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货原理研究:穆勒观点与货币数量的关系

通货原理研究:穆勒观点与货币数量的关系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穆勒先生在第167页的一段话中又用一种假设的情况来举例说明他的观点。但是,在这样的限制下,穆勒的观点就与通货原理毫无共同之处了,因为通货原理认为,影响物价的货币数量,在于流通银行券的数量或全部流通手段所表示的货币数量。

通货原理研究:穆勒观点与货币数量的关系

以下几段文字是对正文的注释,我在写作正文时,由于不想妨碍论证的进行,未提及一种成见或偏见(提到的只是这样一种偏见,即认为强制流通的政府纸币银行券相类似),这种偏见会不可避免地使普通人认为:货币的数量(不论是用什么标准检验这种数量)必然会对商品的价格产生直接影响。我提到的这种偏见,产生于下述似是而非的推理

商品的价格取决于供给与需求;因而在供给给定的情况下,价格取决于需求。但货币是需求的手段,因此,货币的任何增加必定带来需求的增加,结果必定使价格提高。由于银行券根据定义是货币,银行券的增加必然导致需求的增加,从而必然抬高商品的价格。

已故的詹姆斯·穆勒先生在其《论政治经济学》(第3版,第131页)一书中写了下面一段话,用以支持上述观点,他用普通语言表达的这种观点我不能不认为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不难理解,正是一国的货币总量,决定了该总量中的多大部分可交换到该国的某一部分货物或商品。

如果我们假定这个国家的所有货物都放在一边,这个国家的所有货币都放在另一边,并假设它们立即进行交换,则显而易见,货物的十分之一,或者百分之一,或是任何其他部分将交换全部货币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或任何其他部分,并且这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或任何其他部分所包含的数量是大还是小,正好与国家的货币总量是大还是小成比例。如果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则很显然,货币的价值完全取决于货币的数量。实际情况似乎正是这样。”(www.xing528.com)

西尼尔先生在一篇有关货币价值的讲演中,以及在一篇我前面提到过的发表在《爱丁堡评论》上的文章中,对穆勒先生论文中的以上段落进行了评论,并且指出了它的谬误之处在于忽略了这样一点,即正是贵金属的生产成本而不是它们的数量构成了它们的价值,并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商品的生产成本又用贵金属的价值来衡量。

然而,穆勒先生在第167页的一段话中又用一种假设的情况来举例说明他的观点。他说,“假设市场是一个非常狭窄的市场,一边完全是面包,另一边是货币。假设市场的正常状态为,一边是100个面包,另一边是100先令,因此,面包的价格是1先令1个面包。假设在这种情况下,面包的数量增至200个,而货币的数量则保持不变,十分明显,面包的价格必然下降一半,即每个面包的价格下降到6便士。”

从这一段话来看,穆勒先生似乎给前面一段话表达的观点加上了限制条件,或更为严格地说,也许忘记了那一观点,而认为影响物价的货币数量仅限于在消费者口袋里或手中、准备拿到市场上满足他们直接需要的货币数量。在这一有限的范围内,可以承认,货币的数量对物价有影响。但是,在这样的限制下,穆勒的观点就与通货原理毫无共同之处了,因为通货原理认为,影响物价的货币数量,在于流通银行券的数量或全部流通手段所表示的货币数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