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场自救术:策略方法决定成功

职场自救术:策略方法决定成功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章做事有策略,一定要讲究方法职场上,很多人都在埋头苦干,这未必是件好事。林雪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这家公司的,因为自身素质出众,她一进来就被任命为培训部主管,主要负责新教材的开发和编撰。林雪被委以重任后,立即一头扎进去,带领三四人全力以赴。部门要买个投影仪,李虹让她询价做性价比,然后准备购买一台,刘悦拿到供应商资料后多方比较,自作主张就订了货,还对李虹说出一大串理由,好像她做事是多么的圆满。

职场自救术:策略方法决定成功

第八章 做事有策略,一定要讲究方法

职场上,很多人都在埋头苦干,这未必是件好事。埋头苦干的精神固然值得肯定,但不讲究策略和方法,很多时候对自己不利。职场上,要想达到自救的目的,就必须在做事上下一番功夫,研究如何把事情做好做到位或知道如何做事。

先控制情绪,再做事情

职场是错综复杂的,其中的利益关系并不像人们看到的那样简单明了,这一层的利益关系,让人们为其中的既得利益窃喜不已,也让人们为其中的不平愤怒不已。为了那眼前的一点利益便失去理智,或许能维护一下那小小的利益,却在不知不觉中毁掉了自己的长远利益,更是为自己在职场中树立了敌人,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进退都不能随己,只能成为别人的俘虏。

职场中,一个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远远比攻下一座城池的人强大得多。在西方国家一直盛传一句谚语:“想知道对方的缺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激怒对方。”如果,你不善于控制情绪,就恰恰中了别人的圈套,方寸大乱,最终损失惨重的还是自己。

林雪在一家咨询服务公司任培训部主管。她工作态度严谨,工作能力不容小觑,在公司几乎没人能替代她的位置。尽管如此,她的职场路走得还是很不顺利,这主要是因为她有一个火爆脾气,处理工作时太情绪化,因此惹来麻烦。

林雪所在的公司刚成立不久,老板立志要占据培训市场的半壁江山。公司董事会一直想开发一套能够体现中国本土文化,拥有独立知识产权、自成体系的培训教材。林雪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这家公司的,因为自身素质出众,她一进来就被任命为培训部主管,主要负责新教材的开发和编撰。

林雪被委以重任后,立即一头扎进去,带领三四人全力以赴。她是个完美主义者,甚至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比如,需要一个数据,本来打个电话查询就可以了,但她非要派人到实地调查。实际上,他们这套教材重在传达理念,数据这些东西并没有必要如此精确。这种纠缠于细节的行为不但会增加开发成本,还会延误市场开发进度。公司有几次都在肯定她前期工作的同时委婉地批评了她的效率,但她依然我行我素。后来,在她一次没有必要的出差归来后的会议上,公司领导层强调形势逼人,再次敦促她提高效率,态度严肃中留有情面。可是她认定自己的辛苦没有得到肯定,自尊心受到伤害,再联想到在出差途中险遇车祸,于是长期积累的怨气如同火山爆发,拍桌子、摔茶杯、口吐秽言、无限上纲,把公司形容为一个没有人性的血汗工厂,令全场员工目瞪口呆,领导威信扫地。

不久,公司各部门经理开会完后一致认为:尽管林雪能力出众,工作也很努力,但是她的办事作风以及性格并不适合担任主管一职。她的任意妄为严重影响了公司领导的威信,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会对公司不利,遂决定让她停职反省。

公司这样做本是一番好意,希望她能反省自己的过错,同时也挽回了领导的面子,保持了权威,一段时间以后自会给她安排新的职位。为了怕她多想,公司的一位副总还专门找她谈话。但是,林雪受不了这样的安排,她找到公司领导又是大闹一番,最后自己主动离职了,谁都拦不住。林雪离开公司不久,她负责编撰的教材就上市了,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培训课程开始正式招生,可是这一切都和林雪没有关系了。

一个容易情绪化的员工在与他人合作时很容易产生摩擦,这对公司的利益十分不利。上司一般不会轻易让一个情绪化的下属去做管理工作。所以,你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将自己的坏脾气带到工作中来。

在职场,很多事情都说不清,可能永远没有准确的答案。其实对于那些并不重要的无伤大雅的问题,完全可以糊涂过去。如果是事关原则问题,则应该向老板负责,对老板忠诚,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而如果你实在看不惯老板的为人,那么大可以准备走人,没必要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还和自己生闷气。

懂得控制情绪其实也是为你的未来储备能量,只有这样,你才能更从容地应付职场中种种闲杂人事,活得淡定而从容。

自救之道

懂得控制情绪,其实是让你学会自保。一个连自保能力都没有的人,就更没有其他能力去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了。而当你学会了控制自己,懂得了为人处世的一些基本道理,你的职场之路才会越走越顺利。

留个小空当,故意留给上司指导

在职场中,不论你是才华横溢,还是学富五车,在上司面前都不要把自己表现得太过完美。也许你会经常见到这样的事情:那些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工作中从不出错,也不需要上司指导的人,却很难得到上司的重用和提拔;而那些经常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人,却很容易得到赏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是因为你表现得太完美,领导挑不出你的毛病,面对你的完美,上司无法发挥他的作用,无法显示他的才干。在领导眼里,一个不需要上司指导的下属,也就谈不上什么进步或提高,可以说,完美就是你的缺点。你要是够聪明,就一定要明白,没有上司不喜欢被下属崇拜的,凡事多请教上司,以便让上司感觉到他比你懂得多,从而让他很有面子,很有做上司的威望和优越感。即便以后你靠自己的能力升了职,上司也会很高兴的,因为他会认为你是他“培养出来”的。

