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睿智人生:信念转换的力量

睿智人生:信念转换的力量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7课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人世百态,有人追逐名利,有人沉溺声色,有人惑于成败,有人痴于爱恨,你方唱罢我登场。若能将这名利色阵看透,不争不斗,才算得上睿智。苏小妹的话一针见血,苏东坡听完,惭愧不已。苏东坡性情中人,不失可爱;苏小妹天资聪颖,一针见血;佛印则修为深厚,淡泊睿智。聪明到了超脱的境界,就是睿智,淡泊者当得起睿智的评价,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不与人争。第二天,皇帝宣布由另一位大臣出任宰相。

睿智人生:信念转换的力量

第7课 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

人世百态,有人追逐名利,有人沉溺声色,有人惑于成败,有人痴于爱恨,你方唱罢我登场。若能将这名利色阵看透,不争不斗,才算得上睿智。

禅者睿智,相信肉眼参详世界心灵思考人生。凡事需要看明白,而不需要争明白,不必为身外之物费尽心机,守内心淡泊和善,才能于不争中尽享人世风光。

参透眼前心中事,淡泊者睿智

睿智者不争,正如最高的树木不会被其他树木遮住,可以尽享阳光。

北宋文豪苏东坡有位叫佛印的好朋友,这佛印是一位高僧,两个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佛道。两个人志趣相投,天性幽默,经常互相抬杠取乐。

这一天,二人谈到“相由心生”,苏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我看你像一尊佛!”苏东坡说:“不过我看你倒像是一堆牛粪!”说着大笑,佛印笑而不语,也不理他,继续与他谈论佛法

苏东坡自以为占了便宜,回家后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妹妹——美丽聪明的苏小妹。苏小妹听了之后说:“哥哥,你怎么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参禅讲究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的眼中,一切都是佛,说明他心中有佛;你呢,看到的是堆牛粪,你说你心中有什么?”

苏小妹的话一针见血,苏东坡听完,惭愧不已。

修佛之人心中有佛,佛印是个高僧,他不在乎苏东坡的几句揶揄,倒能在三言两语之间点透事情,指出对方的缺憾。这个小故事虽然短,但人物历历在目,哲理深入人心,所以至今流传,为人津津乐道。苏东坡性情中人,不失可爱;苏小妹天资聪颖,一针见血;佛印则修为深厚,淡泊睿智。

世间也有这样三类人,一类是平常人,有各种各样的脾气喜好,喜怒哀乐发于心,由着性子做事;一类是聪明人,他们会收敛自己的锋芒,克制自己的脾气,却能知晓事情的关节所在,为人处世圆润而不失人情,他们想达到的目标,比平常人更容易达到;还有一类是淡泊的人,他们既有智商又有情商,既有平常人的七情六欲,又有聪明人的目光如炬。

淡泊是一种境界,凡事做得精,走得高,到了一定程度,就会不为事物所累,做到淡泊。他们和普通人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能够做到进退得宜,掌握分寸。平常人的伤心是一味地伤心,淡泊者却能够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做到哀而不伤;他们和聪明人的区别在于:聪明人的聪明往往对人对事,含有目的,他们却能做到看透人事,保持自己心中清净。聪明到了超脱的境界,就是睿智,淡泊者当得起睿智的评价,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不与人争。

在我国古代,宰相是一个重要的职位,人们常说国家好不好,靠的不是皇上,而是宰相。皇上只要不太离谱,有个好宰相,依然能国泰民安。皇帝们也都明白这个道理,都想找个最好的宰相帮自己分担国事。

有个皇帝刚刚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要选一个新宰相。候选人有两个,一个是前任宰相的副手,另一个是翰林院的大臣,两个人年纪相当,都有优秀的能力和深厚的学识,皇帝为选谁出任宰相大伤脑筋。这位皇帝年少老成,想到一个好办法。他派手下的太监秘密出宫,分别告诉那两个人:“根据我的消息,皇上明天就会任命你为宰相!”

