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念转换人生力量-信念:转换人生的力量

信念转换人生力量-信念:转换人生的力量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6课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勇者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只有小王子经过长途跋涉,到了月亮城。毕业后,尚宇成了职场新人,在一家公司打工,他遇到了一个十分难缠的上司。尚宇打消了辞职的念头,他工作更加努力。对待困难的时候,最好的方法不是躲避,而是迎难而上。凡事都有困难之时,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当个赤手空拳打开局面的勇者。

信念转换人生力量-信念:转换人生的力量

第6课 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勇者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每个人都有面对困境之时,与其畏手畏脚,怨天尤人,哀叹自己没有能力,不如凭借一腔勇气,建立自信,突破灾难,当个响当当的勇者。

对修禅者而言,逃离困境就是远离菩提,失去了了解苦难、参透苦难、超越苦难的机会。困难是成功的试金石,勇者无惧,既拥有明日的机会,又拥有充实的人生

脚比路长,人比山高,勇者无惧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一位国王想要培养儿子们的品性,他对三位王子说:“我有一个心愿,想要去传说中的月亮城看一看。那座城在很远的地方,现在,你们去给我探探路,看看从首都去月亮城,需要多少时日。”

王子们接受了这个任务,开始上路。他们没想到去月亮城的道路如此艰难,首先要翻过一座大山,然后是一条横亘的河,接下来是野地,还有沙漠……在走到一半的时候,大王子忍受不了旅途辛苦,回去告诉父亲:“月亮城太远了,根本没法到达。”

二王子和三王子继续行走。他们又穿过一片沼泽,然后遇到一座高大的雪山,二王子也回到都城,对父亲说:“月亮城太远了,根本无法到达。”

只有小王子经过长途跋涉,到了月亮城。他回到都城后兴奋地告诉父亲:“原来月亮城并不远,只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父亲说:“没错,只需要一个半月。”

“难道您早就知道了?”王子们吃惊地说。

“我年轻的时候早就去过月亮城,我让你们去,是想告诉你们,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一切苦难都可以克服。”国王平静地说。

国王想要培养儿子们坚韧的品性,给了他们一个艰难的任务。能够完成任务的王子历经了舟车劳顿和一次次险情,最后才达到父亲的要求。这位王子是个勇敢的人,勇敢不是不怕困难,而是在困难面前从不退让,甚至有些时候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对于勇敢者,一位诗人曾经写过一句类似的诗:“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每个人都遇到过困境,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懦夫,更多的人面对困难都希望自己有勇气排除万难,达到目标。那么,为什么最后成功的人寥寥无几?因为困难太重的时候,他们想到的是尝试着迎难而上,一旦发现困难比想象的还要艰难,就忍不住打起了退堂鼓:“我已经做了很多事,能做的已经都做了,现在不是我不坚持,是情况不允许。”于是,带着这种精神上的胜利,他们带着不那么完整的胜利感撤退,困难仍然是困难。

禅的宗旨是清净,但不是要教导人们从此隐居避世,遇到复杂的事就躲,遇到纷扰的关系就明哲保身,禅的内静与外修要保持高度一致。不然佛陀为何愿为他人舍身,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呢?修禅的目的并非出家,而是更好地在这个世间生活,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智慧。所以,面对困难,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行动上的积极,两者结合就是勇气。

毕业后,尚宇成了职场新人,在一家公司打工,他遇到了一个十分难缠的上司。这个上司最爱挑人毛病,对待新人尚宇,上司可谓时刻观察留意,一有毛病,就要说个没完,还会把这些事告诉老板。更让尚宇受不了的是,一旦工作出了问题,上司就会把责任全部推给尚宇,同事也不会为尚宇说一句公道话。

尚宇只好跳槽。在新公司,尚宇成了优秀员工。可是,他又遇到了一个麻烦的上司,这个上司脾气暴躁,动不动就骂人,骂得十分难听。尚宇心高气傲,又想辞职了事。尚宇的父亲劝他:“世界上怎么会有十全十美的上司?如果上司要求严格,你就尽力达到他的要求,这对自己难道不也是一种促进?”尚宇打消了辞职的念头,他工作更加努力。渐渐地,上司对他的印象越来越好,逐渐将他当做重点培养对象。

