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放下的人明理、不痴迷:转换信念,改变人生

放下的人明理、不痴迷:转换信念,改变人生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11课明理的人放得下,故不痴世事无常乱纷纷,明理者心宽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明理”,既是知晓事理,也是通情达理。有禅性的人明理,有什么事值得人们愁眉不展、郁郁寡欢?明理的人心宽,对人对事看得开。修禅的人明理,因为禅义本就包含世间道理,教导人们看透事物表象,可以用心于生活,不可过痴过执。世事无常,做个明理的禅者,便可于纷乱中觅得清净与智慧。

放下的人明理、不痴迷:转换信念,改变人生

第11课 明理的人放得下,故不痴

世事无常乱纷纷,明理者心宽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一个青年坐在村口不住地叹气,有位禅师经过问道:“后生,你为何长吁短叹?”

“大师,我叹世事无常,人生不如意之事良多。我本是一书生,寒窗之下,只待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谁知近日我朝战事不断,村里的男子都将应征入伍。”

禅师听罢,劝道:“世人寒窗苦读,不过为一朝功名,战场之上依然能取得功名。”

“可是,我就要远离家乡。”青年说。

“远离家乡,也许赴塞外,也许戍北海,也许你被派到战事不紧的北海。”禅师说

“那如果我被派到塞外苦寒之地呢?”青年说。

“塞外苦寒,亦可陶冶情怀,增长见闻。”禅师说。

“可是,如果我上了战场,刀剑无眼,死于战场怎么办?”青年说。

“死于战场,便归于大道,从此无知无觉,再也不必惊惧,所以施主无须烦恼。”禅师说。

青年听罢,深以为然,果然放下心中重担。

人总是习惯为命运担忧,从眼前一事就能想起万千烦恼,没个了断。故事里的书生说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却不能在不如意中看到机会,一味认为自己时运不济,这种太过笃定的念头可称之为“痴”,也可叫做“执”。对一件事、一个想法太过坚持,就会把路越走越窄,再也不能心宽明理。可世间诸事纷纭,若不能心宽以待,怎能有豁达与舒坦的心境?

什么是明理?在古代,“道理”并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道”,是我们前面说过的事物遵循的深层法则;“理”,则是那些表面现象。到了现代,“理”的意思越来越宽泛。“明理”,既是知晓事理,也是通情达理。故事中的老人既知“道”也明“理”,他看事物不只看表象,还会推出前因后果,一旦看得明白,就不会有那么多担心——路在脚下,有时间担心,不如赶快赶路,寻找机遇才是正题。

有禅性的人明理,有什么事值得人们愁眉不展、郁郁寡欢?不过贪嗔怨怒,贪念让人迷失心智,不懂知足;嗔怒让人肝火上升,伤神伤身;怨恨让人心生恶意,害人害己……人生的烦恼不过这些,一切都来自于自己的执念。执念一产生,便如种子植在心中,随着年岁枝繁叶茂,难以根除,甚至会被某些人视为生命意义之所在,忘记生命中还有其他重要的事。

古时候,有个官员担任要职,每天衙门里的大事小情如乱麻一样,让他心烦意乱。不但公事操劳,家里一个正妻、一个小妾、五个儿女常常争吵,也让他心力交瘁。这一天,他独自骑马到城外散心。看到绿草丛边有个牧童正在吹笛子。官员坐下来与那个牧童交谈,他对牧童说:“我真羡慕你,你只要放放羊,吹吹笛子,就能很快乐。”

牧童问:“谁不是这样呢?难道你不是?”

官员说:“我不是,我就算来到草地上,吹着笛子,心里也想着烦心事,不能解脱。”

牧童说:“那么,难道这些烦心事是绳子,能绑住你的手脚吗?”

官员说:“它们当然不是绳子,不能绑住我。”

牧童说:“既然它们不能绑住你,你为什么不能解脱?”