人力资源专员刘悦入职3年,能干又努力,工作认真做事漂亮,人缘佳,但奇怪的是尽管工作出色,可仍旧原地踏步,难上青云,倒是那些不如她的同事却接二连三地升了职。

没错,她刘悦是能干,但上司就是不喜欢她。为什么?在小节上从不顾及上司感受:比如每次开会老板都指定刘悦做会议记录,刘悦整理出来后从来不会让直接主管李虹过目就直接上交老板,因为老板夸她有生花的文案整理功夫呀;她帮其他的部门做事,从不事先请示李虹是否还有更重要的工作分配她做,就自行接下,也不管这事会不会留下什么隐患,所以她是得到了好口碑,李虹倒显得有些小气。部门要买个投影仪,李虹让她询价做性价比,然后准备购买一台,刘悦拿到供应商资料后多方比较,自作主张就订了货,还对李虹说出一大串理由,好像她做事是多么的圆满。

在看到又一个同事加薪升职后,刘悦叹道:唉,上司真是瞎了眼了。

其实上司一点也不瞎,人家心里亮堂着呢。不管你承认不承认,那些表现出色,从不出事,也不需要老板来指点的人,并不一定能得到重用和认可,甚至上司并不喜欢,因为面对你的完美,上司无法发挥他的指导,无法显示他的才干,而你也就不会和进步或改正什么的词挂钩,这时候,完美就是你的缺点;倒是那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又喜欢和上司接近的人却容易获得更多的机会,因为他给老板预留了发挥的空间,让上司很有成就感,即便日后升了职也会被骄傲地冠名为“我培养出来的”。有时候,满足一下上司的虚荣心也算剑走偏锋的一招。

俗话说:“难得糊涂。”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在上司面前可以装装“糊涂”,做一次“傻瓜”。凡事多以请教的口气向上司讨教,这样上司就会认为你很尊重他,感觉很有面子,而且他会觉得很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你和上司的关系也因此得到了改善。

有人会说:“我们的上司什么都不懂,我怎么请教他。”如果你认为你的上司什么都不懂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一个再拙劣的上司,他也不会是一无是处,他能成为你的上司,那就有他的过人之处,就像刘邦说的那句话:“要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安抚百姓,运送粮草,补给前线我不如萧何;前方打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的能力就是能指挥他们。”这就是上司的才华,看似处处不如你,但是他就是能领导你,这就是他的长处,值得你去学习。因此,你要时时向上司多讨教。

向上司讨教,是你和上司沟通的最佳途径,在讨教中不仅可以加深你和上司之间的了解,增进彼此的认同,而且,以后你的上司也会更容易地接受你的观点或意见。即使你的观点不是那么的完美,也会给上司留下一种谦虚好学的印象

在职场中,谦逊是相当重要的。你向上司讨教,就意味着你很谦逊,有自知之明,懂得尊重上司,有向上司请教学习的心态。上司的心里也就觉得你“孺子可教”,就很容易对你产生好感。当然,一旦得到上司的支持,你就会更容易地成就自己的事业。

在公司,毕竟你的顶头上司对你的报酬和晋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你通过讨教能与他建立良好的关系,那么你的晋升可就容易多了,否则的话你就会“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自救之道

做下属的要学会在上司面前犯一点无伤大雅的小错误,表现得不那么完美,留给上司指导的空间,以此来满足上司的虚荣心。所以,在做事过程中做得别太完美,故意留点小空当,向上司请教,上司才会觉得你虚心好学,才会喜欢你。

面对工作,需要百分之百的投入

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尽心尽责,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断的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人生的原则。如果没有了职责和理想,生命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无论你身居何处(即使在贫穷困苦的环境中),如果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最后就会获得经济自由。那些在人生中取得成就的人,一定在某一特定领域里进行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知道如何做好一件事,比对很多事情都懂一点皮毛要强得多。在德克萨斯州一所学校作演讲时,一位总统对学生们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知道怎样将一件事情做好;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无法做出肯定的回答,那么这就是你无法取胜的原因。如果一件事情是正确的,那么就大胆而尽职地去做吧!如果它是错误的,就干脆别动手。

那些技术半生不熟的泥瓦工和木匠,将砖石和木料拼凑在一起来建造房屋,在这些房屋尚未售出之前,有些已经在暴风雨中坍塌了;术业不精的医科学生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学好技术,结果做起手术来笨手笨脚,让病人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律师读书时不注意培养能力,办起案件来捉襟见肘,让当事人白白花费金钱……这些都是缺乏敬业精神的表现。

有两名优秀的田径运动员,退役之后去了两个不同的城市,其中甲当了警察,由于甲在奔跑上的优势,没有一个小偷能够从他手上逃走。而另外一个乙加入了一个犯罪团伙“小偷公司”,由于其出色的奔跑速度,没有一次被抓住的。有一天,乙到了甲所在的A城市,频频作案。甲在乙作案后展开追捕。于是甲不停地追乙,而乙不停地跑。他们奔跑了很长时间,两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于是两个人有了不同的打算,乙呢,为了逃命,没有别的选择,要不停地跑。而甲心想:还是算了吧,下次再追吧,这次要是把身体弄坏了就不值了。于是甲先停步了……乙逃脱了。

这就是“全力以赴”和“尽力而为”的区别:前者是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激发自己全部的潜能,用尽自己全部的力量、智慧和行动,为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而投入和奋进。后者同样是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但不以得到最好的结果为导向。

全力以赴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敬业。敬业是一种精神,敬业是一种使命,敬业的员工会真正为社会、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他们自己也能够从平凡的工作中得到乐趣。