似乎每一个职场新人都遇到过苛刻的上司,他们或者为人挑剔,或者太过严格,你做什么都不能让他们满意,这种情况让你不得不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者怀疑他们的用心。不过,为什么一定要把事情分辨个明明白白?只要你继续努力,不被眼前的困境击倒,能力不够可以用努力弥补,上司别有用心可以用成绩回击,唯有继续努力才是克服困难的办法。

对待困难的时候,最好的方法不是躲避,而是迎难而上。很多人在困难面前容易游移不定,他们对人说自己在思考解决的办法,其实是在左右徘徊,不敢向前迈步,不断纠结要不要换个方向。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回避困难的确是一种策略,但大多数时候,困难需要你迎上去,困难需要你拿出拼劲,困难需要你硬碰硬,“狭路相逢勇者胜”。

不必为困难纠结太多时间,在逆境中,更能培养一个人勇敢的品性。不够勇敢的人只能与困境长期僵持,越过越难受;懦弱的人会彻底被困境压垮。凡事都有困难之时,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当个赤手空拳打开局面的勇者。勇敢的人,能把困境踩在脚下,继续前进。

不是每朵鲜花都能成为果实

人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年老的禅师和年轻的弟子正在花园里锄草。弟子看到满花园的花朵,兴奋地对禅师说:“师父,您常说人世枯荣的道理,我现在突然明白了。”禅师说:“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我想人与万物没有什么不同。年轻人就像花园里的鲜花,娇艳欲滴,人人喜欢;壮年人就像果实,皮实肉厚;老年人就像果核,干干巴巴。您看我说得对吗?”

“你说得没错,但你不明白,果核看似无用,却是生命的凝结。”禅师说。

“可是要是没有鲜花,就不会有果实,更不会有果核,鲜花才是最重要的吧?”弟子有些疑惑。

“没错,所有果实都曾经是鲜花,但你千万不要忘记,不是所有鲜花都能成为果实,最后成为果核。”禅师说。

年轻人朝气蓬勃,老年人经历丰富,有时候难免会对自己的条件得意,产生争论。有智慧的老人往往不会和年轻人计较,只会以过来人的身份说些经验,让后来人警醒。不是所有年轻人都会成为有智慧的老人,有些人年老后庸碌无为,有些荒唐无稽,就像不是所有花朵都能结出果实。不必为自己今日的资本得意,凡事要看以后。

什么样的鲜花能够成为果实?首先是那些懂得保护自己的、不被人攀折的花朵。这样的花朵会尽量长在最高的枝头,不但能够接受最充足的阳光,也能防止被人摘走。想要成为果实还要有成长意识,它还会将根扎进最深的土壤,以汲取最足的养分,让自己越发成熟。

人也是一样,想要有所成就,就要像这些结果的花朵一样,要注意自己的根基,在一开始就要有学习意识,不断地累积,壮大自身。还要知道人往高处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发展。唯有如此,一个人才能超越自身的限制,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的生命焕发光彩。每个人都是有可能结果的花朵,关键是愿不愿意想、愿不愿意做。

在一家酒店,几个中年女服务员正要交班,这时走来一位衣冠楚楚的女士,她向其中一个女服务员打招呼说:“好久不见!最近怎么样?”那位女服务员亲热地挽着女士的手,聊了一会儿天。等到女士走后,其他服务员说:“天啊,那不是有名的服装设计师吗?你怎么认识这样的人!”

“哈哈,我当然认识她,在十几年前,她和我一样,都是这里的服务员。”女服务员说。

“那么,你们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其他服务员问。

“那也不奇怪,因为我一直为薪水工作,而她在那个时候,就自己去报夜校,学习服装设计。她一直为此努力,所以现在她是知名设计师,我还是一个为薪水工作的服务员。”女服务员说。

同样的境遇下,选择不同,结局也会不一样。同样的酒店女服务员,有人可以成为设计师,有人十几年仍然是服务员。如果对这个工作心满意足,生活平安喜乐,任何工作都没有区别。最怕的是内心有不满足,自己不肯努力,只能羡慕别人的成就。

仔细分析人们不努力的原因,会发现并不仅仅是因为懒惰。有些勤勤恳恳的人是因为没有想到,或者干脆不敢想,他们会给自身的境遇划一个界限。常听这样的人说:“我这一辈子就是这个样子了,做不了什么。”事实上没有人限制他们,是他们自己限制了自己,他们在内心里先给自己一个笼子,以为自己永远走不出去。于是,即使机会来到他们面前,他们也会对自己说:“不可能,我做不到。”

