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德育目标的特点及意义

小学德育目标的特点及意义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学教育目标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小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二)小学德育目标的特点上述小学德育目标,体现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小学德育目标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方向性。我国小学德育目标是社会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德育目标的指向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即青少年一代。小学德育目标是有层次性的,对不同学段、不同对象,在统一要求基础上也有要求上的差异性。

小学德育目标的特点及意义

小学教育目标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小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依据,也是对学校德育实行科学管理的指南。德育目标是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途径方法的选择、学生品德的评定及德育工作领导和管理,都要有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一)小学德育目标的内容

根据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德育总目标为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具体到小学德育目标,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德育目标。首先是小学低年级段的德育目标为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其次是中高年级段的德育目标为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二)小学德育目标的特点

上述小学德育目标,体现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小学德育目标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方向性。我国小学德育目标是社会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质的规定性,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性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儿童发展的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这是由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第二,时代性。小学德育目标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和时代的特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它反映了我国社会变革和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化,反映新科技革命给现代精神文明所带来的重要影响,反映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第三,基础性。小学德育目标的指向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即青少年一代。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必须从小学生抓起,要从小使他们打下比较坚实的思想品德基础。第四,层次性。小学德育目标是有层次性的,对不同学段、不同对象,在统一要求基础上也有要求上的差异性。

(三)小学德育目标的结构

小学德育目标的结构,是回答德育目标的构成问题,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以科学人生观为核心思想素质

科学人生观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思想认识、思想方法、思想觉悟。学校德育要求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人生观,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是对儿童、青少年思想上的根本要求。

思想素质主要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加里宁说过,共产主义世界观对于无产阶级战士来说,好像天体望远镜对于天文学家、显微镜对于实验家一样。同样共产主义世界观对于儿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最一般的认识路线,即提供了最根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供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通过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小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运动和变化、人类社会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问题,也就是教育儿童逐步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树立科学世界观和好的人生观的基础,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人的思想素质的核心是人生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把握人生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包括人生的需要、人生目的、人生评价、人生态度等方面。它具体表现为公私观、幸福观、生死观、苦乐观、荣辱观等。人生观最主要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人生目标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是单纯为了个人私利,还是为社会、为整个人类的进步事业,是为了个人享乐,还是为了有所作为,为社会、为人类有所创造,是为了捞取金钱、权势、名利地位,还是为了谋求人民的利益,祖国的前途,这反映了两种根本不同的人生目的观。二是人生价值问题。人活着什么意义,或者说如何看待人生的价值,这是人生价值观的问题。人生价值观既是人们用来评价人生的一种方法和尺度,又是人们据以支配自己的人生态度的价值方针。三是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是高尚的,或者说仰慕和追求什么样的理想人格,这是对人生问题的综合回答,是通过一种正面的、理想的形象来表达做人的标准。因此,人生观是人们对待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做人的标准等人生问题的比较稳定的根本观点和态度。由于周围环境的不同作用,每个人对人生的观点和态度不尽相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人生观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人生追求与目标的不一致性,学校德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受教育者为正确的人生观打下基础,以此作为生活的准则,使他们沿着人生的科学道路,踏着时代的脉搏前进。影响人生观形成发展的因素,除社会环境外,主要是个人的经历与感受、个人的知识和心理发展水平等。少年期是一个人人生观的初步形成时期,青年中期为人生观确立时期,小学为确立人生观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小学德育较高层次的目标。

2.集体主义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是指一个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这就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起来的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公共财物、爱科学的五爱道德规范以及特殊方面的道德要求,如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社会道德等。社会主义道德素质的本质特征是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道德素质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要素构成。

首先,道德认识是对现实道德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准则、规范的认识。是人们对待客观事物态度的行为准则和内因,包括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的感知,道德表象、道德概念、道德信念以及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等。道德认识与其他认识相比,具有五个方面的特殊性:第一,道德认识的对象是人及人与自身,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第二,道德认识的手段是善恶等价值范畴;第三,道德认识是一种包含着情感、意志的认识;第四,道德认识将预见与指导包容于自身,使它们成为自身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第五,道德认识是在价值关系中进行的或受价值关系制约的认识活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道德认识水平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学校在传授道德认识的同时,重视学生道德信念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防止与克服学生接受教育的认识情感障碍

