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北产业集群治理问题研究

湖北产业集群治理问题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2.2治理结构方面8.2.2.1产业集群规模小、集聚程度低据有关部门统计,湖北省59个亿元产业集群中,平均每个产业集群企业个数为15个,平均销售收入为6.8亿元。8.2.2.2产业集群整体素质不高湖北省大多数产业集群尚未发育成熟,产品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不高,在竞争中,主要是建立在低成本、低价格的基础上,自主精品名牌不多。

湖北产业集群治理问题研究

8.2 湖北产业集群治理存在的问题

8.2.1 治理机制方面

《湖北省投资环境蓝皮书》(2006—2009)指出,湖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缺少合适的创业、创新的文化基因,人们思想观念偏于保守,创业意识不强。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湖北文化中形成的一些观念不利于创业活动和企业家的培育。一是“重经商、轻生产”的商贸文化,注重贸易,轻视生产投资和技术创新;二是“眼高手低”,只愿做大手笔,而缺乏实干精神,不能创小业;三是校园文化商业文化不协调,高校的智力资源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四是竞争意识过度,合作意识不够,不能合作共赢;五是精明过度、高明不足、目光短浅,只重眼前利益,缺乏长期打算,“巧言少信、不求积聚”和“开门招商、关门宰客”等不讲信誉行为严重影响了湖北人文创业环境的培育;六是官本位意识强,企业优先、商本位意识弱;七是保守心态,缺乏创业精神。人文环境中存在的这些因素,制约了创新活动,致使创业活动减少,更谈不上企业家的培育以及企业的集聚。

8.2.2 治理结构方面

8.2.2.1 产业集群规模小、集聚程度低

据有关部门统计,湖北省59个亿元产业集群中,平均每个产业集群企业个数为15个,平均销售收入为6.8亿元。而同期,浙江省工业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149个,工业总产值1万亿元,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一半,每个产业集群平均工业产值达67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的35个,100亿元以上的26个,200亿元以上的有6个。无锡市15个产业集群,集聚企业3 000多家,每个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都在15亿元以上。(www.xing528.com)

8.2.2.2 产业集群整体素质不高

湖北省大多数产业集群尚未发育成熟,产品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不高,在竞争中,主要是建立在低成本、低价格的基础上,自主精品名牌不多。如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其产品大多是“大路货”,对本地骨干企业的依赖性较强,难以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粗加工产品较多,核心企业集团少,如纺织业主要是纺纱,黄姜加工主要是初级产品“皂素”,而这类产品没有形成能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企业集团,没有科技含量很高的终端产品。全省大多数企业是在出售廉价的原材料。此外,集群内还存在同业无序竞争等不良现象,制约了湖北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如武穴花桥的小五金、鄂州华容区葛店镇水浒铸造专业村等。

8.2.2.3 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政府正在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过度,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并不突出,行业协会、法律、会计、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发育不完善,与产业相伴的生产服务型产业跟进不够,如物流业、电子商务、专业市场等发育不完善,因而许多企业是单打独斗。企业普遍反映在我省创业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三乱”没有得到有效根治。各级政府对产业集群的发展缺少规划、指导和协调,相关的扶持政策少,有一些扶持政策也很难执行到位,金融体制尚在完善中,对企业的支持相当乏力。

由于服务体系不健全,融资困难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问题是湖北省大部分产业集群的普遍现象。以三里岗香菇集群为例,2003年该集群的流动资金需求量在2亿元左右,随州市农村信用社集中全市农村信用社可贷资金的70%用于三里岗,但贷款规模只达到1.2亿元,缺口仍达40%。三里岗“五虎”之一的银兆公司2002年出口200多万美元,2003年由于打通了对东南亚直接出口的通道,1—10月的香菇出口已达400多万美元。由于资金需求量急剧增加又告贷无门,最近,这个企业只好以高于30%的年分红率,变相融资武汉某公司的资金1 000万元。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体现在“两个缺乏”,即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缺乏创新平台。以武穴花桥木螺钉产业集群为例,该集群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没有及时通过技术创新,由木螺钉转产铝合金或塑钢螺钉,导致在螺钉市场的“龙头”地位被浙江永康取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