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家争鸣: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繁荣与总结

百家争鸣: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繁荣与总结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72章百家争鸣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节选)韩愈孔丘殁已远,仁义路久荒。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也为“百家争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总的方面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剧烈的社会变革与阶级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那时,由于政治上统一已成为大势所趋,“百家争鸣”渐渐转入了总结阶段。随着秦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百家争鸣”局面也基本结束。

百家争鸣: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繁荣与总结

第72章 百家争鸣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节选)

韩愈

孔丘殁已远,

仁义路久荒。

纷纷百家起,

诡怪相披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州)人,人称“韩昌黎”,有《韩昌黎集》传世。

【注释】

“孔丘”句:这两句是说孔子去世后,他倡导的以仁为主的政治主张长久以来不被人所接受、发扬。

披:打开、打散。

猖:凶猛。这两句是说,各种学说纷纷兴起,互相攻击。(www.xing528.com)

从韩愈这几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待百家争鸣的态度,韩愈认为他们都背离了圣人孔子以仁治国的基本思想。春秋战国是个大变动的时代,那么过去的一切、现实的生活应怎样评价?历史的车轮将向那里转动?这些问题都摆在人们的面前,需要去探索。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各诸侯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逐鹿中原,十分需要借重知识分子,因而“养士”之风盛行。私人养士动辄数千,著名的如齐之孟尝君,赵之平原君,魏之信陵君,楚之春申君,秦之吕不韦,所养食客都在三千以上,食客中有各种学派的士,有的有一技之长,甚至不乏“鸡鸣狗盗之徒”。由于战国诸侯对“士”的宽容政策,允许其“合者留,不合者去”,从而促进了各国的人才流动。这也为“百家争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自春秋末,“学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私学开始兴起。战国时代聚徒讲学之风大盛,不仅如此,封建国家还设立学校、学宫招揽名士,著名的如齐都临淄的“稷下学宫”招徕贤士学者相互诘辩,高谈阔论,著书立说,成为东方学者的集中之地,这对于文化的传播,学派思想上的交锋,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由于出身不同,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提出种种不同的学说,从人间到宇宙万物,从政治、经济到军事文化,从国家制度、官吏选拔、耕战措施到农田开垦,君主的统治权术等等,可以说包罗万象,他们对新的制度的态度很不一样,有的反对,有的赞成,赞成与反对的角度深度也不一样,有的颂先王,有的法后王,有的以古非今,有的厚古薄今,他们提出的治国安邦的方案也大相径庭。正如毛泽东所说:“世界上有多少阶级就有多少主义,一个阶级的不同集团也存在着不同的主义。”所以战国时代出现如此众多的学派也就不足为怪了。

争鸣概况

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培养了冲破旧传统思想的束缚、敢于探求的精神,从而大大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因此,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观点纷然并存,直接交锋。各种针锋相对的辩论时有发生。“诸子百家”存在着极为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百家争鸣”过程中,有儒、墨之争,儒、法之争,儒、道之争,等等。就是在一家之中,内部也有不同派别的争论。诸子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提出救世的主张,这样就形成了各家各派的特色。诸子虽各有特点,但他们往往各执一端,有其片面性,这一点当时的荀子就曾批评过。事实上,这种情况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

春秋战国的意识形态领域虽然纷纭淆乱,但各个阶段仍有其斗争的中心问题。在春秋末期,主要是儒、墨显学的对立和斗争。在战国早、中期,则出现了儒、墨(翟)、杨(朱)三家鼎立的局面。战国中期,在齐国稷下学宫,黄老之学有颇大的发展,到战国中期比孟子稍晚的庄子,又发展了老子的学说,使道家有了较大的起色。而早期法家李悝吴起商鞅等,主要在政治经济领域从事变法改革,其理论体系并不完整,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所占的地位也不十分重要。因此,孟子主要论辩的对手是杨、墨两家。到了战国后期,韩非总结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才使法家理论趋于完善。法家对儒家比较系统的批判是从韩非开始的。从总的方面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剧烈的社会变革与阶级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思想的融合

在争鸣的过程中,各家还有相互影响的一方面,这在战国后期更为明显。那时,由于政治上统一已成为大势所趋,“百家争鸣”渐渐转入了总结阶段。荀子不仅是儒、法合流的关键人物,也是总结诸子百家的第一人。他善于批判地吸收诸家的优秀成果,因此,他的天道观、认识论逻辑学等都达到了先秦思想的最高水平。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更是融合各家思想于一炉的结果,这是政治上由封建割据走上全国统一的趋势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反映。班固曾说,各家主张虽然各不一致,相互如水火一样不相容。但是并非毫无关系,往往是相灭又相生,相反又相成。在学术发展过程中往往互相补充,而使学术思想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秦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百家争鸣”局面也基本结束。总起来看,“百家争鸣”是在我国历史上特定条件下出现的思想领域里的斗争,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国学术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