面对我们平衡的影响的过程,从而使我们学会了在行走中如何补偿这种变化。根据他们的理论,这就是我们最终毫不费力地避免摔跤的原因。

另一个最新的、比较热门的研究是使用虚拟现实帮助残疾儿童学习安全地应对他们周围的环境。斯特克兰德(Strickland,1996)发展了一个虚拟现实的系统,以帮助自闭症儿童安全地探索周围的世界,并与之形成互动。 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幼儿期障碍,主要表现为与其他人缺少交流、语言发展障碍、不同程度的精神迟滞(有时伴随着天才的特征)且有拒绝环境改变的强烈愿望(记得达斯汀·霍夫曼在电影《雨人》中对雷蒙德·巴比特(Raymond Babbitt)的精彩诠释吗?)。这些孩子经常给自己带来危险,因为他们的感知能力被歪曲或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一个患自闭症的孩子可能感觉不到落差,就像在视崖中描写的那样,因此容易有摔倒的危险。根据斯特克兰德的研究,通过虚拟现实可以为每个孩子设计专门的训练计划,使他们不必冒受伤的危险就能获得有价值的经验。

结论

由于吉布森和沃克的创造发明,行为科学家能够用一种清晰、系统的方式去研究深度知觉能力。这种能力和其他认知能力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这一问题一直处于争论中,真相可能是一种折中的情况,即认为是先天与后天的交互作用所致。正如很多研究者指出的,深度知觉能力可能在婴儿一出生就已经具备了(即使是在CamPos等人的研究中,幼小的婴儿对视崖发生兴趣也至少表明它已经感知到了什么),但害怕跌落和避免危险是婴儿到了能够爬行的年龄并遇到危险后,通过经验习得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视崖是一种方法上的进步,是我们找到问题答案的开始。

Adolph, K., &Eppler, M. ( 1998) . Development of visually guided locomotion. Ecological Psychology, 10 (3 - 4) , 303 - 321.

Campos, J., Hiatt, S., Ramsay, D., Henderson, C., & Svejda, M. (1978 )The emergence of fear on the visual cliff. In M. Lewis & L. A. Rosenblum( Eds. ) , The development of offect. New York: Plenum Press.

Sorce, J. , Emde, R. , Campos, J. , & Klinnert, M. (1985) . Maternal emotion signaling Its effect on the visual cliff behavior of 1 - year -old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1, 195 - 200.

Strickland, D. (1996) . A virtual - reality application with autistic children. Presence - 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runents , 5 (3) , 319 - 3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