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箫笛史:重要的笛界元老

中国箫笛史:重要的笛界元老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间艺人中值得一提的还有尹明山、梁培印、王兴奎等人。赵仁玉老一辈的民间笛子演奏家。赵仁玉与山东籍的民族管乐名家任同祥、袁子文、魏永堂齐名,是山东笛界的开山祖师。图74赵仁玉吴造峨江苏笛界元老,曾培养出陈正生、林克仁、林克勇、林克群等一大批江苏笛界精英,在江苏笛界辛勤耕耘数十年。由于时代的限制,吴造峨迫于生计,不可能歇业在家,编写笛曲,著书立说。

中国箫笛史:重要的笛界元老

民间艺人中值得一提的还有尹明山、梁培印、王兴奎等人。尹明山一只手多出一个指头,这畸形指造就了他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将这畸形指用于按孔,吹将起来灵巧异常,令后学者望尘莫及。《百鸟引》就是由他开创并保存了下来的著名笛曲。民间笛曲中二重奏作品是十分罕见的,梁培印等人演奏的《顶嘴》便是其中的范例,我们从中可以领略梁氏演奏十分生动、风趣的特点。黄梅戏老笛师王兴奎对著名剧种黄梅戏的音乐发展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赵仁玉(1925~1957) 老一辈的民间笛子演奏家。出身于山东的民乐世家,自幼随父学习笛子、唢呐、笙等乐器,尤其笛子最精。他演奏的梆笛极富特色,笛筒极细,清脆响亮,有浓郁的山东地方特色。由于年轻时经常随父走街串巷,流动演出,他的笛艺日臻成熟,曾独创“碎吐”演奏技巧,效果类似于弦乐的颤弓,或者弹拨乐的轮指。他把这一独特技法用于乐曲《山东小开门》中,后来此曲经刘管乐记谱、演奏而流传开来,成为山东民间笛曲的扛鼎之作。1965年赵仁玉参加山东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一等奖。同年代表山东参加全国音乐周,他演奏的《喜新婚》、《步步高》等,经录音、出版,四处流传。后调山东艺术学校任笛子导师,同时在山东师范学院音乐系兼职讲授笛子课。先后培养了曲广义等著名的笛家。赵仁玉与山东籍的民族管乐名家任同祥、袁子文、魏永堂齐名,是山东笛界的开山祖师。

(www.xing528.com)

图74 赵仁玉

吴造峨(1901~1981) 江苏笛界元老,曾培养出陈正生、林克仁、林克勇、林克群等一大批江苏笛界精英,在江苏笛界辛勤耕耘数十年。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充满传奇色彩。吴造峨早年曾任河南省民众教育馆馆长,歌喉洪亮,兼善笛艺。抗战时投笔从戎,曾跟随蒋纬国,任少将音乐教官。解放后辗转来宁,曾任南京四中音乐教师,并在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兼任竹笛教师。吴造峨阅历丰富,见识颇高。早年他在教学中多次告诫弟子,要注意戏曲反切音对笛子演奏口法的影响,并揭示笛吹“双声”的奥秘,对《中国箫笛》一书演奏技法的构成产生影响。吴造峨与江苏民乐元老甘涛交往甚厚,曾在甘涛组建的南京乐社任职。由于时代的限制,吴造峨迫于生计,不可能歇业在家,编写笛曲,著书立说。但是,他带出的众多名家弟子,在江苏乃至全国笛界举足轻重,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