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北朝箫笛史-中国箫笛史

南北朝箫笛史-中国箫笛史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巩县第一窟与第四窟南北朝浮雕伎乐天中均可以找到吹笛人之形象,其中第4窟系反手,即持笛向左吹奏(图23)。图23巩县第4窟南北朝浮雕吹笛伎乐人魏晋去汉未远,此时之横吹大体上与汉代横吹形制相同,无膜孔,横设指孔六孔或七孔,孔距均匀排列,故有匀孔笛之称。魏晋南北朝时期箫笛的发展,重大事件当推荀勖泰始笛的研制。

南北朝箫笛史-中国箫笛史

这一时期,横吹之笛亦渐渐渗入社会音乐生活中,发掘于安阳范粹墓,南北朝后期黄釉瓷扁壶之图像就极富典型。这扁壶“器形扁圆,略似袋,敞口短颈,颈下饰联珠一周,颈两侧各置一鼻,以穿系。器身两面各模印乐舞图一幅:中心一人腾足起舞,两边四人伴奏,或击拍、或拍钹、或吹笛、或弹琵琶”(《商周考古》541页)。其中,吹笛者深目高鼻,着胡服,显系胡人。这进一步表明,横笛与丝绸之路的胡人有关(图22)。

图22 北齐黄釉瓷扁壶乐舞图像

吉林高句丽壁画,“一驾凤伎乐天居右,束发,着合衽茶色袍,双手握笛,正在吹奏。”(《吉林辑安五盔坟四号和五号墓清理略记》,《考古》1964年第2期,王承礼、韩淑华文)这属于高句丽晚期墓葬,其历史时期相当于五世纪末的北朝末年。

敦煌288窟,与北魏长笛图毗邻,有一幅横吹笛伎乐天图像,笛身细长,姿态优雅。

巩县第一窟与第四窟南北朝浮雕伎乐天中均可以找到吹笛人之形象,其中第4窟系反手,即持笛向左吹奏(图23)。其笛形粗大且外形奇特,很像传自印度的、用动物骨骼制成的骨笛。

(www.xing528.com)

图23 巩县第4窟南北朝浮雕吹笛伎乐人

魏晋去汉未远,此时之横吹大体上与汉代横吹形制相同,无膜孔,横设指孔六孔或七孔,孔距均匀排列,故有匀孔笛之称。此笛后世称为班笛,“班笛之制,即古横吹,其孔之距离皆平均,与古笛孔有长短者不同,故可以翻七调。”(《清续文献通考》卷一八九)

画像砖上清楚显示,鼓吹中之骑吹,由于马上作乐,多用声大势宏、便于吹奏的乐器,例如角,一般不用横笛,后者只限于在黄门前部奏乐的黄门鼓吹中使用。严格地讲,横吹系指乐种,并非专指乐器。横吹,鼓吹,均为乐种之一。按《晋志》:“横吹有双角,即胡乐也。和帝时万人将军得之。晋魏以来有黄鹄、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杨柳、黄覃子、赤之杨、望行人十曲。”横吹所用之笛名曰横笛,这一说法比较准确。

在云岗、巩县的浮雕伎乐天中,有不少形象生动的吹篪造象,其手持之篪的吹口,凸起一名曰翘的突出物,清晰可辨。持篪伎乐天,有的双手向左,有的双手向右,作捧物状。这一类的篪,与战国之前的黄钟篪、曾侯乙墓出土的篪有明显的不同,前者有翘,吹口与指孔在同一水平面上,又名义嘴笛;后者无翘,吹口与指孔在竹管上的半径呈90°。

魏晋南北朝时期箫笛的发展,重大事件当推荀勖泰始笛的研制。这不仅是由于荀勖力图扭转前代笛制的混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改革了笛制,而且他的许多主张(包括制笛法)通过文献公之于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便是《晋书·律历志》中的有关记载。这是晋代以前的历史上唯一的一部制笛的理论著作。同时,这一时期横吹渐渐普及,建于北魏前期的莫高窟,集中了西亚、南亚以及当地各少数民族、汉族的混合文化,其中竖吹、横吹之箫笛画像琳琅满目,蔚为奇观。云岗石窟建于北魏立都之地——大同武周山,北魏迁都洛阳之后,又相继兴建了龙门石窟和巩县石窟,这三处石窟年代相近,一脉相承,石刻造像中横吹笛的形象占据统治地位。这是由于划江而治的北魏,在佛教传入的同时,也接受了来自佛教圣地——印度的音乐文化,横笛就是这方面的一个象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