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直观的社会主义思维方式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直观的社会主义思维方式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观的社会主义思维方式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无意识或模糊认识直接相关,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陷入曲折的进程之中。形成直观的社会主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直观的社会主义直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直观。直观的社会主义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实上在这段历史时期处于非自觉状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由于缺乏自觉的理论反思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失误。

直观的社会主义思维方式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一)直观的社会主义思维方式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简单地讲,直观的社会主义思维方式,就是在具体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以抽象直观的思维方式,在理论态度和方法上严格遵循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道路上基本照搬苏联式社会主义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路和历史实践所形成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直观的社会主义思维方式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缺乏哲学反思,理论上陷入教条主义形而上学,实践上陷入模仿和僵化,缺乏创造性和本民族国家的个性。直观的社会主义思维方式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无意识或模糊认识直接相关,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陷入曲折的进程之中。形成直观的社会主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直观的社会主义直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直观。由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无产阶级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因此很容易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已经完成的思想体系,我们要做的工作只是解释,加上政治上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被神圣化,不敢进行理论创新,即使有创新也只是实践的需要或者只是属于实践范围的,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直观,总体上缺乏深入理论内部的科学探讨和形成对各种与马克思主义有出入的思潮的简单、外在否定的局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直观理解直接导致把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为最终完成的思想体系,对社会主义也只是解释经典作家的有关共产主义社会的论述,没有立足社会主义实践来理解社会主义的意识和自觉性,形成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抽象直观。这种抽象直观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倒置了,形成社会主义实践一直落后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的错觉,而实际上这不符合理论与实践的辩证法。

(2)实践上将苏联模式神圣化了,认为只要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就能建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形成了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抽象直观理解,理论上缺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深刻反思。(www.xing528.com)

(3)政治因素的影响直接强化了对社会主义的抽象理解。革命胜利后我们很快就奠定了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基础,人们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主义阶段缺乏足够认识,对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同样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的错位直接导致对社会主义的内在结构和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直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必然伴随着政治化,但是政治化应该直接服务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并始终以之为基础,政治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要求,而不是相反。

直观的社会主义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实上在这段历史时期处于非自觉状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由于缺乏自觉的理论反思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失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实践性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其科学性,没有科学性的约束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只能是抽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