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场自救术:游刃有余应对职场危机

职场自救术:游刃有余应对职场危机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职场博弈,在竞争中保全自己职场形同战场一样残酷,虽没有刀光剑影,却暗流涌动。其实,身在职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双赢才是最好的结局。自救之道职场竞争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关键在于“竞”,比的是能力和干劲,需要的是同心协力取得双赢的结果,绝不是在工作中以自我为中心,形成对峙的小团体,去“争”权力“争”地位。大家都是竞争中的赢家,你让对方开心了,你的日子才好过,你才能保住自己的饭碗。

职场自救术:游刃有余应对职场危机

第六章 职场博弈,在竞争中保全自己

职场形同战场一样残酷,虽没有刀光剑影,却暗流涌动。职场博弈,你准备好了吗?职场博弈的结果永远只有一个,不是自己淘汰自己,就是被别人淘汰,这就是职场“进化论”,只有拥有了成熟心智的人,才能在任何时候,都立于职场的不败之地。

竞争不可避免,双赢是最好的结局

小郭和小姚两个人同时竞争公司的某个职位,因为小郭在领导面前说了小姚的坏话,小姚心生恨意,决定报复一下。一天晚上,小姚找了两名好友去“教训”小郭,把小郭暴打一顿,目的是让他不能如期参加竞选活动。结果在打斗中,失手将小郭给打死了,小姚因此被判了20年的刑。一个死亡,一个入狱,是不是很可悲?这就是不正当竞争的恶果,同事之间的竞争毕竟不是生死之战,出现这样的结局真是让人感到痛惜!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晋升、加薪,这也是每个职场人士应该追求的。但是,我们要和同事站在公平竞争的起跑线上去争取。而不是耍心机、玩手段。

在办公室里,即使是关乎前途命运的竞争,即使你很讨厌和你竞争的同事,我们也不要表现得那么赤裸裸。如果太激进的话,势必会影响整个办公室的气氛,不仅会让其他同事反感,也会影响你的形象,这样更不利于你的竞争。

真正明智的竞争应该是厚积薄发,用实力说话,劲儿要用在暗处,这样才不会伤及对方的面子。如果搞得太僵,就算你胜利了,也会被对手记恨。什么是真正的胜利?是你赢了,你的对手还去恭喜你,而不是耿耿于怀、怀恨在心!

老李是某公司的老职员,他最近和一个新来的大学生卯上了。老李已经在这家公司呆了3年多,眼看就要熬出头了。这天,老板忽然把一个年轻人安排进老李所在的部门,据说,这个年轻人是名牌大学毕业。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看起来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老板很喜欢这个年轻人,很可能要提拔他,年轻人无疑就成了老李的竞争对手。

虽然老板很欣赏这个大学生,可毕竟老板不和员工在一起,很多情况都不了解。老李却清楚得很,这个年轻人喜欢说大话,做事前喜欢拍胸脯,但很多事都不能善始善终,不能把事情完整地做好。还有,他做事从来没什么计划,很多时候都是“临时抱佛脚”。更让老李郁闷的是,他完不成的工作,往往都要老李来“擦屁股”。

老板都是看重结果的,以为这个年轻人工作完成得不错,事情做得很到位。其实,这其中有老李很大的功劳。为了让老板了解真相,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让老板提拔自己,老李决定用实力说话。

一次,整个部门都要去外地做新产品的推广,要在广州呆半个多月。老李心想,这是个展示自己能力的好机会。于是,他就对老板说,自己的儿子生病了,自己跑那么远不放心,老板也同意了。因为整个部门只剩下老李一个人,在这半个多月里,他必须代替整个部门和老板一起讨论所有的问题。刚好,老板接手了一个新案子,老李拿出浑身解数,写了一份完美的产品策划书。老板一看非常满意,再加上这段时间的频繁接触,老板对老李的才能有了新的认识。

对老李来说,这半个月的工作比过去的3年都有意义,也可以说这是老李的职场转折点。老李用自己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赢得了老板的认可。渐渐的,老李在部门里有了地位,而那个新来的年轻人,最后变成了老李的手下。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老李用自己出色的能力证明了自己的出类拔萃,而没有采取任何不正当的手段去牺牲同事、突出自己。以伤害别人来谋求自己利益的人最终都会被识破。也会被大家所抛弃。我们只有凭借自己的成绩来证明自己,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竞争对手的尊重,而不是走什么歪门邪道,搞阴谋诡计。

其实,身在职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双赢才是最好的结局。同事间竞争,是件很寻常的事情。然而这种竞争与外部环境的竞争相较又有很大的不同,同事间的“竞争”不是单纯的竞争。存在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又掺杂有个人感情,或是部门间、上下级间的复杂关系。俗话说得好“一山容不得二虎”,那么同事间的竞争,应该如何对待呢?

“双赢”意识很重要。双赢的目标不是赢,而是追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强调能够与竞争对手合作,共同促进目标更快更好的实现。所以这种竞争是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相互配合,取得的双赢结果。

有个故事很生动讲述了这种竞争关系。一头狮子和一只野狼同时发现了一只羚羊,他们决定一起去捕捉。由于配合得很默契,很快狮子就咬死了羚羊。然而此时狮子已经不愿意和狼再分食猎物,于是狮子和狼之间的斗争开始了,结果是狼被狮子咬死,狮子也因此受到重伤而不能享用美味。显然,这样的结果不能称之为“赢”,团队竞争导致了两者皆输。

同事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存在合作又存在竞争,过分放大竞争心态,合作固然不会愉快。就工作目标来看,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同事,对自己能力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而过度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缺乏团队协作,在职场中是很难取得良好业绩的。更积极的态度是要将这种竞争目标放在外部环境,挑战更有能力的对手,不仅个人能力在团队合作中得到锻炼,自己的视野也会更宽。