听到消息后,两个人的表现截然不同,副宰相兴奋得一夜睡不着觉,一整夜都在想明日如何谢恩。另一位大臣却镇定自若,丝毫没把这个好消息放在心上。皇帝听了手下的汇报后,摇摇头说:“国家事务这么多,需要一个有平常心的人来掌管,听到能当宰相就睡不着觉的人,怎么能扛起一个国家的重担?”第二天,皇帝宣布由另一位大臣出任宰相。

皇上选择宰相看重心理能力,他知道一个国家事务繁多,宰相日理万机,大事小情一把抓,如果心理素质不好,今天听到捷报失眠,明天听到噩耗吃不下饭,如何保持理性的判断力?可见皇上想要找的是一个睿智的人,他能够做到手有重权,心中淡泊,不被得失左右,一心一意只做自己的工作,这样的人才能让人放心。

淡泊者有一颗平常心,他们相信是你的终归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得不来。这并不是一种认命的状态,事实上他们做的准备可能比任何人都要多,具备的素质比任何人都要好,也比任何人都要适合他们想做的事。为什么还能做到罔顾得失?因为他们知道世事无常,有太多因素左右时局,不是一己之力所能更改。强求不是跟别人过不去,而是跟自己过不去。

淡泊者是有佛心君子,他们的气度让人由衷钦佩。他们睿智,经得起大风大浪,在他们眼中,结局如何不重要,自己有没有得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做到了、做好了,他们心中踏实。正因为少了对虚名的追求,他们才能比别人更加认真、更加执著;少了对回报的坚持,他们才能比别人更加超脱,更加快乐。

不要凡事都争个明白

先向别人伸出友善的手,让对方做那个对的人,这并不表示你就错了。

李彤最近升了职,好友们为她摆酒祝贺。席上,李彤的一个同事小张喜欢卖弄,常常说话引得大家笑也不是,说也不是。几杯酒过后,这位同事又说:“李白曾经作诗说:‘春风得意马蹄疾’,说的就是小彤现在的情况!”

这时,一直看不惯的小李说话了:“这句诗是孟郊做的,你弄错了。还有,下一句是‘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不是咒小彤?”酒席上的气氛立刻变得有些凝重,小李借着酒醉,历数小张的不是,搞得大家都没心思庆祝,小张喝到一半就告辞回家。大家都埋怨小李说:“谁不知道小张是那个样子,何必跟他较真?”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争辩,因为自己是对的,他人是错的,我们争得头头是道,有时候难免咄咄逼人。就像酒席上的小李,一定要和小张争一争诗的作者是谁,但争这个有什么意义?也许小张根本没读过诗,也许他是故意说错引人发笑,如果真为小张考虑,不妨私下告知,既不扫他的面子,又纠正了他的错误,何必搞得大家都不自在。

我们都看过辩论赛,辩论双方引经据典,如果实力相当,会让我们看得痛快淋漓;我们都知道诸葛亮舌战群儒,他的才华和辩才让我们羡慕不已。可是,生活不是辩论赛,没有那么多事需要你唇枪舌剑。《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就是因为口头上从来不饶人,才不得人心。如果伤害到那些无关的人,倒还无关紧要,伤害到关心自己的人,却是得不偿失。

郑板桥说:“难得糊涂。”这个“糊涂”是指为人处世有时不要太较真,凡事不必要辩个明白,争出个是非曲直,最重要的是心里明白。有时候顺水推舟卖个人情,既不损害自己的利益,也不伤害别人的感情,何乐而不为?一味较真,只会让身边的人不敢轻易与你讨论问题,害怕你认真个没完,扫了友好讨论的兴致。

北宋时期,苏东坡和僧人佛印是一对好朋友,二人志趣相投,经常在一起谈论佛道,也常捉弄对方。有一次,苏东坡写了一首诗赞扬自己心性清明,不受外界诱惑。诗曰: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恰好佛印来苏东坡家里玩,苏东坡不在。他看到桌上这首诗,当即在诗后写了两个字:“放屁。”写罢扬长而去。

苏东坡回家后看到这句评语,气得七窍生烟,当即跑到佛印的寺院要找佛印理论。佛印大笑说:“咦,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个‘屁’就把你吹来了?”