官员静默不语,继而大悟。

世间烦恼并不是绳索,人们却心甘情愿地被它捆住,不知是烦恼缠人,还是人抓着烦恼不放。烦恼也常常有美丽的外衣,比如娇美的容貌,比如殷富的地位,比如人尽皆知的名声。人们得到它,也要收下它负面的部分,越到后来,越是看到负面的部分,以致自己心烦意乱。倘若人们能够明白事理,客观地看待世间一切,至少不会为了事物的负面因素烦心。

明理的人心宽,对人对事看得开。在享受的时候,他们并不是不知道福祸相倚,今日的舒坦也许意味着明日的苦难,但他们不会为了明日的烦忧干扰今日的快乐。不论祸福,他们担得起,不论喜悲,他们放得下。在他们看来,“痴”固然重要,该洒脱的时候也要洒脱,该放下的时候仍然紧紧握着,未免有些小家子气。

修禅的人明理,因为禅义本就包含世间道理,教导人们看透事物表象,可以用心于生活,不可过痴过执。他们追求的是生命的宽度,而不是对一个“点”锲而不舍,那不过是陷进去,再也拔不出来。生命有限,要体会的事太多太多,心宽的人才能容纳人生更多的风雨。世事无常,做个明理的禅者,便可于纷乱中觅得清净与智慧。

多一物多一心,少一物少一念

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中国有个贤人叫许由,许由是个通达之人,平日不喜俗物,也没什么烦恼。有一次他在河边用双手捧起水来洗脸,有人看到后,好心送给他一个水瓢。许由用了后将水瓢挂在树枝上。风吹过来,许由认为瓢发出的声音让人厌烦,就将瓢还给送瓢的人,继续用双手洗脸。

传说上古明君尧倾慕他的才能,愿意将天下交给许由治理。可是许由认为尧治理天下很合适,自己不想要这个负担,就拒绝了尧。可见,在圣人眼里,多一物就多一心。

许由是上古有名的贤人,他连天下都不要的风采一直令后人追慕不已。许由是不是没有追求的人呢?不是。只能说他不追求世俗之物,他所追求的一直是心中的清净,这也是心灵的最高追求。像这样只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别的都放在一边不予理会的人,自然烦恼少。

在现代社会,即使是修禅者,也不能说自己完全切断万物,没有任何追求。人要生存,就要追求合适的谋生手段;人要感情,就要追求合适的心灵伴侣。追求并不等于杂念,也并不与禅的要义相违背。只是人们渐渐发现,拥有的东西越多,负担就越多;想要的东西越多,就越成为心灵的负累。就像一个人背着背包,如果放进太多东西,就成了负重行走,脚步越来越慢,心境越来越不明朗,开心也离自己越来越远。

可是人们很难放开已经到手的东西,这就是前面说过的“痴”;“痴”如果更进一步,就成了贪,它们的表现都是对某种事物的过度偏执。人生在世,每个人难免会有偏执的念头,已有的东西牢牢握在手里不肯放开。舍不得早已成为负累的旧物,就不能抓起生活必需的新物,也得不到两手轻松的宁静。一切烦恼都来自不如意,一切不如意皆来自偏执,可见人们什么时候懂得放下,什么时候才能远离烦恼。

古代有个大官,住在一所大宅子里,却经常觉得心烦意乱,很想寻个清静。但他发现天地之大,清静之地难寻,只好请一位高僧为他指点迷津。

高僧听完官员的烦恼,对官员说:“大千世界,让人心烦的事很多。比如您身边这几位侍妾,每个人都佩戴着珠玉钗环,发出响声,人一多,您自然觉得心慌意乱。不如让她们摘掉这些珠玉首饰。”官员依言而行,果然觉得耳边清静了不少。

高僧继续说:“人生在世,人人求富贵,即使身上摘掉了珠玉,心里想的仍是珠玉。只有将心里的杂念扔掉,才能如这房间一样安静。”

官员终于明白了自己心烦气躁的原因。从此,他勤恳于公务,却不再醉心于功名,果然神清气爽,人们也越发敬重他。

世人常说想要觅一方清净天地之处,可以暂时远离俗世烦扰,可是桃花源迄今还没被发现,周围处处有烟火气,这“清净”总是无处可找。就像故事中的官员,眼看着簪环玉佩,功名利禄,哪里还有清净?可见拥有的东西太多,就会让人心烦气躁。

能够拥有是一件好事,或者证明了你的能力,或者证明了你的运气。但拥有太多却是一种负累,何况我们拥有的并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只是暂时的保管者,不如顺其自然,让它们也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能够放下,于人于己都是一种轻松。

