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顿悟成佛」与禅宗的宗教意义、解读

「顿悟成佛」与禅宗的宗教意义、解读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慧能佛教思想于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顿悟成佛」说。「顿悟成佛」的意思是,无须长期的修习,只要突然顿悟自己本有佛性,便是成佛之时。慧能的顿悟成佛说,指出的是一条简捷方便的成佛道路,具有十分深远的宗教意义。可见,慧能禅宗的创立及其顿悟成佛说的提倡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慧能“顿悟成佛”说的提出,大大缩短了尘世与净土、此岸与彼岸的距离,反映了宗教家面向社会的又一尝试。

「顿悟成佛」与禅宗的宗教意义、解读

慧能佛教思想于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顿悟成佛」说。「顿悟成佛」的意思是,无须长期的修习,只要突然顿悟自己本有佛性,便是成佛之时。

慧能认为,“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又认为,“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就是说,成佛只是在刹那(“一念”)之间。他还用自己的经验现身说法,说:“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佛性。”声称自己就是顿悟成佛的。他进而认为,“顿悟”是成佛的唯一途径,说:“若悟无生顿法,且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遥,如何得达?”(敦煌本《坛经》)领悟顿悟法门,西方极乐世界就在眼前;不领悟顿悟法门,即使长年念佛修习,也难以抵达彼岸。

慧能“顿悟”说是以“心性本觉”思想为背景的。所谓“本觉”,是指众生本来觉悟,本来是佛,因而“顿悟”不只是可能,而已成为现实的问题,就看你是否刹那体认。慧能说:“自色身中,邪见烦恼,愚痴迷妄,自有本觉性。”(敦煌本《坛经》)众生即使陷入烦恼迷妄,但仍然不失本觉佛性。只因众生本觉,所以“举足举手,长在道场;是心是情,同归性海”(王维《六祖碑铭》)。在日常生活的任何领域,都有顿悟成佛的机会。为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后来便成为禅宗对外宣传的重要口号。

慧能的顿悟成佛说,指出的是一条简捷方便的成佛道路,具有十分深远的宗教意义。

疯僧图(www.xing528.com)

禅宗强调“自性”即“佛性”,因此,个性张扬成为禅宗独特的风格。疯癫这种极度张扬个性的举动被视为破除“理障”的表现。

《四阿罗汉图》现代 吕凤子

既然成佛只在一念之间,只是对“自有本觉性”的刹那直觉体悟,那么传统佛教所主张的读经、念佛、坐禅等一系列修习功夫,也就失去了它们的实际意义。传统佛教重视诵经,慧能却主张不立文字,“当令自悟”;传统佛教提倡布施、造寺等功德行为,慧能却视之为“修福”而非“功德”,竭力反对;传统佛教主张念佛往生西天,慧能则指出,“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念佛不能成佛;传统佛教强调坐禅用功,慧能却以为坐禅是“一具臭骨头”,提出“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这一禅的新观念;传统佛教鼓励出家修行,慧能却认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可见,慧能禅宗的创立及其顿悟成佛说的提倡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慧能“顿悟成佛”说的提出,大大缩短了尘世与净土、此岸与彼岸的距离,反映了宗教家面向社会的又一尝试。它既迎合了新兴官僚集团及士大夫的宗教需要,同时又为下层劳动群众提供了信佛的方便。为此,它不仅受到佛教僧侣的真诚欢迎,而且也受到社会广大民众的热情支持。禅宗后来的迅速发展,与此不无关系。由于“顿悟”说的根本目的仍在成佛,是要加快成佛的步伐和进程,所以它在否定传统意义的坐禅的同时却又扩大了禅的范围。由此可知,它的宗教效果更为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