苏东坡听后,这才察觉自己根本没有达到不受外界影响的境界,从此再也不敢吹嘘。

又是一个关于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苏东坡写了一首诗,证明自己活得明白,活得透彻。睿智的佛印两个字就让苏东坡现了原形,什么明白,什么透彻,大家不过都是芸芸俗世的普通人,标榜自己只会显得做作,承认自己糊涂倒不失坦率。

世间的事纷繁错综,有时候你认为自己很明白,其实你看到的仍然可能是假象。有时候硬要追求真相只会让自己身心俱疲。而且,一人眼里一个真相,在夏虫眼里,不会知道冬天是什么,它的寿命也到不了冬天,跟它说了也没用,还会给它增加烦恼。我们有时不妨也做只夏虫,不必对自己根本摸不到的事物伤脑筋,做好自己的事才最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纷争,我们修炼内心的禅性,就是为了心底的宁静,在纷争面前做到不动声色。只要看得透纷争的本质,就不必与人争一时的言语长短,就算听了别人几句闲言,也不必放在心上,更无须事事与人争个分明。要记得自己并不是全知全能,你所认定的事实未必符合他人的情况,想到这一点,就能在纷争面前泰然自若。旁人看你糊涂,你却比任何人都明白,这就是睿智者的最高境界——大智若愚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常以为别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得比较烦恼。

英国首相丘吉尔是二战时的英雄,他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称为“二战三巨头”。在生活中,丘吉尔是个低调而谦虚的人,他常对人说:“不要太把自己当一回事的。”

丘吉尔的这种见解来自他的一段亲身经历。二战时候丘吉尔发表演说,鼓舞英国人民的抗争信心,每一天,他都要赶往电台。一次,他的车子坏了,只能打一辆出租车,司机却说:“对不起,我不能载您,我要回家听丘吉尔的演说。”

丘吉尔很自豪,但电台还是要按时去,他说:“请您务必载我去电台,我愿意付50英镑!”司机兴奋地说:“马上上车吧先生,我会以最快的速度将你送过去!”

“可是,你不是还要听丘吉尔的演说?”丘吉尔问。

“让那个演说见鬼去吧,现在只有您是最重要的!”司机回答。

人性有虚荣的一面,会为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为自己的地位扬扬自得,当发现有人尊敬自己,即使表面上不表现出来,心里也会暗暗高兴。这一点,平常人与伟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在这个故事中,丘吉尔为自己的声名得意,但不到一分钟,就明白自己还不如50英镑。丘吉尔无须伤怀,因为比起他人,所有人都更重视自己的生活。

人们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因为渴望,才发愤努力让自己更加优秀,甚至在该休息的时候仍然勉强自己,在不情愿的时候还要强迫自己,用这种方式换来别人的称赞。但是,别人的称赞究竟有什么用?或者,别人的称赞究竟是发自内心的,还是随口敷衍的?我们并不能说清楚。说到底,虚荣的人渴望的是虚荣,得到的大多是虚假,他们最容易把自己当一回事,而在别人眼中,他们不过尔尔,没有特别的意义。

何况,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起真正的高人,你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为一点成绩就扬扬得意,就是缩小了自己进步的空间。一个人不能没有远见,要明白自己的斤两,才不会惹人笑话。否则不断炫耀自己,就只能停留在某一个层次,看到的只有这个层次,眼界无法继续开拓,这是一个人最大的损失。

王先生曾在一家大公司当总经理,可谓风光一时,众人都很巴结他。后来因为工作失误,他被撤销了职务,去当浙江大区的副理,相当于连降三级。王先生自觉脸上无光,很怕别人问起这件事,说起自己的工作总是闪烁其词。

一日,王先生在大街上遇到一位朋友,朋友说:“听说你不做总经理了?那调到哪里去了?”王先生说:“调到浙江去了,有空你过来玩。”两个人分开后,王先生总怕朋友在背后笑话他,惴惴不安了好几天。

没多久,王先生又碰到了那位朋友,朋友又说:“听说你不做总经理了?现在是什么职位?”王先生有点恼怒,认为朋友是在故意给自己难堪,只好说:“我调到浙江,现在是副理。”朋友一拍脑袋说:“哎呀,你说过,我竟然忘了,对不起。”

王先生这才明白,自己在乎的事,别人根本不当回事;自己的风光,别人其实并不看重。各人有各人的生活,在别人那里,自己并没有那么重要。

被降职是一件丢脸的事,王先生深以为耻。可在别人眼中,升降最多是茶余饭后的一项谈资,听过便忘,除了别有用心的人,谁会记在心里?而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大多对自己心怀敌意,为什么要被他们左右自己的情绪?看到朋友的“遗忘”,王先生终于明白自己没那么重要,不论什么事都是自己的,只要想通,都可以释怀。

