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遗产旅游研究特点及意义

遗产旅游研究特点及意义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遗产旅游具有贡献于人类共同理念的意义,兼具自我和他人的双重指向,即便是针对具体空间和事物的研究也会演推出一个不受时间、地点、人物限制的沉重使命。以实物为研究对象的风格、以社会进步为导向的遗产旅游研究,有助于阻止旅游研究主流在岔道口处误入完全没有实物支托的纯唯心领域。

遗产旅游研究特点及意义

四、遗产旅游研究特点

1.以遗产知识体系为认识平台

我们认为,遗产的厚重超过旅游,那种厚重感是旅游所不完全具备的。现实中的遗产旅游内涵也远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旅游形式,其另类性很强,这是因为其他形式的旅游要么是强调发展旅游者自我,如健康旅游(healthy tourism),要么是具有针对具体地区的指向性,如扶贫旅游等。而遗产旅游具有贡献于人类共同理念的意义,兼具自我和他人的双重指向,即便是针对具体空间和事物的研究也会演推出一个不受时间、地点、人物限制的沉重使命。为了将来的人类的命运而无意识地包括了自我,全体忘我的境界却包含了全体成员,如此造就了遗产旅游十分厚重的氛围。

img3

图1-2  遗产研究认识框架

旅游要把遗产领域的主体概念及其体系拿来作为遗产旅游的大的控制性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寻求旅游的发展空间。一方面要学习既有知识和业已成形的体系,另一方面要关注遗产领域的最新进展。比如,2004年世界遗产大会苏州会议确定了每个国家每年申报的世界遗产数量不能超过2个,其中必须有一项是自然遗产的原则;2007年世界遗产大会将我国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以及南方喀斯特列为世界遗产。两条信息提示着这样的考虑:其一,世界自然遗产的数量并不很多,人们为什么愿意申报世界文化而不愿意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这恐怕与文化遗产的可说性、易说性有关。其二,放着那么多的古老遗产不申报而偏偏要申请作为近代建筑群种类之一的开平碉楼,如果说现代遗产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的解释似乎不是人们所急切期望的解释。我们不得不承认,开平碉楼是异文化渗透的结果,而文化交流正是当代的主流趋势之一,一时将申报中的古老遗产排在后面而先行批准近代的开平碉楼为世界遗产,应该有这层考虑。其三,有些遗产单体的规模并不大,但将空间分离的同类遗产在概念上集合起来就不得不重视,这样的思考可谓是超越单体的一种视角创新。

2.以遗产资源为实物基础

遗产保护从一开始就将着眼点落实在实物上,那正好与旅游资源同域。《旅游学》虽然也论述到旅游资源,但那是一章而已,这一章与其他章处于并重的关系,《旅游学》的重点实际上是以旅游者为中心,夸张地形容是旅游者学,如此的思维模式实际上具有功利性意识。遗产旅游强调的是认识与保护遗产资源,遗产资源自始至终、或明说或暗喻地出现在遗产旅游管理的各个章节,旅游者满意不是第一位的目的,因此遗产旅游以遗产资源为实物基础,不仅是以研究重点上的差异区分了《旅游学》,而且遗产旅游的功利性较低。

《旅游地理学》比较强调旅游系统的客体性,对旅游资源给予了特别关注,但由于那种强调是面向开发和利用的,在功利性上与《旅游学》处于同一个量级水平上。最终没有将那种关注上升到精神乃至于社会制度层面。换言之,遗产旅游要比《旅游学》与《旅游地理学》看起来更深厚些,原因就在于选择了非功利立场,而且并没有因为功利的缺失让人们失去兴趣,相反却聚集了越来越多热衷于遗产保护的人们于遗产旅游概念下。

故此,要牢牢把握住遗产资源这个实物基础,为全体人类在想要做保护遗产工作时提供聚集的概念物、活动空间。如果没有实物支撑,人们的精神可以一致,但难以在空间上聚集起来,即便是走到一起也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自身凝聚力是比较低的。

至于遗产学术界后来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是无形的,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群或特定区域空间为载体的,那是更为实实在在的实物,只是我们不能将之称为物质而已。以实物为研究对象的风格、以社会进步为导向的遗产旅游研究,有助于阻止旅游研究主流在岔道口处误入完全没有实物支托的纯唯心领域。

