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虬与法京禅师: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的顿悟与禅宗

刘虬与法京禅师: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的顿悟与禅宗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虬与法京禅师南齐时荆州隐士刘虬述善不受报、顿悟成佛义,当世莫能屈。神道救物,称感成异。之遴后梁僧正法京。《广弘明集》载其《吊京法师亡书》有曰:顿悟虽出自生公,弘宣后代,微言不绝,实赖夫子。则其父与京当为故交。而虬之主顿恐亦得之于京也。京乃禅师,驻锡江陵。而且楞伽禅师法冲曾从詗学。顿悟之义与禅宗人发生关系,据史书所记,于此微见其端矣。

刘虬与法京禅师: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的顿悟与禅宗

刘虬与法京禅师

南齐时荆州隐士刘虬述善不受报、顿悟成佛义,当世莫能屈。又注《法华》、《无量义》等(《法华》注乃集注,见《中论疏记》。又《文选注》曾引之),讲《涅槃》、《大小品》等。其著作均佚。仅《祐录》有其《无量义经序》。序首叙七时判教,明施教依根器不同。次辨顿悟义,谓入空则其慧不二。评定顿渐之得失,以渐为虚教,以顿为实说。实具调和之意。其文有曰:

既二谈分路,两意争途,一去一取,莫之或正。

此可见南齐时犹有顿渐争也。虬评之曰:

自极教应世,与俗而差。神道救物,称感成异。玄圃以东,号曰太一。宾以西,字为正觉。东国明殃庆于百年,西域辨休咎于三世。希无之与修空,其揆一也。有欲于“无”者,既无得“无”之分,施心于“空”者,岂有入“空”之照!而讲求释教者,或谓会理可渐,或谓入空必顿。请试言之,以筌幽寄。立渐者以万事之成,莫不有渐。坚冰基于履霜,九成作于累土。学人之入空也,虽未圆符,譬如斩木,去寸无寸,去尺无尺。三空稍登,宁非渐耶!立顿者,以希善之功,莫过观于法性。法性从缘,非有非无。忘虑于非有非无,理照斯一者,乃曰解空。存心于非有非无,境智犹二者,未免于有。有中伏结,非无日损之验。空上论心,未有入理之效。而言纳罗汉于一听,判无生于终朝,是接诱之言,非称实之说。妙得非渐,理固必然。

故刘君之言,仍主顿义。而其大旨仍承生公之说。其序末曰:(www.xing528.com)

今《无量义》亦以无相为本。若所证实异,岂曰无相?若入照必同,宁曰有渐?非渐而云渐,密筌之虚教耳。如来亦云:“空拳诳小儿,以此度众生。”(语出《智度论》)微文接粗,渐说或允。忘象得意,顿义为长。聊举大较,谈者择焉。

虬有子之遴。之遴后梁僧正法京。(《续传·习禅篇》有传)《广弘明集》载其《吊京法师亡书》有曰:

顿悟虽出自生公,弘宣后代,微言不绝,实赖夫子。

按之遴自言从京五十余年。则其父与京当为故交。而虬之主顿恐亦得之于京也。京乃禅师,驻锡江陵。其弟子智远、慧詗(二人《续传》俱有传)并于陈、隋之际游建业、荆州。京恐系以般若学者(刘书比之于什、肇、融、恒、林、安、生、远)而行定业。詗乃三论宗人(系茅山明法师弟子),陶练中观禅法。(语出《续传》)而且楞伽禅师法冲曾从詗学。(《法冲传》)顿悟之义与禅宗人发生关系,据史书所记,于此微见其端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