沃森曾经对他的员工说:“如果你是忠诚敬业的,你就会成功。只有热爱工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忠诚敬业和努力是融合在一起的,敬业是生命的润滑剂,对工作敬业的人没有苦恼,也不会因困惑而动摇,他坚守着航船,如果船要沉没,他会像英雄那样,在乐队的演奏声中,随着桅杆顶上的旗帜一起沉没。”

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都应该把自己当作是一个舵手,时时把“企业兴亡,我的责任”牢记在心,在任何时刻都不敢松懈自己对工作对企业的责任心,与企业共命运。

敬业就意味着完成自己的使命,意味着自我牺牲和忘我奋斗,意味着尽职尽责。现在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公司都要求自己的员工敬业,也只有敬业的员工才受欢迎。

做事情无法善始善终的人,其心灵上亦缺乏相同的特质。他不会培养自己的个性,意志无法坚定,无法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一面贪图玩乐,一面又想修道,自以为可以左右逢源的人,不但享乐与修道两头落空,还会悔不当初。从某种意义而言,全心追名逐利比敷衍修道好。

做事一丝不苟能够迅速培养严谨的品格、获得超凡的智能;它既能带领普通人往好的方向前进,更能鼓舞优秀的人追求更高的境界。

自救之道

无论做何事,务须竭尽全力,因为它决定一个人在职场上的成败。你做事是否投入,老板最清楚。就算你没有把事情做到位,只要你尽力了,老板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敷衍了事,老板一定会找机会把你开掉。

心里有工作,眼里有事情

任何一个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不用等老板交代,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你发现老板并没有要求你做这些事情,但你认为这样做会对公司有利,请务必提醒老板。哪怕你的提醒是错误的,老板也会喜欢,因为他需要这些。

事实上,每位老板心中都对员工有强烈的期望,那就是:不要只做我告诉你的事,运用你的判断力,为公司的利益,去做需要做的事。这一点每个员工都应该知道。

李建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1993年,他进入著名科技企业华为公司。十几天后,他即被升任为主任工程师,一年后被任命为公司总工程师,27岁时即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最年轻、最受倚重的副总裁。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晋升如此神速,就在于他不但对技术的发展趋势非常敏感,而且总能够给总裁任正非提供许多有前瞻性的建议,总能提前为所开发的技术项目解决难题。当别的员工还在为一个产品在市场中的成功而陶醉时,李建已经给任正非提出新的建议,并着手开发下一代产品了!

很显然,这样的员工无论在哪个公司都会受到老板的青睐。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没等老板交代就去做了,这就是机会。有人曾经研究为什么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无法确认,因为机会总是乔装成“问题”的样子。顾客、同事或老板交给你某个难题也许正为你创造了一个珍贵的机会。对一个优秀的员工而音,公司的组织机构如何,谁该为此问题负责,谁应该具体完成这一任务,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将问题解决。

不要等老板交代,行动在老板前面。不要被动地等待老板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对于工作需要改进的问题,抢先在老板提出问题之前,就把改革方案做好。这样的行动会深得老板的赏识,因为只有这样的职员才真正能减轻老板的负担。当老板知道你为他如此尽心尽力时,就会很自然地对你信任起来。这种做事方式,其实就是积极主动的表现。

约翰是一家钢铁公司主管过磅称重的小职员。但他到这家公司还不到一个月,他就发现有很多矿石还没有完全充分地被冶炼,剩余了很多没有被冶炼完的铁。于是他想:要是继续这样下去的话,那么公司岂不是有很大的损失?

因此,他找到了公司负责这个项目的同事,告诉他这个问题。而那位工人却说:“如果有问题的话应该有工程师告诉我这些啊,可是现在并没有人告诉我这些,那就应该是没问题。”

于是约翰只好又找到了负责该工程的工程师,对他说明了情况,而这位工程师也很有自信地说:“我们的技术是世界一流的,怎么可能有你说的这种事呢?”没有人重视约翰的问题,他们反而认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能知道多少?不过是想表现自己罢了。

但是约翰一直觉得这是个严重的问题,于是他又拿着没有冶炼好的矿石找到了公司负责技术的总工程师,他对那位总工程师说:“先生,我觉得这是块没有冶炼完的矿石,您认为呢?”总工程师看了看说:“没错,年轻人,那你从哪儿得到的这块石头呢?”

“我们公司的。”约翰答道。

总工程师很惊讶:“怎么可能呢?我们公司的技术是世界上最棒的啊,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约翰坚持道:“事实确实如此。”

总工程师有些发火了:“看来是出了问题,可是为什么没有人告诉过我呢?”

于是他立即找来负责技术的其他工程师一起来到了生产车间,果然发现了一些冶炼不充分的矿石,最后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检测系统的某个零部件出了问题,最后导致了冶炼的不充分。

公司的总经理知道了这件事后,不但奖励了约翰,还把他晋升为公司的工程师,负责技术监督。总经理感叹:“看来我们缺乏的不是工程师,而是负责任的工程师啊。那些工程师没有发现问题事小,可是当别人提出了问题仍然不以为然就事大了。对一个公司来说,人才很重要,但是有责任感的人才就更弥足珍贵了。”

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不要把自己当作员工,而把自己看成老板的合伙人,积极主动地工作。任何工作都存在改进的可能,抢先在老板提出问题之前已经把答案奉上的行动,是最深得老板之心的,因为只有这样的职员才真正能减轻老板的精神负担。工作交到老板手上后,他就不用再为此占用大脑空间,可以腾出来思考别的事情了。能够做到比老板更积极主动工作的人并不多,如果你能成为其中一员,当然会有很大收获。所以说,成功者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需要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什么样的工作不需要老板交代呢?