少一份拥有便少一份执念,这不是要求人们做到一无所有,而是告诉人们要选择最重要的放在手里,而不是一堆零碎的边角。明理的人看得明白,人生所追求的不过那么几样东西,其余的都是附加,什么时候看透这一点,什么时候懂得专心致志。多一点也许不是坏事,但少一点却意味着轻松和更多的可能。人生道路漫长,要常常给自己减负,才能轻装上阵。

人生贵在执著,错在过分执著

若你的心中有一念强而有力的执著,你就没有别的空间去接受更好的意见。

一个妇女跑进佛堂,找到住持诉说烦恼。她的丈夫经常辱骂她,婆婆也常常虐待她。妇女对住持说:“我从小就信佛,相信因果,难道我这辈子就要忍受这种命运吗?我是个善良的人,难道要忍受一辈子打骂,然后换得来世的幸福?”

住持说:“这就是人们对‘佛’的误解。佛法希望解放一个人的心性,让人善良,让人自在。但你过于执著于善良与忍耐,凡事都忍。其实为了正确的事,你也可以不必忍耐。人贵在执著,但过分执著就成了生活的障碍。执念,正是修为的障碍。”

妇女的遭遇让人同情,却也让人想要问上一句:“你为什么不反抗?你的善良已经接近病态。”即使是最懂得宽忍的佛家子弟,也明白人可以善良,但不能凡事都忍,丝毫不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对善良的执著已经走向了懦弱,不再是善良。

过犹不及,世间万物都是如此。过分看重金钱的人,常常成为金钱的奴隶;过分看重名利的人,为了更高的位置不择手段,毁了自己的未来;过分看重安逸的人,就会贪图享受,不思进取;过分看重所谓的“人品”,就会无法接受他人的缺点,与世俗格格不入……执念太深,就变成了执迷不悟。执著让人专注,让人奉献,却也让人迷失。

人需要有一些执著精神,否则凡事浅尝辄止。看到有兴趣的东西就去尝试,遇到一点小困难就放弃,这就是不够执著的表现。而执著的人知道毅力的重要,他们一旦有了兴趣,就要弄懂弄透,不会害怕困难,更不会半途而废。他们大多是成功者。

执著与过分执著有什么区别?拿登山为例,有些人不过到了半山腰就下去,这是半途而废者;那些真正攀登到山顶,享受了会当凌绝顶的快感,留下了美好回忆,然后下山去攀登另一座高峰或者去做其他有用的事的人,就是执著者;那些好不容易攀到山峰,从此留恋不已再也不肯下山,或者到了半山腰,明明前方再也无路可走,宁可在山腰上抱怨也不肯下山的人,就是过分执著。

一个年轻人读过很多书,写过一些被人称赞的诗歌,自以为是个天才。他想要得到更高的地位,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他对自己的现状越来越不满,于是陷入了痛苦之中。

年轻人的父亲见儿子愁思不展,就对儿子说:“你这么不开心,不如放下工作,和我一起去海边走走吧,也许海边的风景能令你恢复活力。”

儿子和父亲去海边度假,每天早晨,他们看到渔船出海归来,将渔网里的鱼和贝在阳光下晾晒,儿子问渔夫:“你们出去一次,能打回多少东西?”渔夫说:“我们不计较能打回多少东西,只要不是空手而回,就没有白去一次。”

年轻人突然领悟了什么似的,对父亲说:“我觉得我没必要为现状哀叹,如果看不到自己的成绩,我会越来越失落。事实上我已经得到了不少东西,难道不是吗?”

“是的,我很高兴你想开了。”父亲说,“执著固然重要,但比执著更重要的是快乐。”

很多时候,执著代表着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凡事都有度,一旦要求过了头,就会变成巨大的压力,工作不再是工作,变成了压迫;成绩不再是成绩,变成了休息站,预示前边还有更多事要做;目标也不再是目标,变成了自我强迫的源头。

故事中的青年很幸运,他有一个明理的父亲,在他即将被压垮的时候,带他去大自然中放松身心,体味人生百态。人往往不能自己明白、自己醒悟,但如果长久地执迷不悟,只会被执念羁绊。执著本来是件好事,一旦做过了头,就成了错误

