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朝初期发展与伊尹放太甲的关系

商朝初期发展与伊尹放太甲的关系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11章伊尹放太甲与商朝初期的发展纪南陵题五松山李白伊尹生空桑,捐庖佐皇极。伊尹将太甲放逐到桐宫,以使其悔过。伊尹放太甲商朝建立后,伊挚受封为尹,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帮助汤治理国家。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伊尹知道太甲确实已经转变,便亲自携带商王的冠冕衣服,到桐宫迎接太甲复返商都,再登王位。太甲死后,伊尹作《太甲训》三篇,并尊太甲为“中宗”。另一种说法是,伊尹为篡夺王位,将太甲放于桐而自己亲政。

商朝初期发展与伊尹放太甲的关系

第11章 伊尹放太甲商朝初期的发展

纪南陵题五松山

李白

伊尹生空桑,

捐庖佐皇极。

桐宫放太甲,

摄政无愧色。

三年帝道明,

委质终辅翼。

旷哉至人心,

万古可为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有“诗仙”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www.xing528.com)

【注释】

五松山:山名,在今安徽省铜陵西北。伊尹:“有先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郦道元水经注·伊水》记载甚详:“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梦神告之曰:臼水出而东走,顾望其邑,咸为水矣。其母化为空桑,子在其中矣。莘女取而献之,命养于疱,长而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这两句介绍伊尹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桐宫:位于商汤墓附近。伊尹将太甲放逐到桐宫,以使其悔过。这两句是说,太甲三年后悔过改善,伊尹将其接回,重新掌管政权,自己继续辅佐。

名不见经传的五松山,因为大诗人李白游览并题诗而扬名于世。这首诗中所写的伊尹,则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贤臣。在诗中,李白对伊尹的生平与主要政治活动作了简要叙述,并赞扬他是旷世贤臣。

商汤问政

伊尹,名挚,尹是官名。传说伊尹生于伊水边,原为有莘之君的近身奴仆。他出身于奴隶家庭,其父为奴隶主的家用奴隶厨师,母为采桑养蚕的奴隶。伊尹自幼聪慧,勤学上进,耕于有莘国之野,但由于父传,他的烹调技术很高。他还努力钻研治国之道。所以,他既是奴隶,又是奴隶主子弟的“师仆”。商汤求贤若渴,想请其相助,但因为有莘国君的阻挠而未能成功。之后,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妻,才使伊挚得以陪嫁奴隶身份来到了商汤身边,成为汤的“小臣”。伊尹见汤是个贤德的君主,便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据说有一次,伊尹借汤询问饭菜的事说:“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对他非常信任。史书上说商汤曾派伊尹潜入夏王朝内部以“间夏”,了解夏朝的情况。在商汤被夏桀扣押后,伊尹等人又给桀送去大批珍宝,使汤得以释放。汤回到商地后,按照伊尹的计划,先灭掉葛国,吞并了夏的十几个小附属国和部落,又进而灭掉了韦(今河南滑县东)、顾(今山东鄄城县旧城镇)、昆吾(今河南许昌东)。这样以毫邑为中心的方圆数百里的广大地区,成为商汤的根据地。最后联合诸侯兴师讨伐,一举灭夏,建立了商王朝。伊尹被商汤尊为“阿衡”。

伊尹放太甲

商朝建立后,伊挚受封为尹,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帮助汤治理国家。伊尹总结海内万邦存亡的教训,制订出君臣之间的关系准则,健全了国家制度,使官吏尽心尽力为国家效劳,否则就要受责罚,甚至罚做奴隶。他注意体察民情,吸取夏桀灭亡的教训,注意发展经济,重视农业生产,因此深受民众爱戴。商朝初期政治安定,经济繁荣,虽然遇到七年的大旱,但民众对国君汤和伊尹始终寄予信任。汤去世后,他又先后辅佐汤的儿子外丙、仲壬两王。仲壬死后,汤之孙太甲继位。身居相位、掌握国家实权的伊尹更是尽心尽职,苦口婆心地教育太甲怎样做个贤德的君王,如何分辨是非,如何治理国家;还给他讲汤时的法律制度,教育太甲按祖宗的规矩办事,并给他讲历史上贤君的故事。太甲起初还能听从,时间久了,就有些忘乎所以了。他无视法规制度,一意孤行,伊尹多次规劝,太甲根本听不进去。因太甲不理国政,破坏了商汤之法制德行,伊尹将他放逐,囚禁于距离汤王墓地很近的桐宫,自摄行政当国。太甲居桐宫三年,享用游乐当然都没有了,不再是威福自恣的商朝帝王,而是一个行动不自由的人。他又愧又悔,后悔当初没能听从伊尹的话,应该勤劳节俭,守法爱民,如今懊悔不及,只有自怨自艾。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伊尹知道太甲确实已经转变,便亲自携带商王的冠冕衣服,到桐宫迎接太甲复返商都,再登王位。太甲接受了上次教训,勤政修德,体察民情,按章办事,把商朝治理得繁荣昌盛,各诸侯国均来朝拜,不敢作乱,老百姓也生活安定。太甲死后,伊尹作《太甲训》三篇,并尊太甲为“中宗”。另一种说法是,伊尹为篡夺王位,将太甲放于桐而自己亲政。他自立为王统治了七年,因得不到拥护,太甲便乘机从桐逃回王都,将他杀死。

“元圣人”

伊尹当了三代商朝相国,为商王朝延续六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圣人,史称“元圣人”。据说伊尹活了一百多岁,卒于沃丁时,沃丁以天子礼葬之。伊尹在商代受到诸王隆重的祭祀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祭祀伊尹的卜辞,可见他的地位之高。据《汉书·艺文志》和《尚书序》记载,伊尹一生写有许多治国安邦的政治著作,有的被后人搜集整理到《尚书》中,还有的已经失传了。1973年在湖南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发现了伊尹著作零篇六十四行,为研究者所重视。

后人为了纪念伊尹,为他修筑了伊尹冢(在今山东曹县境内),所在村落也称为殷庙村,前有神祠,名曰“元圣祠”。经明代知县范希正重建,其规模与汤的陵墓一样。民国以来几经烽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仅存伊尹塑像、一口重达一吨的大钟和部分残碑断碣。而在十年浩劫时,祠墓夷为平地,碑碣大钟也荡然无存。近年四周村民为弘扬民族文化,恢复历史名迹,于旧址处重新封墓建祠,使其重现于世间。另外,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也有伊尹墓等遗迹,墓周围有180多棵唐植古柏,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最大的胸径达3米多。一年四季葱笼茂密,遮天蔽日,蔚为壮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