第一,必须是对于公司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工作。对于那些无足轻重的事情,不要打着“不用老板交代”的旗号为自己找借口,否则你的行为会适得其反。不但工作做不好,还有可能受到老板的批评,这样就会打击你的积极性。因此,你一定要考虑清楚你做的事情的确是老板最需要的,公司最需要的。

第二,老板无暇顾及的但是义是势和必行的,老板不是全能的,因此他不可能事事照顾周全。尤其身处老板的位置,可能有些事情他也看不到。如果你能够以身作则,不用老板交代,就能够仔细思考哪些事情对公司的前途有好的影响,哪些有坏的影响,然后提出行之有效的工作建议,整理成文件,上报给老板,请老板定夺。如此,即使你的分析有失偏颇,老板也会对你另眼看待。

自救之道

我们不应该抱有“老板让我做什么”的想法,而应该多想想“不用老板交代,我还能为老板做些什么”。一般人认为,尽职尽责完成分配的任务就可以了,但这还远远不够。要想自救,不被老板炒鱿鱼,必须做得更多更好,老板才喜欢你,你才能保住自己的职位。

把一件事情做好,不要贪得太多

这世界上,专注的力量是巨大的,当你专注于眼前所做之事,就会用尽一切办法把事情做好,你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被激发出来,你的综合能力将会得到不断提高。因此,学会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是大有必要的。

任何时候你都要明白:重点,只有一个,你要先解决最紧迫、最重要的事情,再想办法解决其他事情。如果你想一次做好所有的事,那就很可能适得其反,连一件事情也做不好。

举世闻名的世界富豪戴尔,在中学的时候就喜欢利用假日打工赚钱。他第一次做生意是给报社卖报纸,他发现一个窍门:找新搬家的人或新婚夫妇订报刊最容易成交。于是,他就到户政事务所等部门收集这方面的情报,然后把报刊直接寄到这种人手里,于是订报单像雪片般飞来。经过几年打工,戴尔一共赚了18万美元。有一次,戴尔的中学老师让学生们统计一下他们每年的“小金库”有多少钱。当老师看到戴尔的统计时,惊讶地问道:“小戴尔,你是不是忘记点小数点了?”戴尔说:“没有忘记,确实是那么多。”在当时,美国中学老师的年薪大概是4万美元,而戴尔却有18万,这让他的老师叹服不已。

戴尔在1984年上大学之后,发现新买的计算机很容易过时,但过时之后,买一台新机器很贵。其实机器并非所有的原件都过时,过时的往往是几个核心部件,把它们换过来其实很简单。于是,他就把零件买过来,然后挨家挨户发传单,传单指出:“如果打电话给我们,我们就上门升级你的计算机!”结果他的订单又像雪片一样飞来。

赚到很多钱之后,戴尔受到了直销赚钱的鼓舞,他装电脑的热情远远超过了上学。在大学一年级时,他就登记注册了“戴尔电脑公司”,全身心投入到自装自销电脑上。

生意这样忙,戴尔自然就顾不上功课了,他的成绩急转直下。父母有所耳闻,立即赶到学校,只见戴尔的房间里全是电脑和零件。眼看儿子几乎被电脑毁了,二老大发脾气。戴尔劝解道:“您别生气,您的儿子正在和IBM竞争,不拼着干不行啊!”

戴尔不顾父母的反对,继续兴致高昂地发展自己的业务,到后来他干脆决定退学。在一年之内,他搬了三次家,不是因为活不下去,而是因为生意发展太快,刚把新房租下来,就不能适应新业务的需要了,不得不赶紧搬家。

戴尔公司创造了一个奇迹:它连续15年销售额每年增长9%。到现在,戴尔的营业额已经达到了376亿美元。376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联想全年销售全部加起来大致只有戴尔的l /8。而戴尔个人资产总额已经达到160亿美元。

戴尔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的专注。对任何人来说,一次只做一件事,都是最容易成功的。如果你不懂得放弃,那么你很可能消耗精力在无关的事情之上,却没做好最重要的事情。现在的年轻人往往缺乏耐心,什么赚钱做什么,做不下去就半途而废,结果不断奔忙却也收不到好的效果。

小张毕业后的五六年,几乎每年换一份工作。她先是在办公室当文秘,一年后保健品很红火,就应聘到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去当推销员,没干多久,保健品也干不下去了。这时,有位朋友拉她去一家营销策划公司,月薪还不错,于是她第二天就去报到上班了。这回总算干满了一年,收入虽然比以前多了些,但是离奔向“小康”还是有很大差距。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张又碰上一位已经开了一家小贸易公司的老同学,他正忙着从广东往北京倒腾一些热门商品,“钱”景诱人,小张毫不犹豫就加盟了他的贸易公司。半年后,公司生意转淡,于是小张又投奔了一家广告公司。没过多久,满街都是拉广告的业务人员,小张又决定去报社当记者……每一次,小张都把目光瞄在月薪之上,这样折腾来、折腾去,她赚的钱也算是够花了,但每次静下心思考,她总觉得自己其实一事无成,因为她没有一点点成就感。

其实当你什么都想做的时候,往往会被那些并不重要的事情左右,而当你每次只做一件事,就会积蓄力量,最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可以把需要做的工作想象成是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小抽屉。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开一个抽屉,令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而要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的那个抽屉。莫泊桑就是打开了太多的抽屉,所以总是难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专注是成就事业的基本要素,很多成功者都是依靠这一成功法则在职场的浪潮中立足的:伍尔沃斯的目标也只有一个——就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后终于完成了此项目标,而这项目标也使他获得了巨大成就:李斯特仅仅是在听过一次演说后,内心就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精力专注于法律,结果成为美国闻名遐迩的律师。

