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荷泽禅的基本思想解析|佛教小百科.禅宗

荷泽禅的基本思想解析|佛教小百科.禅宗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荷泽宗的思想主要是指以神会为中心的禅学思想。由上可知,荷泽禅基本上是祖述慧能禅的顿悟成佛思想,但又比慧能多了点知解习气而已。

荷泽禅的基本思想解析|佛教小百科.禅宗

滑台大会之后,神会名声渐高。唐天宝四年(745),兵部侍郎宋鼎请神会入洛阳,住于荷泽寺。此后,神会便被称「荷泽禅师」,他所建立的一派禅被称为「荷泽宗」。所以,荷泽宗的思想主要是指以神会为中心的禅学思想。但这一宗的传承只约4代100余年。

自称为神会第4代法嗣的宗密在他的《禅源诸诠集都序》中,概括荷泽禅的基本思想如下:“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此即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知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这一段话的要点有三个,第一是“知”为众妙之门,第二是顿悟法门,第三是无念为宗。试分别略述。

神会的“知”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知”即灵知、本觉,也就是真如、佛性。从这一意义上说,知便是心之本体,它是一种空寂的存在状态。空寂之知,即是宇宙万有的本源,能显现种种差别色相,又是一种灵知,能洞察种种差别色相的虚幻不实性。这一思想反映的是神会的佛性论,这一佛性论是对慧能的继承。把真如佛性看成人的唯一本质,乃是禅宗南宗的根本观点。另一方面,“知”在神会那儿又有“知见”、“知解”的意义。神会说:“无住心不离知,知不离无住。知心无住,更无余知。”(《南阳和尚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这里的“知”便当作“知见”解。为此,保唐寺无相禅师批评说:“东京荷泽寺神会和尚每月作坛场,为人说法,破清净禅,立如来禅,立知见,立言说。”(《历代法宝记》)神会本人也确实十分推崇知见,认为,“未得修行,但得知解,以知解久薰习故,一切攀缘妄想,所有重者自渐轻微”(《神会语录》)。后来洪州门下直称他为“知解宗徒”,应该说是有道理的。这一点上,神会与慧能又有所不同。

神会在南北禅宗斗争中一再抨击北宗禅“法门是渐”,全力宣扬南宗顿悟学说,声称“我六代大师,一一皆言单刀直入,直了见性,不言阶渐”(《答崇远法师问》)。他还进而把自己的顿悟法门建立在“一念相应”说基础上。他认为,佛性与无明一时俱有,“觉了者即佛性,不觉了即无明”,觉与不觉只在一念,若“一念相应”,便可成佛:“只显顿门,唯在一念相应,实更不由阶渐。”(《神会语录》)以此来反对北宗“以方便显”、重视渐修的思想。

“无念为宗”出自慧能,神会认为,“无念”是体悟佛性、顿悟成佛的关键。他说:“所言念者,是真如之用;真如者,即是念之体。以是义故,立无念为宗。”(《神会语录》)“念”有正念、妄念之别,都属真如的作用;“无念”指无妄念,非指无一切念。通过“无念”法修习,发现真心,领悟“空寂自性”,实现“自在解脱”。(www.xing528.com)

由上可知,荷泽禅基本上是祖述慧能禅的顿悟成佛思想,但又比慧能多了点知解习气而已。

甘肃敦煌唐代壁画《树下说法图》

该画以封闭构图,表现了庄严静穆且温和愉悦的宗教境界。画中佛陀结跏坐于菩提树下,身着通肩朱红袈裟,做说法状;两侧四菩萨姿态各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