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忌讳:护井惜水,井神夫妇的敬仰

中国忌讳:护井惜水,井神夫妇的敬仰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护井与惜水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有无比重要的位置。而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水井,当然是有让人敬祀的神了,这就是井神。也有的井旁,立着两尊井神石像,一男一女,这就是井神夫妇了。有的地方生小孩,第三天分送喜面时,还要往井里倒一碗;产妇第一次上井取水,也要朝拜井神。

中国忌讳:护井惜水,井神夫妇的敬仰

护井与惜水

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有无比重要的位置。河水、江水、溪水、井水,既滋养天地万物,也滋养我们的生命。特别是与家居环境密切相关的井和井水,历来受到我们的关注。民间习俗认为:井有井神主管,井神有诞日(农历六月十一日),也有歇息日(农历正月初一),体现的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护井惜水观念。

“俗谓是日(正月初一)为龙井王(井水神)的歇息日,故忌汲井水。河南一带,这一天要在井台上贴一副对联,云:‘一年长不安;自在今一天。’湖北有将此禁忌延长至初三日的。初三日汲水时,还要以香烛祀水神”(任骋《中国民间禁忌》)。

在我的出生地湘潭,儿时我曾见识过许多前代遗存的古井。这些古井,讲究的,有一个凸出地面的石井台,设有栏杆,井台的边缘覆着苔衣;台中央为井,砌有圆形的石井围;台上搭着亭子,井上安着辘轳,辘轳上缠着粗绳,绳子两端各系一个水桶,利用重力,一上一下地汲水,很省力气。这些古井,或置于庭院,或立于街边,或建在车马经过的驿道旁。

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中,万物有灵的观念十分流行,江河湖海,土石山岳,乃至门、户、灶、帚,无不有神。而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水井,当然是有让人敬祀的神了,这就是井神。

井神一般没有自己的庙宇,塑像也不多。只有少数的井旁建有小小的神龛,作供奉井神之用。也有的井旁,立着两尊井神石像,一男一女,这就是井神夫妇了。

井神的诞日,为农历六月十一日。(www.xing528.com)

祭祀井神的传统极其悠远,为远古先民的“五祀”之一。“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溜(土神)也”(《白虎通·五祀》)。

在井神诞日,人们往往在井前焚香点烛,摆上甜甜的蜜食,以祈求井神保证井水甘甜可口,无毒无异味。

大概是因为井与人类的生活太密切了,所以对井神的恭敬格外隆重,除井神的诞日祭祀外,各地还有很多礼仪习俗。

除夕日封井,春节后第一次去取水,要烧纸钱祭井。开挖新井时,要竖一面红白布条做的旗,以保井水充沛,家小平安。有的地方生小孩,第三天分送喜面时,还要往井里倒一碗;产妇第一次上井取水,也要朝拜井神。在干旱岁月求雨时,在井中取水,水桶插上柳枝,祈请井神协助龙王普降甘霖。

更有意思的是,民间传说大年三十这天,井神要去东海龙王那里禀告一年的供水情况;初二归位,他要恭候龙王来巡视。所以,人们大年初一不取水,初二一大早再去井中取水,叫做“抢财”。

抛开祀井神的迷信色彩,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自己生存环境的重视。保持水源的充足、水质的洁净,在今天仍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