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梦想平静地老去,乱世藏金盛世藏宝

让梦想平静地老去,乱世藏金盛世藏宝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梦想平静地老去俗话说,乱世藏金,盛世藏宝。他有些无助地拉起一旁的老伴儿,相互搀扶着,一步一挪颤颤巍巍地离开了节目现场。耄耋老人存世不久了,为什么不让他怀揣一个美好的梦想,平静地度过时日不多的晚年呢。同样是鉴宝,同样面对老人的收藏爱好,专家和老人的儿子就高明多了,充满了人情味儿。明知老人受骗,但不随便戳破,让老人乐在其中,寻找寄托。但有时候,对于老人们来说,真相非常残忍。

让梦想平静地老去,乱世藏金盛世藏宝

让梦想平静地老去

俗话说,乱世藏金,盛世藏宝。这一期的央视寻宝》栏目来到了古都西安,走进大唐西市古玩城,寻找隐匿在西安的民间国宝

只见节目中,一位老人提着一个鸟笼子似的东西,虔诚地来到专家席前,请专家们鉴定手中的宝贝。老人自我介绍说,今年八十二岁,一生酷爱收藏,为此耗费不少财富、精力和心血,也从中找到了很多乐趣。

专家问他:“您认为您手中的这件东西是什么?”

老人很自得地答:“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一项金丝冠。”

专家们告诉老人:“据我们所知,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唯一一件古代皇帝的金冠,是万历皇帝的金丝冠。如果您这件是真的,不是价值连城的问题,简直是无价之宝。”

老人说:“那我今天就让大家来开眼了。万历帝那个金冠上只有两条龙,我这上面是六条,比那个还要漂亮。”

专家们仔细看了金丝冠以后,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其中一位专家极其慎重地对老人说:“您这顶金丝冠的现仿痕迹很重。您看,您这金龙不是锤制而成,而是铸造焊接上去的。不符合唐朝的工艺,做工比较粗糙。并且,您这并不是纯黄金制作,而是银镀金。”

老人听了,激动地拄着拐杖站了起来,声音颤抖着说:“我才不相信你们专家的话咧。我们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好东西多得很咧。”

专家并不理会老人的话,而是拿起老人带来的另一件藏品——金酒盏说:“您这件也是现代仿品,也是银镀金。”

老人眼眶一下子湿润起来,一语不发,失望变为绝望,心情十分沉重。他有些无助地拉起一旁的老伴儿,相互搀扶着,一步一挪颤颤巍巍地离开了节目现场。

看着老人伤心的样子,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能不能承受住如此强烈的打击?毕竟收藏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爱好,是他的整个精神寄托啊。如今,他最心爱最得意的两件宝物,都被专家鉴定为赝品,他的整个精神支柱会不会因此而坍塌?老人会不会因此而气急病倒,从此一蹶不振?(www.xing528.com)

我有些恨央视,恨专家们的无情了。央视《鉴宝》栏目的操作方式是,要先对观众自荐的宝物进行海选后,都需经过专家团集体鉴定再上镜做节目。尽管节目为了娱乐的需要,也为了提高收藏爱好者的鉴别能力,故意让一些赝品也进入评选鉴定环节,为的是在普及藏品知识的同时,防止收藏爱好者打眼吃亏,上当受骗。但让一个八十二岁的老人顺利通过海选,并当着全国观众的面,宣布他的东西是假货,是不是有些残忍?专家们出于职业的操守,当然要讲真话,否则便有悖于鉴宝的初衷了。但是能不能讲些策略和方法,从一开始海选时,就委婉地将老人的藏品拒之门外,防止在更大的场合中给老人造成更大的伤害,岂不更好。耄耋老人存世不久了,为什么不让他怀揣一个美好的梦想,平静地度过时日不多的晚年呢。

由此,我想到了另一档节目,另一个故事,也是讲古董收藏的。

有一个家庭,儿女事业有成,父母身体健康。父亲退休后,别无它好,喜欢上了收藏。一日到集贸市场买菜,见一老实巴交的农民蹲在一角,面前摆了一只用报纸包着的细瓷碗。老人上前一问,答是在挖菜地时挖出来的。老人看了,觉得品相不错,年代久远,就讨价还价,花了十五元买下来。

以后,隔三差五地就有这种旧碗被挖出来,老人也越买越多。

老人的儿子觉得蹊跷,背着老人悄悄地拿了一个碗,找到专家帮忙鉴定。

专家仔细端详了一下,问他:“你心疼钱吗?”

老人的儿子回答:“当然不会,只要老爷子图个高兴,找个乐就行。”

专家说:“你果然是个孝子,那就让老爷子接着买个乐吧。”

同样是鉴宝,同样面对老人的收藏爱好,专家和老人的儿子就高明多了,充满了人情味儿。明知老人受骗,但不随便戳破,让老人乐在其中,寻找寄托。

揭开事实的真相是必须的。但有时候,对于老人们来说,真相非常残忍。虽然说谎是可耻的,但有些善意的谎言却散发着人性的光辉,温暖了老人们晚年的心房,让他们在有限的余年中,获得一个生命的完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