那些伟大的成功者,很多人都曾经嘲笑过他们。但是,他们后来能专心于一个领域,耕耘不辍,最终到达目的地。尽管智力平庸,他们仍想方设法保持领先,一步一步地积累了自己的优势。而那些智力超群、才华横溢的人,却仍在四处涉猎,毫无目标,最终一无所获。

曾经有人对数十位获得杰出成就的人进行研究,分析之后,发现了一个事实:他们之中每个人都具有专心致志和明确果断的特点。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是明智的选择,也是不切实际的做法。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和突破人生困境。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至于因为一下想做太多的事,反而一件事都难以做好,结果两手空空,一无所得。

自救之道

一次只做一件事,更容易成功。当你决心把手边的事情做好的时候,就会具备足够的远见和勇气,把握要事优先的原则,集中所有精力迈向一个目标。学会一次只做一件事,这样不断努力,你必定会发现前途一片光明。

别抱怨,多做一点亏不了

要想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既要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拓宽自己视野,又要学习各种社会知识,让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量,充实自己,这些知识是你未来用之不完取之不尽的宝藏,对你的成功会起这巨大的作用。而“每天多做一点”则是叫你为自己寻找更多的学习机会。

如果本不该属于你的工作,你主动取做了,这就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机会在空气中流淌着,就在你的身边,看你能不能把握。当机会来临时你无法确认这是机会,这种人注定失败,因为这种人认为,机会像一只听话的小狗,在家门口等他,殊不知机会最作弄人,总喜欢乔装打扮,总是以“问题”出现。当顾客、同事或者老板交给你某个难题时,表面看来,这是“问题”,其实这就是机会,人家已为你制造了一个珍贵的机会。

这就是多做一点的丰厚回报。养成每天多做一点的习惯,你就会每天想方设法多挤出一点时间做事,通过做事让自己获得学习的机会。但是,很遗憾,大多数的人都不是这样想的,这些人认为,自己比别人多做了一点,就是吃亏。比如说,提前上班,也许没人注意到,但老板可是睁大眼睛在看着呢。如果能提早点到公司,就说明你十分重视这份工作。每天提前到达,可以让自己腾出一点时间对一天的工作做个规划,当别人还在考虑当天该做什么时,你已经走在别人前面了,你行动了。

要有这样的观念,你是为自己而工作,通过工作获取学习的机会。

一位成功人士曾经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富裕道路的:(www.xing528.com)

50年前,我开始踏入社会谋生,在一家五金店工作,那时一年才挣75美元。有一天,一位顾客从我们商店买了一大批货物,有铲子、钳子、马鞍、盘子、水桶、箩筐等等。这位顾客是因为过几天就结婚才买这么多东西的。这是当地人的风俗,结婚前,提前为自己的新家购买一些生活和劳动用具。货物堆放在车上,装满了一车,骡子拉起来有些吃力。

那时,我只负责销售,送货不是我的职责,完全是出于自愿。

刚开始时一切都很顺利。后来,车轮一不小心陷进了一个不是很深的泥潭里,我们用尽了吃奶的劲儿都推不动。

这时,一位心地善良的商人驾着运货马车路过这里,见到这种情况,主动帮我们,他用他的马拖起这货车,一直帮我将货物送到顾客家里。在向顾客交付货物时,我仔细清点货物的数目,一直忙到天黑。当我借着月光返回商店时,我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高兴。

但是,老板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因为我做了额外工作而称赞我。第二天,那位帮了我的忙的商人通知我去他的办公室,他对我说:“我觉得你对工作很负责任,也十分努力,我注意到了,在你卸货清点物品的数目时很细心很专注。我需要你这样的人,如果你愿意,我想让你到我的店铺来工作,年薪5000美元。”

我一听,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的天呀!我马上接受了这份工作。你要知道,我在原来那个店铺的年薪是75美元啊。

每天多做一点工作也许会占用你的时间,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这点时间是挤出来的,你用来做事了,做事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何乐而不为呢?而且,也正是利用了这点时间做事,你的行为赢得了声誉,得到了别人的认同,你的人生价值也显现出来了,增加了他人对你的需要。只有主动工作,每天让自己多做一点,然后养成习惯,才能有进步。如果死抱着“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为由,逃避责任,你就失去了从事别的工作的机会,也就失去了学习做自己分内工作的机会,渐渐的,就像你那养尊处优的手臂那样,丧失了做事的能力。

多做一点,可以提升你的专业技能,还能为你赢得一个好人缘。这世界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大家平时不说,但都是心知肚明的。你做了多少活出了多少力,就留下多少成长的痕迹。如果你总是计较这个那个,不愿意多下一点功夫,那你就只能原地踏步了。

成大事者都有自己的原则和风度,那种斤斤计较、眼高手低的职员,是决不会受老板青睐的。那种完全按照公司规定干活,没有自己的进度也没有自己的主意的人,所做的只是机械的工作,也将很难出人头地。你只有学会在工作中多做一点,才有可能成为众人眼中的优秀员工。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观察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做一点。但其结果,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实质内容方面,却经常有天壤之别。”

你和别人做一样的活,也就处于一样的境地;而一旦你肯比别人多努力一点,多做一点,你就能跑到前面。每天多做一点,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超过别人一大截了,你的竞争优势也就显现出来。

多做一点可以让你积累更多经验,也可以让你保持进取的状态,在工作中,多做一点是可贵的,没有老板不喜欢多干活的员工。

当然,多做不是要你做出忙碌的样子,而是要你认真思考,怎样做才能让整体进度更快,为公司带来更多好处。你要运用自己的最佳判断力,保持乐观心态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做出成绩。说到底,你不需要任何人的许可,这多做的部分可以由你自己安排。