自救之道

职场竞争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关键在于“竞”,比的是能力和干劲,需要的是同心协力取得双赢的结果,绝不是在工作中以自我为中心,形成对峙的小团体,去“争”权力“争”地位。大家都是竞争中的赢家,你让对方开心了,你的日子才好过,你才能保住自己的饭碗。

向对手学习,提升个人职场魅力

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马云曾经有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只有心中无敌,才能天下无敌!在马云看来,他从来就没有敌人,因为他把每一个对手都当作了重点学习对象,去学习对手的优点,反思对方的教训,最后自然天下无敌了。其实,这是最高明的打击对手的方法。试想一下,当竞争对手在你面前没有任何优势的时候,他还会成为你的对手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古往今来,多少成功者都会把竞争对手当成是自己最好的老师,从学习对手的经验和教训中,逐步向成功进阶。

某外企的招聘会上,大学刚毕业的刘丽击败其他竞争对手,被录用。而该公司原计划要招聘一名有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让他们改变计划的起因只是因为刘丽拿出来的一元钱。

因没有工作经验,刘丽在面试时就遭到了拒绝,但她央求主考官:“请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完笔试。”主考官拗不过她,就答应了她的请求。结果,她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笔试,在复试中,当人事经理得知刘丽无工作经验时,决定放弃。于是,人事经理这样告诉刘丽:“今天就到这里,如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刘丽听了,向经理点点头,并从口袋里掏出一元钱双手递给经理说:“不管是否录取,都请您给我打个电话。”

人事经理从未见过这种情况,问:“你怎么知道我不会给未录取者打电话?”“您刚才说有消息就打,那言下之意就是没录取就不打了。”

人事经理对刘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若你未被录取,我打电话,你想知道些什么?”“请您告诉我,我在哪些方面未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那钱……”刘丽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电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笑了笑说:“请等会儿,我请示一下区域经理。”区域经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对人事经理说,请把钱还给刘丽,不用打电话了,现在就通知她:她已被录取了。

而这一方法,正是刘丽在上次招聘中,从一个竞争对手那里学来的。那一次,刘丽比她的竞争对手考得好,而她的竞争对手却最终被聘用,她不明白其中原因,就虚心地向竞争对手请教,竞争对手被她的诚恳打动,就把自己应聘多次总结的秘诀教给了她,结果这次真的就被她灵活运用,并收到了好的效果,最终应聘成功。

“向谁学,学什么,如何学”,一直是许多人头痛不已的三大棘手难题。其实,最佳的学习对象就在你的身边,那就是你的对手。向谁学?向对手学习。学什么?学习对手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如何学?用敏锐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虚心向对手学习。向谁学和学什么,这两个问题都比较好办。夏普公司就是通过分析竞争对手英国隆姆洛克公司和美国威尔公司的经验教训,获得了捷足先登之势。但是,如何向对手学习,这就需要你的眼光和胸怀。

2001年,微软副总裁李开复来北京,发布微软新开发的Windows XP。在与媒体记者聚会时,李开复给记者们讲了一个故事:微软有一个班子,专门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包括什么时间推出什么产品,产品的特色是什么,有什么市场策略,市场的表现如何,有什么优势,什么劣势等,微软的高层每年都要开一个会,请这些分析人员来讲竞争对手的情况。

在场的记者当时都纷纷猜测,微软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分析对手的“破绽”,好及时泼冷水?还是为了落井下石?但是李开复的回答却出乎记者的意料:微软此举是为了向竞争对手学习。李开复解释道:他们是为了学习对手的长处,总结对手的成功经验,吸取对手的教训,避免重犯对手犯过的错误,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打败竞争对手。这所反映的,不仅是一种睿智的企业管理之道,更是作为一个成功企业典范的胸怀和大气。

竞争并不可怕,没有对手有时更加可怕。爱看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一个武林高手最寂寞的是没有对手,从而陷入“孤独求败”的境地。因为没有合适的对手,他就看不清自己武功的缺陷;没有合适的对手,也就无法激发其最大的生命潜能。正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对手才是你重点学习的对象。

自救之道

竞争并不只意味着你死我活的对抗,更意味着多了一个学习的参照者和督促者。向对手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汲取竞争对手成功的经验,借鉴他们失败的教训,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实力,这才是你职场自救的坚实基石。

面对竞争对手,既要大方更要大气

众所周知,微软和苹果两大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约伯斯和比尔·盖茨为争夺个人计算机这一新兴市场的控制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微软公司明显占据了领先优势,占领了约90%的市场份额,而苹果公司则举步维艰。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1997年,微软向苹果公司投资1.5亿美元,把苹果公司从倒闭的边缘拉了回来。2000年,微软为苹果推出Office2001。自此,微软与苹果真正实现双赢,他们的合作伙伴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常人不可理解的两件事都发生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身上,绝对不是一个巧合。比尔·盖茨的成功,源于很多因素,包括他对商机的把握,他天才的设计能力,但其中还包括他对他的对手所采取的态度。

面对对手,一定要不屈不挠,咬紧牙关,迎面而上,决不退缩——这似乎是共识。但明智的比尔·盖茨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站到对手的身边去,把对手变成自己的朋友。

“优胜劣汰”是一种竞争,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竞争现象在任何行业、领域、部门都是不可避免的。据一项职场调查显示:五成以上的职场白领将同事列为竞争对手。他们认为,这是由单位环境决定的,比如某部门两个人,只能有一个升职,那么毫无疑问,同事就是你的对手。既然是对手,就免不了有一番明争暗斗、你死我活的较量。但是,真的要把这种较量以敌对的方式表现出来吗?如果那样,天天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处处充满火药味,对个人和公司来说都没有好处。

那么,如果你和某同事成了竞争对手,你该怎么做呢?