执著到了深处就变成了一种贪念,执著往往是因为得不到,或者得到得不够多、不够好。这个时候继续追求,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承受力,追求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追求错误的东西,这等于放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幸福,硬要走一条充满坎坷无法光明的路。一个明理的人应该懂得放下执念,与其被执念所累,不如活得洒脱。

放弃,意味着新的开始

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

发明大王爱迪生成名后,投入大笔资金在美国开了一个实验室,实验室里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设备,请来了最优秀的助手。在那里,爱迪生把他的天才想法反复试验,也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发明。实验室里最多的,是那些有了初步成果,却尚未完成的半成品

1914年的一个晚上,实验室发生了一场大火,当消防员赶来的时候,所有实验器材和试验资料毁于一旦,看到长年的心血化为灰烬,助手们心痛不已。也有人害怕爱迪生会想不开,他们都想安慰他。没想到爱迪生却说:“大家不要难过,这一场大火烧光了我们的实验成果,也烧光了我们以往的错误和偏见。现在,让我们放弃过去,重新开始吧!”助手们的信心在一瞬间被他点燃。

有开始就有结束,有得到就有失去。爱迪生的实验室毁于一场大火,损失惨重。我们的人生中也多多少少有过类似的经历:长时间的心血毁于一旦,没有任何周转余地。这个时候我们只能选择放弃,但这放弃并不能让我们轻松。放弃应该从心理上开始,面对过去的执念,要明白唯有真正的放弃,才能得到新的机会。

放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放弃的仅仅是手中不重要的东西,也许心里不会难受,但“放弃”这个词一向与重要的事相连,而且这种“放弃”往往意味着不能再拥有。人有执念,自然也有相应的努力和行动,也许已经有了一些成绩,放弃就要将这些东西全部都抛掉,也难怪人们说:“得到难,放弃更难。”

那么,人们舍不得的究竟是自己的执念,还是那些已经付出的青春、精力、金钱?恐怕后者的成分要多一些。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投入有所回报,不希望自己的努力成了竹篮打水。但也就是这种心理,让执念越来越深。明理的人不会沿着错误的方向一直走,他们会及时收手回头,因为知道继续纠缠下去,只会浪费更多,耽误更多。

清清是个美丽的女孩,在她的公司,很多男士想要追求她。但是今年已经27岁的清清对感情从不过问,拒绝了所有人的追求。

清清不谈恋爱有她的原因。在大学的时候,清清有个感情很好的男朋友,可是二人个性不合,经常产生矛盾。两个人几经磨合,依然不能适应对方,最后只能选择分手。清清对这段感情投入很多,对这个结果非常失望。从此她对感情能避则避,更不想走入婚姻的殿堂。

清清的好朋友们经常给她讲道理:“一个不合适,难道第二个也不合适?不要因为一个人就对所有的人都失望。你不去尝试,怎么能遇到最好的?”但清清一直沉浸在过去的失望中,不肯迈出一步。身边的姐妹们一个接一个地都嫁人了。终于有一天,清清才发现,再不重新开始,自己就要成为剩女一族中的一员了。

懂得放弃是一种智慧。过去已经成了定局,就算有再多的执著,有些事也无法挽回,一味留恋只会徒增伤感。就像故事中的清清,为了一次失败的恋爱而否定自己,否定感情,这种否定情绪已经影响了她的生活,如果不能及时放开这种负面情绪,迎接她的将会是孤单的结局。如果有一天她突然醒悟,恐怕要后悔自己耽误了那么多美好的时光。(www.xing528.com)

舍得放弃是一种能力,放弃代表一个人的决断。在最恰当的时候放手,即使有伤痛,也是最佳选择。放下一些旁人都羡慕,自己也舍不得的东西,何尝不是一种考验?要相信有舍必有得,贪恋只会拖延你前进的步伐。哪一次选择不是因为对旧选择的放弃?所以不要害怕放弃,放弃意味着新的选择与新的开始。

对人生的烦恼更要懂得放弃,有一位高僧曾对徒弟们说了一句饱含智慧的话,教导他们脱离苦海,这句话只有两个字——放下。放下执念,便能明理;放下烦恼,便有自在;放下欲望,便可超脱。多少智慧都在这两个字之中,需要人们细细体会,反复琢磨。唯有放下,心灵才能容纳更多的智慧,所以修禅者懂得放,懂得舍,懂得放弃也是一种获得。

