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研究:新意与思路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研究:新意与思路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新精神分析在经典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亦起到了过渡作用。新精神分析继承弗洛伊德的方面,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所否定的;而新精神分析与弗洛伊德的分歧方面,却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所继承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研究:新意与思路

第三节 本书的新意与基本思路

作为一种填补理论空白的初步尝试,本书的新意就在于它是在心理学创造学与科技哲学的交叉领域,提出了一个目前尚少有人关注的问题。从心理学来说,自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诞生以来,对它的探讨、研究和评论的文字可谓浩如烟海,但从创造观的高度剖析其理论体系,则只有少数例子对其有所涉猎(傅世侠,罗玲玲,2000a:203—251)。在创造学领域,由于现代创造学主要继承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传统,因而一般也不会专门讨论创造观这样的属于哲学范畴的问题,而这一点则正是本书的讨论所要涉及的。事实上,创造哲学研究对于科技哲学来说,还仅是一个刚刚起步(如国内学者刘仲林教授的工作,《新精神》,大象出版社1999年版)的全新领域。本书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为理论支点进行探讨,无疑也可以为传统的科学哲学研究增添些许新意。

本书的基本思路大致如下。

(一)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要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所以称为“第三势力”,主要是为了区别于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将人视为如同一只大白鼠或一架简单机器,完全忽略了人的主体性或人的主观意识经验。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强调要重视人的主体性以及人的价值与尊严,并倡导一种包容广阔的、“在行为主义之上”和“在精神分析之上”的心理学。不同于与行为主义之间的根本区别,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之间则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可以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对精神分析的扬弃,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将其理论大厦建立在“似本能”概念的基础上,这种对人的生物本性的充分关注可溯源于精神分析“本能”论的影响,尽管“似本能”已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本能”;而弗洛姆(Fromm E.)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以及“社会性格”、“社会无意识”等概念亦是对精神分析中相应概念的扬弃。此外,新精神分析在经典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亦起到了过渡作用。新精神分析继承弗洛伊德的方面,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所否定的;而新精神分析与弗洛伊德的分歧方面,却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所继承的。

(二)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的基本内涵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其创造力本质观认为创造乃是人之本质的体现,是人之内在本性,因而人人都具有创造力,这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基本特点的体现,且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之本质的观点亦存在着一定的契合之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造力发展观则是一种人格发展的观点,而要做到人格健全发展,极为重要的便是要使人的主观体验充分开放;相应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造教育观主要也是从培养健康人格入手,具体措施便是倡导外部社会大环境的改善,以及在心理治疗与教学实践中提供一种“有帮助的任其自然”的态度,使得学生或受辅者能够按其自然本性发展,成为其想成为的人,该种创造教育论的精神实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造方法论则是从整体论的视角来看创造,强调创造乃是整体性人格的一种副产品。

以上便是本书第三至第六章所要展开讨论的核心内容。

(三)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对发展现代创造学的意义

首先,现代创造学采用科学手段解读创造是对历史上种种神秘主义创造观念的根本否定,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次,现代创造学在发展过程中大力吸收了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但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学术科学主义”倾向问题,如过于注重客观研究方法却相对忽略人的主体性,过于看重因素分析或原子论研究方法而相对忽略整体性研究与人的巨大潜能作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片面强调科学性与司操作性而导致以机械论观点看待人的创造现象的偏颇。正是在这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对于现代创造学是具有启示性意义的,本书对此做了具体分析。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对于现代创造学影响的一种结果,论文还分析了现代创造学的当代发展倾向问题,如日益强调综合化发展趋势并已逐渐出现吸收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观点的情况等等。

以上则是本书第六章所要讨论的问题。

(四)结 论

首先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做了一个概括性评价,指出其积极意义在于它是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理解创造,并为开辟新的教育形式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其不足之处则在于其过于重视人的生物属性而相对忽略人的社会属性,且对创造的理解过于笼统而不够具体等等。其次,论文还探讨了有关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与中国传统哲学创造观的沟通与融合问题,如它们都具有东方文化内涵创造观的共同特点,都对人格发展境界有着共同追求,都是从整体论的视角来看创造,且都对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具有一定共同性等等。(www.xing528.com)

以上是本书的第七章。

(以作者姓氏拼音为序,以下各章同)

[1] 傅世侠.创新·创造·原发创造性.科学新闻周刊.2000b(26).

[2] 傅世侠,罗玲玲.科学创造方法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a.

[3] 龚育之.论科学精神.人民日报.2000-10-10.

[4] 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等.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5] 马斯洛等.人的潜能与价值.林方主编.华夏出版社,1987.

[6] 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7] 路甬祥.创新与未来.科学出版社,1998.

[8] 汪流生.创造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9] 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高等教育研究.2001.

[10] 俞可平.创新:社会进步动力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