1.热情、公开地拥抱你的竞争对手

在看体育竞赛的时候,很多人可能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比赛开始前,双方都要握手敬礼或拥抱,比赛后还会再来一次。明明是恨死了的竞争对手,见了面仍然要握手寒暄……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因为绝大部分人看到自己的对手都会有“先除之而后快”的冲动。若环境不允许或没有能力消灭对方,至少也会保持一种冷淡的态度,或说一些让对方不舒服的嘲讽话。其实,当你做出当众拥抱对手的举动时,对方会因为你的大度而消减对你的敌意,而你也会因为原谅了你的“仇敌”而释放了自己。

事实上,当众拥抱竞争对手的人,往往能占据主动地位。因为你公开“示好”,不但迷惑了对方,使对方搞不清你对他的态度,同时也迷惑旁观的第三者,搞不清楚你和对方到底是敌是友,甚至都有可能误认为你们已经“化敌为友”。当然,是敌是友,只有你心里最清楚,但你的主动,却使对方处于被动。如果对方不来“拥抱”你,那么他将被众人看成是没有气量的小人。当众拥抱你的对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你都是赢家!

当众拥抱对手这个动作一旦做了出来,都会让众人认为你是心胸宽广之人。有容乃大,这是成就大业的根本!

2.对手很强,打不败对手时可以化敌为友

如果你可以把很强的竞争对手变成自己的合作伙伴,就是一场胜利。你和对手成了朋友,就减少了对自己的威胁,相对就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1957年,当时还默默无名的约翰·列侬在一次小型演出中认识了15岁的保罗·麦卡特尼。演出结束后,保罗批评约翰唱得不对,吉他也弹得不好,约翰很不服气。于是保罗用左手弹了一段漂亮的吉他,向约翰展示了他的天才,而且他能记住所有的歌词,这让约翰大为惊讶:约翰想,与其让这小子成为自己将来的敌人,还不如现在就邀他入团。就在这天,20世纪最成功的音乐搭档诞生了,约翰和保罗携手合作,组建了“披头士”乐队。这支乐队后来风靡全球,成为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乐队。

事实证明约翰当初的决定是最聪明的决定,他不仅少了一个对手,多了一个朋友,而且最终成就了彼此。如果你现在正面临一个很强的对手,不要非同对方拼个你死我活,不如采用曲线的方式,把你的对手拉拢过来,和他成为朋友。一旦你们成了朋友,就等于你已经消灭了“敌人”。

3.在竞争中,不争者往往是那个胜利者

刘荣原来只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的普通员工,她刚到公司的时候,谁也没把其貌不扬的她放在眼里。可就是在前几天,她却被公司提名为人事主管的候选人,这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

想当初,她来公司应聘时,连薪酬都没提。在岗位上,别人不愿意干的工作,她总是痛痛快快地接过来。有人说她傻,可她只一笑了之。

梦凡也是候选人,她平时仗着自己有背景,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她处处诋毁刘荣,逢人就说:“刘荣一副傻样,根本不是当领导的料。”刘荣知道后,说:“她说的也没错,我就是没有领导的气质。其实做不做这个主管,我一点也不在乎。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和同事一起学习成长。”最后领导权衡再三,决定让刘荣任主管。

孙子在兵法中曾说,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故事中的刘荣正是运用了这一点,笑到了最后。

4.抬高对方的自尊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它能在很大程度上调起对方的积极性,抬高对方的自尊,对方一高兴,就可以避免把谈话激化,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将来的敌对怨恨。你可以提到,自己工作中的两三个方面,需要你的同事提供意见或指导。如果你要把这些方面进一步加以确定,你的同事大概也不会太反对。

自救之道

职场并不是立场鲜明的战场,即便竞争如战场一样激烈,但相对的和谐才是保证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就算你内心十分在意竞争的输赢,表面上也要大方地与之相处。只有这样,同事才会觉得大气,背后才不会给你使坏,才不会出现职场危机,才能够在竞争中自救自己。

提升职场高度,不因竞争而狭隘

有家调查公司曾做过一次调查,每星期大概有六成的职场员工会生一次气,每天生气者约占一成半。那么,职场员工们为什么会频繁生气呢?静下心来想想,有充分的根据。例如上班时堵车,面对自己不喜欢的同事,处处作对的同事升职了,做同样的工作老板却表扬了对方等各种事情,想不生气都很难。调查还显示,在各种各样引发生气的因素中,同事间的竞争占很大比例。

办公室一向是“是非”的发源地,在这种氛围里工作,遭遇竞争对手在所难免。但是,无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同事之间要和睦相处,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根本没有必要拼个你死我活。问题是,你可以做到与同事和睦相处,同事在利益和个人发展面前,未必与你想的一样,对方可能会与你一争高下。因此,职场竞争谁也躲不过,当竞争出现时,心态非常重要,决定你的职场前途。聪明的员工会用巧妙的方法化解竞争中存在的危机,与对方握手言和,达成共识,提高自己的职场高度。

三个月前,王月到一家公司应聘,当上了一家化妆品公司的市场部经理,老板让她做一个化妆品的市场调查,作为对她试用期的考核。王月清楚这份调查报告分量,它意味着她能否坐稳市场部经理的位子。为了写好这份报告,她不分白天黑夜,足迹几乎遍布了北京的各个大型化妆品市场,期间还碰了很多钉子、挨了很多白眼,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收集齐了详细的资料。

手中有了第一手资料后,王月就开始认真地整理、归纳这些资料,接着便写调研报告。就在大功即将告成之时,与她一起应聘同一职位的阿兰向她求助,请求她指导自己。由于两人是同乡,王月当时没有想得太多,就把自己的前期收集的资料和调查报告一并拿过来,让阿兰参考。阿兰一边看,一边赞赏王月写得非常好,并表示以后要向她多多学习。听到阿兰的赞赏,王月心里美滋滋的,临走时把资料和调查报告放在阿兰那里,让阿兰慢慢地看。

