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战史编写者的心路历程和成就

宁夏战史编写者的心路历程和成就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战史》后记编写《宁夏战史》是我的夙愿,也是我结束戎马生涯的一份新的答卷,这份答卷是否合格,当留与后人评说。继之,开始着手修改《宁夏战史》,大体上在1996年上半年完成初稿。《宁夏战史》不但填补宁夏军事历史的空白,而且也为后人从宁夏战争历史中获得智慧的启迪。(原文摘自《〈宁夏战史〉后记》,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

宁夏战史编写者的心路历程和成就

《宁夏战史》后记

编写《宁夏战史》是我的夙愿,也是我结束戎马生涯的一份新的答卷,这份答卷是否合格,当留与后人评说。我清楚地记得,20世纪60年代末,陆军第二十师进驻宁夏大武口地区(今石嘴山市),当时我任师司令部参谋。全师师、团、营三级军事主官和师、团司令部有关参谋人员对贺兰山地形进行反复勘察,我对贺兰山产生了浓厚兴趣和深厚感情。邢道山师长在孙敏志参谋长办公室讲:“我们二十师要熟悉贺兰山,扎根贺兰山,要立足于贺兰山地区作战。”同时指着我说:“小孙,当参谋不但要精通参谋业务,而且要熟悉贺兰山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要成为‘贺兰山通’。”师政委徐志亮多次在会上讲,“全师官兵要热爱贺兰山、建设贺兰山、保卫贺兰山,要与贺兰山共存亡”。由于全师部队大部驻守在宁夏北部地区,特别是贺兰山地区,使我与宁夏北部地区结下厚缘,对贺兰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要熟悉贺兰山,就要熟悉贺兰山的历史和现状,因苦于无历史资料,真是伤透了脑筋。当时想,要是有一部宁夏军事史该多好,于是我萌生了编写一部宁夏军事历史的念头,暗暗地下定决心,要写宁夏的山、河,写宁夏的沙漠,写宁夏的战争,这是我写《宁夏战史》的最初动机。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我奉命调任宁夏军区司令部,先后任参谋、副处长、处长,使我有机会接触到银川以及宁夏各地军事历史和现状,并结合工作到各地、县,陆续搜集、整理相关资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从北京军事学院毕业返回后,任银南(今吴忠)军分区参谋长,由于职责所系,我格外注意留心搜集与宁夏战事有关的资料,并结合落实战备、勘察地形、检查工作,相继做了有关宁夏中部地区的笔记,发愤要写好《宁夏战史》。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固原军分区任司令员时,基本上跑遍了六盘山区100多个乡镇,对古代战场、军事工程以及红军长征经过宁夏的路线备感兴趣。每到一地,我都坚持在调查研究现状的同时,注意了解古代军事斗争历史。特别是在1992年5月7日,我到西吉县将台乡调研时,乡长雷世明、书记王连成送给我一部由乡离休干部韩荣华主编的《将台志》。当时我十分激动,万万没有想到,竟在一个偏僻而贫困的乡镇,写出一部20余万字的《将台志》,使我无地自容,激励着我要写好《宁夏战史》。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调任宁夏军区副参谋长。此时战备、训练和行政管理工作十分繁重,搜集资料几乎全在晚上进行,为便于指导宁夏军区的军事工作和后备力量建设,我抢先整理了宁夏军事地理,完成并编印出版《宁夏大地》,把宁夏的山、河、沙漠写入书中。继之,开始着手修改《宁夏战史》,大体上在1996年上半年完成初稿。

1998年4月,我被批准退休,组织上让我担任《宁夏军事志》主编,与曹益民同志共同带领全体编撰人员昼夜加班编写。我在指导全区三级军事志编纂工作的同时,把《宁夏战史》初稿资料融入到重大兵事、红军长征、军事工程和概述的撰写之中,并负责完成全志书其他篇章的修改,终于用两年多时间完成初稿,并开始审改和总纂全书。《宁夏军事志》(上下卷)评审通过后,完成了宁夏军区领导赋予我的任务,满足了我写《宁夏战史》的最初愿望。在修改、总纂《宁夏军事志》的同时,感到言犹未尽,志与史同源,但在写作体裁、风格上都不尽相同。我虽无经国济世之才,但有一颗爱国恋乡之心,于是不顾花甲之年,埋头于青灯古卷之中,决心从史学的高度写一部《宁夏战史》,用以记述和反映宁夏5000多年的军事斗争历史,圆了年轻时要编写《宁夏战史》的梦想,以答慰邢道山师长、孙敏志参谋长的在天之灵。在编写《宁夏战史》过程中,亲朋都劝我搁笔,好友也劝我潇洒一点,部下聘我到他们那里当“顾问”。战友情意情真意切,我只有拼命写作回报。宁夏战争史是中国军事史的一部分,也是宁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战史》不但填补宁夏军事历史的空白,而且也为后人从宁夏战争历史中获得智慧的启迪。(www.xing528.com)

在本书编纂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史书、志书、资料,其中主要有军事科学院编写组《中国军事史》,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鲁人勇等《宁夏历史地理考》,陈育宁《宁夏通史》,吴忠礼、刘钦斌《西北五马》,龚世俊等《西夏书事校证》,王天顺《西夏战史》和许成《宁夏考古史地研究论集》等一大批史志书籍,特别是宁夏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吴忠礼研究员对我的热心指导,在这里表示诚挚的谢意。在编写出版工作后期,军事志办公室参谋潘卫民、刘建军和工作人员李洪放、刘鹏寿等给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也一并表示感谢。

纵观宁夏地区战争历史,可以概括为“抵御外侮,农民起义,平息叛乱,维护统一”之战。宁夏战争历史还有很多神秘的宝藏需要我们去发掘,这部《宁夏战史》也权做一名老军人对西部大开发的另一种贡献。古人云:“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我虽已年迈,但深信此言。本书时间跨度大,内容范围广,只能从复杂的战事中,撷精取华,综合其要,编纂成书,难免有遗漏和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原文摘自《〈宁夏战史〉后记》,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本文略有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