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日欧的货币宽松政策:殊途难同归

美日欧的货币宽松政策:殊途难同归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日欧虽然同时祭出“宽松”大旗,但无奈彼此国情相去甚远,恐怕很难达到“殊途同归”的结果。与欧洲人不同,美国人的国债六成以上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意味着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概率要远低于欧洲。与美国不同,日本国民有着“擅储蓄,不擅消费”的传统。缺乏统一而强大的政治机构与政治意志,导致了危机发生时各自为政、互相扯皮、贻误战机的恶果,这一点是致使危机一再恶化的罪魁祸首。

美日欧的货币宽松政策:殊途难同归

任何一种政策,随着国情的不同,在效果上都会发生明显的差异,甚至会引发截然相反的效果。美日欧虽然同时祭出“宽松”大旗,但无奈彼此国情相去甚远,恐怕很难达到“殊途同归”的结果。

先说美国。美国的情况无疑是最乐观的。理由如下:

(1)强势文化。敢于冒险、善于创新的牛仔文化是美国经济的制胜法宝。这也是之所以每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时,总是美国能够第一个走出危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2)经济特质。与欧洲人不同,美国人的国债六成以上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意味着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概率要远低于欧洲。另外,全世界七成以上的金融资本和储备货币为美元,这一强势地位使美国更加有恃无恐。最后,美国经济是典型的内需拉动型经济,而借贷消费更是美国经济的一大特质,因此超宽松的货币环境对于刺激国内消费,从而拉动美国经济尽快复苏就具有了更大的现实性。

当然,美国经济也有着其固有的结构性弱点,如消费过剩、投资不足以及财政紧缩的压力等,但是,这些要素显然对美国经济中期的复苏前景构不成决定性障碍,美国经济三五年之内必将走出危机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共识,而最近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勃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共识。

再说日本。与美国相比,日本的情况显然很不乐观。

(1)日本经济的核心问题,不在于流动性不足,而在于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国策。只要这样的国策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不实行中国式的“改革开放”,日本经济将永远是一潭死水,永无出头之日。二十余年的货币宽松政策都没能将日本带出通缩的泥潭,就是这一现实的铁证。

(2)尽管与美国一样,日本国债的绝大部分也掌握在本国人的手里,不存在短期内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但也正因为如此,日本成为了发达世界中负债率最高的国家。其国债占GDP的比例已经超过了200%,远比欧债危机的重灾区希腊、冰岛等国为甚,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2012年年底日本国家信用评级历史上首次被调低,就是一个鲜明的信号。(www.xing528.com)

(3)“安倍经济学”的核心政策之一就是以灾区重建的名义推出超大规模的赤字财政,这将一举推高日本政府本已高筑的债台。一旦该政策没能将日本经济带出通缩困境,日本将瞬间陷入国家破产的边缘,成为另一个引爆全球经济危机的潜在定时炸弹。

(4)与美国不同,日本国民有着“擅储蓄,不擅消费”的传统。因此,“安倍经济学”剑锋所指,依然是出口而不是内需。即,通过大肆印钞拉低日元汇率,靠促进出口的手段拉升国内经济。但是这一典型的“以邻为壑”的政策最终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道理很简单,现在全世界都在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几近货币战争的边缘,因此,靠汇率战、贸易战的方法抬升经济的效果应该十分有限,解决经济问题的最终钥匙,还是在于内需。

最后,再来说说欧洲。与美日相比,欧洲的情况显然要更为悲观一些。

(1)欧洲之所以会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就在于欧洲各国的主权债务大多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这一体制不从根本上改变,欧洲诸国始终无法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2)欧债危机的本质,与其说是经济问题,不如说是政治问题。尽管在经济上实现了表面化的“统一”,但是在政治方面却凌乱不堪。缺乏统一而强大的政治机构与政治意志,导致了危机发生时各自为政、互相扯皮、贻误战机的恶果,这一点是致使危机一再恶化的罪魁祸首。

(3)与日本不同,欧洲诸国一方面享受着史上最宽松的货币宽松政策,一方面又实行着史上最严厉的财政紧缩政策。这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背道而驰的奇特做法,体现了欧洲执政者对“拉动经济增长”和“严格财政纪律”这两个完全相反的政策目标所怀有的强烈矛盾心理。而这种矛盾心理归根结底依然是一种“政治无力感”的表现。这一矛盾不解决,就算暂时度过了债务危机,欧洲与欧元的前景依然堪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