第二天,阿兰就把资料和调查报告还给了王月,王月对自己的调查报告修饰两天后,便把它交给了老板。老板看完王月的报告,把她叫到办公室,说:“你写的这篇报告十分详细,也很到位,有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听到这里,王月心里很高兴,暗想老板的认可,自己前期的努力没有白费。可是,就在这时,老板话锋一转,表情也似乎变得严肃起来,说:“你撰写的报告中有许多地方与阿兰的雷同,你是和阿兰一起做的调研吧。”王月张了一下嘴,想说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老板继续说:“希望你下次再做调研时,要独立完成……”从老板的办公室里出来后,王月郁闷之极,明明是自己的东西,却被阿兰抢先一步,她真是懊悔不已。从此以后,王月不再理会阿兰。

是啊,职场中这样的事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甚至可以说每天都在发生。也许,职场上的敌人就是这么产生的,这个案例中,王月是受害者,如果你是阿兰,想和王月继续做朋友,该怎么办呢?

同事在一起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当你在工作中需要别人的帮助,而这个人却与你有些不和,你该做些什么?显然,我们不能放弃,放弃很容易,但会使你失去一个得力的伙伴。我们应该做的是化敌为友,使对方成为我们的朋友。

1.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之处

要获得谅解,首先要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要有“这样别人会看不起我”的想法。就算你的同事和你的意见相左,对其提出的看法,我们也应当表示理解。如果是自己错了,那就要勇敢地承认。这不意味着你举手投降,而是你肯接受对方的象征。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对方所说的话中包含的信息,而不是说话的某个人。承认你错了。常常能够让对方沉默,这是化解敌意的好方法。

2.让对方知道你非常需要他

不管你是否真的很需要对方,也要表示出来,我们的目的是利用这样的方法去抬高对方的自尊,让对方高兴,这样就可以避免敌意的产生和激化。你需要他,他就会感到自己的重要性,这样无形中就能减少或消除一些敌对情绪。你可以诚恳地对他说:“我的工作有好几个难题,需要你提供意见,需要你指导我。”这样一说,对方也不好意思再和你为敌了。

3.借助别人的嘴转达你的善意

如果双方产生了冲突。短时间内很可能都不好意思或不愿接触,时间一长就会更加生疏。再解决也就更难了。想打破这种僵局,可以采用这些方法:退让、时间缓冲、模糊焦点、转化利害关系、冷静倾听等。还有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借助暗示法”——借由他人之口或他人的意见拐弯抹角地转达你的善意,这样不但能化解对方的怒气,还能赢得他的信赖。

自救之道

在竞争中,难免会触及对手的核心利益,让对手心里不爽,甚至背后说我们的坏话,抓我们的小辫子。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万一被对手抓住我们的小辫子,后果就是致命的。因此,我们要想办法与对手握手言和,获得对手的谅解,从而做到自己救自己。

不要把对手逼上绝路

遇事穷追猛打,非要置对手于死地,不见得对你有什么好处。在取得胜利时,你不能过于嚣张,要善待失败的对手,尊重他的成绩,留给他一份尊严,千万不要把对手逼上绝路。

上海有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做生意特别厉害,运用“大鱼吃小鱼”的吞并策略,将当地大大小小的十几家企业全都吃进了肚,形成了一个局部垄断的大集团。他最喜欢的一句诗,就是毛泽东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出手毒辣,不留余地,因此扩张得很快。

可是,此举得罪了不少人,尤其那些失去当前财路、又没有机会另寻生路的人。就在这家公司生意蒸蒸日上,名声达到顶峰的时候,一些被他打败的对手搜集到了他在某项投资中官商勾结、暗箱操作的证据,举报给了经侦部门。这个霸道十足的商业帝国,就这样顷刻间轰然坍塌。

当你在竞争胜利后,你的对手面对的却是失败,倘若你能真诚地理解他、援助他,那么在下一次的竞争,对手成功你失败时,他就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给你安慰和援助。只有在和谐的竞争环境下,与对手互相理解、互相援助,才能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你在职场上的路才能越走越宽阔,越走越舒畅。

况且,你此刻成功的本身,也包含失败的因素。乐极生悲之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而对手此刻的失败,也很可能是他的成功之母。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人说话做事总是不会给同事尤其是给对手留下余地,搞得对方十分尴尬。但事实上,反过来想想,如果你自己处在这种状况又会怎么样?很显然,人一旦处于这种窘境,则不仅仅是气别人,也气自己,气自己无能、无力,甚至会怀疑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萌生很强烈的人生挫折感和失落感。那么,有过这种体验和经历的人就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想一想,如果自己通过努力证明自己比对手强,完全有能力收拾对方,那么就应当适可而止,别再穷追猛打,不死不休,非要把对方完全置于死地了。那会使对手蒙受如自己当初一样的打击与屈辱,从而背水一战,反戈一击。这样的结果尽管胜的可能还是你,但你因此所受到的伤害与损失绝不会比对手少多少。

所谓“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非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赶尽杀绝”。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冤家宜解不宜结,问题解决了就要给对手一个台阶下。否则,对方记了你的仇,将来还会给你气受。和对手斗气,一来未必能够斗得过,二来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裨益。相反,换一种视角,换一套思路,另辟蹊径解决问题反而会更有效。一旦问题解决了,你受气的根源也自然消失了,如果这时候你还不解气,还让那些本来已经很尴尬的人下不来台,那实在太得不偿失了。你应当想到,这一次人家阻挠了你。给你气受,也许下次你还要求人家。要是人家记了仇,你还会有更大的气要受。相反,如果你能够适当给他一个台阶下,他感怀你的宽宏大量,下一次办事时也许就能给你帮上大忙。

