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世民与高参薛收-万荣古今名人

李世民与高参薛收-万荣古今名人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章李世民的高参薛收被誉为“河东三凤”之首的薛收,在辅佐秦王李世民创建唐王朝事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李世民的厚爱和史学家的肯定。李世民采纳了薛收的建议,留兄弟齐王元吉围困洛阳,他则提精锐之师占据武牢。为此,李渊加李世民为天策上将,薛收为天策室参军。薛收病逝后,李世民哀其英年早逝,派人致祭,赠其厚礼,对其幼子派人多方关照。

李世民与高参薛收-万荣古今名人

第八章 李世民的高参薛收

被誉为“河东三凤”之首的薛收,在辅佐秦王李世民创建唐王朝事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李世民的厚爱和史学家的肯定。

薛道衡是隋朝大儒、大诗人。薛收是薛道衡的儿子,字伯褒,生于公元591年,从小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四五岁就开始识字、读书。以后,薛收又过继给道衡的从弟薛儒,薛儒也是进士出身,学识渊博,教子有方。道衡兄弟的为人处世,为薛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以后,薛收又投师大教育家、思想家王通,学业大进,12岁就能属文,成为饱学之士。

薛收对隋炀帝杀死他父亲道衡不满,洁志不仕,逃避到首阳山,被隋蒲州通守尧君素发现,将薛收拘禁城中。后来薛收乘尧君素应王世充邀请外出之际,在友人帮助下逾城而逃,经秦王府记室薛收的同学房玄龄介绍,进入秦王府,受到李世民的召见。他们两人谈及经略,尽合心意,遂被任命为秦王府主簿兼陕东道大行台金部侍郎

唐武德元年(618),唐朝虽然宣告成立,但尚有41处的起义军各自为政,称王称帝。面对此情况,薛收建议李世民采取政治攻势和武力征讨相结合的办法,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感召各义军归顺唐朝,对确实顽固不化的给以军事打击。在此期间,他书写檄文露布,文不加点,倚马可待,把李世民的政治抱负和自己的报国救民思想尽渗其中。

唐武德三年(620)农历七月,李世民率兵出击隋洛阳守将王世充,屯兵北邙山。沿途各路守军闻风投降,独有王世充负隅顽抗。王世充气度狭窄,残暴凶恶,自称郑帝,原来很多依附他的人竞相背离,他求助无门,只好向他的仇敌窦建德求助。窦建德本是农民起义军领袖,拥有将士十万,他爱民如子,体贴将士,自称“夏王”。但他在关键时刻,却错误地认为“郑亡则夏不能独立”,做出了糊涂的决策,于武德四年三月,亲率十万大军,号称三十万,到河南荥阳汜水镇和李世民决战。面对两路大军,李世民召集诸将商议,大家都认为应该暂避锋芒,伺机再动。这时,薛收站出来独排众议。他首先分析了战略势态,陈述了进退的利弊,提出了围点打援,抢战成皋之险的战略决策。他说:王世充占据洛阳,财物充足,其兵都是江南精锐之师,其所患者是缺粮。而河北窦建德其兵也非常骁勇,他又粮草充足,如两军合流,窦建德又资助王世充粮食,则尹、洛(今伊川、洛阳)战争不已,我军绝难取胜。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深沟高垒,即使王世充挑战,也千万不要出兵。大王你亲率猛锐之师,先据成皋(今河南洛阳汜水镇),训练兵马,待其疲惫,你再提兵猛击,将其彻底击败。若把窦建德打败,王世充自然无力应战,必被我擒,而退兵自守,则是败兵之计。(www.xing528.com)

李世民采纳了薛收的建议,留兄弟齐王元吉围困洛阳,他则提精锐之师占据武牢。他和窦建德相持一个多月,待其人困马乏,军心涣散,挥军猛攻,窦军大败,被俘五万余众,连窦建德也被俘就擒。窦建德败,王世充绝望无援,只好投唐。

洛阳之战的胜利,为唐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薛收在这次战役的决策上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此,李渊加李世民为天策上将,薛收为天策室参军

薛收在辅佐李世民统一大唐事业中,不仅能出谋献策,而且直言敢谏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他为李世民开辟贞观之治的“言者无罪,闻者以戒”;“臣敢于谏,尤其君能从谏”的政治风尚,开辟了先河。

唐武德七年(624),薛收积劳成疾,卧床不起,李世民屡次派人探望,并亲临床前安慰。薛收病逝后,李世民哀其英年早逝,派人致祭,赠其厚礼,对其幼子派人多方关照。贞观六年(632),薛收被赠为定州刺史;高宗永徽元年(650),又追赠为太常侍卿,陪葬昭陵。薛收著有《文文集》10卷行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