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G大调弦乐小夜曲》:经典音乐名作赏析

《G大调弦乐小夜曲》:经典音乐名作赏析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G大调弦乐小夜曲》莫扎特共作有13首小夜曲,其中以这首《G大调弦乐小夜曲》最为人熟知,作于1787年。第一乐章,G大调,快板,采用奏鸣曲式写成。第三乐章,G大调,小步舞曲,复三部曲式。《G大调弦乐小夜曲》具有莫扎特作品的一贯风格,旋律清新优雅,结构简洁精致,自上演以来,历经岁月洗练,经久不衰,独特的艺术价值,堪称古典时期器乐小夜曲的经典之作。

《G大调弦乐小夜曲》:经典音乐名作赏析

《G大调弦乐小夜曲》

莫扎特共作有13首小夜曲,其中以这首《G大调弦乐小夜曲》最为人熟知,作于1787年。音乐原始是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倍大提琴纯弦乐器合成演奏,所以叫做《弦乐小夜曲》,因其可塑性较强,后来,乐曲被改为弦乐四重奏和弦乐五重奏,其中尤以弦乐四重奏最著名。根据莫扎特作品目录的记载,这首乐曲原有五个乐章,只因第二乐章不慎丢失,遂成为四乐章。

第一乐章,G大调,快板,采用奏鸣曲式写成。铿锵有力的引子过后,主部主题在号角式、进行曲风格的旋律中拉开帷幕,主和弦的分解和弦成为主要素材,音乐清新、流畅;连续的颤音渲染整个主题的欢快气氛;后四小节在低音区主音的衬托下显得轻快、明朗。

谱例26

随后,一串跳动、轻盈的音符出现,有着舞步般的轻巧、飘逸,是主部主题的第二部分。

谱例27

副部主题,在高音区发展,调性为D大调,有两个主题组成。第一主题使用连奏和断奏交替出现的方式,体现音乐的动感特性。

谱例28

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对比性不大,只是以连续的颤音和断奏形式来加深表现这份轻松和欢快的程度,彰显怡然自得的情趣

与主部主题的阳刚之气不同,该部分表情细腻而又注意均衡,略带洛可可风格的抒情性,像极一位彬彬有礼的绅士。

展开部,以小调的柔美和呈示部的材料作为契机,展开20小节的变化,随后进入再现部,完成统一。

第二乐章,C大调,行板,复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回旋曲式ABACA,主题简洁,富有表情,旋律优美、恬静,色彩明亮、动人,流动性和跳跃性相得益彰。

谱例29

插部B和插部C,连续性和间歇性形成明显对比。

中部,调性落在同名小调上,回音音型连续出现在高声部和低声部,交相呼应,对比性加强,但是这种对答方式,别有一番缠绵和柔美的情绪。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在内声部奏出波浪般音响,烘托了乐曲的轻松、宁静气氛。

第三乐章,G大调,小步舞曲,复三部曲式。(www.xing528.com)

第一部分有两种情绪不同的旋律组成。

颤音和断奏的结合,使旋律一,明亮、有力。

谱例30

八分音符连接的音阶材料,使旋律二,流畅、抒情。

谱例31

中部,D大调,以歌唱性旋律为主,优雅、华美

谱例32

再现部是第一部分的完全再现。这一乐章,舞曲风格的选择使音乐带有上流社交舞会的赞美寒暄感和场面的持重感。

第四乐章,G大调,采用回旋奏鸣曲式完成。欢快的快板奠定了整个乐章的基调。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歌唱性和舞蹈性兼有,曲风轻扬、流丽,充斥着青春和活力。

谱例33

副部主题的基调不变,但是音乐强、弱变化有致且频繁,意在体现一种灵巧、轻柔的感觉

展开部依然采用主部主题材料加以变化。与乐章中其他再现部不同的是,该乐章的再现部是倒装再现,即先再现副部主题,后再现主部主题,充满新鲜感。

乐曲在主部主题的变化展开中,以热络、愉快的情绪落下帷幕。

《G大调弦乐小夜曲》具有莫扎特作品的一贯风格,旋律清新优雅,结构简洁精致,自上演以来,历经岁月洗练,经久不衰,独特的艺术价值,堪称古典时期器乐小夜曲的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