如果我们愿意放下自我过度欣赏,就能发现你在意的事,别人并不放在心上,你的成功与失败,和别人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没有那么多人等着看你出丑,也没有多少人在乎你是否受人瞩目,你放在心上的所谓“成绩”、“名气”,可以用来鼓励自己,让亲友欣慰,如果以为无关的人也能时时刻刻记在心上,那就是一种自恋。

自恋与自重不同,他们都看重自己,但自重的人在心底认可自己,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自恋的人却认定别人都得承认自己,看重自己。这种自恋放在心里还好,一旦别人知道,只会哭笑不得,尖刻的人也许还会问上一句:“你以为自己是谁啊?”

睿智的人一向警惕自我膨胀,保持谦虚低调,他们不会因为成绩就把自己看得多么了不起,因为他们的眼光始终在更高的地方,他们想的永远是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所以,他们能够更好地远离虚荣的烦恼。他们知道,在心里要认同自己,但不要太把自己的名气与成绩当一回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让别人真正把你当一回事。

诉苦不如辛苦,求人不如求己

求于人,就是欠了一份人情;求于己,就是多了一个机会。

一日,信徒们去山间拜观音,宝殿里坐着一位正在念佛的得道高僧。

信徒们素闻这位高僧的大名,一起向他请教佛法,高僧有问必答。这时一位信徒仰着头说:“有一事我一直不解,我拜过很多佛,为什么佛手里也拿着念珠?我们拿念珠是为了求佛,那么佛手里拿着念珠是在求谁?”

高僧说:“佛在求他自己。”

“求自己?”信徒们惊讶地问。

“没错,所以人们常常说,求人不如求己。”高僧合十回答。

信徒不解佛为何要拿念珠,高僧说佛也要求他自己。有了困难希望他人指点迷津并不奇怪,但如果事事需要他人来办,自己既没有主意也没有行动力,这样的生活难免外人看着摇头,自己也不会舒坦。而且禅师认为,信仰没有功利性,信仰只是心灵上的指导,在现实生活中,不要求谁为你做什么,不论那是一个人,还是一尊佛像。

何况,把自己的事推给他人,是一种不负责任,如果自己的事不能自己解决,只能依靠他人或者外力,那自身的价值如何体现?如果下次再有同样的事,你仍然不知道如何解决,只能继续求人拜佛,那么你一生都只能在祈求他人施舍中度过,无法真正独立。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实我们幼时得到的教育都是祖辈历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智慧,浅显易懂。当你真正思考它,才会发现那些简单的话才是真正的真理,胜过他人喋喋不休的教诲。任何时候都要靠自己的思考和力量完成为难的事,这是能力,也是智慧。睿智的人并非对人性绝望,而是更能体谅他人,对自己也有更严格的要求。

秋天到了,两只猴子正在为过冬的粮食烦恼,它们的运气很好,前方出现一袋玉米——也许是从运货的卡车上掉下来的。

平分了一袋玉米,两只猴子得到了过冬的粮食。一只猴子将玉米拖回山洞,剥了一半作为冬天的食物,另一半留下来,准备春天到来时播种。

又一年的秋天到了,种下玉米的猴子已经收获了一整年的粮食,它高兴地四处跳跃。这时,它看到自己的朋友——那只拿了另半袋玉米的猴子,那只猴子愁眉苦脸,正在为过冬的粮食烦恼。猴子惊讶地说:“去年,我们不是捡到了一袋玉米?”(www.xing528.com)

“是啊,靠着那半袋玉米,我过了一个舒服的冬天。这个冬天不知该怎么过,我希望自己还能捡到一袋玉米。”那只猴子说。

在灾难即将到来的时候,没有谁能帮助自己,大家自顾不暇,等待的人只有死路一条,这个时候唯有运用智慧,自己拯救自己。故事中的两只猴子就像正反教材,一个自食其力,一个听天由命,听天由命的人也许会得到一时的好运或者一时的救济,但自食其力的人拥有的却是一世的财富。一时和一世的区别,相信每个人都能分辨。