其次,在人际交往中不能把事情做绝,不妨化敌为友。每个人受了气之后,都会产生一种报复心理。但是,怀恨在心,苦苦寻找报复的机会,这是十分不可取的,因为说不定你哪天还会有更大的气受。相反,如果一个人在有了实力,或是抓住了对方的把柄,完全有能力收拾对方时,能够恰当地利用这种优势,以一种大度宽容的方式来对待对方,求得他的信任与感激,再进一步通过其他方式来增进彼此的感情,那么不但会排除树敌的可能性,而且还多了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

你与对手竞争的结果必然会是一个风光占尽,一个颜面尽失,双方在面子上不可能处在平等的位置。为了与对手搞好关系,你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太过于炫耀,以免刺激他人,使他人产生强烈的失意感,或是激起本来不嫉妒的人的嫉妒。你若为你的成功而得意洋洋,那么你的欢欣必然换来苦果。(www.xing528.com)

2.与对手相处时,低调一些,对其更有礼、更客气,千万不可有倨傲侮慢的态度。这样就可降低别人对你的嫉妒,因为你的低姿态使某些人在自尊心方面获得了满足。

3.适当地隐“优”暴“缺”。例如,不善于唱歌、外文很差等,好让失意的对手的心中有“毕竟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自我满足感。

4.多和对你不满的对手沟通,诚恳地请求他的配合。当然,也要揭示、赞扬对方有而你没有的长处,这样或多或少可减少他的失意与敌意。

自救之道

给对手留有余地,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职场上,你把对手逼上绝路,把对手赶尽杀绝,也就等于自断后路。因为职场如战场,战场上没有常胜的将军,职场亦如此。所以,任何时候都要记住一句话:放对手一马,救了对手,也救了自己。

抢功者可恨,就这样轻松搞定

现代职场竞争激烈,很多人为了谋取利益而不择手段,使得我们深感职场江湖的人心险恶。可是总有那么一些人长袖善舞,抢人业绩。被抢的你,是忍气吞声,还是积极行动,弥补损失呢?

以前的周斌,从来都是一副谦谦君子的样子,为人低调,做事高调,是公司里的销售主力。他做事总是不急不躁的样子,气定神闲,凡事轻松搞定,人人以为他手眼通天,却都看不出他在每一件事情上的努力。老总也很赏识他,因为他总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前年,正值国庆黄金周前的销售旺季,老总下了一单任务,让他去攻克一个大客户,并配备给他一名搭档,说是跑跑腿这类杂事就交给同事去做。周斌做人向来很厚道,对这同事搭档也并不存戒备之心,带着他一起拜访客户,一起讨论回扣,一起请大客户吃饭娱乐,很快就拿下了这单任务。其实,工作完成得很轻松与周斌几年来在这个行业里广交的丰厚人脉有关,他为人好,办事利索,生意之后客户也就成了朋友。其实,这个大客户跟周斌的另一个客户关系甚好,于是生意也就一个电话的事而已。

周斌的搭档属于眼明手快聪明伶俐那种角色,看到周斌如此轻松搞定看似艰巨的任务,很眼红,却不表明在脸上。他嘴甜,一口一个周哥,一口一句学习,在周斌面前好话说尽,到老总那里却摆了自己一道头功。他给老总阐明的事实是,周斌虽然能力强,但做事不够认真,总是和客户吃吃喝喝,连客户公司都懒得去一趟,而自己呢,是接连往客户那里跑了不下十趟,才凭着辛苦和诚心拿来了这个大单。要知道,在职场文化里,向来都把勤奋和认真看作第一位,而对轻松搞定一切总带着先天性的怀疑。当老总皱着眉头听取了汇报后,从此对周斌有了看法。而周斌的搭档却因会哭并且善于表功,日后升职做了主管。

通过这件事情,周斌终于明白,既要会做也要会说,特别要懂得在领导面前说自己有多辛苦,拿单子有多少不容易,自己的付出才能够有回报。

爱抢功的人在职场中并不少见,如果你不幸遇到这样的人,绝对不能忍气吞声,否则只会使事情愈演愈烈,所有的功劳与你无缘,你的前途只会一片暗淡。更惨的是如果你愤而离开,想要另谋高就的话,在大家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别人很有可能给你加上能力不足、绩效不佳的标签,影响你以后的职业生涯。因此,你应该采取防范措施,积极应对,来捍卫和维护自己的利益。

李强一进公司就一直跟着主管办事。她做事踏实、为人诚恳,经常被主管表扬。主管每每申请到最艰苦的地方做培训,李强是理所当然的随从。其实事情都是李强来做,有时主管就是在出差单子上落个大名,出差的只有李强一个人。后来李强的种种策划方案也被主管冒名抢去,李强忍无可忍,决定采取措施。她知道主管抢功是事实,但是却不能盲目上告上级主管,因为没有证据,而且告发直属主管在工作道德上会带来非议。于是李强在每次完成工作后,都把自己所做的事项记录下来,做成工作档案,而且把这些档案拿给主管看,以示她早有记录。主管见她如此行事,也就不敢抢功,因为害怕让上级主管知晓。

详细记录自己的工作档案是一个防止主管抢功的好办法,另外可以把机密性不高的记录及时发送副本给相关人员。如果可以利用网络,就把所有的工作档案在第一时间发送到自己的邮箱,以备不时之需,因为邮件上网的时间无法造假,足以证明你是这些工作的原作者,如果有机会直接与上级主管交谈,不妨借故问一句:“您是否看过我写的某个项目,您认为哪些地方需要再修正?”如果场合允许。可以主动说出这些都是自己做的,并提出事实证明。

工作中面对抢功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下面三种方法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1.用短信澄清事实

这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写的信不能有任何坏的影响,短信内容一定不能让对方产生不快。写信的主要目的是要委婉地提醒一下对方,自己当初随便提出的想法,是如何演变到今天这个令人欣喜的样子的。另外,还要在信中适当的地方,写上有关的日期、标题,还要引用现存的书面证据。