苛求是一种病态的痴迷

苛求往往制造一种看不见的铁链,带来恐惧与担忧。

有个蜡像家是出了名的完美主义者,他做的蜡像务必要和真人一模一样,否则就毁掉重做。他对自己要求太高,以致一辈子都没有几个成型的作品。到了老年,他预感自己就要死了,为了逃避死神,他做了九个自己的蜡像摆放在房子里,为的是避免自己被死神带走。

没过多久,死神来了,他看到十个一模一样、一动不动的人,迷惑不已,不知该带走哪一个。最后死神大声说:“不要以为你能为难死神,死神知道你的一切。”说着,他指着其中一座蜡像大叫:“看啊!这座蜡像的瑕疵多么明显!真是失败的作品!”

蜡像家“嗖”地跳了出来,抓着死神急切地问:“瑕疵在哪里?瑕疵在哪里?”死神说:“有没有瑕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抓住你了!记得,太苛求完美会害死自己,世间根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说着,他取走了蜡像家的性命。

有些人痴迷于完美,认为凡事只有做到十全十美才是成功,一点瑕疵那就是最大的失败,不可饶恕。这样的人大多是偏执狂。故事中的蜡像家是个完美主义者,他雕出的人像能够骗过任何人。可是,完美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弱点,因为太过追求完美,他没能够骗得过死神。

修禅者戒痴,对普通人来说,需要小心的不是“痴”,而是过于痴迷。过于痴迷的人对内会变为执念,干扰心智,不得清静;对外就会变为苛求,对人对事常存挑剔,永远不能满意。偏执者的误区在于,别人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完成一件事,而他们却会完全忘记目的,只想着如何做得最好,为了一个小细节的完美,他们可以忘记大局。

在人际关系上,苛求更是一个杀手,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高,他们往往很优秀,如此一来,更让接近他们的人备感压力。他们会以对自己的要求来评价别人,一旦别人达不到标准,他就会产生偏见。人际关系还是小事,偏执到了极点,看什么都不顺眼,全世界的人和物都不能让他满意,这时候偏执者已病入膏肓。

古时候有个富翁,他有一个独生女,长得无比娇美,性格温柔,才情又好,可谓样样优秀。富翁爱若掌上明珠,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发誓只有世间最好的男子才能娶自己的女儿。

转眼女儿到了婚嫁年龄,来提亲的媒人络绎不绝,可富翁总是对男方的条件诸多挑剔,认为对方配不上自己的女儿。于是,富翁拒绝了一个又一个求婚者。

又过了几年,富翁的女儿渐渐老去,求婚的人越来越少,富翁的妻子劝他:“不要再耽误女儿的终身,找个差不多的对象就好。”富翁却说:“我对女儿负责才会如此,终身大事,怎么能随随便便呢?”仍然对求婚者挑剔不已。又过几年,已经没有人来向富翁的女儿求婚。

男与女能够成为夫妻,靠的是感情。在古代,靠的是缘分。偏偏有人执意要替女儿选个最好的婆家,挑三拣四,耽误了女儿一辈子。其实不论人与事,合适与中意才是最重要的,非要制定一个“最高标准”,然后按图索骥,无异于大海捞针。就算真能找到,没准人家也是个偏执狂,偏偏就是看不上你。

世界上也许有你心目中的十全十美,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所想象的完美在别人眼中可能是“不美”。凡事高标准没有什么不对,对自己要求严格能够提升能力,对他人要求严格虽然可能得罪人,却也有人敬重你的认真与正直。但高要求变成苛求,就让人吃不消。何况你的标准并不是别人的标准,何必强人所难?