人不能靠他人生活,靠他人生活的人本质上是乞丐,有些乞丐在街边向陌生人乞讨,有些乞丐在家中向父母乞讨,有些则在社会上向周围的人乞讨。说穿了,多数乞丐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懒惰,不愿意自己动手,有一种“懒汉思维”,有了愿望也希望由别人帮自己实现,自己只要坐享其成就行。在小事上,懒汉们也许能得过且过,一旦出了大事,旁人无法帮助他们,他们就会大惊失色,不知如何是好。

人要当自己的救世主,的确有人愿意帮助你,那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应该感激。但要记住别人帮你并不是义务,今天他有能力和心意帮你,明天可能就没有这份能力和心意。能够自己完成的事一定要自己完成,才能真正培养自己的实力。就像小时候我们做作业,平日总是让别人帮自己做的人,到了考场就会露馅,还不如自己老老实实学习。自助者天助,求人不如求己,相信这句话的既是强者,也是智者。

一切胜利都是短暂的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三位禅师正在谈论如何悟道,其中一个说:“我们悟道不过是为了知晓世事无常,你们还记得究竟在什么时候,无比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吗?”

一位禅师说:“我在小时候就感受到了这一点。有一次我坐在葡萄园里,看到葡萄藤上悬挂着串串葡萄,饱满可爱。没想到不到一个时辰,就有人前来摘取,葡萄园立刻变成一片狼藉,我这才发现美丽是短暂的。”

另一位禅师说:“我在年轻的时候领悟了这个道理。有一天我独自坐在池边,看到荷花开得正好。这时几条船行了过来,有人跳进池中嬉戏,不一会儿荷花池就被糟蹋得不成样子。”

第一位禅师说:“我直到老年才明白这个道理。我曾经是这个国家最有名的将军,有一次在战场杀敌,我中箭落入河中,幸好漂到一个岛上为人所救,半年后我才能起身回国。皇帝和百姓都以为我死了,给我立了一座墓碑,我才发现功名不过是一座墓碑。”

人并非出生就有极高的领悟能力,即使是修行中的禅师,也未必具有参透世事的禅性。想要“参透”,历练固然必不可少,很多时候,感悟悄然而至,一件普通的事,一个普通的场景,可能让人想清楚一直想不通的事。三位禅师的经历便是如此。什么样的事能让鼓噪的心灵在顷刻间归于平静?恐怕要数亲眼看到曾经显赫美丽的事物到了末路。

一切美丽都是短暂的,一切胜利都是短暂的。果实转眼就被摘取,花朵不过一个季节就会尽数凋残,叱咤风云最后的结局也不过是一座墓碑,这种强烈的对比最能震撼心灵,看得多了,就会反思人们究竟在争夺什么?果实想要结得最大,结果最先被人摘取;花朵想要开得最美,却第一个失去生命;生前争得你死我活,死后不过是墓地里两块并排的方碑。

想得更深入一点,就会发现世界上的事,不论你费了多少心思力气,得到后多么欢快喜悦,也只能暂时拥有。因为一切都是短暂的,不论你得意还是失落,得到还是失去。智者为什么总是追寻超脱?因为有一双看透世事的眼睛,让自己学得会不去计较,才能更好地享受来之不易的生命,让短暂的生命不致在无用的情绪中被消磨浪费。

古时候,有一个铁罐子和一个陶罐子,铁罐子里放着干果,而陶罐子里放着鲜果酿出的美酒。陶罐子扬扬得意地说:“你看,我是多么美丽,我有五彩的外观,又装了上好的酒,我是世界上最尊贵的罐子!”

铁罐子很不服气,它讥笑道:“你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有人不小心碰你一下,你立刻就会变成碎片。而我,不论怎样磕碰,即使发生地震,我也安然无恙!”

陶罐子和铁罐子争执不休,后来他们分别被送给他人,从此再也看不到彼此。没过几年,陶罐子被人不小心打碎,碎片扔到了一条河里,它想起铁罐子说的话,不由感叹:“看来铁罐子说得没错,我的美丽多么不堪一击。”又过了不知多少年,陶罐子的碎片被考古学家捡到,放进了博物馆。令陶罐子惊讶的是,它的旁边正放着当年的铁罐子,只是,铁罐子早已锈迹斑斑。两个罐子感慨万千,铁罐子说:“分开以后,我被放在一个地下室,没过多久就生满铁锈,被主人扔掉,最近才被人挖出来。我以为你一定在哪个王宫里!”

