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到小学过渡期陪伴孩子走过

幼儿园到小学过渡期陪伴孩子走过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孩子刚上小学时都会信心十足,带着“幼儿园的小明星”这样的称号走入小学。爱爱妈觉得很惊讶,难道是孩子不习惯小学的生活吗?听了爱爱的话,爱爱妈明白了,原来爱爱还沉浸在幼儿园的“小明星”状态。具体做法是:1.放松孩子的紧张心理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生活到小学的学习生活的过渡时期,一些孩子由于在入学前准备不够充分,出现了入学恐慌症。

幼儿园到小学过渡期陪伴孩子走过

许多孩子刚上小学时都会信心十足,带着“幼儿园的小明星”这样的称号走入小学。在他们看来,这些荣耀是一直跟随着的,可一旦自己在小学受了冷落,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幼儿园生活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段最美好的时光,在这里,每个老师所负责的学生有限,他们很容易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心,孩子也会受到相应的赞赏和重视,这无疑给了孩子很大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刚刚上学一周的爱爱在妈妈接她放学的时候告诉妈妈:自己不想上学了,她想回幼儿园。爱爱妈觉得很惊讶,难道是孩子不习惯小学的生活吗?爱爱妈一边安慰着爱爱,一边拉着爱爱回家。回到家里,爱爱妈忧虑地把孩子的想法告诉了爱爱爸,爱爱爸也有些担心。于是,父母耐心地开导爱爱,问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爱爱憋了半天才冒出一句话:“我觉得现在的老师没有幼儿园的阿姨喜欢我,还有班上的同学也不喜欢我,音乐课上也不让我唱歌。我不喜欢这里,我想回幼儿园。”听了爱爱的话,爱爱妈明白了,原来爱爱还沉浸在幼儿园的“小明星”状态。在人多的小学班级里,她感觉到自己受冷落了。妈妈耐心地向爱爱说:“老师现在还没有看见你的优点呢,等过段时间老师就会发现你了。你要耐心等待,做好功课,老师肯定会喜欢你的。”虽然,爱爱还是撇着嘴,但似乎认同了妈妈的说法。

爱爱妈发现爱爱的状态还经常停留在幼儿园阶段,她在生活中习惯于说“吃饭饭,睡觉觉”,语言里总是出现一些重叠词。刚刚上学第一天回家来,爱爱告诉妈妈自己听不懂老师的话。妈妈问老师留了什么作业,爱爱也一脸惊讶:“老师根本没有留作业。”后来,爱爱妈打电话询问了老师,才发现爱爱根本就没明白老师所布置的作业。爱爱的动手能力也比较差,以前在幼儿园都是老师帮忙洗碗,因而爱爱根本就不会做那些事情。爱爱妈对此很担心,隔壁家的琳琳与爱爱一般大的年纪,已经可以自己去上学了,也可以一个人过马路,而爱爱还需要父母接送。也许,爱爱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爱爱妈心想。

孩子在刚刚进入小学时会感觉到“受挫”,这是很正常的。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老师需要花一段时间才能发现他的优点,让孩子放下过去在幼儿园所获得的成绩,争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另外,在生活方面,父母要给予孩子帮助,帮助其脱离幼儿园的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其独立意识和安全意识以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具体做法是:

1.放松孩子的紧张心理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生活到小学的学习生活的过渡时期,一些孩子由于在入学前准备不够充分,出现了入学恐慌症。有的孩子因为压力大,晚上休息得不好,会引发身体上的疾病,比如发烧、腹泻。因此,在这一阶段,父母要和孩子多沟通,积极引导孩子的心理,可以经常赞扬“我们的小主人回来了”、“今天老师打电话说祝你成为一名小学生”等等。让他觉得当一名小学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放松他们的紧张心理,具备一个良好的心态。

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安全意识(www.xing528.com)

孩子进入小学了,为了消除孩子的紧张心理,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幼儿园,孩子习惯了凡事由老师做,但现在父母可以教导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刷牙、洗脸、自己大小便、穿衣服、收拾书包等;同时,父母还需要教会孩子简单的劳动,比如扫地、擦桌子,还有学习工具的使用,比如如何使用剪刀、削笔刀等。

3.必要的安全教育

父母还应该告诉孩子一些安全知识,引导孩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诸如简单的“红灯停,绿灯行”,走斑马线才可以穿越马路;还需要明白“过马路,左右看,不能在路上跑和玩”;如果迷路了要找警察叔叔而不是跟着陌生人走。还要让孩子记住自己和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门牌号、家庭电话和父母工作单位等,以备不时之需。父母还需要教育孩子不玩火,不去拨弄电源开关,不拉扯电线,不去建筑工地玩,没有父母带领不可以去游泳玩水,以免酿成事故。这些必要的安全知识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以防万一。

4.引导孩子的正面情绪

孩子也许在放学之后会抱怨“不喜欢上学”、“不喜欢学校”,这时候,作为父母,要尽量从正面引导孩子的情绪,尽量让上学这件事与快乐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孩子每天放学后,你可以询问孩子“今天开不开心”、“今天又有什么好玩的”、“今天老师批评你了吗”等等,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情绪的引导问题。父母应站在老师、学校这一边,肯定学校、肯定老师,冷静、客观地分析孩子所说的问题症结在哪里,适当地与老师沟通,消减孩子的厌学情绪,更利于孩子的学习。

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交谈一些学习方面的事情,告诉他学习会使人有知识、有本领,并为之提供表现的机会,使他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简单的日常问题,给他一种成就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