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施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中国共产党兰州市西固区历史

实施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中国共产党兰州市西固区历史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用张贴标语、发布公告、出黑板报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土地改革,形成土地改革的强大声势。在庆祝大会上,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对第五区土地改革运动作了总结报告,并公审了恶霸冯汉臣、匪首王连贵为死刑,并执行枪决,当场宣判了14名地主的徒刑,同时,宣布释放了15名地主。为了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关于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巩固土改胜利成果。

实施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中国共产党兰州市西固区历史

1950年6月,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区委根据皋兰县委关于土地改革的安排部署,分批分期在全区进行土地改革。为了保证全区土改工作的顺利进行,1951年11月15日,由省、市、县、区四级干部52人、民主人士1人、小学校长1人、积极分子20人,共74人组成第五区土改工作团,下设7个工作组,在下乡前集中进行学习培训,主要学习土改的方针、政策和县农会制订的土改干部守则。然后分别进驻西固、柳泉、柳荫、桃园、钟家河、瞿家营、陈官营等7个川区乡开展土地改革。在川区7个乡土改工作结束后,经过休整,从1952年2月14日开始进驻陈井、大岭、仁和、青和、徐顶、光月、范坪7个山区乡开展土改。到5月全区土改工作胜利完成。

第五区川区的土地改革基本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土改工作组进村后,首先召开了乡村干部会、群众代表会、小组会、自然村群众大会以及各种座谈会,宣讲土改政策。利用张贴标语、发布公告、出黑板报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土地改革,形成土地改革的强大声势。随即深入群众,访贫问苦,了解情况,摸清底数,发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与地主阶级展开面对面的说理斗争,有重点地启发一些苦大仇深的贫苦农民在会上控诉地主阶级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典型事例,以便激起与会者的阶级仇恨,增强他们同地主阶级开展斗争的信心和决心。与此同时,对地主分子召开训话会,令其规规矩矩,不许造谣惑众,不许破坏生产,不许转移财产,只许老老实实地参加劳动,搞好生产。

二是依靠农会,发挥农会在土改中的作用。为了确保土改正确顺利进行,区委根据上级指示,清理和整顿了全区农会组织,对混进农会的地主阶级的代理人进行了清理整顿,对不为农民办事的人进行了调整,并选拔了一批积极分子充实到农会和乡政府,以发挥农会在土改的中坚力量。

三是划分阶级成分。当时采取了两步走的办法,依靠农会,发动群众,根据土改政策,对照经济状况和剥削状况首先划出地主、富农、小土地出租或小土地经营者。接着组织群众没收地主和征收富农的财产,然后开始划分农民内部的成分。先后在3119农户中划出地主194户,半地主式富农4户,富农60户,小土地出租或经营者84户,中农762户,贫农1440户,雇农468户,工商业家16户,其他91户。(www.xing528.com)

四是开展对地主阶级的斗争,没收和分配果实。在划出地主、富农、小土地出租和经营者之后,各乡开始向地主阶级展开了斗争和清算,重点斗争了恶霸地主。全区七个乡共重点斗争有恶霸行为的地主29人,将17个群众痛恨且有罪行的恶霸地主提交人民法庭,根据情节轻重依法分别判处了有期徒刑。一般地主38人交由乡政权依靠群众进行管制。经过斗争为没收和征收工作铺平了道路。在没收和征收工作中,先对参与工作的人员进行了政策和纪律教育,在农会领导下,以干部、积极分子及全体代表为骨干,组成四个组,即:没收检查组、保管登记组、搬运组、追交契约组。吸收广大群众参加,人数各乡均有500至800人,形成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特别是很多妇女积极参加这一活动,声势浩大,秩序井然,经过二至四天完成了没收和征收任务。全区7个乡共没收和征收土地7371.83亩,粮食1293石,牲畜184头,房屋2982间,农具4763件,衣服5514件,其他实物5807件。在斗争果实分配中,根据分配原则尽可能地满足贫雇农的要求,缺啥分啥,适当照顾中农的利益,采取自报公议,确定分配额度。其中有1493户贫雇农分得了土地,占总农户的79%,同时有104户中农也分得了土地,占总农户的16.04%。西固、柳荫两乡在分配过程中,对没收来的房屋、农具进行了修理,并购置了牲畜50头,然后分给了贫苦农民,群众都很满意。