多做一点,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你不能今天高兴了就多做,明天不高兴了就少做,那样只会给人留下糟糕的印象,认为你一点也不负责。多做的部分是你比别人多收获的部分,而不是你应付交差的部分。

在任何时候,企业需要的都是那种能积极主动做事的员工,那些沉溺在工作状态中的员工总是备受老板器重的。

这是一个提倡自我管理的时代,你一定要把握自己,准确了解自己的努力对于达成公司目标的重要意义,并积极主动地表现自我,以图对整个组织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当你把“多做一点”当成锻炼自己的机会时,你的工作过程将变得快乐,你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好的成长。

自救之道

每个老板都不会明着告诉你,希望你多做一点活。但如果你多做了,也没有哪个老板会迟钝到一点也看不出来。你多做一点,带给老板的印象是你很敬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公司有升迁机会,老板最先想到的人当然就是你了。

不做可有可无的人

任何领导都不是无所不能的,在一些重要关头,领导也会碰到棘手的问题。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其他同事也都手忙脚乱,你却能保持冷静,挺身而出,将问题圆满解决,那么你不仅能够赢得同事的佩服,也会让领导对你刮目相看。而做出这样的行为不仅需要你有出众的才能,更需要你具备毛遂自荐的勇气。

职场上有些员工本身的确具有一定的才干,但是只是专注于自己职责范围内,不愿意插手其他任何事情。不管是他害怕困难,还是觉得事不关己,不想惹麻烦,这种明哲保身的态度使得他在关键时刻不敢站出来表现自己,因而也不会被上司发现他的才能。当然,有些员工却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为了吸引上司的目光就千方百计在上司面前表现,对自己的能力了解不足,对于一些没有把握的事情也大包大揽,最后适得其反。所以,关键时刻露一手必须知己知彼,明确自己能够顺利完成,方可以大显身手。

安德烈·卡耐基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座停车场的电信技工。一天早上,调车场的线路因为偶发的事故,陷于混乱。此时,他的上司还没上班,该怎么办?他并没有“当列车的通行受到阻碍时,应立即处理引起的混乱”这种权力。如果他胆大包天地发出命令,轻则可能卷铺盖走路,重则可能锒裆入狱。一般人可能说:“这并不干我的事,何必自惹麻烦?”可是卡耐基并不是平平之才,他并未畏缩旁观!他私自下了一道命令,在文件上签了上司的名字。当上司来到办公室时,线路已经整理得同从来没有发生过事故一般。这个见机行事的青年,因为露了漂亮的这一手,大受上司的称赞。公司总裁听了报告,立即调他到总公司,升他数级,并委以重任。从此以后,他就扶摇直上,谁也挡不住了。

一般来说,上司都不太喜欢墨守成规、默默无闻的下属,所以让上司知道你的工作能力和个人才华就显得非常重要。哪怕你平时不见得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在一些上司非常关注的场合下,能够表现得尽善尽美,也会受到上司的青睐。如果你只是闷头做事,上司顶多只会觉得你踏实肯干,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印象了。要想自己的职位能够随着工龄的增加而上升就得多想多做,别人想不到的你想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你做到了,关键的时候露一手,替上司解决燃眉之急,上司想不提拔你都难。

一个工程师知道自己被裁后,难过极了。

“我又没犯什么错,经理为什么把我裁掉?”他很沮丧地问同事。同事小祝说:“可能是你哪里做得不够好吧。”

工程师反驳说:“可我觉得我做得很好啊。我的工作成绩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

“我觉得也是,经理留下来的工程师中,其中有一个,那次帮小A修计算机,结果不仅没把计算机给修理好,反而比原来更坏了。经理都没把他裁掉,竟然裁你,真是说不过去。”同事小葛说。

工程师和同事议论了半天,也没找到自己被裁的原因。后来有人提醒他,让他去问问经理裁他的原因。

于是,工程师就找到了经理,把自己心中的不满和疑惑跟经理说了说。听完他的话,经理哈哈一笑,说:“如果你在过去的工作中都是这么积极,那我敢说今天被裁的绝对不是你了。”

工程师愣住了,一脸疑惑地看着经理。

经理接着说:“在公司,论能力你是比较优秀的员工,但是你有一个大缺点就是主观意识太重,缺乏合作精神。如果在一个团队中,一个人不懂得主动贡献,反而是团队为了他而特别费心地去协调的话,即使那个人的能力再好,也不会变成团队的动力的。”

“可是我也不是难以沟通啊。”工程师反驳。

“跟你的同事相比的话,你觉得你的工作态度和热情怎么样?”经理问。

工程师明白了,原来他只是一味地工作,从来没在经理面前表现过自己,所以在经理的眼里他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很多事实证明,一个精明的员工,不仅要会做事,还要在关键时刻露一手,不做可有可无的人,这样才有机会脱颖而出。不管你的理想和目标有多么远大宏伟,也不管你的能力有多么强,事情做得有多么好。成功的第一步是必须学会醒目地亮出自己,让上司知道你的存在,这样上司才能够发现并认识到你的价值,才能对你委以重任,从而增加成功的机会。反之,你就会成为上司眼中的可有可无的人,即使你很有能力,也难得上司赏识,更不容易取得成功。

自救之道

职场上有一批员工做任何事情都表现得小心翼翼,生怕惹火烧身,他们的这种行为让他们在上司的眼中就是可有可无的人,一旦公司决定裁员,他们就是被清洗的对象。所以,一定不要做可有可无的人,要让上司知道你存在的重要性。