倘若人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梦想、去实现,就只能自甘平庸,一辈子碌碌无为,察觉不到自己的优点。生命只有一次,敢于梦想,困难就不再是困难,挑战也成了有意义的尝试,就像拿破仑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抱怨于事无补,行动才是突破困境的法宝

走路而摔跤,总比站着不动强些。

古代有个村庄,有一年闹了旱灾。有个农夫一家三口断粮已经有三天,儿子饿得快要晕倒。农夫和妻子只好求神拜佛,希望老天赐给自己的孩子一口饭吃。

有位菩萨听到了他们的哀求,现身说:“我愿意实现你们三个愿望,现在你们说说吧。”农夫的妻子连忙说:“我的儿子快要饿死了,请给他一碗饭吧!”菩萨立刻变出一碗饭。

农夫却大发脾气,对妻子说:“你怎么这么笨!竟然只要一碗饭!你这么蠢,应该让菩萨把你变成一只猪!”话音刚落,妻子就变成了一头猪。

农夫大惊,连忙对菩萨说:“菩萨,求求您,我不能没有妻子,请你把她变回来吧。”转眼间,菩萨将猪变成了人,接着就消失了。儿子吃到一碗饭,却没有吃饱,仍然饿得直哭。

面对困难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抱怨,抱怨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发泄方法。抱怨的人甚至会说:“物不平则鸣,抱怨几句有什么关系?”如果仅仅是几句抱怨,当然没有多大关系,就怕抱怨成了习惯,从此只知道抱怨。遇到什么事都抱怨,到最后演变成没事也要抱怨,整天抱怨个没完,这样的抱怨会直接导致一个人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一事无成。就像故事中的农夫,一看就知道平日也没少抱怨妻子,大好机会面前还是忍不住抱怨,以致耽误了正事。

当一个人总是抱怨,他就不再认为抱怨是一种毛病,他会认为这仅仅是个人的一种习惯,无伤大雅。但被他抱怨的人却难免产生怨气,大家同时做事,别人都没抱怨,怎么就你一个抱怨呢?所以,对于总是抱怨的人,要么远离一点,要么同化,和他一起抱怨。如果人们都忙着抱怨,自然无心做事,可见有个喜欢抱怨的人在,那个团体的气氛就不会友好上进。

抱怨如果真能解决问题倒还无妨,但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人沉浸在沮丧的情绪里不能自拔,怨天尤人。抱怨的人会抱怨外界环境不好,身边的人不好,自己的运气不好,就是不会问问这样不理想的结果之所以出现,自己究竟有什么问题。也不会问问事已至此,埋怨有什么用?做什么才能真正对未来有好处?

在古代,两个和尚住在偏远的地方。一天,穷和尚对富有的和尚说:“我听说南海是一个好地方,我想去看一看,你觉得怎么样?”

富有的和尚说:“南海的确是个好地方,我也一直想去,为此,我一直在准备盘缠,设计路线,至今还没成行。那么你准备了什么?”

“我什么也不用准备,只需要一个装水的瓶子,一个化缘的饭钵。”穷和尚说。

“你真爱异想天开。”富有的和尚说。

没想到一年后,穷和尚真的从南海回来,给富有的和尚讲了很多旅途中的事,富和尚羡慕不已。看来,最重要的并不是完美的计划,而是积极的行动。

富有的和尚自身条件不错,他把自己不能旅行的原因归结为他还没有准备好,相信他心里难免抱怨一次旅行要费这么大的周章。而穷和尚什么也不想直接行动,遇到困难就地解决,很快完成旅行。由此可见,积极行动是排除万难的法宝,只有行动才能把复杂变为简单。

抱怨的人目光比较狭窄,他们只盯着自己,不会想到世界上的人其实和他们一样,也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遇到很多不平事。抱怨的人固然有苦衷,但其他人也未必是幸运者,有些人甚至比他们还要困难。只有那些不抱怨只行动的人,才能克服困境,走出一片天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选择不抱怨,就是选择勇于面对。