其次,道德情感是一个人根据一定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简单地说,它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道德情感是人类道德心理素质的组成部分,是道德品质的稳定因素之一。它对人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起着极大的调节作用,人们能够通过道德情感体验使抽象的道德概念获得充实的内容,以激发充沛的精力和坚强的毅力。(www.xing528.com)

道德情感开始于道德认识,当人们的道德认识同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理想相结合,形成对道德关系、道德行为和道德标准的情绪反应,然后在这种反应基础上形成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活动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活动。第一,它是对道德必然性的体验。道德情感作为人类的高级情感,是在对道德必然性的长期体验中形成的,同时作为主体意识的活动,道德情感观是以道德必然性为对象和依据的。第二,道德情感活动,由于具有一定的理性内容,它能够对情绪加以控制和引导。第三,道德情感活动按照道德要求克服不正当的冲动,达到正当的情感。

道德情感就其形式而言,可分为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理性的道德情感。其中,直觉道德情感是由某种情境直接引起的,表现为迅速的道德行为空间作用的情感体验,这种道德情感自觉性较低。想象性道德情感是通过某种具有道德意义的人或事物的形象,引起联想,从而激发起人们比较自觉的一种道德的感情体验。理性道德情感是一种把道德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最概括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更自觉、更持久而具有强大动力作用的情感。培养道德情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不能急于求成地只向学生讲大道理,也不能满足于具体形象的感染而不去进行说理教育,应当进行动之以情、寓理于情,再晓之以理的教育。这样才能使他们将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并经过自身意识的能动作用,形成更高级的道德情感。儿童、少年学生正处于道德情感迅速发展的时期,由于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他们的情感还不稳定,有时甚至是很脆弱的,容易感情冲动,往往不考虑后果,易患冷热病。低年级儿童的情感带有很大的冲动性、直接性和情绪性,而高年级学生逐渐带有持续性、稳定性的特点。因此,儿童、少年时期是进行道德情感培养和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的关键时期。

再次,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通过自觉地确定目的,支配行动、克服困难等表现出来的、能动的实践精神,具体表现为能够以道德动机战胜非道德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排除来自主观和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目标把道德行为坚持到底。也就是说,表现为人们克服困难、克服障碍时的积极性、组织性和坚定性。道德意志是人们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保证,是人们能否达到一定思想品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是是否具有某种思想品德的重要标志。马卡连柯说过:“一个人的抑制能力是最重要的品质,不能抑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破坏了的机器。”

道德意志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种功能或活动。道德意志活动具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第一,自主性。自主性是指人能够自觉地支配自身的活动,即道德意志活动是主体自己的活动,是追求特定目的的活动,是求善避恶的活动。第二,自决性。道德意志要表现自己的功能,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做出自己的决定。只有通过自己的决定,才能成为道德意志活动。第三,自律性。道德意志活动既追求自己的欲望,又适时地约束自己的欲望。它能够自己约束自己,是一种自律的活动。第四,自控性。道德意志活动能够控制自己的活动过程,有序地、有确定方向地进行活动。

学校德育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第一,要根据少年儿童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特点,使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第二,对他们提出合理的又有一定难度的,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做到的要求,且要求一经提出,就不要轻易改变,持之以恒、前后一贯、坚持到底。第三,组织行动实践,在克服困难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最后,道德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外在表现,是指人们在一定思想观点、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的指导推动下,采取的有目的的行动。

伦理学上把道德行为分为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是道德的行为,不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就是不道德的行为。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觉悟高低,思想品德好坏的重要标志。

道德行为是一种行为的活动,但又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活动。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是出于人的道德动机,旨在创造一种道德理想状态的行为,是人们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手段作用于他人或人际关系以达到完善人类和社会目的的活动,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道德行为是在主体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而进行的活动。道德行为是道德主体主动做出的,是追求某种目的的,它能够在行为过程中通过反馈不断修正误差以便接近目标,同时它能够预测到行为过程和结果。可见,道德行为是一个自觉意识的活动。第二,道德行为是主体根据自己意志自愿抉择而做出的行为。选择不仅表现在道德行动之前的内心权衡、决定上,而且更主要的是表现在道德行动之中。行为是选择的完成,行为就是选择。第三,道德行为是影响到他人或社会利益的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行为。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他的行为不可能不与他人无关,不与社会利益无关。只有当人们自觉做出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人或社会利益时,这些行为才具有道德上的意义。

