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阿弥陀佛像的特点及意义

阿弥陀佛像的特点及意义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中晚期 青铜阿弥陀佛像阿弥陀佛为佛教所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像是中国佛教造像中最常见的佛像之一。单尊的阿弥陀佛的造像特征,基本上与释迦牟尼佛像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其形象特征基本相同。清 铜鎏金阿弥陀佛此尊造像为汉地风格,阿弥陀佛螺髻肉髻高耸,宝珠顶严。

阿弥陀佛像的特点及意义

阿弥陀佛又称作「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等。据《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说,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

明中晚期 青铜阿弥陀佛像

阿弥陀佛为佛教所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双手结定印为其形象重要标志。此尊头饰螺发,肉髻高隆,顶饰髻珠。面相丰圆,神态沉静。身着衲衣,下著长裙,衣缘錾刻缠枝莲纹。纹褶写实自然,两腿部衣纹对称分布,手法娴熟。跏趺端坐,躯体丰润健硕。

清康熙 铜鎏金阿弥陀佛

头饰螺髻,肉髻高耸,宝珠顶严。额际宽平,双目微俯,嘴角微翘,表情静穆柔和。上躯挺拔,身着袒右肩袈裟,衣纹一角斜挂在右肩上,衣质薄透,衣纹简洁。两手结禅定印托宝瓶。台座的束腰较深,仰覆莲瓣扁薄舒展,样式独特优美,颇具特色。此尊造像,做工精美,鎏金明亮,保存完好。

阿弥陀佛像是中国佛教造像中最常见的佛像之一。(www.xing528.com)

阿弥陀佛在过去世自在王如来时,有位国王,因听世自在王如来宣说佛法,产生了信仰。后来他放弃了王位,出家成了一个僧人,法名叫做法藏。这个法藏比丘就是后来的阿弥陀佛。法藏比丘在修行成佛前,曾经发下四十八个大愿,其中一个大愿就是说,将来他成佛后,凡信奉他并持诵他的名号的人,命终之时,佛就前往,接引其人往生自己的国土,即西方极乐世界。

单尊的阿弥陀佛的造像特征,基本上与释迦牟尼佛像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其形象特征基本相同。只是根据有关阿弥陀佛的经典,往生于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的众生都是从莲花化生,因此有些阿弥陀佛像手持一个小小的莲台,也有些立像则是手作接引状,以示阿弥陀佛接引众生之意。在中国佛教寺院的大雄宝殿中,有时供奉代表东、西、中三方不同世界的三尊佛像,即所谓“横三世”,或称为“三方佛”。这时的阿弥陀佛被安置于释迦牟尼佛的右边,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双手仰掌叠置足上,掌中托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往生西方,莲花化生之意。

四川安岳石窟圆觉洞第十六号洞窟中,北宋时期所造的阿弥陀佛像即为立像,阿弥陀佛站立于由两朵大莲花构成的莲台上,由于莲花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点,因此象征西方极乐世界的清净无染。佛像身穿通肩大衣,衣纹自然下垂飘逸,显得十分流畅。整个像的体态优雅,特别是脸部表情静谧安宁,双眼修长,略带俯视,似乎在凝视着芸芸众生。嘴角略向上翘,带有一种神秘的微笑,令人看后心态自然而然进入一种宁静平和的状态。

清 铜鎏金阿弥陀佛

此尊造像为汉地风格,阿弥陀佛螺髻肉髻高耸,宝珠顶严。额际宽平,双目微俯,嘴角微翘,表情静穆祥和。身着袒右肩袈裟,衣纹一角斜挂在右肩上,衣质薄透,衣边满錾花纹。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接引印。双脚跣足站立在单层莲花宝座之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