人生最怕“意难平”,一旦自己太过挑剔,觉得不满意,花好月圆也好,金榜题名也罢,都成了灰色的,不值得骄傲,这是一种自己造成的遗憾。因为心中最想要的事没有做到,到手的东西难免看着就不顺眼。太过苛求就是病态,如果生命始终以这样一种苛刻的标准来衡量,那么我们便没有进步,没有提高,更谈不上幸福,谈不上享受,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不如放低标准,放宽心胸,接纳自己也接纳他人。很美,却不完美,才是生命的常态。

过度的爱便成害

用过多的水灌溉花园,只会让花朵枯萎。

一日,禅师路过一个花园,见花园莺语花香,一派春日祥和景致。禅师正在散步,突然听到一棵高大的树上传来一阵哀鸣,举头看去,是一窝小鸟因害怕而啼叫。

“这么小的鸟却放在这么高的树上,难怪会害怕。”禅师想,他不忍听到小鸟的叫声,就拿了梯子,把鸟窝放在低一些的树枝上。

第二天,禅师依然路过花园,又听到小鸟的啼叫,于是禅师又将鸟窝放低了一些。如此几天,小鸟终于心满意足,发出欢悦的声音,禅师终于能够放下心。

没过多久,禅师又一次路过花园,却听不到鸟儿的声音,只看到低矮树枝间空荡荡的鸟巢和散落的羽毛。原来,鸟巢放得太低,小鸟都被附近的野猫叼走了。禅师顿时明白,自己对小鸟的帮助,最后杀死了它们,他懊悔不已。

一种感情一旦过度,就成了“痴”,过度的爱就是如此。想多为对方做一些事并不是错,但人们常常忘记自己并不是对方,自己需要的对方并不一定需要。更糟的是,有时你想到的东西非但不能帮助对方,还会给对方带来危害。故事中的禅师本着一颗慈悲之心帮助小鸟,却害得小鸟丧生,这就是过度的关爱害了他人的例子。

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就是爱。爱,既包括父母子女之间无条件的呵护与扶持,也包括男女之间无缘由的吸引与迷恋,还包括朋友之间无偿的关怀与信任,更包括对他人对世界的真诚奉献。但是,父母过度溺爱会让孩子无法独立;情侣过度沉迷爱情会失去自我;朋友间过度关怀就成了束缚……爱应该有一个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爱就成了一种伤害。

感情的限度不好把握,却必须把握。掌握这个“度”其实并不难,只要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认真为他人着想,即使给予什么,也不要过量,就能够既让对方察觉到你的心意,又保证对方的独立性。要记得你的关怀应该是对方的辅助,而不是越俎代庖,什么事都为对方做,因为你帮得了他一时,帮不了他一世。

一对老夫妻住在一座海岛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老人每天在近海捕鱼,妇人喂家禽,夫妻二人生活平静。一日,一群天鹅落在海岛上,老夫妻很喜欢这些漂亮的鸟,拿出谷物招待它们,天鹅们也很喜欢这对老夫妻。

日复一日,天鹅群分成两个阵营,一个阵营认为老夫妻心地善良,真心喜欢它们,它们应该留下来陪伴老夫妻。另一个阵营认为天鹅应该寻找最适合居住的地方,而不是这个只能依靠老夫妻的海岛。两个阵营经过激烈争吵,无法达成共识。最后,一批天鹅飞走了,另一批天鹅留了下来,和老夫妻一起快乐地生活着。

过了几年,飞走的天鹅早已找到了栖息的乐土,它们再一次来到海岛,想要感谢那对老夫妻,也看一看自己的同伴。没想到,岛上什么也没有,只有当年的老房子。原来,这几年,老夫妻先后去世,天鹅来不及飞走,在湖面封冻的时候全都饿死了。而及时离开的天鹅,靠着自身的本领,避免了这种命运。

依赖是一种深厚的感情,故事中的人与天鹅相互依赖,彼此善待,在外人看来这是和谐美满的一幕。有时候我们的爱是对他人的一种回报,但要记得回报应该量力而行,如果你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与强大,如何更好地回报对方?如果执著于这种依赖,很可能像故事中的天鹅那样失去生命,这也是一种必须放弃的“痴”。

爱是一种无私的情感,别人给予爱,并不是要把爱当做一种工具,甚至不求你会回报。如果你想要报答,首先要想到的是自己的能力,自己能做些什么,而不是做那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这样不但不能报答对方,还会让对方有负罪感。生活中,我们要注意感情的平衡,不论是给予还是报答,都不要过度,过度不但会害别人,更会害了自己。