3.在技术层面上寻求旅游与遗产保护的合力

如图1-1所示,虽然我们在开始时承认遗产保护对我们的约束,但接下来的行动中,由于旅游功利立场的存在,慢慢地我们会把遗产与旅游并列,甚至会把保护放到偶尔考虑一下的位置上,出现本末倒置结果。对此,我们要知道自己的立场,但也不能因为知道而做什么重大的改变,因为旅游不能失去自己的立场。坚定自己的立场,注意不将自己的立场强加于旅游之外的群体,那样我们的所作所为对自己而言就是正确的。如果旅游与遗产站到了完全相同的立场上,围追堵截现有的发展趋势,那样势必让旅游学者的专长不能得到发挥。

img4

图1-1  旅游立场下认识遗产保护的功利演变过程

既然在一级层面上我们需要屈从于遗产理论,但在二级层面上,比如遗产旅游就可以看做是以遗产为总节点下面的一个分支,在这个分支上我们可以发挥自己在旅游技术上的优势,力求遗产的旅游利用与保护得到合理的统一。一方面,智者可以做具有真谛性的遗产旅游理论研究,当然目前的研究积累还很不够;另一方面,广大学者可以做案例性的工作,做一个地区、做一个环节的研究。

4.牢记“异地——保护”这对矛盾

旅游研究提倡抓住主要矛盾,从现有的知识体系角度考虑,旅游是“异地”与“家”这一对矛盾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关系,从“家”走到了“异地”,由旅游再进入遗产范畴,异地连接了保护。故此本书认为,“异地——保护”是遗产旅游的一对核心矛盾。对于这一核心矛盾如何理解,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保护是一种责任,而异地经常是约束松弛,两者关系似乎可以作为研究的节点。

一门学科要有一个最为本质的矛盾,尽管具体的矛盾双方可能存在某种不足,至少提供了讨论的平台,不能停留在矛盾概念上不做矛盾双方是什么的具体化工作。同时,按照主要矛盾的发展演化思路,就可以将学问体系演变成一个流线性的移动空间,带着自己的空间一路走来再回去,这也是国外学者的研究风格。

上述分析表明,遗产意味着保护、保全、保存,旅游意味着异地、观光、度假、消遣,这组矛盾构成了遗产旅游能够相对独立于旅游科学、遗产科学之间的基础。

5.旅游社区与遗产保护

学术界承认旅游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出现的时间并不很长,这是事实。但如果做杞人忧天般的思考,事物有生就有灭,旅游会不会哪一天消失,似乎很少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科恩曾意识到目前旅游地建设呈现了一种同质化趋势,地方感在消失,如果到一个以前未曾去过的地方,在那里所感受的景观与其他去过的地方没有什么两样,那旅游的意义就没有了,如此的逻辑提示着旅游消失意境

如果上述考虑有可取之处,那么,旅游制约、旅游控制,提出这样的概念恐怕是有道理的,尽管现在学术界不会接受之,现在人们都希望旅游能够得到更长足的发展。然而,除地方感消失这样的考虑之外,如果认同旅游中的人们一天所消耗的物质一定高于在家里的日均消费,那么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似乎就要控制了,因为我们得出了旅游是消耗物质性很强的一项活动,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有些相悖。(www.xing528.com)

旅游要比在家中多消耗物质,遗产要保护,两个有着某种水火不相容性质的概念走到了一起。在既有的视域中,人们只能是在发展旅游还是保护遗产的矛盾中长期徘徊,辩证认识的结果是根本找不到对策。比如,针对黄金周景区爆棚现象,是坚持黄金周还是取消黄金周曾是人们最初的争论焦点,其实,分流客源、选择性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带薪休假、“三连休”等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分流客源与选择性旅游两个措施几乎就等同于提示了阈值下利用的概念。

本书已经假定了遗产重于旅游的前提,那么,如果让现有的旅游属性发生一些演变,或许可以让旅游与遗产之间产生更大的亲和力。我们不能认为,到了某一天人们将不再会出门旅游,这样解释旅游消失肯定是不正确的。

旅游是离开家的一项活动,离开家产生旅游,那么离开家而前往第二个家(second home),那么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是不是消失了?这样的分析在于提出旅游社区概念,一旦旅游者把遗产地当做旅途中的家,那么在旅游地的滞留就多了一份责任,那时的物质消耗就可以与在家里的所用比较接近,如此,旅游与遗产保护会出现并轨倾向。

