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人的宇宙观:空间时间跨越,万物不变

中国人的宇宙观:空间时间跨越,万物不变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中国人的宇宙观,既包括了空间距离,又涵盖了时间概念。中国古人设想宇宙就是一颗混沌迷茫的鸡蛋。接下来,天文学家们就该想想,容纳这些星球的宇宙,又会是怎么样的呢?不过,虽然宇宙内的物质在不停地公转和自转,可宇宙整体看起来是那么稳如泰山,即使是牛顿也认为,引力吸引宇宙间物质,而同等的力又将他们维持在特定的轨道上,所以宇宙整体上是恒定不变的。

中国人的宇宙观:空间时间跨越,万物不变

3 宇宙长什么样子?

不管是中国古人还是西方古人,都留下了很多对宇宙的朴素的认识,而且还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在中国战国时期,有位学者叫尸佼,他最先解释了“宇宙”一词的含义,他说:“四方上下为宇,往古来今为宙。”所以,中国人宇宙观,既包括了空间距离,又涵盖了时间概念。

中国古人设想宇宙就是一颗混沌迷茫的鸡蛋。在天地分离之前,它们是连成一片的,这颗鸡蛋里面,无影无光混沌一团。其中生了一个巨人叫盘古,他在这个混沌世界里睡了18000年,等他苏醒过来时,被这昏暗的世界弄得憋屈死了,就大发神威,挥舞着手中的巨斧劈开天地。

◎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的头顶着天,脚踏着地,身体忽忽地快速长大,一直把天顶到了头儿。最后,盘古累得倒在地上,他的躯体却在闪烁的五彩光芒中发生了惊人的转变,相继变出了日月星辰、风云雷鸣、大地高山、江河湖泊等等。

从“盘古开天地”的传说中可以看到中国人最早的宇宙观念,他们认为宇宙是在某个神秘时刻应天而生,整个宇宙经历了从混沌——初生——万物生成的一个过程。

有意思的是,西方人的宇宙观念和中国人的观念差别不大。《圣经》里虽然没有说宇宙是个鸡蛋,但他们也认为,宇宙在诞生之初也是漆黑混沌一片。神看到天地漆黑,就创造出天地,不过神不像盘古用蛮力。

神说了一句“要有光”,光就出现了;神说“要有昼夜”,昼夜就出现了。用这种方法,神一共花了六天时间创造出光明、昼夜、日月星辰、土地河流、飞禽走兽和众人。第七天,神安息了。西方的宇宙也就诞生了。

从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古人看宇宙都是混沌黑暗,看不清楚的,直到出现一个拥有魔幻力量的神人,开辟天地,创造日月星辰,让土地上的万物生长。(www.xing528.com)

这两种观念统治了中西方思想界几千年。当古希腊哲学家们把眼光从大地转到天上的时候,他们用肉眼发现了日月星辰和地球运动,无论是托勒密地心说”,还是哥白尼日心说”,他们都为一个一个星球安排了固定的位置。

等到17世纪的开普勒画出了行星运行椭圆轨道之后,几乎所有的已知行星都被囊括到运行轨道中来,人们也接受了这个安排。

到此为止,宇宙中的星体被安排妥当了。接下来,天文学家们就该想想,容纳这些星球的宇宙,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1687年,牛顿发表了具有里程碑式的万有引力定律,根据这个定律可知,宇宙中的任何一个物体都被其他物体所吸引,物体质量越大,相互距离越近,则相互之间的吸引力越大。他的理论同样适用于天体运行。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天体之间有强大的吸引力形成公转,同时,这些天体又以极高的速度自转,从而产生离心力,这两种力相互作用,使天体能够维持在固定轨道上运行而不会相撞。

◎《圣经》描述了上帝在黑暗之中创造了光明

这种解释让许多人很满意,宇宙的图像至此被正确建立起来。引力取代了上帝的魔法,让这个神秘的现象得到了更加理性的解释,于是上帝创世论便随着宇宙观的瓦解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过,虽然宇宙内的物质在不停地公转和自转,可宇宙整体看起来是那么稳如泰山,即使是牛顿也认为,引力吸引宇宙间物质,而同等的力又将他们维持在特定的轨道上,所以宇宙整体上是恒定不变的。

◎相信“天圆地方”的人讽刺万有引力定律,他们嘲笑说地球另一端的人必定倒立着行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