如果把目光放大,就会发现与那些真正有困难的人比起来,自己的困难不算什么;如果把目光放远,就会发现与未来的成就相比,眼前的困难不算什么。生命有限,时间有限,很多机会会在你抱怨的时候偷偷溜走,有时间抱怨,不如马上应对困难,制订计划,开始行动。面对困难,我们需要的是勇敢的行动,而不是沮丧的抱怨。

烈日过后,花朵依然美丽

困难的时候,不要低估事情的难度,更不能低估自己的能力。

丽丽喜欢盆栽,在父亲的“赞助”下,她养了几盆花。这一天烈日当空,丽丽看到窗台上的花全都打蔫,拿着花洒就要去浇花。父亲却说:“现在不能浇花。”丽丽着急地说:“再不浇的话,花就晒死了!”父亲说:“不能浇,正午的日头毒,你现在浇水,一冷一热,花非死不可。”丽丽半信半疑地放下了花洒。

傍晚的时候,父亲让丽丽去给花浇水。果然,那些像是快要枯萎的花朵全都展开花瓣,容光焕发。丽丽说:“这些花真能挺,那样的太阳都晒不死它们。”

“花不是能挺,是一直活得好好的。”父亲说,“就像一个身处困境却懂得拼搏的人,你说他是在硬挺,还是活得好好的?”

“我看他比别人活得更好!”丽丽说,父亲满意地笑了。

养过花的人都知道正午不可以给花浇水,那时候的花朵看着打蔫,却并不是即将枯萎,而是花朵面对烈日的一种惯常反应。它自己会挺过烈日,选择合适的温度重新开放。仔细观察,大自然的许多事物都知道如此这般避开伤害,养精蓄锐,留待后发。而人们却常常因为各种主观因素,忘记这种生存的本能。

很多人害怕打击,并非他没有能力,而是缺乏应对困难的信心。他们认为自己不可能有克服困难的能力,这样的人是被困难吓怕的人。现代生活让我们日渐娇贵,一点事就紧张不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困难之所以“难”,就在于你现在觉得很难。但我们不能断言自己今后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在能够克服之前,我们需要的是咬紧牙关挺过去。

你如果去仔细观察老人和小孩,会发现老人走路低下头,弯下腰,十分不便;小孩子挺直腰板,蹦蹦跳跳,十分活泼。老人和小孩没什么不同,依然快乐地生活着。年老不算什么,生病也不算什么,只有活着最重要。如果能明白这一点,你就会知道困难并不会让你一无所有,只是让你暂时低下头而已,你需要的是勇敢的信念。

抱怨工作是职场新人的通病,一位老板深谙这一点。每一年公司招了新人,难免有一部分人心浮气躁,不久就跳槽。还有极少的人思想成熟,性格稳重,愿意沉下心学习。更多的人整天抱怨工作,抱怨上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

每年年末,公司都有年会,老板会带着职员们做一次旅行。旅行大多是在风景区,老板会将新人带在身边,对他们说:“你们经常抱怨自己的工作环境不好,现在我想告诉你们一件事。首先,我要把手里的这块石头扔出去,你们能帮我捡回来吗?”

“那怎么可能,海边这么多石头!”新人们说。

“那么,我如果扔出去一块金子,你们能捡回来吗?”看到新人们沉思的表情,老板说,“这就是我想要告诉你们的事。”

有了挫折和不顺心难免抱怨,重要的是不要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如果失去信心,对自己的判断出现偏差,把金子当做石头,那么就算伯乐出现,千里马也会在马群里低着头。挫折就像花朵头上的烈日,看似灼人,其实要不了命,更决定不了你的命运。决定今后结果的是自己的毅力和耐力,能否继续开花,取决于你的决心。

“千辛万苦”这个成语经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为事业、为理想付出的努力,是个让人尊重的词语。其实,每个人都要历经千辛万苦,从出生到死亡,人们经历过的挫折伤痛都不少。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生命更美一点?同样的千辛万苦,为什么不使它得到更高的回报?(www.xing528.com)

在生活中,痛苦比快乐要多,挫折比顺利要多,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那些表面风光的人,背后都有别人想象不到的艰苦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暂时与环境妥协,不应该向挫折低头,要相信自己是一块金子,遇到的困难不过是大浪淘沙式的打磨。人生在世挫折难免,不妨告诉自己吃一堑长一智,挺过烈日,花朵依然美丽。

行百里路半九十,梦想毁于半途而废

所谓坚持,就是不太多地去考虑得与失,只是欢喜地去做事情。

一个和尚正在院子里挖水井。他是个没常性的人,东挖一锹,西挖一铲,挖了半天都没有任何收获。师父在旁边看到了,就对他说:“在一个地方挖,不要乱动。”

和尚只好确定一个方位,不停地挖。一连挖了几个钟头,他的双手累得发麻,最终他将铁锹扔掉,对师父说:“不挖了!不挖了!这个院子根本挖不出水井!”