陶罐子说:“我的遭遇和你一样,好不容易才能在这里歇下来。今天我才明白,一切美丽和坚固都是暂时的,我们以前真不应该争吵。”

故事中的陶罐、铁罐曾经看彼此不顺眼,挖空心思想证明自己比对方优秀。等遇到厄运,又羡慕起对方,承认自己还不如对方。直到它们垂垂老矣,才聚在一起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对方,亲切而平和地话话家常。如果它们早就知晓世事无常,它们会有更多相知相伴的回忆。

如何做到睿智与淡泊?答案是多看多想,看一看那些曾经美丽的如今变成什么样。古人说:“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就是知晓了任何事物都无法长久存在,懂得事物的结果,自然也就少了与人摩擦争执的心理,或者更愿意让别人一步。

需要知道的是,看透事物并不代表对事物绝望,而是因为我们看透了一切的结果,才可以做到不去计较过程中的得失。但生命只有一次,很多体验也只有一次,如果不能做到全心全意,就是最大的损失。淡泊的人明白一切都是暂时的,但淡泊不是虚无,而是珍惜。

憎恨别人是自己的损失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森林里的狗熊爱吃蜂蜜,经常趁小蜜蜂不在家时吃光它们好不容易采集的蜂蜜。这样的事发生几次后,小蜜蜂们非常气愤,决定报复狗熊。

一只老蜜蜂说:“孩子们,不要随便憎恨别人,更不要随便报复,否则只会两败俱伤。”小蜜蜂们正在气头上,哪里肯听老蜜蜂的话。它们成群结队地闯进狗熊的家,用身上的毒刺刺狗熊,狗熊被蜇得半死,小蜜蜂们终于报了一箭之仇。

可是,蜜蜂一旦蜇了别的生物,就会死亡,刚刚报了仇的蜜蜂们很快都死掉了。老蜜蜂叹息道:“早就跟你们说过,与其仇恨不如宽容,解决事情的方法那么多,你们为什么偏要选择最坏的一种方法?”

蜜蜂成群结队去向狗熊报仇,出了一口恶气,却也断送了自己的性命。憎恨是一把双刃剑,有时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有时两败俱伤,还有更倒霉的时候,你损害不到敌人,只伤到自己。正如老蜜蜂说的那样,憎恨恐怕是解决事情最坏的一种方法。

憎恨来源于争执,来源于不可调和的摩擦,但我们要明白在生活中,谁都会做出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我们自己也不例外。他人可能是有意的、可能是无意的,但事情已经发生,损失已经造成,我们能够做的是想办法让损失变小,伤害变小,而不是搞得它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没完没了。

一个人如果心怀仇恨,他的视野就会变得狭小,他每天唯一想到的事就是报仇,不会再有任何欢乐。而报复这个行为是接连不断的,你报复了别人,别人就可能报复你,所以人们常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就是奉劝世人应该及时化解怨恨。有误会,就要及时消除;有不满,也要及时指出。就算真的吃了亏,也要看看对方的情况,考虑共存的可能,而不是一下子就把对方视为仇敌,不打倒对方誓不罢休。

宋朝时,有一个叫吕端的官员,他才华出众,在年轻的时候就被任命为副宰相,这项任命引起满朝哗然。朝臣们都说:“这么年轻能有什么才干,恐怕是靠拍马屁才当上副宰相吧!”有时候吕端走在前面,后面就有人说这种话,吕端从不回头看一眼。

几个好友为吕端抱不平,想要告诉吕端谁在造谣生事。可是吕端却劝他们不必如此,他说:“我年纪轻,到这个职位难免有人说闲话,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我不知道是谁说的,就能保持一颗平常心;知道的话,不但自己心里乱,看到他也难免会怨怼。这样看来,还是不知道的好。”朋友们都赞叹:“这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这件事很快传到朝廷上,人们都为吕端的心胸折服,从此再也不嘲讽他。

吕端对待仇恨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并不想知道谁在议论自己,就是不想心中萌发仇恨的种子。面对矛盾,他选择了宽容,这种选择不但避免了自己的烦恼,还换来了他人的尊重。由此可见,对待仇恨的最好办法就是宽容。