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以他的道德行为来体现的,把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必须经过道德行为的训练与培养这个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等。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掌握道德行为方式,如通过课程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掌握道德行为的技能;通过学生守则、校规的讲解与练习,使学生熟知学校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要求;总结学生道德行为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等。道德行为习惯是将某种道德行为形成一种经常性、持久性和自动性的习惯,强化道德行为是使之成为习惯的基本条件。可通过外部的道德舆论和教育及学生内部自我评价来实现道德行为的强化。并以道德行为的反复锻炼为基础,及时反馈道德行为实践结果,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结构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要素构成。学校道德教育正是一个培养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过程,也就是一些优秀班主任所总结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过程。

3.自律自强的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教育是将自己作为德育对象,有目的地培养自己的优良思想品德,克服不良思想品质。它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检点、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过程。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最终要形成受教育者自律、自强的自我教育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他还认为:“一个学生,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只有当他以外部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研究自我教育的专家鲁温斯基认为,没有自我教育,任何教育都会是不完整的。这是因为只有教育者的教育,没有受教育者的活动就不可能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协调起来,也就不会产生好的教育效果。自我教育是社会主义德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力量。青少年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就能够主动地用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督促自己,不断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有目的、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抵制各种不良倾向的侵蚀与腐蚀。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正是青少年学生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

自我教育是一个人能动自觉性即主体性的表现。在这里就表现在把自身当作客体加以认识和对待,对自己进行教育。人在进行自我教育时,他的“自我”本身则成为教育的主体。从一定意义上说,人之所以为主体,实质上就在于他能够把自己当作客体,自己对自己分析、自己对自己评价、自己对自己控制和调节,也就是自己对自己进行教育和管理。青少年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正是从他律向自律的方向发展的过程。青少年发展初期,由于自我意识不完善,往往不善于控制、调节、支配自己的活动和行为,他们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主要是受外部力量的支配监督,以教师的要求为自我要求,以外人对自己的评价为自己的评价,以学校的纪律为自我约束的纪律,这时他们处于以他律为主导的初级发展阶段。以后在教育的影响下,在活动和交往中,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规范逐步转化为他们内部思想道德素质,逐步形成个人独立的是非、善恶的标准,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系统。有了这个“总开关”,青少年就能够依靠自己内部力量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觉地支配、调节、控制自己活动和行为,这时已发展成以自律为主导的较高级阶段。可见,青少年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也是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是其主体性逐步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是思想品德从他律阶段转化为自律阶段的过程。

正确地认识自己,勇于解剖自己,这是自我教育的前提和落脚点。一个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总是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人要贵有自知之明,要勇于解剖自己,少年儿童同样如此。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中,“我”既是被认识、被评价者,又是认识主体、评价主体,集二者于一身。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是否恰当,一方面取决于认识者、评价者是否冷静、合理地分析,合乎逻辑地评价;另一方面,又取决于认识者的社会责任感、良心情感、理性水平等。一般来说,青少年学生在社会认识、社会评价能力发展的同时,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也得以迅速发展,但是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其一,一方面他们积极接受外界思想道德信息,形成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心理机制;另一方面,他们心理发展又具有闭锁性,往往对自己的行为苦苦思索,却不大愿意说出内心的隐私,尤其不愿意说出缺点和不足。其二,青少年个体意识分化为观念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处于评价者地位的是观念的自我,被评价的自己又是现实的自我。由于生活阅历缺乏与社会新旧意识的交叉影响,青少年的“观念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存在矛盾。有时“观念自我”高于“现实自我”,导致自我评价过高,过于自负。而有的青少年则往往会走向另一极端,自我评价过低,“观念自我”低于“现实自我”,过于自卑。这就需要教育者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逐步形成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教育不仅仅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这样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自我教育还应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即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前提下,及时地挖掘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以此为动力来开发自己的内在潜力,调动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达到理想的境界。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目标结构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目标的整体结构体系,四个方面缺一不可。社会主义德育目标是统一性和差异性的结合,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的反映。其中,统一性是指在中小学的德育过程中,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是统一的、共同的,任何学生都毫无例外,达到这个统一的要求,学生就有共性,就达到社会主义学校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共同要求。差异性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应从中小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个性差异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多样性,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合理恰当的要求,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把社会主义德育的统一要求与具体教育对象结合起来,把统一性与差异性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真正成为育人、塑造人的事业,使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都得到健康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