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孩子做家务习惯,激励一生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做家务习惯,激励一生的好习惯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为了学习,很多父母都不让孩子从事家务劳动,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格。孩子日常的家务劳动锻炼正是难得的学习机会。美国的父母给孩子分派家务劳动时很注意孩子的接受能力。每一位五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做上一两件家务活儿。蒂娜甚至还渐渐开始帮妈妈做其他的家务活了。培养孩子主动帮助做家务的习惯,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正确的态度。

培养孩子做家务习惯,激励一生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

为了学习,很多父母都不让孩子从事家务劳动,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格。须知,让孩子自己整理个人的小床、倒掉废纸篓、除草、打扫卫生这些事情,既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增强孩子的各种情感体验。事实证明,不做家务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可能会有各种性格上的缺陷。

孩子在做家务的同时,也能培养其正确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不仅仅靠的是一种理论说教,更多的是通过孩子自身对劳动的体验而产生的。对孩子来说,劳动实践是学习知识、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孩子日常的家务劳动锻炼正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如果在他的记忆中只有书本知识,而没有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实践的体会,也很难激发他进一步的求知欲望和热情。

通过和父母一起承担家务劳动,还可以让孩子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享受真正的生活,才能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相比较而言,美国的父母在这方面做得比中国的父母要好。在普通的美国家庭中,每一位成员必须完成他们一定的家务劳动。像洗脸、刷牙、穿衣服这些生活自理方面的事,则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称不上是家务劳动。

美国的父母给孩子分派家务劳动时很注意孩子的接受能力。每一位五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做上一两件家务活儿。小一点儿的孩子可以取报纸和信件;十几岁的孩子则可以用吸尘器除去灰尘,每天早晨帮着开动洗衣机等。

蒂娜满13岁了,已经懂得追求漂亮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她换衣服的频率越来越高,这直接加重了妈妈的负担。于是,妈妈决定找她谈谈。妈妈说:“宝贝,妈妈工作很忙,你已经13岁了,可以为妈妈分担些家务,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了,以后你的衣服要自己洗。如果你忘记的话,就只好穿脏衣服了。”蒂娜很痛快地点了点头。

一周过去了,妈妈发现洗衣机里塞满了蒂娜的脏衣服,她很生气,于是很严厉地批评了蒂娜,蒂娜答应妈妈下次不会忘了。(www.xing528.com)

接下来的一周,蒂娜还是没有洗,脏衣服更多了,洗衣机里已经放不下了,它们都堆在了蒂娜屋里,几乎占了一地,最严重的是蒂娜已经没有几件干净衣服可以换了。妈妈决定对此置之不理,以便好好教育教育她。但是蒂娜有她的应对办法:她从脏衣服堆里捡出几件稍微干净的衣服继续穿,就是不肯自己动手把它们洗干净。

几周过去,蒂娜已经再也拣不出一件稍微干净点儿的衣服可以穿了,而妈妈的态度丝毫没有改变,蒂娜没办法,只好把衣服一件件洗干净了。此后,蒂娜的衣服都是由她自己来洗,而且她发现洗衣服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难。蒂娜甚至还渐渐开始帮妈妈做其他的家务活了。

培养孩子主动帮助做家务的习惯,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正确的态度。父母要支持、积极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同时给孩子下达一定的家务劳动量,让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像叠被子、刷锅、洗碗、倒水、整理自己的小房间等,都要让他自己完成,父母不要事事越俎代庖,什么都替孩子做好。要让孩子正确地认识参加家务劳动的意义: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理意识和独立能力,开发孩子的智力,锻炼孩子的身体,让孩子在劳动中增强责任感、义务感以及自信心。

2.要提高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兴趣。孩子年龄小,劳动目的性不强,往往把劳动与游戏相混淆。父母便可通过游戏来提高孩子对劳动的兴趣。如父母可跟孩子比赛谁擦桌子擦得更干净;谁洗手帕溅在地上的水少等等。另外,劳动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能太复杂,以自我服务为主,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会使孩子过度疲劳,影响劳动效果,甚至产生厌恶劳动的情绪。

3.家务劳动要有具体的分工。家庭成员对家务劳动要进行具体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还应提倡协作精神。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干,父母的事还要力所能及帮着干。

4.适时地进行表扬。当孩子认真地做完一件家务活,父母要及时地给予肯定,最好的方法是让全家人一起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使他产生自豪感,或亲切地拥抱,夸一声“真能干”,千万不要用金钱或物质刺激的办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