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瓦窑堡会议与抗日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

瓦窑堡会议与抗日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日,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应当是下层的,而且应当是包括上层的。为了适应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会议决议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同时改变不适应抗日要求的部分政策。

瓦窑堡会议与抗日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

一、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安定县瓦窑堡城内田家院张闻天的住所召开政治局会议。出席和列席会议的有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李维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凯丰(何克全)、张浩(林育英)、邓颖超、吴亮平、郭洪涛等。会议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主持,主要讨论了全国政治形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

会议在统一战线中是否包括剥削阶级,即是否联合民族资产阶级抗日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争论。毛泽东在发言中分析了各阶级对抗日的态度,明确提出民族资产阶级在亡国灭种的关头有参加抗日的可能,党的战略方针应是坚决的民族革命战争,把国内战争与民族战争相联系,一切在民族战争的口号下进行。他认为中国各阶级、阶层、政党以及武装力量,重新改变着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民族革命阵线与民族反革命阵线正在重新改组之中,因此,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经过几天讨论,会议基本达到了统一的认识。23日,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报告。同日,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25日,张闻天作总结,他根据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党的历史上的教训和与会同志的意见,起草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为会议所通过。

12月27日,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参加报告会的有中央机关、陕北省、瓦窑堡市科部长以上干部以及中央党校和西北红军学校县团级以上干部,共400余人。(www.xing528.com)

毛泽东在报告中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的前提下重新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指出,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国内阶级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将来还要继续发生变化。强调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毛泽东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倾向,指出:“只有统一战线的策略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关门主义的策略则是孤家寡人的策略。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采。”[17]明确提出党和红军在新形势下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会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以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卖国贼。着重指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统一战线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领导作用。

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应当是下层的,而且应当是包括上层的。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

为了适应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会议决议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同时改变不适应抗日要求的部分政策。决议指出,人民共和国是以工农为主体的,同时又容纳一切反帝反封建的阶级。人民共和国首先保护工农群众的利益,同时又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存在和发展。

瓦窑堡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它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整的系统理论和正确方针策略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