有个成语叫做“情深不寿”,感情太深就不易持久,就像火焰燃得太烈很快就会熄灭。这种感情并非不真不美,只是它过了度。不妨在爱的过程中也有一颗禅心,用一种平和而有节制的态度付出爱,接受爱,这也就成了佛家所说的“大爱”。懂得大爱的人,不会为一人一事过度执迷,他们的爱往往出现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如春风化雨,恰如其分。

明理的人不会给自己找压力

所谓的褒贬,不过是众人口中的一句话罢了。

两个和尚一起云游四方,以增进自己的修为。这日他们走到一条河流面前,想是连日下雨,河水暴涨,水流湍急,且河面无桥无船,两个和尚决定游过去。

这时一位年轻女子走了过来,向他们央求道:“二位大师,小女子有急事要去对面的村子,可我不会游泳,能否请二位师父带我过河?”

一个和尚想:“出家人慈悲为怀,本应该助她过河,可是一个和尚将一年轻女子放在背上,河水中自然衣衫浸湿,就算我本人并无杂念,路人看了,难免闲言闲语。”另一个和尚二话不说,背起女子游过那条河。

过河后,两个和尚继续赶路,没有背女子过河的和尚问:“难道你不怕影响自己的修为?”那个和尚说:“我们出家人万事皆空,又何必在意旁人的眼光和说法。如果在意,那就不是旁人耽误自己修为,而是自误。”

万事皆空的人,心中空明,依然做着实事,而且比旁人做得更好。禅心代表着一种定性,修禅者想得明白,做得明白,不会介意他人的眼光,也不会在意他人的议论。只有完全参透、看透,才能毫无芥蒂地做任何想做的事。就像故事中的和尚,只把助人当做己任,根本不在意他救的是一位妙龄女子还是个苍老妇人,这就是修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不到万事皆空,心中常常会有杂念。最大的杂念来自于他人,确切地说,是我们心中杜撰出的“他人”。做一件事,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做好,而是他人会怎么看怎么说,或者想如果是他人会怎么开始,做到什么地步。这就是将自己置于他人的阴影之下。总是注意这些,哪还有精力好好做事?

活在别人的目光里是一种痴,这样的人过分看重社会关系和个人形象,把他人的看法当做行动指南和成绩单,很容易因他人的一句话改变主意,更容易沦为他人的附庸。这时候心理也会有莫大的压力,因为凡事不但要想自己更要想他人,他人的意见倘若不一致更让人烦恼。这种“在意”是种自误,应该提醒自己:“好好做你的事,管他人做什么?”

唐亮学平面设计,毕业后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唐亮是一个优秀却敏感的女孩,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她工作努力,却得不到上司的肯定,心里暗暗着急。

一天,唐亮在洗手间无意中听到上司在打电话,上司带着不屑又烦躁的口吻说:“真不明白现在的大学生在学校都学什么,笨得要命,教什么都学不会,做出来的东西根本不能看!”唐亮认定上司在说自己,她想自己很快就要被上司辞退,情绪十分低落。

好在唐亮是个负责任的人,虽然有要被辞退的预感,她仍然认真地做着手头的企划。只是每当同事们聚在一起,唐亮就觉得她们在议论自己的不是;每当上司投来一个眼神,她就觉得上司在琢磨怎么炒她鱿鱼。唐亮把企划书交上去,没想到得到上司和同事的一致称赞,同时,另一位同事被解聘。唐亮这才明白:那天上司抱怨的人并不是自己。

一场虚惊,从此以后,唐亮再也不去自找烦恼,给自己无谓的压力。

很多烦恼都来自于内心的多疑与不自信。就像故事中的唐亮,对自己没有正确评价,一个武断的推论让他烦恼数日,整天让自己生活在马上就要被解雇的压力中。其实事情哪里有那么严重?工作不好上司自然会提醒,做得太糟公司也不会留着你,这么简单的事都看不明白,有压力也是自己的过错。

现代人压力大,总嚷嚷着要减压,事实上他们每天都在给自己增加无谓的烦恼与压力。他们每天都要寻找以下烦恼:今天什么事很难办,肯定办不成;今天什么人让我反感,真讨厌;今天遇到了什么倒霉事,运气真不好;今天又出现了什么样的新麻烦,真是越忙事越多……想要减压的人偏偏给自己找压力,真是自作自受。

明理的人就不会有这种烦恼,他们想的正好相反:今天做成了什么事?是不是遇到了有趣的人?解决了什么麻烦……他们的思维是积极的,自然就不会产生压力。生活中有很多烦恼,我们要争取修炼这样的禅性:放下烦恼,海阔天空。

给心灵留点空间,与世界隔点距离

烦恼重的人,芝麻小事都会令他烦恼,想解脱的人,天大的事都束缚不了他。

一个小和尚在一座寺院修行三年,自觉没有长进,他对师父诉说自己的困惑:“师父,我每天都在读佛经,一有时间就思考佛理,为什么觉得自己没有任何进步?”