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要在短信的最后建议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讨论,这能让你有机会再次含蓄加强一下你的真正意思:这创意是你想出来的。假如真的有人把你的功劳忘记了。要把功劳据为己有,那么这个方法能为你争回功劳起一定作用。

2.夸赞抢你功劳的人,再一次重申功劳是自己的

在开口的时候,一定要对这同事的天才能力和见解大加夸奖。此方法对职业女性来说特别需要。很多研究者发现,女性员工喜欢从“我们”的角度——而不是“我”的角度来做事,所以她们的想法和首创就常常会被男性同事挪用。若将视角放在事情的积极一面——你的同事也是想要干出最好的工作,同时要注意到同事对要做的事情也有独到的看法——也许这就是你解决棘手问题的突破口。

如果你认为这个方法对你有用,那就一定要早点行动,若等你的同事把你的想法散布开时再行动,困难就会变大。

3.退出争夺战

从表面看,这好像不能称之为一种方法,或者不能算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对某些人来讲,这或许是最好的。你应该问一问你自己:哪个更重要,是把这个想法付诸实施,还是拥有独自想出这个点子的名声?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对女性来说,什么时候应该跟男同事理直气壮地理论“挪用他人想法”的问题,什么时候又应该为本机构做出一些牺牲呢?做出决定之前,应该考虑一下,打这场“官司”得花费多少精力。某些情况下,比如你正要接受一次重要的提升,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或者除了“原则问题”之外其他并无妨碍,而要证明所有权只能使你疲惫不堪……可能这只会触怒你的上级,让他们奇怪你为何不能用这些时间来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退出争夺战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自救之道

辛辛苦苦地忙活,功劳被他人占有,岂不是让人很郁闷?面对功劳被抢走,我们要采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不能忍气吞声。如果你忍气吞声,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长期下去,你就会成为上司眼中的庸人,距离离开岗位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巧妙隐藏动机,意图不要太明显

小史是学工商管理的大四学生,在毕业前夕。老师推荐他们同专业的几个人去一个大型外企实习。对于学习工商管理的人而言,有机会去大型外企实习,这无疑是非常好的就业机会。所以,他们都非常珍惜。

当小史踏入公司第一步的时候,便被优雅、高档的环境所吸引,他心中开始有了自己的计划:他要利用自己实习的机会,好好表现,留在这个企业。于是,在后来的工作中,他总会在上司面前刻意地表现自己。每次当有同事让其他实习生去经理或者老总办公室送文件的时候,他都会想方设法地抢到自己手里。他试图通过送文件,增加与领导接触的机会,以便给领导留下好印象。空闲时间,他更是主动去经理和老总办公室,帮他们收拾办公桌,整理文件等。

两个多月的实习时间过去了。在结束的时候,他还曾主动找过自己部门的经理,自我推荐了一下,并声明自己特别希望留在公司继续做事情。他以为这次实习结束后,自己一定会被留下。可在实习结束后,公司宣布留下的两个实习生中却没有小史。对此,公司做了这样的说明:公司需要踏实做事的人,而不是只为个人目的、个人动机做事的人。

小史之所以没有成功地驾驭经理,不是他表现得不够好,也不是他没有实力,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在为公司以及其他人做事情的时候,表现得太过功利性、意图太明显了,进而让经理认为他做事情不够踏实。从小史的经历中,人们应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做事情的时候,意图不能表现得太明显,否则只会收到人家的反感。

刚进厂那会儿,小叶卖力地干活,勤劳肯干,从不偷懒耍滑,一心想好好表现图得好的收获。也曾有人问,别人都不积极,或无所事事,或趁机偷懒,你为什么那么认真呢?小叶还老老实实地说,像我这样没有关系网庇护,没有文凭做后盾,而且又资历最浅,只有做好工作,干出成绩,才能受到领导的赏识吧!猛一听,小叶的话并没有错,其实细分析,就错了,因为他这样回答暴露了我的目的是“受到领导赏识”,进一步讲就是希望得到提拔重用。于是,有人就好像抓到了他的把柄,借机就到处说他爱出风头爱表现,好大喜功,沽名钓誉,如此等等。一传十,十传百,小叶的形象和他辛辛苦苦的成绩受到极大的影响。

为此,一名和他关系甚好的老工友还语重心长地找小叶谈心,指出了他的不足,一样的话,换种说法,可能效果就截然不同。就好比你去买衣服砍价,你一降再降,店主说不能再降了,那你就走,店主往往会叫住你,同意你的价格。同样,在职场上,那些经常把“不图升官,不图发财”挂在嘴边的人,往往是把个人利益看的最重的人。从此,小叶把积极工作的目的定位在“为责任,为成长,为事业”上,慢慢地,上司果然对他刮目相看,重点培养。只是,让小叶心焦的是,虽然他是工厂技术骨干,但是这薪资却几年未见调整。

而这眼看着就要年关了,盘算一下回家的路费、给家人买礼物、回老家需要给的人情费用以及买年货要花的钱,小叶不由得心生焦虑,眉头都拧成一团了。如何是好呢?平日里买瓶饮料倒还有过“买一赠一”的好彩头,可是隔三岔五地买彩票却从没见中过什么大奖。这次,只能眼巴巴地指望着公司这次年底调薪升职能有自己的名额了。

终于有一天,积攒了许久勇气的小叶去找经理汇报工作情况和关于技术创新的想法,在得到经理的再次肯定之后。小叶列举出自己这几年的业务技能提升以及所做的项目成绩,同时感谢公司和上司的培养。当领导欣闻此,例行勉励下属,关怀下属生活时,小叶就流露出:近来生活开销也越来越大,日渐囊中羞涩,聊以温饱,不如另谋生计的念想。经理听闻此言,当即表态,公司一直都知道你的辛劳付出,况且我一直很看好你,我会考虑你的需求的。