“你这个没常性的人!”师父训斥道。然后,师父亲自拿起铁锹,在刚才徒弟挖水井的地方继续挖土。不到几分钟,井水就冒了出来。师父说:“像你这样没有毅力的人,做什么能成呢?以后要改改你这个毛病!”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自己的付出得到回报,有多少人的努力停在成功的前一刻?成功有时候就像小和尚挖井,确定了某个地方有水源,要做的事只有一件:使劲挖。如果没常性,东挖一个洞西挖一个洞,费时费力不说,最后还是挖不出一滴水。世界上的事大多成于坚持,败于半途而废。

跑马拉松的人最能体会坚持的重要。当出发的口令响起,众人兴致勃勃地奔上跑道。很快,差距拉开,有人因为没体力而退出,有人因为太累了而退出,剩下的人默默地继续跑,他们知道一旦选择开始,就不能轻易放弃,名次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证明自己有这份能力和毅力。在漫长的跑道上,能够坚持到底的人都是勇者。

现实并不是马拉松,马拉松有明确的终点,现实没有。也许你要一直跑,一直看不到尽头。这时候失望与疲倦来得更加强烈,你只能不断告诉自己继续跑,不能放弃。一切都是对自己的锻炼,即使最后不能到达希望的地方,也在路途中得到了诸多经验和乐趣,这不就是人生的真意?

在巴黎有一个裁缝,他的手艺不好不坏,他开了一家制衣店度日。年老后,他给自己的孙子讲起自己的经历: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是一个喜欢拉小提琴的小少爷。那时候我家里很有钱,送我去一个音乐家那里学习。音乐家很看重我,他想把所有的本领教给我。可是过了几年,我迷上了赛马,整天在跑马场里度过,荒废了学业,还将父母留下的遗产全都花光了。”

“后来,我又开始学习缝纫。师傅说我很有天赋,可是我学到一半,又想当一个雕塑家。于是我去了巴黎的一所学校学习雕塑。到最后我什么也没学成,只能用半吊子的缝纫技巧开了这家小店混日子。因为什么事都做不到最后,我一无所成,希望你们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有位哲人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故事中的老人学过很多东西,从他学什么会什么的情况来看,他是一个极其聪明、可塑性极强的人,之所以没有成就,责任只能归咎于他自己。半途而废,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和才华。

人们常常思考自己正在做的事,有时会想选择另一条路是不是更好。这件事我们应该全面地分析:选定一条路,发现走不通的时候,可以改变方向;但仅仅是旁边出现看似更好的路就改道,却可能得不偿失。因为旧路已经走了一半,只差坚持,新路一切都是未知,很难预测,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完成自己的努力,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随随便便改变最初的决定,就像胡萝卜种了一半改种土豆,不但胡萝卜吃不到,土豆也半生不熟。

行百里路半九十,为什么失败的人总是比成功的人多,平庸的人总是比优秀的人多?就是因为前者选择了放弃,后者选择了坚持。前者得到的是一时的安逸,后者得到的却是一辈子的光荣。要做个优秀的人,首先要懂得做个不放弃的勇者。

人生辛苦,困境重重,谁都有过放弃的念头,谁都想换一种更轻松的生活,但要明白换来的未必轻松,浪费的可能是最好的。想要放弃的时候,不妨想想自己选择的理由。人们的选择有时是现实所迫,更多时候是基于某种愿望,放弃一半的努力,就等于放弃全部的愿望,你甘心吗?不要轻易说结束,鸣锣开场的戏剧,你身在其中,就算不是主角,也要演到最后。

正视自我,他人并非比你优秀

生命的每一项伟大事迹,都是以信心开始的。

森林里正在举行一次演唱会,夜莺和百灵是演唱会上的主角,黄鹂也因它婉转的声音得到评委的青睐。这时,一只猫头鹰上台唱起了歌,那哭丧一样的嗓子让听众们大叫:“别唱了!别唱了!听你唱歌简直就是受罪!”