师父说:“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喝一杯茶吧。”说着,师父亲自为小和尚的茶杯斟满茶水。眼看茶水溢了出来,小和尚说:“师父,水溢出来了,杯子已经满了。”

“不,杯子没有满。还能继续倒。”师父说,继续倒茶。

“杯子已经满了,怎么能再容纳茶水呢?”小和尚说。

“那么,你的脑子已经满了,哪里还能容纳新的东西?”师父反问。

小和尚恍然大悟,说:“原来我心里装不进东西,是因为它已经满了。我还没有消化,就想要新的东西,欲速则不达,难怪没有进步。”

人总是希望心灵能够宁静祥和,又害怕一成不变的生活,就算是修禅的人也渴望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但是,欲速则不达,小和尚把自己装得太满,就成了一个密闭的容器,不但装不了新东西,连旧的东西都无法正常流动,思维也就出现了钝化,难怪没有进步。

如果把人生比作香茶一壶,我们每个人都在滚水般的困境中历练,才散发出香气。人生的价值应该是外向的,所以我们应该学着奉献,就像茶水倾倒自己供人解渴。同时还要记得不要装得太满,这样才能填充新的东西,补充新的滋味。

比起肉体的衰老,精神上的停滞更加可怕。一旦思维困在某个角落,那么眼睛就不会注意其他东西,脑子全围绕着一个东西转动,最后成了钟表上的时针,机械呆板,再也没有新意,这就是“痴”的代价。如果能给心灵留点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站得高一点,想得深一点,看得远一点。也在这个空间,你才能够察觉自己有远离尘嚣的一面。

张黎和徐青是一对好朋友。大学时,她们在不同的宿舍,学不同的专业,每周见几次面,每次见面都要给对方一些小礼物,还有说不完的话。她们觉得对方就像自己的亲姐妹一样,只盼望毕业后两个人能够住在一起,朝夕相处。

毕业后,张黎和徐青终于能够搬到一起,没想到,她们的相处并不是那么理想。两个人住得近,矛盾就多,难免挑剔对方,发生口角。终于有一天,两个人吵翻了,张黎嚷嚷着说要搬家。一位师姐听说这件事后说:“以前你们两个好得像是要穿同一条裤子,怎么毕业没多久就吵翻了呢?有道是距离产生美,你们不用搬家,只要不住在同一间房里,保证没事。”

张黎和徐青没有搬家,只是住到了不同的房间。二人有了各自的空间,关系果然缓和了不少,依然是很好的朋友。

常言道:“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是与人相处的至理。两个人一旦太接近,缺点就会暴露无遗。不在一起的时候,想到的都是对方的好;朝夕相处之后,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不好。不要小看人的挑剔,如果人一开始就能懂得宽容,又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提倡修禅养心?

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不是件坏事,一朵花远远看着是美丽的,不必非要凑到跟前,连它被虫子咬的黑糊糊的窟窿也看个一清二楚,既让你不愉快也让它难过。除非你已经达到了禅者的境界:不管它有什么优点缺点,你能够全盘接受,并依然能欣赏它的美。

人也应该与世界保持一点距离,才能给自己留下转身的空间。与世界保持距离,就是什么事都不要做过头。小说电影里总在重复人生的痴迷,但要记得只有清醒的人才能把握生命,我们都免不了一时痴迷,但到一定程度就要懂得收敛,才有机会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照相的人都有这种体会:镜头只有调到不远不近时,拍出的相片才是最美的。人的生活也是如此,通晓事理的人应该从容地调整自己的镜头,不必那么急迫,放下执念,让心灵始终有个宽阔的所在,在充满禅性的悠然自得中,自有最美的一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