一个人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对待,就要先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在对待仇恨上也是如此。当我们不小心冒犯了别人,我们希望得到他人的宽容,而不是记恨;当我们有时不得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我们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原谅,在内心里,我们会想要在其他方面给予补偿。其实,那些冒犯过你、伤害过你的人也和你有一样的心。面对争执,如果你选择的不是憎恨,就会发现他人更愿意与你友好相处。

睿智的人懂得宽容,他们明白宽容的最终受益者是自己,以开阔的心态对待他人,一定能换来同样的对待。憎恨只会换来憎恨,只有宽容才能得到宽容,当你选择一种对待仇恨的态度时,不要忘记你是在选择一种生活:多一位朋友还是多一个敌人?这选择并不困难。

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

仁慈是最有力量的武器。

一只蜘蛛走过地狱火海,突然听到一个人对自己说:“救救我吧,小蜘蛛。”蜘蛛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男人正在地狱之火中忍受煎熬,十分痛苦。再仔细一看,原来这男人生前对自己有恩,他曾经在发大水时将自己放在无水的箱子里,使自己度过一劫。

小蜘蛛知恩图报,就将蜘蛛丝伸进火中,想要把那个人拉出来。那人欣喜地抓住蛛丝,没想到,烈火中其他人看到这条蛛丝,也来拉扯,他们都想要摆脱火狱。

“千万别放开。”小蜘蛛对那人说,用力拉着蛛丝。那人看拉住蛛丝的人越来越多,心里着急,唯恐他人抢了自己求生的机会,干脆用力一拉,将蛛丝拉断。这样一来,别人固然再也拉不到蛛丝,他自己也失去了脱离火海的机会。

人们有时很难控制对他人产生恶念,因为忌妒,因为不甘,因为竞争,希望他人倒霉,自己受益。在这个故事中,地狱中受苦的人就因为对他人的恶念,导致了自己失去脱离苦海的机会。由此可见,心中有恶念的人,伤害的不仅仅是别人,自己也会被这恶念伤害。

善与恶不同,当一个人选择善良,也许他会因此遭受欺骗和损失,但他的内心是坦荡的,他所做的事帮助了他人也帮助了自己,任何时候,他都不会被悔恨与惊慌折磨。因为他们对人对事常存善心,便不会心怀鬼胎,终日与人钩心斗角,害怕别人暗算自己。心怀恶念的人没有安全感,而心怀善念的人每一天都很踏实。

善良是什么?善良就是遇事的时候不要只想着自己,一定要想想他人的感受、他人的利益,在可能的范围内照顾到他人,即使那会损害到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而且,当看到他人有困难,不要袖手旁观,要保证自己有同情心和人情味。

佛说好人有好报。一颗善良的心,必然能得到善良的回报。将心比心,谁不希望自己在困难中得到帮助?谁不希望自己在悲伤中得到安慰?如果你平日以温和亲切的态度和人交往,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尽可能地提供帮助,那么他们又怎会在你有难的时候视而不见?由此可见,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有位女记者经常去穷乡僻壤跑新闻。工作之余,她拍了很多照片,这些照片拍的是贫困孩子的生活状态,有孩子们用的课本,孩子们吃的饭食,还有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女记者将这些照片贴在自己的博客里,准备条件成熟后,为这些孩子联系资助人。

没想到,博客点击率出奇地高。女记者很诧异,报社的一位长辈告诉她:“这件事并不奇怪,现代社会人情冷漠,人们需要一些刺激,来维持心中的善良。这些弱小的孩子能够使他们保持同情心。人一旦有了同情心,就会更珍惜生活,也更懂得生活。最重要的是,让心中怀有善念,就能够抑制恶念,这是现代人需要的。”女记者恍然大悟。

现代人心态浮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恶念。这个时候,就需要培养自己的同情心,保持自己对他人的信任、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热情。而且,这个社会需要同情心,人们只有互相关怀,才能共同进步。

善恶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一个人仅凭自己的成就在社会能够立足,但他所得到的仅仅是一己之利。如果他能够用自己的所得帮助更多的人,他将以善行吸引别人,这种人格上的吸引力更为持久。即使有一天这个人去世,他也会被更多的人怀念。相反,有些恶人虽然得到了一时的显赫,但人们会记得他的恶行,世代唾弃他,遗臭万年比流芳百世更加容易。