猫头鹰很伤心,它对森林之王哭诉说:“同样是鸟,为什么我唱歌就这么难听呢?”

森林之王说:“这有什么,你的歌声虽然不好,但在鸟类中,你的视力却是数一数二的。你还有敏捷的动作、锐利的爪子,在黑暗中,很少有鸟类能做你的对手。”

听了森林之王的话,猫头鹰有了信心,它决定发挥自己的特长。它发现自己最适合抓老鼠,于是,它每晚都勤恳地抓田里的老鼠,成了人们赞不绝口的益鸟。

猫头鹰羡慕那些歌喉优美的鸟,并为自己一把倒嗓伤心不已。事实上,比起那些只会唱歌的鸟,猫头鹰不知要能干多少倍。由此可见,一件事的性质常常不是由事实决定,而是由人们的评判标准决定。在松鼠眼里,大象比高山还要巍峨;在大象眼里,松鼠比云彩还要灵巧,倘若它们互相羡慕起来,生活就会被不快占满,不如静下心看看自己的优点。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羡慕那些优秀的人,暗暗幻想自己也有那样的条件。越是羡慕,就越喜欢拿自己和那个人作对比,而且专门拿自己的缺点比人家的优点,拿自己没有的东西去比人家拥有的东西,比来比去,那个人十全十美,自己一无是处。事实上,当你认为自己什么也没有时,幸福已经开始远离你。

更可怕的是,在这种失衡的比较中,羡慕极其容易变为忌妒。忌妒是扭曲人性的魔鬼,它能让人变得狭隘、偏激、阴狠,开始不择手段地得到想要的东西,破坏别人的生活。这种做法损人不利己,只是为了平衡一下自己扭曲的心,更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

有个年轻人正在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他说他总是遇不到伯乐,发挥不了自己的才能,只能过着落魄的生活。

一个老人听到了他的抱怨,就问他说:“你还这么年轻,为什么整天不开心呢?”

“因为这个世界不公平,别人那么富有,我却如此贫穷。”年轻人说。

“贫穷?我认为你很富有。”老人说,“比如,我给你一万元钱,买你一根手指头,你同意吗?”年轻人翻个白眼说:“当然不同意!”

“那么,我是一个很有钱的人,现在愿意和你换一下,你来当一个富有却衰老的人,你愿意吗?”老人问。年轻人连忙说:“当然不愿意!”

“所以,你身上已经有无价的财富,又何必耽误自己呢?”老人说。

年轻人怀才不遇发牢骚,老人提醒他:“年轻才是最大的资本。”可见,当你认为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有些人正拿羡慕的眼神看着你。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称自己一无所有,除非是死人。人们之所以会认为自己手里的东西太少,一是因为贪婪,二是因为喜欢和人比较。

在困难面前,人们更容易产生对比心理,他们会想:“假如是×××,一定不像我这么费劲”,或者“如果我有××那样的条件,肯定不会这么倒霉”。这些羡慕仍然是一种用来逃避的借口,因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或者对自己的能力不满意,才会对他人的成就念念不忘。退一步讲,难道你有了××的条件,就不会倒霉?难道你有×××的能力,遇到困难就能轻而易举?凡事要看你敢不敢做,能不能做,而不是有没有条件。

想要突破困难首先要正视自我,既要正视优点也要正视缺点。对自大的人来说,要多多留意自己的缺点;对缺乏自信的人来说,要仔细寻找自己的优势。不要总觉得旁人比你优秀,旁人和你一样,甚至在某些方面不如你。他们之所以能突破困境,是因为他们有更坚定的决心和更好的方法,把方法学过来,你也一样能成功。

修禅者承认差距,但他们相信在大的方面,人与人是均衡的。有的时候,人与人的能力的确不尽相同,在同样的事上,有人有天生的优势,有人只能靠后天弥补。这个时候不要死钻牛角尖,感叹自己没有天生的才能,每个人都有天赋,只看你能不能发现。多多尝试,多多行动,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证明自己是个优秀的人。

敢于突破,畏惧是心灵的桎梏

好运永远不会眷顾没有勇气的人。

古代海宁有一座龙王庙,据说庙里的龙王很不好惹,每一年,百姓们都要敬奉丰富的食物,否则龙王就要降下大雨,搅得海宁鸡犬不宁。那时候的海宁并不富庶,想要凑足这些供品很不容易,但百姓们被洪水吓怕了,每一年都要杀猪宰羊。

