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方崛起:世界经济中心迁徙的明证!

东方崛起:世界经济中心迁徙的明证!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自18世纪中期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并在十九世纪上半叶一举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再次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和走向的经济中心转移,便是从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转移到了美洲大陆的新兴国家——美国。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缩小了与英国的差距,并且借助两次世界大战的帮助,在“二战”之后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贸易最大国和世界经济中心。在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之后,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贸易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

东方崛起:世界经济中心迁徙的明证!

英国18世纪中期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并在十九世纪上半叶一举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183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5%1870年上升到25%,尽管在1900年下降到19%1938年进一步下降为14%,但美国在这两个年份中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例仅为10.4%10.7%,因此,在1830年到1938年间,英国是世界经济中当之无愧的“老大”。

尽管法国和德国也曾经一度“问鼎”世界第一的宝座,但所取得的成就和影响力显然无法和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相提并论。再次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和走向的经济中心转移,便是从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转移到了美洲大陆的新兴国家——美国。

有人曾将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原因,归结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由于爆发地在欧洲大陆,对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美国远离战场,不但没有因此受到损失,反而通过向欧洲大陆提供军需用品而大发“战争财”,从此成为世界经济的新“老大”。事实上,美国的经济总量早在1894年就已经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14年才爆发,相差了20年)。随着美国经济的崛起,美国的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综合国力全面提升,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完全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新任“霸主”。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说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的全球霸权的破坏,这一破坏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总的说来,这两次大战对世界历史具有相似的意义。”

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的确是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催化剂,但绝非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根本原因。如果真的因为战争才使世界经济霸主发生改变,那现在所预测的世界经济中心东移岂不是需要再次发生全球性的战争,才会让亚洲国家“从中渔利”?

美国究竟如何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呢?仔细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显然对于世界经济中心能否再次发生转移,并且实现东移使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这样的命题具有更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时候,尽管拥有无数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但英国本土土地贫乏,而劳动力十分丰富。在这一点上,包括中国、日本等在内的东亚国家,与英国很相似,人口众多但可用土地相对稀少。有统计数据显示,1875-1889年间,英国、日本、中国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可用土地最贫乏的国家,人均可用于农牧林业的土地分别为1.41.82.4英亩。而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则土地丰富而劳动力贫乏,当时智利、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巴西、阿根廷人均可用土地面积在25216英亩之间。

按照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发达的英国与发展中的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是理想的互补型贸易伙伴,因此,英国与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贸易量应当很大,而与亚洲的贸易量有限。历史事实的确如此。以1900年和1913年两年为例,英国在七个美洲国家的出口份额平均达到25%,而在亚洲国家却只占7.5%10%。另据英国的贸易数据显示,1860年食品、家畜和原料占英国进口总量的92.7%,到1927年仍占80.7%,北美和拉美成为英国最大食品和纤维供应地。

而通过与英国的贸易,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和拉美国家也获利颇多。这些国家扩大了生产规模,赚取了外汇,取得了资金,获得了新科技,提高了劳动技能,从而使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在1870年和1913年间,拉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5%。而与此同时,亚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仅为0.6%,且因为英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更加物美价廉,与亚洲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十分激烈,结果导致亚洲许多手工业破产,从而引发政治纷争甚至内乱。

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缩小了与英国的差距,并且借助两次世界大战的帮助,在“二战”之后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贸易最大国和世界经济中心。

在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之后,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贸易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资本和土地丰富的美国,对亚洲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甚大,对拉美的土地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则相对的小。(www.xing528.com)

1950-1973年间,亚洲的新兴经济体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对美出口年平均增长率在15%28%之间。强劲的出口扩大了生产规模,带来了利润、储蓄和新技术,促进了管理水平和劳动技能的提高,推动政府采取合理的经济政策。东亚丰富、熟练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外资,因此,东亚经济体逐渐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其优势和技术也逐步升级。在对美出口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在1953-1973年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人均国内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5.2%8%。与此同时,拉美地区在出口美国和世界市场方面则不太顺利,出口市场很不稳定。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走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即经济发展的重心不断由大西洋沿岸转向太平洋沿岸,特别是转向东亚国家。昔日西方人的经济奇迹曾令世人瞠目结舌,今朝东方人的经济奇迹尤令西方人感慨不已。

创造东方人第一个经济奇迹的是日本。日本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但“二战”之后仅30多年时间,便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而且气势逼人。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如日中天,大有取美国而代之的势头。日本的经济发展,曾被西方经济界称为奇迹,这个奇迹是在西欧和北美以外,由白种人以外的亚洲人发出的第一声呐喊

紧随日本其后的是东亚“四小龙”,即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四小龙”也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创造出令世人刮目的经济奇迹。更为令人惊讶的是,作为亚洲经济时代的象征,“四小龙”不过是几个初期的代表,在“四小龙”之后,中国经济的表现尤为抢眼。

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增长最强劲、表现最出色的无疑是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中国因有大量廉价和合格的劳动力,外商直接投资源源不绝地流入。中国吸引的外资从1984年的12.6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900.3亿美元。1985年到2009年间,在外资和出口的带动下,中国国内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8%,成为亚洲增长最快的经济体,逐渐缩小着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对亚洲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渐增强。

世界经济的发展重心已明显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中国作为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既是受益者,又是创造者;既是幸运者,又是挑战者;既是时代的幸运儿,又是时代的弄潮儿。美国著名学者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中开卷即论中国,他以一位预言家的眼光论证中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的经济中心。

中国的经济表现也确实值得称道。2008年,一场肇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让全世界的人们深刻体会了失业、降薪和财富缩水的痛苦。然而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2008年和2009年仍然保持了8%9%高速增长。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和国家统计局长马建堂分别在不同的场合表示,由于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了20%。毫无疑问,中国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如果有人要问:“世界经济中心是在发生东移吗?”

我们的回答是:“没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