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犹太哲学史:创世论与宇宙永恒论探讨

犹太哲学史:创世论与宇宙永恒论探讨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其早期的律法作品中,迈蒙尼德倾向于对众人传输一种更为哲学化的,即与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永恒论更为一致的上帝创世理论。因此,在迈蒙尼德那里,关于宇宙起源的不同理论之间的纷争也就是创世论和宇宙永恒论之间的取舍问题。

犹太哲学史:创世论与宇宙永恒论探讨

四、关于创世论与宇宙永恒论

迈蒙尼德有关上帝属性理论的一个前提是“上帝即造物主”的概念,而这一概念是在他关于创世的理论中阐述的。这也是迈蒙尼德与亚里士多德主义之间产生基本分歧的地方。在其早期的律法作品中,迈蒙尼德倾向于对众人传输一种更为哲学化的,即与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永恒论更为一致的上帝创世理论。但到后来撰写《迷途指津》的时候,迈蒙尼德开始反思并修正这一倾向。(26)他认识到,在宇宙起源论上的选择——宇宙永恒论抑或上帝创世论——关系到犹太教神学体系中的一系列问题。“须知,从世界在时间中产生的信仰出发,一切神迹都成为可能,《托拉》也成为可能,由此而引发的一切疑问也随之消失。”(27)换言之,对于律法的信仰是建立在对上帝直接干预历史的信仰的基础之上。从中世纪直到现代,评论家们对这一问题一直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宇宙起源问题上迈蒙尼德强调对上帝创世的信仰,其原因在于它是犹太教信仰中的一条重要教义,且它本身也明确无误。另一种观点认为,迈蒙尼德这样做是出于对政治因素——例如社会稳定等——的考虑,尽管该信条本身从科学的角度看是错误的。从他在哲学著作《迷途指津》中对该问题的主要阐述来看,第一种看法更为可取。

迈蒙尼德在讨论这一问题的时候,列举出了关于宇宙起源的三种不同观点。

其一是“亚里士多德本人及其信徒和评论家”的观点。(28)他们认为,宇宙有其存在的原因,即上帝。上帝在永恒和必然中以一种一成不变的方式进行创世。世间所发生的一切无一不遵守自然法则。“上帝是恒定不变的,他不可能产生新的意志。”(29)既然上帝是永恒、不变的,他的行为方式就应该是同一的,而上帝所创造的宇宙也必定是永恒、不变的。“就是说,天体是不灭的;时间和运动也是永恒存在,不生不灭的。不仅如此,即使月亮以下那些有生有灭的事物也不会归于无,即,其原初质料在本质上不生不灭,但其存在的方式可以相继变化。”(30)尽管地球上的事物很明显地在发生着变化,地球作为一个整体以及统摄地球上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法则却是永恒、不变的。

其二是柏拉图等主张的一种哲学观点。该观点认为宇宙是被创造的,但是由于“无中不可能生有”,故在宇宙诞生之前就有原初质料存在。质料和上帝一样永恒存在,但二者并不处于同一等级,其关系相当于“泥土”与“陶工”。上帝利用原初质料创造出宇宙中万物,而万物消亡后复归为质料。(www.xing528.com)

其三是“信仰摩西律法的人们”所坚持的,也即迈蒙尼德本人所极力主张的观点。该观点认为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是上帝从纯粹、绝对的无中创造出来的。迈蒙尼德将上帝从无中创世看做是继上帝存在及其单一性和非物质性之后最为重要的一条犹太律法原则。他指出,上帝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从虚无中创造出现实世界中的一切。时间也是在这一过程中被创造出来。时间是运动的偶性,而运动又是有形物体的偶性。(31)

迈蒙尼德指出,上述第二种观点往往被认为与犹太教信仰中的上帝创世论相一致,但是二者有着根本的差异。“事实上,我们认为,宇宙是从绝对的非存在状态中产生出来的;而这些人的意见是,宇宙的存在是源于另外某种东西。”在他看来,承认原初质料与上帝并存,无异于否认上帝的存在。因此从犹太教的立场来看,这一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因此,在迈蒙尼德那里,关于宇宙起源的不同理论之间的纷争也就是创世论和宇宙永恒论之间的取舍问题。该问题的重要性就在于这两种观点对于理解上帝的本质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如果接受创世论,即上帝根据自己的意志创世这一神迹,那么,上帝还可以再次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任何时间对宇宙进行干预。这对犹太教意义重大,因为它意味着《托拉》的神授以及《圣经》中所记载的各种神迹都是可能的,那些针对于此的种种疑问,例如,为什么上帝选择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为什么将《托拉》通过摩西授予以色列人,等等,也会随之消失。反之,如果认为世界是永恒的,万物皆不可能违背其必然的自然法则,那么上帝就不可能干预现实中的历史进程,将《托拉》授予摩西、《圣经》中记载的神迹也都成为不可能,其中奖善惩恶的承诺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可见,如果接受宇宙永恒论,那么上帝就丧失了他对宇宙万物的主动性,而沦落为哲学家眼中与质料相对的形式,这意味着对犹太教信仰中上帝的否认。迈蒙尼德指出,尽管亚里士多德关于月球以下和地球上的存在的一切论述都是正确无误的,他就月球和月球以上的存在的看法却大都属于猜测,无法得到确证。

著名犹太学者古德曼指出:所谓犹太教有关创世的教义和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永恒论之间分歧的关键,并非是世界具有永恒性和它具有时间上的开端二者之间的矛盾。问题的关键在于,世界是从上帝那里必然地、永恒地流溢而出,还是由上帝自由地创造而成。迈蒙尼德将“上帝自由创世”和“世界有时间上的开端”二者联系起来。(32)面对这一矛盾,凯拉姆派的方法是将上帝的自由行为看做是永恒的。(33)于是,世界从上帝流溢而出就是按照神的意志所进行的一个永恒的过程。阿拉伯亚里士多德主义企图以此调和上帝自由意志和永恒性之间的矛盾。迈蒙尼德批评说,这一方法在证明上帝自由行为的永恒性时,将适用于物理世界中的定理应用到上帝和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并没有事先证明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将现实世界中具体事物的生成原理应用于宇宙整体的起源,实际上是回避了问题的关键,并不能由此得出宇宙在时间上有开端的结论。迈蒙尼德还指出,阿拉伯柏拉图主义的流溢理论本身具有无法解开的矛盾,它并不能解释现实世界形成过程中在质料方面的来源。迈蒙尼德认为,亚里士多德成功地将物质世界中秩序的来源以及该世界中共有的质料采取不同形式的原因等归于它所依赖的天体。但是,在这些天体中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相同的质料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形式,例如不同天体中的星星、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差异没有表现出任何理性可以理解的秩序。其原因何在?迈蒙尼德指出,其原因不可能在天体内部,也不可能在流溢序列更高一级的任何非物质性实体,因为根据这一流溢理论,一个简单的实体只能产生出另一个简单的实体。由此,天体中的这一理性无法理解的秩序只能被归结为上帝自由意志的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