做好细节,小事同样重要

生活处处皆学问。有一天,你穿上了一件很漂亮的新衣服,但是扣错了一颗纽扣,自己却没有发现,就这样穿着去上班了,结果毁掉了你的完美形象。这就叫因小失大,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都可能会对你的工作、生活甚至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你要做一个重视细节的人。

对于大多数职场人而言,他们每天的工作都是按部就班,谈不上有什么创意或者激情,要求更多的就是细节和耐心。在同样的条件下,老板一般都会看重那些做好细节、重视小事的人,他们的工作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但是有一些职场人总是不拘小节、大大咧咧,为此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老板从心里会排斥这样的员工。而那些初入职场的员工,由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在短时间内无法去评估,也不能很快被老板所了解,所以常常是一个细节就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阿基勃特就职于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是公司里的一个普通小职员。他有一个习惯,出差时,每一次住宿都会在旅馆登记簿的签名后面写上“每桶标准石油4美元”的字样,日常生活中凡是需要他签名的书信和收据上也会写上这几个字。同事们知道后送给他一个“每桶4美元”的绰号,时间久了,大家甚至忘了他的真名了。

后来这件事情传到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的耳朵里,他感到很意外,像这样用心宣传公司产品的职员还很少见,于是要求和阿基勃特见面,一起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后,阿基勃特成为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

每次签名后,再写上“每桶标准石油4美元”本来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情,而且它也不是阿基勃特的必要工作,但是他一直全心全意地坚持着。即使有时还遭到别人的嘲笑,他也不放弃。在嘲笑他的那些人里面有的人能力和职位在他之上,最后却只有他成为董事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就是这样一件很小的事情让洛克菲勒看到阿基勃特的敬业精神和负责任的态度,这两点正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基础。

在生活中,人的命运经常会因为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发生很大的改变,工作中尤其如此。当你认真专注于某一个细节,并且为之不懈努力和坚持时,哪怕你并没有倾心于获得巨大的成功,只是无意中的一个举动,也有可能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聪明的人做事总是会尽量做好细节,重视小事。他们对一般人忽略的事情倾注更多的重视,自然就会成就大事,实现人生的梦想。

可能会有很多人觉得:简单的小事谁不会做呢?我不过是不屑于去做罢了。如果我去做的话也不一定会比你差。这话是不错,可能如果你也和阿基勃特一样供职于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并且在每次住旅店时也为公司做宣传,你也会得到老板的赏识。但是问题就在于你偏偏没有去做这件事情。很多时候你有机会可以通过做一件小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或者通过一个细节来表现出你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因为对细节的忽视而错失良机。

20世纪30年代的台湾,农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非常落后。用户在做米饭之前,都得淘米,很多不便,但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王永庆却从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了商机。他带领弟弟一齐动手,不辞辛苦,不嫌麻烦,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拣出来,然后再出售。这样,王永庆米店卖的没有杂质的米深受顾客好评,米店的生意也日渐红火起来。

在提高米质初见成效的同时,王永庆在服务上也更进一步。当时,用户都是前来买米,自己运送回家。这对于年轻人不算什么,但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就很不方便了;而当时年轻人整天忙于生计,且工作时间很长,买米的任务只能由老年人来承担。王永庆注意到一点,送货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大受顾客欢迎。

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是一项创举。

送货上门也有很多细节工作要做。即使是在今天,送货上门充其量是将货物送到客户家里并根据需要放到相应的位置,就算完事。那么,王永庆是怎样做的呢?

每次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都记下这户米缸的容量,问明有多少人吃饭,有多少大人、多少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王永庆给顾客送米,并非送到了事,还要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擦干净,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将旧米放在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精细的服务令不少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更多顾客。

不仅如此,在送米过程中,王永庆还了解到,当地居民大多数家庭都以打工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许多家庭还未到发薪日,就已经囊中羞涩。由于王永庆是主动送货上门,要货到收款,有时碰上顾客手头紧,一时拿不出钱,会弄得大家很尴尬。为解决这一问题,王永庆采取按时送米,不即时收钱,而是约定到发薪之日再上门收钱的办法,解决了即时收款中可能会因对方手头紧而出现尴尬的问题,极大地方便了顾客,深受顾客欢迎,使那些接受服务的客户,都成了王永庆的忠实客户。王永庆的米店,也随之生意兴隆,蒸蒸日上。

王永庆把每次送米这件小事做得很细,使他找到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的方式,使顾客成了他的忠实客户,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很快红火起来。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自己办了个碾米厂。他在离最繁华热闹的街道不远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的一面做铺面,里间做碾米厂。就这样,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很多人终日忙忙碌碌,很容易忽略一些生活中的细节,这其实是在犯错。世界上,想做大事的人很多,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却很少。他们总觉得漫漫人生需要追求的事业应当是伟大的,还以“成大事者不必拘小节”之类的话来为自己寻求解脱,殊不知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由无数个细节累积而成。因为不注重细节,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屡屡受挫的例子举不胜举。

自救之道

在职场中你要想获得成功,要想取得上司的信任,要想保住自己的饭碗,你就必须明白,永远不能因为事情小而随便迁就自己。只要你对细节保持浓厚的兴趣并投入热情去坚持,将细节做好,你就可以成就不凡,你就可以拯救自己。

热情是把火,百分百地去燃烧

热情是工作的灵魂,甚至就是生活本身。如果不能从每天的工作中找到乐趣,仅仅是因为要生存才不得不从事工作,仅仅是为了生存才不得不完成职责,这样的人注定是要失败的。

当年轻人以这种状态来工作时,他们一定犯了某种错误,或者错误地选择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使他们在天性所不适合的职业上艰难跋涉,白白地浪费着精力。他们需要某种内在力量的觉醒,他们应当被告知,这个世界需要他们做最好的工作,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把各自的才智发挥出来,根据各人的能力,使它增至原来的10倍、20倍、100倍。

