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庞德射中过关羽额头的白马将军

庞德射中过关羽额头的白马将军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驻扎樊城的一员曹军将领,亲自与号称万人之敌的关羽交战,一箭射中了关羽的额头。看样子,庞德射中关羽额头,起到了巨大的威慑作用,关羽的军队非常惧怕这位白马将军。和历史中不同的是,射中的不是关羽额头,而是左臂,这一箭使关羽军队十余日不能迎战。庞德与关羽交战、射伤关羽后,樊城守将曹仁命庞德屯驻在樊城以北十里,恰赶上连日暴雨,汉水暴涨,泛滥溢出,曹军突然面临灭顶之灾。

庞德射中过关羽额头的白马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天,关羽大军进攻樊城。驻扎樊城的一员曹军将领,亲自与号称万人之敌的关羽交战,一箭射中了关羽的额头。

这员曹将就是庞德。《三国志·魏书·庞德传》中记载了这一次交战过程:

侯音、卫开等以宛叛,(庞)德将所领与曹仁共攻拔宛,斩音、开,遂南屯樊,讨关羽。樊下诸将以德兄在汉中,颇疑之。德常曰:“我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身自击羽。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后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

《三国志》中的庞德,在协助曹仁讨平侯音、卫开的叛乱后,屯兵樊城,对抗关羽。当时樊城的一些将官因为庞德的兄长在刘备那里做官,对庞德十分怀疑。庞德于是常常表示要亲自与关羽决一死战的决心,后来他果然亲自与关羽交战,并射伤关羽。《三国志》中又说:

时(庞)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

看样子,庞德射中关羽额头,起到了巨大的威慑作用,关羽的军队非常惧怕这位白马将军。

说起庞德这个人物,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员勇将。《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写到他让手下抬着棺材随军,表示要与关羽决一死战。他与关羽交手两次,第一次大战了百余合,关羽称赞他“刀法惯熟,真吾敌手”;第二次大战五十合后,放冷箭射伤关羽。和历史中不同的是,射中的不是关羽额头,而是左臂,这一箭使关羽军队十余日不能迎战。后来关云长放水淹七军,才捉住庞德,将他杀死。

可见,在《三国演义》里,庞德也算是数得上的勇将,不过和上面引的《三国志·魏书·庞德传》中的记载一比,就会觉得历史上的庞德似乎更加勇猛。

据《三国志·魏书·庞德传》,庞德是南安人,早年在马腾军中,讨伐叛乱的羌、氏,立下不少功。后来,曹操讨伐袁谭袁尚,袁谭派郭援、高幹攻略河东。曹操命钟繇率领关中诸将进讨,庞德与马超在平阳迎击郭援、高幹(当时马腾、马超尚与曹操合作),庞德作为先锋,奋勇进击,大破郭援、高幹,并亲自将郭援斩首。此后,他常随马腾征战,临阵却敌,勇冠三军。(www.xing528.com)

再后来,马腾到邺都做官,庞德留下来跟随马超。马超起兵攻曹失败,来到汉中,庞德一路相随。曹操平定汉中,庞德随众降曹。曹操早就听说过庞德的骁勇,任命他为立义将军,又封为关门亭侯。

《三国志》在简略地叙述了庞德降曹前的生平后,又突出地叙述了他死前的一战。庞德与关羽交战、射伤关羽后,樊城守将曹仁命庞德屯驻在樊城以北十里,恰赶上连日暴雨,汉水暴涨,泛滥溢出,曹军突然面临灭顶之灾。关羽乘机大举进攻,庞德奋力抵抗,《三国志》中写道:

(曹)仁使(庞)德屯樊北十里,会天霖雨十余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水深)五六丈,德与诸将避水上堤。(关)羽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堤上。德被甲持弓,箭不虚发。将军董衡、部曲将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斩之。自平旦力战至日过中,羽攻益急,矢尽,短兵接战。德谓督将成何曰:“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战益怒,气愈壮,而水浸盛,吏士皆降。德与麾下将一人,五伯二人,弯弓傅矢,乘小船欲还(曹)仁营。水盛船覆,失弓矢,独抱船覆水中,为羽所得,立而不跪。羽谓曰:“卿兄在汉中,我欲以卿为将,不早降何为?”德骂羽曰:“竖子,何谓降也!魏王带甲百万,威振天下。汝刘备庸才耳,岂能敌邪!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遂为羽所杀。

陈寿写《三国志》,素以行文简约,不事铺张描述而著称。即使是像赤壁之战这样的大战争场面,也往往几笔带过,像《庞德传》这段不惜几百字、浓墨重彩、淋漓尽致的描写渲染,在《三国志》中可以说极为少见。正因如此,《三国志》中的庞德写得格外有生气。他身处绝境而力战到底,被擒后又不屈而死,如果抛开拥刘反曹的道德立场,可以说庞德死得非常壮烈。

但是,也许正因为历史上的庞德对关羽抵抗异常激烈,又射伤过关羽,所以后世演说三国故事的民间艺人并不喜欢这个人物。在元《三国志平话》中,庞德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前,就被关羽斩于马下,魏军大败,庞德完全成了表现关羽高大形象的垫脚石。

到了《三国演义》里写庞德,处理得就很有分寸。一方面,早在写庞德力战关羽之前,就已通过一些情节,表现他的勇武,为后文战关公遥遥地伏下几笔。如第五十八回写马超兴兵与曹军作战,是庞德献计并先进入长安斩关夺城,后来在与曹操亲自统领的大军作战时,庞德身入重围,跌入陷坑,居然能跃出坑来,立杀数人,步行砍出重围。出围后,发现韩遂被困,又步行杀入,砍死曹仁部将曹永,夺马杀出一条血路,救出韩遂。庞德突围、入围、失马、夺马、斩将、救人,写得很有声势,写出了庞德的过人之勇。再如《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曹操进兵汉中,庞德奉张鲁之命守卫南郑,力战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四将,表现得十分出色。这些情节都于史无征,全部出自罗贯中的虚构。有了这些虚构情节做铺垫,后面大战关羽时庞德有过人的表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是另一方面,《三国演义》里写到庞德与关羽对敌时,他的勇猛就要打一些折扣。史书中说他一箭射中关羽的额头,但对崇敬关羽如神的百姓来说,关老爷的头上中了一箭,这还了得,于是这一箭移到了左臂,而且还说成是庞德放冷箭暗算关羽时所射。至于史书中说关羽军兵都畏惧这位白马将军,这一点还是不提了罢。再有,《三国演义》中庞德在七军被淹后奋死抵抗的情景,与史书中的记载相去不远;但是他的最终被擒,却并非如《庞德传》所说,是因为大水冲翻了船,而是由关羽的部将周仓将他撞下水,再将他擒获。《三国演义》里庞德被擒后也是视死如归、不屈而死,但是《庞德传》中他临死前颂扬曹操、贬低刘备的话以及“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的豪言壮语,却是必须删掉的。

经过这些加工,《三国演义》里与关羽对敌时的庞德,与史书中记载的相比,就略显逊色。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庞德再英雄,毕竟他是站在刘备的对立面,又是直接与关羽交战,这样的人,可以把他写得很出色,但是他的形象毕竟不能太高大,更不能盖过关羽;只有这样,写出来的庞德,才既具有审美品味,又合乎表现拥刘反曹这一主题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即使写一些像庞德这样出场不多、相对次要的人物,也往往经过比较细密的艺术构思,而不是仅仅写好几个主要人物就了事;也只有这样,《三国演义》才能真正地描绘出那个英雄辈出、豪杰云起的辉煌壮丽时代的历史大画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