为了“趁热打铁”,谈话结束后,小叶随后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邮件给领导,眼看着领导的书面回复,小叶这才吃下了“定心丸”。

小叶在工友的点拨后,把自己的目的隐藏起来,采用“声东击西”的方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在职场谋略上,“声东击西”是一个屡试不爽的策略,同样大有用场。比如在公司想加薪升职也不能向同事表示真实意图。否则,后果可能弄巧成拙,不堪设想。

所以,在职场上当你有所意图时,不许要表现得太明显。例如当你试图说服同事,接受你的观点,或者按照你的想法做事情时,如果动机表现得太强,对方就会很容易感觉到你的别有用心,或者另有企图,这样他们的戒备心理便会提起来。而一旦对方有了戒备心理,你也便很难去说服他们按照你的意志办事情了。

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你动机太强的时候,你的行为就会不受控制,进而表现得太过急功近利,或者太过有目的性,结果让人一眼看穿、看透。而人们呢,又有不受他人支配的心理。当他们知道了你的动机或者别有用心后,便会出于自我保护心理,本能地拒绝你,甚至朝着与你最初动机截然相反的方向做事。

自救之道

当我们在求助别人,或者争取让别人同意自己意见的时候,要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给对方造成一个你只是顺便一提、偶尔一问的假象。这样才不至于让对方觉得你太过功利,太有心计,进而拒绝你。你达到意图了,你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自然也就救了自己。

平时要“中庸”,关键时刻再“冒尖”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过去的那种“只知耕耘,不问收获”的做法似乎已经行不通了。越是“只知耕耘”的人,就越难有出头之日,因为他们过人的才华、踏实能干的工作作风,被隐没在人群中,让领导者们很难发现,所以也就难以得到领导的重用。或许有人说,这是一种谦虚做人的态度。殊不知,谦虚过度了就是对自己前程的一种葬送。

因此,职场上,我们提倡平时“中庸”,关键时刻要有“冒尖”的精神。当然,想“冒尖”就要有“冒尖”的条件,也就是你要有自己的绝活。有了绝活、又有了机会你才有可能在众人中“冒尖”,才能获得影响你命运的那个人的赏识和重用。

曹辉是一家钢铁公司销售部的职员,他在公司做了不到两年就被提升为部门主管。而当初和他一起进公司的同学还都是原地踏步。

在被一好友问及他怎么升职得那么快时,曹辉向好友说了自己的工作秘诀,那就是:急上司之所急,忧上司之所忧。只要上司有什么难事,棘手的事,自己要主动请缨,尽全力圆满完成。

他说:“有一次,一个大客户坚决要求退货,理由是公司的部分产品质量不合格。双方协商了好久,都没达成一致。对方说什么也要退货。这事搞得经理很头疼。后来我打听到,我有一老乡是那家公司的部门主管。我就找到了他。经过多方努力,我终于把这个将要黄的订单给救活了。这样不仅挽回了公司的经济损失,也保住了经理的面子和位子。”

说到这里,曹辉流露出很自豪地的表情,并继续:“自从那件事以后,经理对我很照顾,我的努力没白费,很快也就升职了。”

关键时刻出马,帮助处在困境中的上司,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这也是你征服上司的法宝之一。所谓能干、实干,更要巧干,说的就是平时“中庸”,关键时刻要“冒尖”。尤其是在上司有难的时刻,你若能“冒尖”,那就更容易打动对方,获得对方的信任。

一家公司,总经理总是对新来的员工强调一件事:“谁也不要走进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总经理没有说为什么,也没有员工问为什么,他们只是牢牢地记住了这个规定。

一段时间以后,公司来了一批新员工,总经理又重复了上面的规定。这次有个年轻人小声嘀咕了一句:“为什么?”

“不为什么。”总经理满脸严肃地说,依旧没有解释。

回到岗位上,年轻人的脑海中一直思考着总经理这个令人费解的规定。其他人劝他不要多管闲事,遵守规定,干好自己的工作,但年轻人却执意要进入那个房间看个究竟。

他轻轻地敲了一下门,没有反应,再轻轻一推,虚掩的门开了,只见屋里有一个纸牌,上面写着:“把这个纸牌送给总经理”。

同事们听说年轻人擅闯“禁区”,劝他赶紧把纸牌放回房间,他们会替他保密的。但年轻人拒绝了。他拿着纸牌走进了15楼总经理办公室,把那纸牌交到总经理手中,之后,总经理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决定:“从现在起,你被任命为销售部经理。”

“就因为我拿来了这个纸牌吗?”年轻人诧异地问。

“对,等这一刻我已经等了快半年了,相信你能胜任这份工作。”总经理自信地说。

果然,年轻人带领的销售部,业绩不断上升。

年轻人果断地“冒尖”,为自己迎来了机遇。在困难面前,主动出击,果断前进,这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年轻人用自己的勇气打开了那扇通向成功的大门,这种执着就是永远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的力量,让他克服困难,奋勇前进,从而打开了成功大门。

一般地说,几乎每一个领导都喜欢能干又会来事的下属,作为职场中的一员,时刻记住,巧干更胜于能干。有的人平时并不见得有什么过人之处,但在一些领导非常关注的场合下,他却表现得尽善尽美,因此而大受领导的赞赏,不能不说其高明。总之,在一些紧要关头,你能“冒尖”的话,那么你的才能才会更容易被发现,你的职业生涯才能更顺畅。

自救之道

职场上,平时“中庸”,不张扬自己,关键时刻再“冒尖”,能让人眼前一亮。这样可以达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效果。如果一味地“中庸”,上司则认为你没有勇气和创新能力,极有可能成为可有可无的人。如此一来,你的职业前途,就会亮起红灯。