有个和尚听说了这件事,拿着一把长剑冲进龙王庙,指着龙王的雕塑骂道:“你算个什么东西,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你还要作威作福,我今天就来收拾你!”说着用剑捣烂了龙王雕像,又把庙里的东西砸个粉碎。

百姓听说了这件事都大为恐慌,都怕龙王降罪,还有人斥责和尚,让他跪在龙王庙请罪。和尚说:“你们不要自己吓唬自己!该种地就去种地,该打鱼就去打鱼!”百姓们惴惴不安,却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按照和尚的话,照常生活。日子一天天过去,也没见龙王降下滔天洪水。百姓免去供奉的重负,对和尚充满感激之情。

在古代,人们敬神畏神,把风调雨顺、转危为安的希望寄托在莫须有的神灵身上,有时还会自己吓唬自己,怕做了什么神灵就会发怒。故事中的和尚很大胆,他解除了百姓的畏惧心理,让他们明白禁锢他们的并非一个龙王雕塑,而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惧。他们把对水灾的恐惧寄托在龙王身上,以为上了贡就能保证平安,事实证明,这是他们一相情愿的想法。

害怕困难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理,面对困难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们也会祈求神灵保佑,安慰自己吉人天相,不同的是,我们知道这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我们总认为困难过于强大,以我们的能力远远不够,想靠他人帮助也觉得希望渺茫。我们也不是不知道困难与机遇并存,可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向前迈上一步,越拖越怕,越怕越拖,于是,畏惧心理产生了。

为什么我们无法克制自己的畏惧心理?难道困难就那么可怕?其实我们害怕的并不是困难,而是失败,还有伴随着失败而来的失去和心理上的失落。我们能够承担过程中的辛苦,却害怕结果是所有辛苦都白费。这种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一分耕耘并不等于一分收获,每个人都有失败的可能,但一个勇敢的人即使想到最坏的结果,依然会继续努力。

神仙决定在森林里选一位百兽之王,让所有动物都听它的吩咐。动物们听说了这件事,全都跃跃欲试,向神仙吹嘘自己的本事。

“你们说得天花乱坠,我也不知道该听谁,该信谁,不如我们安排一个测试,测测你们谁最勇敢。”神仙说。

神仙把动物们带到一个水池边,对动物们说:“这是我刚刚弄出的水池,里边撒满剧毒,你们跳下去后一定要快点划到对岸,不然就会中毒身亡。第一个游过去的,就是百兽之王。”

动物们你看我,我看你,谁都觉得这件事风险太大。不当百兽之王又有什么关系?命才是最重要的。它们不约而同地向后退了又退。

狐狸和狮子一向不和,看到一池毒水,狐狸心生歹意,从背后推了狮子一把。狮子掉进水中,想到横也是死竖也是死,不如放手一搏,于是拼命游向对岸。因为心里没有负担,狮子游得很快。神仙说:“那只是一潭普通的水,这么多的动物,只有你是勇敢者!我宣布你就是今后的百兽之王!”

一件事只有真正去做,才会知道它的底细和它的难易程度。很多事看上去很难,其实很简单,只是有个唬人的外表,迷惑了大多数人罢了。就像故事中的狮子被人推下毒水池,等它游了过去,发现水没毒距离也不长,如果早早知道真相,所有的动物恐怕都会跳下去。困难的本质不就是这样?畏难的人永远比迎难的人多,迎难的人却知道困难没有那么可怕。

人生难免有输赢,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赢的人不比输的人多什么,他们只是更有胆略,敢做别人不敢去做或者不愿去做的事。输的人并非技不如人,而是在心态上陷入畏惧的泥沼中。遇到难题,一味懊恼自责,不思进取,这样的人注定要品尝失败。

禅心排斥畏惧,人生能不能摆脱苦境,在于能不能突破心灵的桎梏。畏惧不能成就伟人,害怕只会牵绊自己的脚步。只要自身有足够的自信,足够的投入,就应该鼓励自己大胆一点,积极一点。要知道不能面对恐惧,就要一辈子躲着它,这会成为你的最大弱点。不如下定决心早日克服,要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享受过程,将困难变为甘美的回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山里有两块石头,他们享受着清风明月、绿树野草,偶尔还有人在它们身边谈天,说些奇事逸闻。两块石头生活得很惬意。

一天,一块石头说:“我们的生活太平淡了,我希望出去旅行,增长见闻,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另一块说:“别折腾了,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去增长什么见闻。你有多结实?怎么能忍受那些磕磕碰碰的日子呢?何况还有粉身碎骨的危险!”

