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曲百问:张大复与汤显祖的共通之处

昆曲百问:张大复与汤显祖的共通之处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4张大复与汤显祖怎样相重相通一个是40岁就双目失明却著作颇丰的“病居士”,一个是才情横溢、清傲率直、命运多舛的剧作家;一个是一生蜗居于古城昆山一隅,难得出几次远门,一个是从江西临川考中进士,先后任职于雷州、遂昌、南京,最后又弃官回乡。然而,因为昆曲,因为《牡丹亭》,因为共同的意趣和见解,张大复与汤显祖相逢相知,结下了深厚友情。但汤显祖对他很尊重,一直以同辈相待。

昆曲百问:张大复与汤显祖的共通之处

34 张大复与汤显祖怎样相重相通

一个是40岁就双目失明却著作颇丰的“病居士”,一个是才情横溢、清傲率直、命运多舛的剧作家;一个是一生蜗居于古城昆山一隅,难得出几次远门,一个是从江西临川考中进士,先后任职于雷州、遂昌、南京,最后又弃官回乡。然而,因为昆曲,因为《牡丹亭》,因为共同的意趣和见解,张大复与汤显祖相逢相知,结下了深厚友情。

张大复是什么时候与汤显祖定交的,暂时难以考证,但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散见于史籍。张大复只比汤显祖小4岁,到晚年仍只是一名生员,在进士面前,只能算是晚生。他在给汤显祖的信中说:“某自幼读先生之文,以为非人间语也。”但汤显祖对他很尊重,一直以同辈相待。张大复将《牡丹亭》同庄子苏东坡罗贯中的作品并列,推崇为“书之可读可传者”。汤显祖则赞叹张大复所著的《梅花草堂笔谈》:“天下有真文章矣。”

张大复五十几岁时,常州推官王命新将由他口述、别人记录的文集《嘘云轩文字》寄请汤显祖审阅。汤显祖为之写了一篇序文,借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说明当时的文人熟习八股文,不管什么文章都写成八股文的熟套,以致性灵被埋没。张大复也熟悉八股文,他为什么能做到不拘一格?因为写作时依仗的是灵性。汤显祖在信中劝张大复不必耗费精力于八股文,不如多多留意《老子》、《易经》和《太玄》等经典,它们篇幅不大,却义蕴无穷,可以演绎或阐发成一家之言。张大复在回信中感谢汤显祖的好意,然而八股文是他的“糊口之策”,希望能得到汤先生的理解和同情。

又过了几年,张大复整理了一份家史,寄请汤显祖写序文。张氏世祖因贫穷而入赘到女家,地位并不高。几代单传,有的很早就死了,有的一辈子苦读而没有出头之日。张大复双目失明后,听得见母亲的声音,却看不见她的容颜。老母亲病危时,他抚摸到她形销骨立的身体,忍不住潸然泪下。老母亲却安慰他说:“可惜儿子看不到娘,娘哪儿就会死呢?”母亲逝世不久,女儿和弟弟又接着病故,实在是祸不单行。汤显祖在序文里说,他六十岁以后不愿读悲伤的文字,怕自己早衰,心中难以承受,而《张氏纪略》使他不忍不看,舍不得放下。往往是已经把它收起来了,又出现在书桌上。当汤显祖的《张氏纪略序》千里迢迢寄到昆山片玉坊时,张大复恰好梦见已亡故的弟弟叫人洒扫庭除,好像是有哪一位贵客光临,没想到原来是一篇珍贵的文章。它带来的喜悦,使张家恍如严冬之后重见阳春。

明朝万历末年,汤显祖的名气已如日中天,他的《玉茗堂四梦》在朝野上下都获得了广泛的声誉。尤其是《牡丹亭》,各地竞相上演,观看者无不为之动容。然而,汤显祖始终对张大复视为知音,做到有求必应。(www.xing528.com)

事实上,张大复确实是一个昆曲行家,对于《牡丹亭》的理解,比别人更深一层。他认为成功扮演杜丽娘的关键,在于要能充分领会汤显祖情之所钟的少女性格,及其内在的生命能量。这样才能刻划出“生者可死,死者可生”的形象。

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详细记载了昆山曲家有机会与汤显祖一起会歌听曲,并且向之讨教的情景:

予于歌无所入,但征声耳。然听《还魂传》,惟恐其义之不皙;听《西厢》、《拜月》,则按节了然。岂初盛盛初之说乎?汤先生自言,此案头之书,非房中之曲。而学语者,辄有当行未当行之解,此真可笑也。诸君会歌于元越西第,酒醒后,耳中犹自作响。

娄江女子俞二娘甘做《牡丹亭》的超级粉丝,17岁就“怨愤而终”的故事,也是《梅花草堂笔记》所记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