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港口物流模式:由内向型转变为外向型

港口物流模式:由内向型转变为外向型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2.1港口物流经营模式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现代港口物流的经营模式按照港口与外部经济单位联系的紧密程度划分,可以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大类[7]。在现代物流中,港口之间的竞争正在逐步演变为物流链之间的部分。港口从事物流服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临港工业的发展是港口物流发展的后盾。港口除建立物流园区外,还应引进各类加工业在临港地区进行生产,大力发展临港工业。

港口物流模式:由内向型转变为外向型

2.2.1 港口物流经营模式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

现代港口物流的经营模式按照港口与外部经济单位联系的紧密程度划分,可以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大类[7]

(1)内向型经营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的特点主要是改造主业,系统剥离。在现代物流中,港口之间的竞争正在逐步演变为物流链之间的部分。改造主业就是运用现代物流的理念和运营模式,改造港口经营机制和组织模式,把提高货物通港效率作为港口建设和运营的主要指标,把组织和开发物流链作为港口生产经营的主要任务,把改造企业组织模式作为建立现代港口企业的主要途径,以提高港口所在物流链的核心竞争力。

系统剥离则是将港口系统的自理物流作业剥离出来,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物流部门,作为“利润中心”独立运作。它既为企业服务,又允许对外承担第三方物流服务,逐渐变为独立的以提供物流服务为主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2)外向型经营模式(www.xing528.com)

外向型模式主要侧重于协作发展。港口从事物流服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根据协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纵向协作和横向协作两类。

①纵向协作。即物流服务供应商与客户企业建立长期的一体化合作关系。港口纵向协作包括:(a)港口企业让渡出部分码头仓库、堆场给拥有物流链的企业,让它们在港区内从事企业物流,转变港口企业自己经营物流的传统理念。(b)与航运、公路、铁路等运输企业共同构筑物流链。国际航运企业拥有全球范围的代理网络,公路运输则最具有门到门的运输便利,铁路运输则是多式联运在内陆最广泛的延伸,而港口作为物流平台,可以成为多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点。因此,港口企业与航运、铁路和公路运输企业结成物流联姻,形成综合优势。(c)港口企业与生产要素市场和消费市场的资源整合。生产要素市场和消费市场一般都会伴随着巨大的物流资源,选取本港进出的具有广泛市场需要的货种或具有开发前景和潜在市场的货种,在港区内或邻近港区建立物流基地,形成交易市场,开拓物流链。

②横向协作。主要表现为港口群的协同发展。随着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和港口腹地的巨大变化,港口之间的国际竞争已近乎白热化。通过枢纽港和喂给港的战略同盟,可以提高区域性枢纽港和全球性枢纽港的国际竞争力。在一个经济地理区域范围内,往往会形成多个集装箱港口共同发展的局面,它们以共同的业务、共同的利益而联合,又以共同的利益而竞争,从而形成一个港口群。例如我国北方的青岛港、大连港、天津港等港口可以在某些航线互为主支线,各得其所,联合经营,共同发展,形成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

港口发展物流不能仅仅依靠港口的力量去实现,而必须通过多方合作去完成。港口企业与保税区、开发区合作,港口企业与运输企业合作以及与进出口商,生产、商贸企业合作,共同组建物流园或物流中心。港口发展物流要充分依托临港工业。临港工业的发展是港口物流发展的后盾。港口除建立物流园区外,还应引进各类加工业在临港地区进行生产,大力发展临港工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