“可是,我还是想让生命有意义一点。”石头说。第二天,它请求一个牧童将它带下山。

后来,石头历尽磨难,最后掉进一条河。它在河水里颠簸,磨平了所有棱角。有一天,一双手将它捧了起来,它听到有人说:“天啊,这是一块多么精美的石头!”

于是它被带走,变成了博物馆里展览的宝物。而它的同伴,迄今也还只是一块普通的山石。

每个人都有贪图安逸的一面,想要日子顺顺当当,事业一帆风顺,人生万事如意。苦难是人人想要回避的,如果可能,谁也不想没苦给自己找点苦来尝。也有一部分人,希望能够锻炼自己,为了锻炼而吃苦,就像故事里的这块石头,被大风大浪打磨得光洁圆润,让人啧啧称赞。想必它在吃苦的时候,心中总是装着日后的甜。

“苦尽甘来”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成语。困境中的人喜欢拿这个词来安慰自己,他们相信自己不会白白付出,即使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也得到不少经验,积累了不少财富。比起一无所有,这些都是“甘”。人生有高潮就有低谷,苦涩甘甜交织,为了追求甜,必须要经历苦,忍耐苦。只要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回头看看那些苦涩的历程,也会觉得佩服自己,心中泛起一丝丝的甜味。

面对困难需要提起勇气,勇气的本质是什么?是抵抗压力的能力。外界的难题带来的焦虑感,无人援手的孤独感,能力不足的惧怕感,前程渺茫的失落感,这一切交织成巨大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心头,让我们喘不过气来。只有勇气能够让我们保持内心的坚强,与焦虑和孤独对抗,让我们不致被困难击倒。甚至有些时候,因为有勇气、有耐心,我们能够把苦难变作一种享受,一种由苦到甜的、生命必经的过程。

一个刚刚开始学小提琴的女孩有个愿望,她想砸烂那把小提琴,因为她完全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她的老师是个古板的大学教授,每天都要求她练习高难度的曲谱,让女孩完全吃不消。每次去上课,老师都要因为她的错误严厉地批评她,几乎每次都把她骂哭。女孩心理压力太大,再也忍受不住,就跟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学小提琴了。”

妈妈问清原因后,不但不同情女儿,反倒对女儿说:“既然开始学,就要学好,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不会让你吃亏。”得不到母亲的支持,无奈的女孩只好依旧战战兢兢地去上音乐课,经常被老师骂哭,继续在心里咒骂小提琴和高难度的曲子。

直到有一天,女孩去参加一个音乐比赛,题目都是有难度的名曲,很多参赛选手无法顺利完成,而年幼的女孩的演奏却感动了不少评委。那一刻,女孩才终于明白老师的苦心。

懂得教育的老师明白心理素质的重要和基础的重要,在平日就把有资质的学生放在艰难的境遇中,让他们承受巨大的压力,磨砺坚韧的品性。唯有如此,在重大场合,他们才能够做到不怯场,只要照常发挥,就能优于他人,得到好成绩。

强大的抗压能力是成功的关键。正如一个经常经历磨难的人不会把困难当成一回事,他们的内心早就习惯于与困难作斗争。因为习惯了困难,他们有足够的认真与耐性去观察困难,分析困难,还能在突来的情况下保持理智,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保持警惕,这些都是抗压能力的体现。因为有了这层心理准备,在任何时候,他们都能够鼓起勇气,打起精神。

修禅的人能用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他们敢于正视苦难。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唯有苦难才能建立人的抗压能力,让一个人明白何谓勇气。一帆风顺的人大多经不起打击,胜利常常属于那些不屈不挠的人,他们把苦难当做考验,当做教材,他们享受磨砺自己的趣味,以压力为动力。不必害怕困难,只要有足够的勇气,我们一定能用自己的双手排除万难,实现自己的愿望,证明自己的实力,未来永远属于勇敢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