分析到这里,笔者感觉到似乎发现了一个有潜力的空间,而且这个概念正处于旅游研究领域内,即旅游社区概念似乎与遗产研究中处于终极环节的制度、法规、实践,有很大程度上的异曲同工的效果。两个支持比一个支持好,遗产学术界有自己的途径,旅游界有旅游界的途径,两股力量可以共同完成着保护遗产的任务,而且这种保护并不影响当代人的生活满意度,甚至因手上长期从事着兴趣之事,旅游者在目的地会受到家庭成员般的照顾,在遗产旅游与在常驻地生活是可以做到同样愉悦的。

可以理解旅游社区即是指因旅游而形成或壮大的社区。从外观上看,旅游社区里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旅游者存在,否则就是一般的居民社区。从内部结构上看,旅游社区的旅游者应该由遗产旅游者、健康养生旅游者、家庭旅游者、宗教旅游者等成熟的旅游者以及遗产地居民所组成,相对应娱乐类旅游者不应该是旅游社区的主流,因为自我中心型的旅游者多不具有包容心态,那样形成的旅游者聚集地就是旅游地而已,而社区意味着这里的人们要受制于相应的规范和受某些伦理道德的制约。从建设角度来看,遗产地的保护一定要将居民在概念上纳入进来,这样可以为旅游社区建设提供起步的凝结核并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不然,旅游者因其短暂的滞留而难被引发出热爱目的地的热情来。

旅游社区概念很吻合遗产精神,倡导遗产保护的联合国就是在国家间的缝隙中做文章而拥有了生命力,长期的努力使得那个缝隙做成了一个超级空间,遗产旅游社区是在遗产资源上做出了一个与权力结构不发生任何逻辑矛盾的热情空间,其调动了社会中各方面的力量,可以按照社会既有的结构进行建设,让这个社区活起来。虽然旅游社区发生在具体的空间地段,但对现实社会的利益结构不会产生什么具有敌意的破坏作用。

【本章小结】

处于高速发展中的社会的一部分人群,以及科技进步相对放缓时期里的人类整体,会在时空两维尺度里寻找寄托,此时导致了遗产意识的出现。文化与自然遗产既是借用了生活里的遗产概念,又融入了新的内涵,是一个后生概念,其既有原本的内涵意义做基础,又有修正与演化的成分。遗产保护事业的主导力量采取的是前行姿态,以争取社会广泛的认同与支持。

也可以这样认为,当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使得人类从自然的获取远超过了基本需求时,促成了遗产意识的形成。在人们一致认为保护遗产十分重要的大前提下,空间限制、贫穷和保护成本等也制约着遗产保护工作。遗产是公共物品,需要大众参与和制度保证。

遗产与旅游虽是各自独立的领域,但在对象物范畴上两者出现了重叠,遗产旅游则是力求保护与利用相协调的一个复合概念。用旅游的理论认识遗产,遗产知识也有助于旅游科学的发展。遗产原本是出于保护目的而提出的,面向过去的保护反而演化出引导众人努力前行的力量来。

教育与研究推动着人们对遗产旅游的认识,国内外有关遗产的研究进展,加速了人们的认知。为了高效率地推动遗产保护事业,需要以联合国倡导的遗产精神为起步动力,因为这个现成可用的初始动力非常大,其次要以遗产具有全价值的学术观点作为加速动力。为了争取更多的人士参与,形成更大的社会动量,可采取列单子方式让每个参与者得到可投入力量的作用对象,最后应该让保护的初衷走出积极的方向出来,为此要从时位、由本质到外延地拓展性认识遗产。鉴于遗产本身的厚重和遗产本身提示着资源对象,遗产旅游研究的显著特点是首先要受遗产理念的制约并将重点放在资源客体上。为了避免研究长期停留在呼吁层面上,应该开展技术层面的研究。在注重客体研究的基础上,要演化出后续侧重诸如社区参与那样的主体研究领域来。

关键术语】

遗产资源旅游视角人类基本需求公共物品遗产研究

【思考题】

1.遗产意识是怎样出现的?

2.遗产旅游的立场与参比对象是什么?

3.如何理解面向过去的遗产保护却引发出为子孙留下什么的前行效果?

4.怎样理解国外遗产旅游研究的时空、供给、需求、实用四个切入点?

5.遗产研究的客体性、能动性与制度性是指什么?

【注释】

[1]从高中低三个层面分析问题是人类认识某种现象经常采用的方法,不同层面的因子放到同一个平台上讨论,经常会导致争论。

[2]关于国外遗产旅游研究,本节主要参考了戴伦·J.蒂莫西与斯蒂芬·W.博伊德罗列编著的《遗产旅游》内容及其提供的参考文献索引(程尽能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