比对手快一步,速度是制胜的关键

在战争史上有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有一次两军正在交战,先头部队的指挥官同时接到上方指示——争取一个荒废已久,却具有战略价值的碉堡。军机刻不容缓,两军指挥官立即命令开拔,以超越疾行军的速度,赶赴目的地。他们与碉堡的距离相同,他们的部队也都同样地疲惫,沉重的背包、沉重的武器、沉重的心情与沉重的眼皮都告诉他们:不可能以指挥官所命令的速度前进。

于是,两军的指挥官做出了迥然不同的决定。A军的指挥官下令:每次停下来休息,只准10分钟,到时间立即前进,休克的人,就任他倒在路边,不必扶持也不必急救,甚至不必回头看,免得浪费了体力!B军的指挥官下令:冲到底!一分钟也不准休息!为了减轻负担,除了水壶及武器,其余的东西一律扔掉,甚至连干粮也不许带,如果有敢带头停下脚步的,一律视为前线抗命,就地枪决。

抢占碉堡的结果如何呢?A军出发时有300人,到达碉堡时还有200人。B军出发时同样是300人,到达时只剩100人。但是一阵枪声之后,包括指挥官在内,A军全死在了碉堡的附近。汩汩的鲜血染遍他们沾满泥沙与汗水的军服,死不瞑目地望着前方,似乎不服地问:“为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B军早到了十分钟,先架好了机枪等着。

速度便是机遇,时间便是生命!十分钟的差距,给一场战争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战略影响。虽然A军到达时,确实有200人之多,但200人全牺牲了!B军确实只到了100人,但那100人却活了,并且因为占据这个战略要地,而获得了进一步的胜利。差距便是这关键的10分钟及其所带来的战争机遇。其实,不单单在战场上,在职场上比对手快一步,你也就比对手多次机遇。

有一句格言曾经说过:“盗贼利用时间,谋士创造时间,有效率的成功人士既是谋士又是盗贼,他们能从无关紧要的事或休闲活动中窃取时间,创造精彩的人生。”生活中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决定一个人的生命和事业的关键时刻有时往往只有几天,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我们把这很短的关键时间称为“机遇”。把握这样稍纵即逝的机遇,你所需要的便是速度。

说起哈默石油公司,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哈默石油公司的总裁哈默是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击败对手的呢?

1961年,哈默石油公司在小小的奥克西钻出了加利福尼亚州的第二大的天然气田,这个天然气田价值2亿元。几个月后,在附近的布伦特任德又钻出了一个蕴藏量非常丰富的天然气田。

面对这两口蕴藏量非常丰富的天然气田,哈默曾经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但是问题也出现了,天然气田已经形成事实,可销路怎么办?这是哈默苦恼的原因。

哈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赶到太平洋煤气公司和电力公司,心中拿定主意,准备同他们洽谈天然气出售合同没想到却碰了一鼻子灰,太平洋煤气公司和电力公司三言两语就把哈默给打发走了。他们说,对不起,我们不需要哈默的天然气,因为最近准备耗费巨资从加拿大的艾伯塔到旧金山海湾修建一条天然气管道,大量的天然气从加拿大通过管道可以输来。

这时的哈默,如果降低价格将天然气卖给这两家公司,太平洋公司和电力公司定会接纳他的意见。但哈默心中有数,以低价卖给对方自己肯定赚不了多少。

这无疑给哈默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哈默一时不知所措。但哈默毕竟是一个多年从事经营的老企业家,他非常清楚,太平洋煤气公司和电力公司实力比自己强,资金也比自己的雄厚。很快,哈默平静下来,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想出了一条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哈默首先想到了洛杉矶市,因为洛杉矶市是太平洋煤气公司和电力公司的最大买主,是天然气的直接消费单位。他找到了洛杉矶市政府,并向政府官员讲述了他计划从加利福尼亚州的布伦特任德,修筑一条天然气管道直达洛杉矶市,他将比太平洋煤气公司与电力公司和其他任何投标人更为便宜的价格供应洛杉矶市民的天然气,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他的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政府的应允。

哈默回到加利福尼亚州后,便着手加快修建天然气管道的速度,为了节省时间,加快管道铺设速度,他雇用了洛杉矶市最具实力的专业管道铺设公司,这家公司不仅管道焊接水平高,而且铺设速度快。他的管道修建完毕,投入使用,将比太平洋煤气公司和电力公司和其他投标人提供天然气的时间短,洛杉矶市民将可在近期内用到价格更便宜的天然气。哈默的这一招确实厉害。

正当市政府准备接受哈默石油公司的供气计划,而放弃太平洋煤气公司和电力公司的天然气时,太平洋煤气公司和电力公司知道了这一消息,他们十分惊慌,并且同样找到了市政府,可市政府说:“我们早已同哈默谈好了,要想解决这件事,你们还得跟哈默本人直接交谈,而且他的价格也比你们的低。”

为了抓住这个最大的消费客户——洛杉矶市,太平洋煤气公司和电力公司不得不委曲求全找到了哈默,表示愿意接受哈默石油公司的天然气供应。这时的哈默可神气了,他居高临下,提出了一系列有利的条件,价格也由原来每立方米1.5美元,上升到2.3美元,太平洋煤气公司和电力公司不敢提出异议,只能乖乖地同哈默签订了合同。

哈默公司在时间与速度上给对手造成了压力,显示出哈默在竞争中抢先一步的厉害。很多人在竞争中,不会运用速度制胜,这样不仅不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甚至还会造成入不敷出,直接影响到你的竞争能力和生存问题。

其实,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职场上,只有比对手快一步,才能比对手多一次机遇。比尔·盖茨每次挽救微软与水火之中,靠的便是迅速、果断的措施,抢在别人前面,因而获得了成功。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抢占先机意味着掌握了主动权,可以先发制人,控制自己的对手,你就能取得胜利。

自救之道

竞争的实质,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好的东西。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最多的目标。质量是“常量”,而时间是“变量”。任何领先,都是时间的领先。所以,你时刻要记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永远与对手抢时间,唯有这样才能自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