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像今天这样,给满腔热情的年轻人提供了如此多的机会!这是一个年轻人的时代,世界让年轻人成为真与美的阐释者。大自然的秘密,就要由那些准备把生命奉献给工作的人、那些热情洋溢地生活的人来揭开。各种新兴的事物,等待着那些热情而且有耐心的人去开发。各行各业,人类活动的每一个领域,都在呼唤着满怀热情的工作者。

热情是战胜所有困难的强大力量,它使你保持清醒,使全身所有的神经都处于兴奋状态,去进行你内心渴望的事;它不能容忍任何有碍于实现既定目标的干扰。

乔·吉拉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之一,他在15年里卖出13000辆汽车,最多的一年竟卖了1425辆,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他用热情去感染每一位顾客。

有一次,一位中年妇女走进他的展销室,她说想在这儿看看车打发时间。闲谈中,她告诉乔·吉拉德她想买一辆白色的福特车,就像她表姐开的那辆,但对面福特车行的推销员让她过一小时后再去,所以她就先来这儿看看。她还说这是她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今天是她55岁生日。

“生日快乐!夫人。”乔·吉拉德一边说,一边请她进来随便看看,接着出去交代了一下,然后回来对她说:“夫人,您喜欢白色车,既然您现在有时间,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们的双门轿车——也是白色的。”

他们正谈着,女秘书走了进来,将一束玫瑰花递给他。他把花送给那位妇女说:“祝您长寿,尊敬的夫人。”

显然她很受感动,眼眶都湿了。“已经很久没有人给我送礼物了。”她说,“刚才那位福特推销员一定看我开了部旧车,以为我买不起新车,我刚要看车,他却说要去收一笔款,于是我就上这儿来等他。其实我只是想要一辆白色车而已,只不过表姐的车是福特,所以我也想买福特。现在想想,不买福特也可以。”

最后她在乔·吉拉德这儿买走了一辆雪佛莱,并写了张全额支票。其实,从头到尾乔·吉拉德的言语中都没有劝她放弃福特而买雪佛莱的词句,只是因为她在这里感觉受到了重视和热情,于是放弃了原来的打算,转而选择了乔·吉拉德的产品。

当你充满热情地对待客户,对他们感兴趣时,他们内心真善的一面很自然地被激发出来。这一切只要我们换位思考就会明了,当我们愿意真情流露通常是因为别人对我们表达了关心与感激。

每个公司的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对工作充满热情,并且他们费尽心机地寻找一些对工作充满激情的人。因为企业的支撑和发展都需要这样的人。一个对工作缺乏激情的人,根本无法把工作做好。

对工作的不同态度:一心一意或三心二意,充满热情或不冷不热,专注投入或冷漠淡然,其最终的结果有着天壤之别。

你对工作投入的热情越多,决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当你抱有这样的热情时,工作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变成一种乐趣。

一个雨天的下午,一位老妇人走进一家百货商场,她漫无目的地在商场内闲逛。这时,一位年轻的女店员看到了这位老妇人,立刻主动迎上去向她打招呼,很有礼貌地问她:“您需要服务吗?”

这位老妇人对她说:“我只是进来躲雨,并不打算买任何东西。”这位年轻女店员微笑着对她说:“即使您不想买东西,我们也同样欢迎您的到来。”

女店员说完话后,又主动留下来和这位老妇人聊天,显示了她的诚意。当这位老妇人离去时,年轻的女店员还陪她到商场门口,并替她把雨伞撑开。临别时,老妇人向年轻女店员要了一张名片,然后欢喜地离开了。

事情过去了很久,这位女店员早已忘了这件事。然而,有一天,她突然被公司老板召到办公室,老板向她出示了一封信,信是那位老妇人写来的。原来,这位老妇人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大王戴尔·卡内基的母亲。老妇人信中要求百货公司派一名售货员到休斯敦,代表该公司为其提供装饰一所豪宅所需的装潢材料。

信里老妇人指名要由这位年轻的女店员代表公司去和她接洽,交易金额十分庞大。很显然,年轻的女店员得到了晋升的机会,由于她的热诚待人,她的热情使她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同样,热情是具有感染力的,它可以感染你周围的同事、上司、客户,它可以感染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热情,使我们的决心更坚定;热情,使我们的意志更坚强!它给思想以力量,促使我们立刻行动,直到把可能变成现实。不要畏惧热情,如果有人愿意以半怜悯半轻视的语调把你称为狂热分子,那么就让他这么说吧。一件事情如果在你看来值得为它付出,如果那是对你的努力的一种挑战,那么,就把你能够发挥的全部热情都投入到其中去吧,至于那些指手画脚的议论,则大可不必理会。笑到最后的人,才笑得最好。成就最多的,从来不是那些半途而废、冷嘲热讽、犹豫不决、胆小怕事的人。

一个人要是把他的精力高度集中于他所做的事情(他是如此虔诚地投入其中),是根本没有工夫去考虑别人的评价的,而世人也终究会承认他的价值。

对你所做的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和重要性,它对这个世界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全身心地投入到你的工作中去,把它当作你特殊的使命,把这种信念深深植根于你的头脑之中!

自救之道

就像美一样,热情可以让你永葆青春,让你内心充满阳光。请用你的所有,换取对工作的热情。你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工作就会对你有所回报,就会让你在做事的过程中得心应手,你的态度上司自然也会看在眼里,认为你是一位敬业的员工,你才不会被裁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