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北汉族历史发展:中国汉族通史第2卷

华北汉族历史发展:中国汉族通史第2卷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宋元时期华北汉族的南迁和发展华北真是中国的多事之地。

华北汉族历史发展:中国汉族通史第2卷

二、华北汉族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华北是汉族形成和崛起的中心地方,自春秋战国华夏民族民族融合中横空出世,秦始皇统一中国并统一华夏民族后,汉承秦制,华夏民族在“大一统”中以华北为中心“舞台”发展,转化为汉民族。

汉族形成后,华北的汉族在西汉以后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两次大换血,即一方面是华北汉族在中国大分裂的战乱中纷纷向四处流徙,另一方面是北方和东北的少数民族族群不断内迁华北,入主中原而纷纷汉化,使华北汉族像滚雪球一样呈滚动式的发展。

(一)两晋南北朝时期华北汉族的南迁和发展

东汉以后,中原大乱,在大分裂、大混战中,华北汉族纷纷向四处流徙,北方匈奴、鲜卑、乌桓纷纷入主华北,在华北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族群交错杂居的局面。

史载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将洛阳200里内数百万汉族强行西迁,此为华北汉族大规模外迁之始。而三国时从华北南迁的汉族大多在蜀国吴国定居下来。从此华北汉族南迁的浪潮久兴不止,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华北青、兖、冀州两万家汉族南迁入宋。

在华北汉族向四处流徙,纷纷南迁之时,北方少数民族族群大规模内迁进入华北,最典型的一次是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将匈奴“听其部落,散居六郡”[2],并将居住在汾晋的匈奴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与此同时乌桓、鲜卑也纷纷内迁入华北,正如西晋初年郭钦上书所说:魏初人寡,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北地、西河、大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狄庭矣。[3]

在华北汉族与内迁入主中原的匈奴、鲜卑、乌桓等族群交错杂居的态势下,在汉族与匈奴、鲜卑、乌桓等族群的互动中,华北汉族第一次大换血,像滚雪球一样地滚动发展了。

(二)宋元时期华北汉族的南迁和发展(www.xing528.com)

华北真是中国的多事之地。宋元时期宋与辽、夏、金、元的鼎立和对峙,使得华北又成了战场,在大分裂、大动荡中,一方面是华北汉族的纷纷南迁,另一方面则是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的纷纷内迁华北,入主中原。

靖康元年(1126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金军占领开封,徽宗和钦宗沦为俘虏,并挟在京宗室、大批工匠北归的“靖康之难”始,华北汉族纷纷南迁,掀起了规模浩大的移民潮,据有的学者研究,估计在绍兴和约签订前有500万左右的北方移民迁入并定居在南方[4],其中华北汉族应在一半以上。

就在华北汉族南迁的移民潮风起云涌之时,东北和北方的少数民族族群首先是契丹人内迁华北的燕云十六州,据有的学者研究,辽时定居在燕云的契丹人的数量仅为11万人[5],而金时内迁华北的女真人和奚、渤海等其他东北少数民族族群有300余万人[6],今京、津、河北、豫北是女真移民最多的地区。

这些入主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奚、渤海等东北少数民族族群在与华北汉族的互动中都走向了汉化的道路,到元统一中国时统统被蒙古统治者称之为“汉人”,使得华北汉族完成了第二次大换血,又得到了滚动式的新发展。

华北汉族经过了这二次大融合后,吸纳了大批少数民族族群,混血而成为一个与秦汉时华北汉族的内涵完全不同的宋元华北汉族,但这时的华北汉族还不是现代意义的华北汉族,因为明灭元后,华北又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洪武大移民中的山西填河南、河北和山东的移民潮。

在这个移民潮中,迁入河南的移民大约有93.4万人,其中山西移民占了绝大多数,从山西迁入山东的移民大约有121.4万人,从山西迁入河北的移民大约有2万人,这次洪武大移民,山西填河南、山东和河北,初步奠定了现代华北人的基础。但是明代洪武时期的华北汉族还不完全是现代意义的华北人,只是经过了永乐“靖难之役”后,北京成了明代的政治中心,大约有87.5万南京人迁入北京城,有39.5万人迁入顺天府,华北汉族才真正走上了稳定和发展的道路。

综上所述,华北作为汉民族形成的中心舞台,在秦汉的“大一统”中完成了从华夏民族到汉民族的转化。此后,华北汉族的发展经历了两晋南北朝和宋元时期的两次大换血,滚动式地不断获得了新的发展,经过洪武大移民的“山西填河南、山东和河北”,以及永乐大移民,使得华北汉族终于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