孟子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多做一件好事,不会浪费你多少气力,却能让你收获长时间的好心情。而做一件坏事,也许也不会花费多少气力,却会让别人在很长时间没有好心情。两相比较,为恶不如为善。人的一生做一件好事容易,一直做好事却很难,但我们仍要把善良作为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因为善良的人不会愧对他人,不会常常内疚,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抬头挺胸,坦坦荡荡。

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时期,枭雄曹操占据中原,他很注意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当时,太子是曹操的二儿子曹丕,曹操却更喜欢文采过人、名动天下的曹植。曹丕很慌张,害怕父亲换掉自己,曹丕的谋士给他出主意说:“您不要慌张,也不要和曹植竞争,只要做好您自己的事,显示出您的品德和气量就可以。”曹丕依言而行。

一次曹操即将出征,曹植抓紧机会朗诵自己歌颂父亲的文章,曹操听了很欢喜。再看曹丕,突然流下眼泪,跪在地上说:“父王年事已高,还要亲自出征,作为儿子的我真是担心。”满朝大臣都为曹丕的孝顺而感动。大家都夸曹丕恪守太子本分,不炫耀不争名,是最佳的太子人选。曹操再三权衡,也认为曹丕的心胸更适合做一国之君。最后,曹丕坐稳了太子的位子,并在曹操死后当了魏国皇帝。

三国时,曹丕与曹植争夺太子之位,这个故事常常被人们说起。人们说到的不仅仅是曹丕后来对曹植的迫害,还有开始的时候曹丕妥善的应对策略;也不仅仅是对曹植的同情和惋惜,还有从曹植的故事里吸取的教训。从曹植的角度来看,他有才华,深受曹操的喜爱,有一批拥护自己的大臣。倘若他能收敛锋芒,一门心思恪守儿子的本分,多多立下功劳,而不是锋芒毕露,就不会让曹操否定他,还惹怒哥哥,导致他即位后的报复行动。

争与不争的确是个难题,很多时候,不争的人就是大争,往往是最后的胜利者。不争的人能把精力集中在事业本身,而不是细枝末节。他们全神贯注地想着自己如何能做得更好,而不是如何达到目的。可以说,不争之人少了一些功利,多了一些淳厚,最后水到渠成。

做事的时候,睿智的人想到的不是与别人争,而是从自己的角度,审视自己是否可以做好。何必管他人如何?他要争自去争,最后的胜利属于那个做得更好的人。任何时候,做事的比说事的人收获更多,有人机关算尽,就有人坐享其成。

在一座过街天桥下,有一位拉二胡的老人,他每天坐在天桥下拉着二胡,过往的人都会被那美好的音乐吸引,听完一段再继续赶路。这位老人并不是卖艺的,他只是喜欢音乐,想要找个地方和人分享自己的心情。

经常有人来天桥下找老人求教。有一次,天桥上的小摊贩好奇,拉住一个求教者问:“这个老头到底是谁,为什么这么多人来找他学习?”那人说:“他可不简单,以前是国家级的表演艺术家,放眼全国,有他这种造诣的人没几个!”

“这样的人,怎么会坐在天桥下?”小摊贩惊讶地问。

“这就是我们最佩服他的地方,对他来说,不论在天桥下也好,在外国总统面前也好,他都是一个样子。这才是真正的大师风范!”

淡泊的人具有真正的胜利者的风度。只有有足够底气的人才能如故事中的老人那样,坐在任何一个演出场所,面对任何一位观众,面不改色,一视同仁。他的眼里只有艺术,他愿意真诚地与听到的人进行交流,也只有这样的人,能传达艺术的真谛,感动每一个听众。大师风范不是官方授予,而是口耳相传,见到的人为之折服,钦佩不已。

淡泊的人身上有怡然自得的生活感,他们看上去从不与人争竞,也不会和人发生冲突和口角,他们并非没有自己的脾气,却认为很多事根本不值得一争,自己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完善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过程中的快乐,这种态度常常令旁人感叹不已,认为这是一种境界,常人不可能达到。

淡泊者接近佛境,看似高深,其实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只要有足够的智慧看穿得失,少一些贪婪,不要处处与人争执,一心一意地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强求结果,就是一种淡泊。人生短暂,难得的是平和的心境与幸福的心情。做一个睿智而淡泊的人,才能享受更多世间风景,如佛祖拈花而笑,坐看细水长流,花开花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