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集群治理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产业集群治理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1全书总结产业集群治理是集群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书试图建立集群治理研究的系统分析框架,从机制、结构、行动和绩效4个方面研究与集群治理相关的各个要素。本书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包括如下几点:集群剩余分配的合理化是完善集群治理结构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多元化的治理结构,促进集群治理机制和治理结构的完善,这也是降低政府监督管理成本的重要途径。

产业集群治理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9.1 全书总结

产业集群治理是集群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书试图建立集群治理研究的系统分析框架,从机制、结构、行动和绩效4个方面研究与集群治理相关的各个要素。正如笔者在述评中提到的,本书关于集群治理的研究主要“向内”审视集群治理问题,重点关注集群治理的内在逻辑和机制构成、基于权力关系差异的集群治理结构、集群治理集体行动的影响因素和实现条件以及集群治理绩效的决定和评价,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治理导向的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本书在治理理论基础上提炼的产业集群治理概念,强调集群治理的多元、参与、互动与协调特征,是一个兼顾静态和动态属性的概念。基于集群剩余的关系、互动、协同创新构成了集群治理的逻辑,而治理机制决定了治理逻辑的运行,并与治理结构、治理行动和治理绩效共同构成了产业集群治理体系的四大要素。在产业集群治理体系中,企业网络治理、集群代理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治理、地方政府治理分别位于核心层、辅助层和外围层,每个层次内部以及层次之间所拥有权力的性质都有差别,进而决定了集群治理结构中的网络权力关系差异和治理模式差异。治理模式的不同导致集群治理的集体行动实现条件和质量不同,进而导致集群治理绩效水平的差异。由此可见,集群治理体系的四大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本书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包括如下几点:

(1)集群剩余分配的合理化是完善集群治理结构的基础。地方政府在抓大企业、大项目的同时,不能忽视中小企业的作用,需要协调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构建完善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服务体系。

(2)行业协会是集群治理的重要力量,扮演了“虚拟中心人”的角色。在集群治理实践中,地方政府必须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的职能,赋予其更多的权力和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治理功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多元化的治理结构,促进集群治理机制和治理结构的完善,这也是降低政府监督管理成本的重要途径。

(3)集群治理的集体行动需要依靠地方政府部门的推动。地方政府需要给予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公益行为更多的支持,包括资金、政策甚至政治地位等层面的支持,完善奖励政策,发挥声誉激励机制的作用。(www.xing528.com)

(4)集群中的“机会主义”和“搭便车”行为不可能完全消失。为了尽可能减少这两种行为对集群治理的破坏,地方政府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保护知识产权、惩罚违约和不正当竞争等。

(5)政府集群政策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集群治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了解集群治理过程中治理机制、治理结构、治理行动存在的问题,经过广泛的调查,制定“基于事实”的集群政策。

本书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关于集群网络权力关系的不均衡问题以及可能造成的集群剩余分配不平衡问题没有展开案例分析,仅仅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论证。

(2)关于集群剩余的分配,本书仅仅从理论层面建立了一个关于集群剩余分配的模型,数值并非现实数据;模型相对简化,没有涉及分配方案的具体实施;关于集群剩余的定量化计算很难,特别是从集群整体进行计算更为困难,现有的文献也没有给出很好的计算方法,因此,集群剩余的计算可能只有“审美意义”。

(3)关于集群治理绩效的评价虽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是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治理绩效评价的主观性较强,评价结果往往说服力不足,其指标设置和权重设置的科学性也有待进一步考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