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研究:探索积极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研究:探索积极心理学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健康人”的研究,是对丰满人性的一种张扬,而这正是当时的两大主流心理学所缺乏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研究:探索积极心理学

第三节 研究“健康人”的积极心理学

尽管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立足于人格、人性的研究视角持肯定态度,但却并不赞同精神分析仅仅只是针对病态人格进行研究,以及从病态人中推断出正常人的情况。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健康人”,所谓“健康人”,是指能够实现人的价值的人,或者可以说是自我实现者或具有丰满人性的人。

之所以要研究“健康人”,是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心理健康、心理上“优越”的人,是较好的认识者和知觉者,甚至在感觉水平上也可能如此(Maslow A H,1971:6)。也就是说,“良好样品是代表全种的选择者”(Maslow A H,1971:9),亦即心理健康者的选择,也是所有人都会喜欢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通过对“良好样品”的研究,可以获得有关人种所具有的最佳能力的知识。要想知道人能够成为什么和应该成为什么,只需研究最优秀的人即可。正如马斯洛所说:“如果我们要回答人类能长到多高的问题,那么很明显地,最好是挑选出已经长得最高的人并研究他们。如果我们想知道人能跑多快,那么,计算出人群中‘优良样品’的平均速度是没有用的;更好的办法是搜集奥运会金牌获得者的资料,看他们能够达到的成绩。如果我们想知道人类精神成长、价值成长或道德发展的可能性,那么我认为,通过研究我们最有道德、最有伦理、或最圣洁的人才能有最好收获。”(Maslow A H,1971:7)马斯洛并称此为“成长尖端统计学”(Growing-Tip Statistics),亦即以人类中的最优秀者作为研究样本,将这些人的价值选择作为整个人类的终极价值。

关于“健康人”的心理学定义,客观上可以描述并测量的特点有:①更清晰、更有效地感知现实;②更能接受经验;③增进了人的整合、完整和统一;④增长了的自发性、表现性;充分发挥作用;生气勃勃;⑤真实的自我;牢固的同一性;自主,独特性;⑥增长了的客观性,超然,超越自我;⑦创造性的重新获得;⑧融合具体和抽象的能力;⑨民主的性格结构;⑩爱的能力等等(Maslow A H,1962:148)。通过这些描述可以看出,所谓的“健康人”,表现为人性的各个方面都是好的,这也就是所说的“具有丰满人性”的人,他们的价值选择必定可以作为整个人类都喜爱的终极价值。

马斯洛通过实验研究还发现了有关身心关系的问题(Maslow A H,1971:11-16),亦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健康而不是病态,这种对健康的选择必定会引起个人主观的幸福状态,从而引导他趋向于达到对于他本人来说是最佳的境界。与此相对比,马斯洛认为,人的许多变态行为如罪行、丑恶等是愚蠢的、无效的,只是人向健康状态的笨拙摸索。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他没有体验到较为健康的状态,没有体验到合乎本性的内在要求。而心理治疗家的任务是要帮助这些患者发现自己内心的东西,发现他所欲求的以及什么对于他是最好的,从而帮助患者寻找到较健康的状态。这也就是说,健康人的生活方式是人的生物本性充分展开时必然会达到的境界,亦即潜能是价值的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健康人”的研究,是对丰满人性的一种张扬,而这正是当时的两大主流心理学所缺乏的。如马斯洛所指出,它们“对人性的一面一直论述不足,人性的最高可能实际上总是被低估”(Maslow A H,1971:7)。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的本质的看法是积极的、乐观的,这是它与行为主义、精神分析等心理学的本质区别。

[1] 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2] 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3] 高觉敷.西方心理学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

[5] 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杨立能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6] 伍麟,许波.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科观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9).

[7] 夏洛特·布勒.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陈宝铠,译.华夏出版社,1990.

[8] 赵春音.“自我现实化”与“自我实现”辨析.心理学动态.1999(3).

[9]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www.xing528.com)

[10]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11] Ansbacher H L,Ansbacher R R.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New York:BasicBooks Inc,1956.

[12] Ansbacher H L.Alfred Adler’s Influence on the Three Leading Cofounders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1990,30(4).

[13] Buhler C,Allen M.Introduction to Humanistic Psychology.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Inc,1972.

[14] Fromm E.Man for Himself.Routledge &Kegan Paul Ltd,1948.

[15] Fromm E.Beyond the Chains of IIIusion.Simon &Schuster Inc,1962.

[16] Fromm E.The Revision of Psychoanalysis.Westview Press Inc,1992.

[17] Jung C G.The Collected Works of C.G.Jung(Vol.7).Routledge &Kegan Paul Ltd,1953.

[18] Maslow A H.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A Reconnaissance.Harper &Row Publishers,1966.

[19] Maslow A H.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Second Edition).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1968.

[20] Maslow A H.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Second Edition).Harper &Row Publishers,1970.

[21] Maslow A H.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The Viking Press,1971.

[22] Rogers C R,Skinner B F.Some Issues Concerning the Control of Human Behavior.Science,1956(124).

[23] Skinner B F.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New York:Alfred A.Knopf Inc,19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