五是民主建政。土改是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它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消灭了千百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培养和造就了大批的革命干部,壮大了革命队伍,巩固和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为恢复国民经济和即将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西固区通过土地改革,进行了民主建政,对那些在运动中表现积极、立场坚定的积极分子选拔和充实到各级组织中来,其中有37人被提拔为国家脱产干部。全区七个川区乡壮大了农会组织,共发展农会会员6245人,占总人口的42.03%,其中青年占22.62%,参加农会的妇女2906人,占妇女的41.1%,各乡建立健全了妇女组织和壮大了团支部,有147名青年积极分子光荣地加入青年团,发展民兵487人,壮大了民兵组织。在胜利完成土地改革、实现民主建政、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发展的大好形势下,1952年5月20日,在第五区公所驻地(西固城)召开了全区万人群众大会,热烈庆祝土地改革的伟大胜利!在庆祝大会上,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对第五区土地改革运动作了总结报告,并公审了恶霸冯汉臣、匪首王连贵为死刑,并执行枪决,当场宣判了14名地主的徒刑,同时,宣布释放了15名地主。大会当场焚烧了土改中没收来的大量契约,全场群众兴高采烈,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六是开展土改复查工作。为了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关于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巩固土改胜利成果。1953年皋兰县第五区划归兰州市后,第一件任务就是进行土改复查工作。这次复查的范围是刚从皋兰县接管的第五区川区七个乡及山区的范坪乡。把封建剥削者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的改革,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不仅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经济地位,而且也关系到他们的政治地位。区委高度重视土改复查工作,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土改复查五人领导小组,并配备市、区干部29人,市干校学员32人,乡村干部223人,积极分子165人,共由449人组成七个工作组,经过培训后,于1953年2月2日进驻各乡开展工作。经过宣传政策、调查了解,处理遗留问题等,历时两个月于3月底圆满完成土改复查任务。对所有错划成分逐个报请市上批准,改正土改错划成分63户,其中改正错划地主39户,纠正错划半地主式富农和富农18户,纠正错划为小土地出租或经营者2户,查出漏划的地主2户。经过复查纠正,全区的阶级状况是:雇农468户,占总农户(3123户)的15%;贫农1436户,占46%;中农794户,占25.4%;小土地出租和经营者92户,占2.95%;富农和半地主式富农64户,占2.05%;地主157户,占5%;工商业户和其他户112户,占3.6%。对改变地主成分为其他成分者的财产,给予退补。全区共补退土地315.2亩,房屋107间,粮食4047斤,人民币2210万元(旧币),农具、家具110件,肥料2000斤等。通过复查和退补,全面贯彻落实了党的土改政策,正确地划清了阶级阵线和界限,稳、准、狠地打击了阶级敌人;加强了人民内部的团结,各阶层情绪稳定,群众满意,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和人民政府的信赖。柳荫乡改变了成分的颜思东和陈世俊在大会上感激地说:“毛主席的政策就是好,不叫亏一个人,下了我的成分,我就很高兴,还退补心爱的土地和东西,这是毛主席、共产党的恩情,我们要搞好生产,报答毛主席呢!”范坪乡的杨生太(由地主下为中农)说:“……地主的帽子重得很,戴不起,这一下我的亲戚也敢来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和各项工作。

经过轰轰烈烈的土改和土改复查工作,全区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土地改革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树立了贫农的绝对优势,增强了人民内部的团结,巩固了政权,从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土改复查时的春耕季节,遇上了大旱之年,但广大翻身农民在区委和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采取各种抗旱措施,组织互助组341个,互相帮助,从粮种、劳力、生产工具,调剂余缺,齐心协力抗旱,终于取得了好的收成。在大旱之年的1953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了4.4%。翻身后的农民不但在物质生活上有了新的追求和提高,而且在精神生活上同样有新的追求,他们衷心热爱毛主席,拥护共产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